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二 (10)

1. 骨極

論曰骨極之病,本於腎臟中風,腎主身之骨髓,風邪中其臟,則歷骨,故為骨極,所謂骨極者,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動是也,然骨有極虛寒,有極實熱,皆由腎受邪氣,若氣陰則虛,虛則寒,寒故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其氣衰,則發墮齒槁,腰背相引而痛,痛甚即咳唾亦甚,氣陽則實,實則熱,熱故面色炲,隱曲膀胱不通,牙齒腦髓苦痛,手足酸削,耳鳴色黑,是骨極之至也,宜隨證補瀉,當治其微,若甚則足少陰氣絕,而骨枯發無膏澤,是為骨先死,骨絕者不可治,其㾓而切痛,伸縮不得者,不過十日則死矣。

白話文:

骨頭毛病的根源在於腎臟受風,腎臟主宰著身體的骨髓。風寒侵入腎臟,就會沿著骨頭蔓延,因此稱為骨極。所謂骨極,就是讓人感到骨頭酸痛,牙齒疼痛,手腳痠痛,無法站立,也不想活動。

骨極有虛寒和實熱兩種情況,都源於腎臟受邪氣侵襲。如果腎氣陰虛,就會出現虛寒症狀,導致面色腫脹發黑,腰背疼痛,不能久站,活動不便。嚴重時還會出現頭髮脫落,牙齒鬆動,腰背牽引著疼痛,甚至咳嗽和吐痰也十分嚴重。

如果腎氣陽實,就會出現實熱症狀,導致面色紅潤,小便不通暢,牙齒和骨髓疼痛,手腳痠痛,耳鳴,面色發黑。這就是骨極的嚴重症狀。

治療骨極症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用補瀉的方法,及時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如果病情嚴重,導致足少陰經氣絕,骨骼枯萎,頭髮無光澤,就是骨頭先於人體死亡,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療了。如果患者感到疼痛難忍,肢體無法伸縮,十天之內就會死亡。

治骨極虛寒,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夢寐驚悸,上氣,小腹裡急,痛引腰脊,四肢常苦寒冷,小便或白,腎瀝湯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極度虛寒的骨科疾病,症狀包括面部浮腫、皮膚粗糙、腰背疼痛,且長時間站立困難,屈伸不利,常做噩夢、心悸、呼吸急促,小腹部急迫且疼痛並牽扯到腰背,四肢經常感到寒冷,小便可能呈現白色。

  • 腎瀝湯方:

  • 製附子(10克)

  • 熟地黃(30克)

  • 山茱萸(10克)

  • 山藥(15克)

  • 澤瀉(10克)

  • 白茯苓(15克)

  • 吳茱萸(10克)

  • 乾薑(10克)

  • 桂枝(10克)

  • 白朮(15克)

  • 懷牛膝(15克)

  • 杜仲(15克)

  • 防己(10克)

  • 肉桂(6克)

  • 肉蓯蓉(30克)

  • 杜牛膝(30克)

  • 沉香(3克)

  • 麝香(0.3克)

  • 水煎服。

人參,芍藥,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焙),當歸(切焙各一兩半),甘草(炙銼),芎藭,遠志(去心),白茯苓(去黑皮),五味子(炒各一兩),乾薑(炮二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桂(去粗皮三兩),羊腎(一具去脂膜豬腎亦可)

白話文:

  • 人參:1.5 兩

  • 芍藥:1.5 兩

  • 麥門冬(去除核並烘焙):1.5 兩

  • 生乾地黃(烘焙):1.5 兩

  • 當歸(切片並烘焙):1.5 兩

  • 甘草(炙烤並切碎):1.5 兩

  • 芎藭:1.5 兩

  • 遠志(去除核):1.5 兩

  • 白茯苓(去除黑皮):1.5 兩

  • 五味子(炒熟):1.5 兩

  • 乾薑(炮製):2 兩

  • 黃芩(去除黑心):0.5 兩

  • 桂枝(去除粗皮):3 兩

  • 羊腎(一顆,去除脂肪膜;豬腎也可以):1 顆

上一十四味,除腎外,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用水二盞,煮羊腎一隻,至一盞半,除腎下藥末,並大棗二枚去核,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服,若遺小便,加桑螵蛸二十枚,切破炒。

治骨極骨髓中疼,酒浸芍藥散方

白話文:

前述的十四種藥材,除了羊腎之外,都切碎並且篩勻,每次服用 5 錢的藥量,先用兩杯的水,煮一整顆的羊腎,直到剩一杯半的水,將羊腎撈起,放入藥末,再加入兩個去核的大紅棗,一起煎煮到剩下一個杯子的水量,將藥渣去掉,空腹於中午和午夜時睡前服用,如果會有遺尿的情形,再另外加入 20 枚桑螵蛸,切碎後炒過。

芍藥(五兩),生地黃(切焙三兩),虎骨(酒浸炙二兩)

白話文:

  • 芍藥(200公克)

  • 生地黃(120公克,切片後炒乾)

  • 虎骨(80公克,用酒浸泡後烘乾)

上三味,粗搗篩,以酒一升,浸一宿焙乾,再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腹溫酒調下,日午夜臥再服。

治骨極膀胱不通,大小便閉塞,面色枯黑,耳虛鳴煩熱,二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材粗搗篩過後,用一升的酒浸泡一夜,然後焙乾,再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中午和晚上睡前各服用一次。

此方可用於治療骨髓極度虛弱導致膀胱不通、大小便閉塞、面色枯槁發黑、耳鳴且伴有煩躁熱感的症狀,這就是二黃湯的配方。

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各一兩),梔子仁(十四枚),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大黃(切碎炒過),黃芩(去掉黑心,各一兩),梔子仁(十四顆),甘草(烤過切碎,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下芒硝半錢匕,去滓分溫二服,空心日午各一。

治骨極色黑㾓痛,隱曲膀胱不通,小便壅塞,四肢滿急,大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然後加入芒硝半錢,去渣分為兩次服用,空腹,分別在中午和下午各服用一次。

大黃(銼炒),大戟(銼炒),赤茯苓(去黑皮),甘遂(炮),黃芩(去黑心各一兩),芫花(醋拌炒焦),蕘花(炒各半兩)

白話文:

  1. 大黃(切碎並炒熟)

  2. 大戟(切碎並炒熟)

  3. 赤茯苓(去除黑色表皮)

  4. 甘遂(炮製)

  5. 黃芩(去除黑色種子,各一兩)

  6. 芫花(用醋混合炒焦)

  7. 蕘花(炒熟,各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棗二枚劈破,煎至一盞,去滓溫分二服,空心日午各一。

治骨極腰脊痛,風虛氣衰,不能久立,腦髓痠痛,補虛壯元,木瓜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粗搗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用水一盞半,加入兩枚劈開的棗子,煎煮到剩下一盞水,去掉渣滓後溫熱分兩次服用,分別在空腹和中午各一次。

此方用於治療極度的腰脊疼痛、風虛導致的氣力衰弱無法長時間站立、腦髓痠痛等症狀,能夠補充虛弱、增強元氣。這是木瓜湯的配方。

木瓜(五枚將硇砂十兩研細湯浸絹濾澄清銀石器煮成膏後將木瓜削去皮切片以硇砂霜拌勻碗內蒸令熟收藏旋用每料用木瓜三兩),雀(四十隻去頭足腸胃醋煮爛砂盆研布絞取肉以硇砂木瓜入乾薑椒紅末各二兩酒三升慢火煎成膏),附子(炮裂去皮臍),菟絲子(酒浸三日焙搗末各三兩),補骨脂(炒),沉香(銼),木香,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一兩),石槲(去根),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天麻(酒炙),蒺藜子(炒去角各二兩),羌活(去蘆頭一兩半),蘹香子(炒三分)

白話文:

木瓜(五枚將硃砂十兩研細、湯浸絲絹濾過澄清、銀石器煮成膏後、將木瓜削去皮、切片、以硃砂霜拌勻、碗內蒸熟後收藏、輪流使用、每料用木瓜三兩)、雀(四十隻去頭足腸胃醋煮爛、砂盆研磨、布絞取出肉、以硃砂木瓜、乾薑末、紅花末各二兩、酒三升,慢火煎成膏)、附子(炮裂去皮臍)、菟絲子(酒浸三日焙搗末各三兩)、補骨脂(炒)、沉香(銼)、木香、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一兩)、石槲(去根)、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天麻(酒炙)、蒺藜子(炒去角各二兩)、羌活(去蘆頭一兩半)、蘹香子(炒三分)

上一十四味,除膏外,搗羅為末,用前膏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煨生薑鹽湯下。

治骨極腰脊痛,不能久立,發墮齒槁,手足疼甚,骨碎補丸方

白話文:

上述十四種藥材,除去膏藥之外,搗碎並研磨成粉末,然後用先前的膏藥丸劑,每服三十丸,用溫的生薑鹽湯送服。

骨碎補(炒),附子(炮裂去皮臍),肉豆蔻(去殼各二兩),蒺藜子(炒去角),杜仲(去粗皮銼炒),山芋,五味子(炒),牛膝(去根酒浸焙),山茱萸,獨活(去蘆頭各一兩),芎藭(三分),黃耆(銼一兩半)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骨碎補(炒熟),附子(烘烤後剝皮去臍),肉豆蔻(去殼,各二兩),蒺藜子(炒熟去角),杜仲(去粗皮,銼碎炒熟)各兩,山芋,五味子(炒香),牛膝(去根,用酒浸泡後烘烤),山茱萸、獨活(去蘆頭),各一兩,川芎(三分),黃耆(銼碎,一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