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六 (4)
卷第八十六 (4)
1. 肺勞
論曰肺勞者,或因形寒飲冷,逆秋氣所致,其證短氣面腫,鼻不聞香臭,胸中結滯,氣乏聲嘶,咳嗽呀呷,咯唾稠黏,或唾膿血,或咽喉干痛、不能唾,上氣喘滿,漸至衰瘁,寒熱時作,飲食減耗,皆肺勞之證。
治肺勞飲食減少,氣虛無力,手足顫掉,面浮喘嗽,補氣黃耆湯方
白話文:
中醫典籍記載,肺癆病的成因,可能與形體受寒、飲用冷飲,或抵抗秋季寒氣有關。肺癆病的症狀包括呼吸短促、面部浮腫、鼻子聞不到香味和臭味、胸中憋悶不暢、氣息虛弱、聲音嘶啞、咳嗽帶有痰鳴、咯出黏稠的唾液,或咯出膿血,或咽喉乾燥疼痛、無法吐痰,上氣不接下氣、喘氣滿悶,逐漸走向衰弱,時常感到寒熱交替,飲食減少。這些都是肺癆病的症狀。
黃耆(銼),人參,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白朮,五味子,桂(去粗皮),熟乾地黃(焙),陳橘皮(去白焙),阿膠(炙燥各一兩),當歸(切焙),白芍藥,牛膝(酒浸切焙各三分),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
黃耆(切碎)
-
人參
-
茯神(去掉木質部分)
-
麥門冬(去掉中心,並烘烤)
-
白朮
-
五味子
-
桂皮(去掉粗皮)
-
熟地黃(烘烤)
-
陳橘皮(去掉白色部分,並烘烤)
-
阿膠(烘烤直至乾燥,各一兩)
-
當歸(切片並烘烤)
-
白芍藥
-
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並烘烤,各三分)
-
甘草(烘烤並切碎,半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治肺勞咳嗽,喘滿氣逆,痰唾不利,不思飲食,茯苓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四種藥材,搗碎過篩,每次取三錢,加水一杯,放入生薑三片,棗子兩個劈開,一起煮到六分之四,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後服用。
赤茯苓(去黑皮),大腹皮(銼),枳殼(去瓤麩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夏(湯洗七遍曝乾),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檳榔(銼),訶黎勒皮,桑根白皮(銼),甘草(炙銼各半兩),人參(一兩)
白話文:
-
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
-
大腹皮(切碎)
-
枳殼(去除果肉,炒至焦黃)
-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烘烤)
-
半夏(用熱水清洗七次,曬乾)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和麩,炒至金黃色)
-
檳榔(切碎)
-
訶黎勒皮(切碎)
-
桑根白皮(切碎)
-
甘草(炙烤過的一半和未炙烤過的一半,各半兩)
-
人參(一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勞胸滿,氣急喘嗽,氣不升降,飲食減少,紫金丸方
羊脊骨(全一條以硇砂一分酒二盞化開浸骨一復時取出炙令焦黃別研為末),生地黃(十斤研絞取汁),杏仁(五升去皮尖雙仁炒),蜀椒(去目併合口者半斤炒出汗),附子(炮裂去皮臍半斤)
生地黃(十斤重的生地黃研磨,榨取汁液)
杏仁(五升的杏仁,去除殼和尖端,雙仁炒製)
蜀椒(去除掉眼睛,並且是閉合的口部,半斤重的蜀椒炒到出汗)
附子(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留下一半斤)
白話文:
此處提供之藥方共採用十一種藥材,首先將它們粗略捣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三分量(約等于三錢匕),以一碗水和三片生薑共同煎煮至剩七分滿,接著濾去藥渣,不限定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該方用於治療肺部虛弱導致的胸部滿悶、氣促喘息、呼吸不暢、氣機升降失調以及飲食減少等症狀,此即為[紫金丸]方。
藥方組成如下:
- 羊脊骨一整條,先用一分的硇砂溶於二碗酒中,用此酒浸泡羊脊骨一個时辰(約等于兩小時),然後取出烤至外表呈焦黃色,另研磨成細末備用。
- 生地黃十斤,經過研磨後榨取出其汁液。
- 杏仁五升,去除了外皮及尖端的雙仁部分,經過炒製處理。
- 蜀椒半斤,需去除椒目且挑選閉合口部的,經過炒至微出汗。
- 附子半斤,經炮製後去除了外皮及芯部,保留其藥效。
上五味,除地黃汁脊骨末外,並搗羅為末,取地黃汁於銀鍋中,用炭火一片,以灰罨四面煎之,勿令火急,便入諸藥末,以柳木篦攪三百下後,方入脊骨末,又攪勿住手,但看稀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十丸,每服後良久,以飯壓之,女子服亦得。
治肺勞虛損,咳嗽唾血,下焦冷憊,腹脅疼痛,肉蓯蓉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五味藥,除了地黃汁和脊骨末以外,都搗成藥末,用銀鍋裝些地黃汁,以一片木炭為火,四面用灰蓋住,慢慢煎熬,不要用急火,待藥汁稍稠,便放入藥末,用柳木做的篦子攪拌三百下,最後再加入脊骨末,繼續攪拌,不要停手,等到藥汁濃稠可以丸製,就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服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服藥後隔一段時間,再吃些飯壓住藥性,女子也可以服用。
肉蓯蓉(去皴皮酒浸炙令乾),白朮,龍骨,牡蠣(熬),杜仲(去粗皮塗酥炙),胡桃肉(別研各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巴戟天(去心),遠志(去心),丁香,鹿角膠(炙令燥各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別研一兩)
白話文:
肉蓯蓉(去除皺皮後,用酒浸泡,烤乾),白朮,龍骨,牡蠣(熬製),杜仲(去除粗皮,塗抹酥油,烤製),胡桃肉(研磨成細粉,各三分),附子(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肚臍),巴戟天(去除心),遠志(去除心),丁香,鹿角膠(烤製至乾燥,各半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生用,研磨成細粉,一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十味為末,入研杏仁胡桃肉,再研令勻,以煮熟棗肉及熟蜜,砂盆內研如麵糊,和藥更杵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米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十味藥材成粉末,加入研磨過的杏仁、胡桃肉,再次研磨均勻。以煮熟的棗肉和熟蜂蜜,在砂盆中研磨成麵糊狀,將藥物混合後再杵一千下,丸狀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時用米飯湯送服三十丸。
治肺勞形寒飲冷傷肺,及因酒後吐血,咳嗽唾濁,時發寒熱,食物不得,日漸羸瘦,調肺人參湯方
白話文:
治肺結核或外感風寒、喝冰水導致肺部受傷,以及因酒後吐血、咳嗽咳痰、時常發燒、食慾不振、日漸消瘦等症狀。「調肺人參湯」的藥方如下:
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知母(各三分),紫菀(去苗土),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烏梅肉(炒),柴胡(去苗),秦艽(去苗土各半兩),訶黎勒(麵裹煨令面黃取皮一兩)
白話文:
人參、附子(炮裂去除外皮和臍)、知母(各三錢)、紫菀(去除根部泥土)、白茯苓(去除黑皮)、甘草(炙)、烏梅肉(炒)、柴胡(去除根部)、秦艽(去除根部泥土,各半兩)、訶黎勒(用麵粉包裹,煨至表面呈黃色,取其皮,一兩)。
上一十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半分拍碎,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肺勞虛寒,腰背苦痛,難以俯仰,短氣、唾如膿膠,杜仲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生薑半分拍碎,大棗兩枚切開,煎煮至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限定時間。
用於治療肺虛寒導致的勞損,症狀包括腰背部疼痛,活動不便,呼吸短促,唾液黏稠如膿。這是杜仲湯的配方。
杜仲(去粗皮塗酥炙一兩一分),萆薢,桂(去粗皮各一分),白朮(一兩一分),甘草(炙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
白話文:
-
杜仲:去除粗皮,塗抹酥油,炙烤至一兩一分。
-
萆薢:一兩。
-
桂皮:去除粗皮,一兩。
-
白朮:一兩一分。
-
甘草:炙烤至三分。
-
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三分。
上六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棗三枚劈破,生薑一分拍碎,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二。
治肺勞熱生蟲,在肺為病,桑根白皮湯方
桑根東引白皮(三兩切),狼牙(一兩半),茱萸根皮(二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以一兩用酒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空腹日午夜臥服之。
治肺勞咳嗽日久,鰻鱺魚煎丸方
白話文:
上六味藥材切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加三顆去核切開的紅棗,以及一小片拍碎的生薑,煎煮到一碗,去渣溫熱服用,每天兩次。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肺癆發熱生蟲,病灶在肺部的患者。
桑根白皮湯的藥方是:桑根東引的白皮三兩切片、狼牙一兩半、茱萸根皮兩兩。將三味藥材粗搗成粉末,每次取一兩,用酒三碗煎煮到一碗半,去渣分三次溫熱服用,空腹、中午和晚上睡前服用。
治療肺癆咳嗽日久,可以用鰻鱺魚煎丸。
大白鰻鱺魚(三條用醋湯洗淨段截後以無灰酒於銀鍋內慢火煮熟漉出取肉細研再入酒二升慢火煎成煎),青蒿子,桔梗(銼炒),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焙),甘草(炙銼),鱉甲(九肋者去裙襴醋浸三日後炙令黃熟),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白話文:
-
大白鰻鱺:三條用醋水洗淨,切段,放在不含灰燼的酒中,在銀鍋內以文火慢慢煮熟,撈出,取出肉,細研碎,再加入二升酒,以文火慢慢熬煮,製成煎膏。
-
青蒿子
-
桔梗:切碎並炒製。
-
秦艽:去除根部的泥土。
-
柴胡:去除根部的泥土。
-
知母:烘烤製備。
-
甘草:炙烤並切碎。
-
鱉甲:用九根肋骨的鱉甲,去除裙襴,用醋浸泡三天後,烘烤令其變成黃色且熟透。
-
人參
-
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外皮和臍,各一兩。
上一十味,除鰻鱺魚為煎外,搗羅為末,以魚膏拌和勻,更搗百十杵,丸梧桐子大,或干更人煉蜜少許,每日空心午後臨臥,用炒栝蔞根酒下二十丸。
治肺勞咳嗽,胸滿短氣,桑白皮散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除了鰻魚要煎成藥之外,將其搗成粉末,用鰻魚油攪拌均勻,再搗一百多次,做出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或者,有人還會再加一點蜂蜜,每天空腹在下午和晚上睡覺前,用炒過的栝蔞根泡的酒送服二十粒藥丸。
桑根白皮(銼),桔梗(銼炒各一兩),紫菀(去苗土半兩),木香,人參(各一分)
白話文:
桑樹根的白皮(刨碎),桔梗(刨碎,炒過,各一兩),紫菀(去掉莖節,半兩),木香,人參(各一分)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用豬𦚠子一具,批開滲藥在內,用麻纏定,水二盞,同煮令水盡為度,去麻縷,細嚼米飲下,食後服。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多,用一個豬胰臟,剖開後將藥粉散入其中,用麻線綁緊,加兩碗水,一起煮到水乾爲止,去掉麻線,細嚼後用米飲送服,飯後服用。
治肺勞虛損,腸鳴腹痛,氣逆喘悶,五味子湯方
五味子(二兩),白朮,紫蘇莖葉,桔梗(銼炒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焙乾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肺臟虛勞,痰嗽不止,背膊並項筋痠疼,日漸羸瘦,紫菀湯方
白話文:
治療肺部虛弱損傷,腸鳴腹痛,氣逆喘悶,可以用五味子湯。
五味子(兩錢),白朮,紫蘇莖葉,桔梗(切片炒制各一錢),半夏(用水洗七遍,烘乾半錢)。
將以上五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生薑五片,大棗兩個切開,一同煎煮至七分,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治療肺臟虛勞,痰咳不止,背部和頸部筋骨酸痛,身體日漸消瘦,可以用紫菀湯。
紫菀(去苗土),貝母(去心),黃耆(銼炒),柴胡(去苗),人參,白茯苓(去黑皮),麻黃(去根節),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者炒研),款冬花,桂(去粗皮),桔梗,陳橘皮(去白炒),當歸(炙銼),大腹子(銼),桑根白皮(銼炒),五味子(炒),甘草(炙銼),生乾地黃(焙各一兩),半夏(洗去滑焙一兩半)
白話文:
紫菀(去除根莖的纖維)、貝母(去除中心的黑點)、黃耆(切碎並炒至顏色變黃)、柴胡(去除根莖的纖維)、人參、白茯苓(去除外皮的黑斑)、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然後炒熟並研磨成粉)、款冬花、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桔梗、陳橘皮(去除白色的部分,並炒至乾燥)、當歸(切碎並炙烤)、大腹子(切碎)、桑根白皮(切碎並炒至乾燥)、五味子(炒熟)、甘草(切碎並炙烤)、生乾地黃(焙乾,每種一兩)、半夏(洗淨去除表面的黏液,並焙乾,共一兩半)。
上一十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大棗二枚劈,同煎取七分,去滓溫服。
治肺勞痰嗽,日漸羸劣,補虛款冬花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九味藥物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勺,加入一杯半的水,放入切成兩半的生薑半分、劈開的紅棗兩枚,一起煎煮至七分,過濾去渣,趁溫熱服用。
款冬花(三分),人參(半兩),升麻(半兩),桔梗(三分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三分),甘草(炙銼半分),乾薑(炮一分),柴胡(去苗一兩半),天門冬(去心焙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一兩),黃耆(細銼半兩),桑根白皮(銼炒三分),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炙一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二。
白話文:
款冬花(三分),人參(半兩),升麻(半兩),桔梗(三分,炒熟),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炒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三分),甘草(炙熱切碎半分),乾薑(炮製一分),柴胡(去苗一兩半),天門冬(去心焙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一兩),黃耆(細碎切半兩),桑根白皮(切碎炒三分),肉蓯蓉(用酒浸泡去皺皮炙一兩)
治肺臟因吐血後,四肢虛劣,氣乏無力,手腳振掉,飲食不得,宜此補虛飲方
白話文:
治療肺臟因吐血後,四肢虛弱,氣力不足,手腳發抖,飲食不佳,適用以下補虛飲法:
- 熟地黃:15克
- 當歸:10克
- 白芍:10克
- 黃芪:15克
- 黨參:15克
- 川芎:10克
- 白芷:10克
- 甘草:6克
- 大棗:10枚
將所有藥材加入適量水中煎煮,每日服用一次。此方具有補氣血、益陰生津、止血化瘀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肺臟吐血後引起的虛弱症狀,增強體質,促進康復。
黃耆(銼炒二兩),人參,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桂(去粗皮),陳橘皮(去白焙)當歸(炙銼),天門冬(去心焙),甘草(炙銼),熟乾地黃(焙),五味子(炒各一兩)
白話文:
-
黃耆(切碎並炒二兩)
-
人參(一兩)
-
茯神(去除木質部分)
-
麥門冬(去除心並烘烤)
-
桂枝(去除粗皮)
-
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並烘烤)
-
當歸(烘烤並切碎)
-
天門冬(去除心並烘烤)
-
甘草(烘烤並切碎)
-
熟乾地黃(烘烤)
-
五味子(炒熟,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分作十劑,每劑以水三盞,入生薑半兩切,大棗七枚劈,同煎取一盞,去滓空心頓服。
治肺氣勞傷,白虎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分成十份。每份用三杯水,加入半兩切好的生薑和七枚劈開的大棗一同煎煮,直到剩下一杯的量,去掉渣滓後,在空腹時一次性服用。
用來治療肺部因勞累而受損的情況,這是白虎湯的配方。
龍骨(研),白石英(研),白茯苓(去黑皮),人參,桑根白皮(銼炒),百合,磁石(煅醋淬十遍各一兩),玄參(半兩),大豆(一合)
上九味,搗研拌勻,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取六分,更入酒半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龍骨(研磨成粉):1兩
白石英(研磨成粉):1兩
白茯苓(去黑皮):1兩
人參:1兩
桑根白皮(銼碎炒黃):1兩
百合:1兩
磁石(在醋中煅燒淬火十遍,各1兩):10兩
玄參:0.5兩
大豆:1合
治肺勞咳嗽,痰涎涕唾,上氣喘急,時發寒熱,疼痛,亦治腸風下血,諸氣羸弱,桔梗散方
白話文:
治療肺勞導致的咳嗽、痰涎、涕唾增多、氣急喘促、時而發作寒熱、疼痛;也治療腸風下血、諸氣虛弱。
桔梗散方:
【組成】
桔梗三錢、甘草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茯苓一錢、麥冬一錢、五味一錢、遠志一錢、川貝母一錢。
【用法】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渣。
【功效】
宣肺止咳、益氣固表。
【主治】
肺勞咳嗽、氣血不足、腸風下血、諸氣虛弱。
桔梗(銼炒),旋覆花,貝母(去心),防風(去叉),陳橘皮(湯浸去白炒),麥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桑根白皮(銼),人參,前胡(去蘆頭),鱉甲(去裙襴醋炙),白茯苓(去黑皮),蒺藜子(炒去角),甘草(炙銼),黃耆(銼各一分),天門冬(去心焙一兩半)
白話文:
桔梗(切碎後炒),旋覆花,貝母(去除核),防風(去除叉子),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炒),麥門冬(去除核後烘烤),枳殼(去除果肉,麩炒各半兩),桑根白皮(切碎),人參,前胡(去除蘆頭),鱉甲(去除裙襴,用醋炙烤),白茯苓(去除黑皮),蒺藜子(炒後去除角),甘草(炙烤後切碎),黃耆(切碎,各一份),天門冬(去除核後烘烤,一兩半)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治肺勞咳嗽,人參丸方
人參,桔梗(炒),烏梅(椎碎),麻黃(去根節),甘草(炙銼),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白話文:
上面十六味藥材,將其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沸水沖服,不限時間。
治肺勞咳嗽,可用人參丸方
藥材:
- 人參
- 桔梗(炒)
- 烏梅(椎碎)
- 麻黃(去根節)
- 甘草(炙銼)
-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上六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升,浸三宿,同煎小便盡焙乾,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蜜湯下,臨時看患深淺加減。
治肺勞咳嗽,蛤蚧丸方
白話文:
上六味,先用童子的小便五升,浸泡三天,然後一起煎煮,直到小便完全蒸發。將藥材焙乾,搗碎成粉末,加入煉過的蜜做成丸子,每個丸子的大小要像是梧桐子的果實。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蜜湯送服,可以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加減用量。
蛤蚧(炙一對),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焙各一兩),貝母(去心焙四兩),款冬花(焙),紫菀(取須焙各二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三百枚研)
白話文:
準備蛤蚧一對,炙烤後使用;天門冬、麥門冬去心後分別焙乾,生乾地黃也焙乾,每樣各一兩;貝母去心後焙乾,共四兩;款冬花、紫菀根須分別焙乾,各取二兩;杏仁去皮尖,取雙仁三百枚,炒熟後研磨成粉。
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後煎淡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於飯後食用,並與淡生薑湯一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