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四 (4)

1. 腳氣雜治膏藥淋渫等

論曰腳氣證候不一,隨證用藥,備載於前,然有一方,兼治數證者,有膏酒淋敷者,皆昔人經驗,用之多效,今復詳類於後。

治腳氣,金牙散方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的腳氣病證狀多種多樣,依據證狀用藥,前文已經詳細記載。然而有一種藥方,可以同時治療多種證狀。此外,還有膏狀藥、酒劑和淋洗藥劑等,都是前人經過實踐驗證,使用後效果顯著的。現在將這些藥方詳細分類如下。

金牙(研),曾青(研),礜石(研),丹砂(研),雄黃(研),朴硝(研),寒水石(研),代赭(研),龍骨(研),犀角(鎊),獺肝(薄切炙),鸛骨(炙),附子(生去皮臍),貍骨(炙),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膏),大黃(銼炒),野葛皮(銼各三分),牛黃(研),麝香(研),升麻,桂(去粗皮),鬼臼,鬼督郵,木香,牡蠣(煅研),蘇合香(研),常山(銼),白茯苓(去黑皮),黃耆(銼),知母(切焙),龍膽(各半兩),露蜂房(炙),羊躑躅,莽草(一本作茵芋用葉),鬼箭羽,徐長卿,石長生(銼),蜀漆,當歸(切炒),白薇(各一分),蜈蚣(二枚炙黃),蜥蜴(一枚炙黃),芫青(與米同炒黃去米),地膽(與米同炒黃去米),亭長(炙黃各三十枚)蜀椒(四十九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黃環(半錢)

白話文:

金銀花(研)、曾青(研)、礜石(研)、硃砂(研)、雄黃(研)、朴硝(研)、寒水石(研)、代赭石(研)、龍骨(研)、犀角(研)、獺肝(切薄焙)、鸛骨(焙)、附子(生去皮臍)、貍骨(焙)、巴豆(去皮去心膜研成膏狀)、大黃(銼炒)、野葛皮(銼,各三分)、牛黃(研)、麝香(研)、升麻、桂皮(去粗皮)、鬼臼、鬼督郵、木香、牡蠣(煅研)、蘇合香(研)、常山(銼)、白茯苓(去黑皮)、黃耆(銼)、知母(切焙)、龍膽草(各半兩)、蜂巢(焙)、羊躑躅、莽草(另一書本寫的是茵陳,用葉子)、鬼箭羽、徐長卿、石長生(銼)、蜀漆、當歸(切炒)、白薇(各一分)、蜈蚣(二枚焙至金黃色)、蜥蜴(一隻焙至金黃色)、芫青(和米一起炒黃去除米)、地膽(和米一起炒黃去除米)、亭長(焙黃各三十枚)、蜀椒(四十九粒去蒂封閉口炒出汗)、黃環(半錢)。

上四十七味,搗研為散,若卒患惡者,每服三錢匕,空心熱湯調下,日晚再服,以吐利為度,常服一錢匕,或半錢匕,若作袋子裹藥三錢匕,隨身帶之,能闢諸惡氣,合藥須用臘月王相日,勿令穢汙,及不得見風,用小油瓷瓶盛,以油單蠟紙密封,可得兩年,此藥能冷能熱,能虛能實,其功不可詳述。

治腳氣,天門冬煎丸方

白話文:

以上四十七種藥材,搗碎研磨成散狀。如果突然患了惡疾,每次服用三錢匕,空腹用熱湯調和後服用,早晚各服一次,以吐利為度。常服一錢匕,或者半錢匕。如果做成藥袋子,裡面裝三錢匕藥,隨身攜帶,可以避免各種惡氣。配製藥品必須在臘月的王相日,不要讓藥品沾染汙穢,也不要讓藥品見風。用小油瓷瓶盛裝,用油單蠟紙密封,可以保存兩年。此藥既能治寒症,又能治熱症,既能治虛症,又能治實症,其功效無法詳述。

生天門冬(去心銼三升半搗取汁令盡),枸杞根(淨洗控干銼三斗半以水二石五斗煮取汁一斗三升澄去滓),酥(三升煉過),生地黃(淨洗細切三斗半搗取汁令盡),鹿髓(一升),牛髓(三升)

白話文:

天門冬(去除中心,切碎,三升半,搗碎取汁盡),枸杞根(洗淨,控幹,切碎,三鬥半,加水二石五斗煎煮,取汁一斗三升,澄清去除渣滓),酥(三升,煉過), 生地黃(洗淨,切碎,三鬥半,搗碎取汁盡),鹿髓(一升),牛髓(三升)

以上藥六味,先將三味汁,以水一石,入大釜中,煮取五斗三升,卻入鍋中,重煎至一斗,收入銅器中,入後藥。

白話文:

用以上六味藥,先將三味藥汁,以一石水,放入大鍋中,煮取五斗三升,再將藥汁倒入鍋中,繼續煎煮至一斗,然後將藥汁收納到銅器中,再放入剩下的藥材。

桂(去粗皮),白朮,葳蕤,菖蒲,遠志(去心),澤瀉,山芋,人參,石槲(去根),牛膝(酒浸切焙),杜仲,細辛(去苗葉),蔓荊實(去皮),獨活(去蘆頭),枳殼(去瓤麩炒),芎藭黃耆(銼),肉蓯蓉(酒浸切焙),續斷,狗脊(去毛),萆薢,白芷,巴戟天(去心),五加根皮(炙),覆盆子,陳橘皮(去白炒),胡麻仁(炒),大豆卷(生用焙乾),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甘草(炙銼),石楠葉,柏子仁(炒),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各一兩),阿膠(炙令燥十兩),鹿角膠(炙令燥五兩),大棗(一百枚煮取肉),薏苡仁(炒熟一升)

白話文:

桂枝(去除粗糙的樹皮)、白朮、葳蕤、菖蒲、遠志(去除中心)、澤瀉、山藥、人參、石槲(去除根部)、牛膝(浸泡於酒中,切片並烘烤)、杜仲、細辛(去除幼苗和葉子)、蔓荊實(去除外皮)、獨活(去除蘆頭)、枳殼(去除果瓤,炒至麩色)、芎藭、黃耆(切碎)、肉蓯蓉(浸泡於酒中,切片並烘烤)、續斷、狗脊(去除毛髮)、萆薢、白芷、巴戟天(去除中心)、五加根皮(烘烤)、覆盆子、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炒製)、胡麻仁(炒熟)、大豆卷(生用,烘烤至乾燥)、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各二兩)、甘草(烘烤,切碎)、石楠葉、柏子仁(炒熟)、蜀椒(去除花蕾,閉口後炒出汗,各一兩)、阿膠(烘烤至乾燥,十兩)、鹿角膠(烘烤至乾燥,五兩)、大棗(一百顆,煮熟取肉)、薏苡仁(炒熟,一升)

上四十三味,搗羅三十七味為末,內前三味煎中,更入鹿髓牛髓酥等,重湯煮、攪勻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加至四十丸,此藥宜於臘月選王相日修合,若小便澀,去柏子仁,加秦艽二兩半,地黃六兩,若陰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兩,若頭風,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風各二兩,若小便利,陰氣弱,去細辛防風,加山茱萸二兩,若腹中冷,去防風,加乾薑二兩,如臘月修合,經夏至七月下旬,即服之,當於舍北入地深六尺填沙,置藥沙中,上加少土復之,女人如有舊患,熱者宜服,冷者不宜。

治腳氣諸病,木瓜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的四十三味藥物中,搗碎其中的三十七味藥物,然後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放入煎好的前三味藥中,再加入鹿髓、牛髓和酥油等,用重湯煮沸後攪拌均勻,可以製成丸藥,丸藥的大小要和大梧桐果的籽粒一樣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可以逐漸增加到每次服用四十丸。這種藥物適宜在臘月王相日製作,如果小便不順暢,就去掉柏子仁,加入兩兩半秦艽和六兩地黃。如果陰莖萎縮、精液外溢,就去掉葳蕤,加入兩兩五味子。如果患有頭痛的毛病,就去掉柏子仁,加入兩兩菊花和防風。如果小便頻繁,陰氣虛弱,就去掉細辛和防風,加入兩兩山茱萸。如果腹部怕冷,就去掉防風,加入兩兩乾薑。如果在臘月製作這種藥物,那麼在夏至後的七月下旬即可服用。服用時,應先在房屋北面挖一個六尺深的洞,裡面填滿沙子,把藥物埋入沙中,上面再覆蓋少許泥土。女人如果有舊疾,熱證患者可以服用,冷證患者不宜服用。

木瓜(一枚大者或小者兩枚亦可),乳香(二兩),甘菊花(一兩),青鹽(二錢)

白話文:

木瓜(一顆大的或兩顆小的皆可)、乳香(兩錢)、甘菊花(一錢)、青鹽(兩分)

上四味,先破木瓜作兩瓣,去瓤並子,入乳香等三味在內,卻以線系定,於甑中蒸令爛熟,研細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日三服,病甚者更加丸數,服至百日,汗香為應驗,腳膝等疾,並可服。

治先患腳氣,恐夏月發動,常服牛膝湯方。

白話文:

這四種藥材,先將木瓜破成兩瓣,去除瓜瓤和瓜子,再將乳香等三種藥材放入木瓜中,並用線固定。接著,將木瓜放入蒸籠中蒸到爛熟,然後研磨成膏狀。最後,將藥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50 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如果病情嚴重,可以適當增加丸劑的數量。服用 100 天後,汗液中散發出香味,表示藥效顯著。此藥方也可治療腳膝等疾病。

牛膝(酒浸切焙),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芎藭(各六兩),人參,桂(去粗皮),獨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五兩),甘草(炙銼),當歸(切焙各四兩),磁石(二十兩煅醋淬七度研細),杏仁(十五粒去皮尖雙仁炒)

白話文: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並烘烤),白茯苓(去除黑色表皮),防風(去除分支),芎藭(以上各六兩),人參,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獨活(去除蘆頭),附子(用火炮裂後去除皮和肚臍,各五兩),甘草(烘烤並切碎),當歸(切片並烘烤,各四兩),磁石(二十兩,用醋淬火七次,研磨成細粉),杏仁(選十五顆,去掉皮和尖端,去雙仁,炒熟)。

上一十二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生地黃汁一合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日午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二味藥材研磨成芝麻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拍碎一個棗子大的生薑,加入生地黃汁一合,一起煮至一杯,去掉渣滓,空腹於中午溫熱服用。

治腳氣夏月可服木瓜飲方

生木瓜(二枚去皮瓤切碎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半去滓收貯),白朮(二兩搗羅為末)

上二味,每服用白朮末三錢匕,以木瓜汁一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三。

治腳氣四時發動,羸弱不能運動,常服木香飲方

木香(五兩),訶黎勒皮(焙),檳榔(銼各八兩)

白話文:

治療腳氣,夏季可以服用木瓜飲方。

生木瓜去皮核切碎,用五升水煮至二升半,去渣保存。白朮搗碎成粉末。

每次服用白朮末三錢,加入一盞木瓜汁,放入拍碎的生薑一塊,煎至七分,去渣,空腹溫熱服用,每天三次。

治療腳氣,無論何時發作,體弱無力,無法運動,可以常服木香飲方。

木香五兩,訶黎勒皮焙乾,檳榔切碎,各八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烏牛尿一盞,牛乳半盞,同煎至八分,去滓頓服之,以利為度,無牛尿以水代之,老幼皆可服。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搗碎篩過,每次取一錢的藥量,加入一盞烏牛尿、半盞牛乳,一起煎煮至藥液剩下八分滿,濾去渣滓後立即服用。服藥至身體感到舒適為止。如果沒有牛尿,可以用水代替。老幼皆可服用。

治腳氣曾用諸方蘸腳後,宜服桑葉煎方。

白桑木(用生白椹者採取軟條或帶葉者亦得細銼一石)

白話文:

治療腳氣使用了各種方法浸泡腳部後,應該服用桑葉煎煮的方劑。

需要準備生長中的白色桑椹樹木,採集柔軟的枝條或帶有葉子的部分也可以,將其細細切碎,用量為一石。

上一味,內大釜中,以水一石,煎至五斗,更旋添水五斗,以慢火煎令常沸,再減至五斗,去滓澄清,內淨釜中,更煎至二斗,濾去滓內鍋中,慢火熬成膏,約至二升如稠餳即止,傾入通油瓷甕內收藏,每日空心取一匙頭,含化咽之,如嘔逆不下,亦可和粥食之,服至一七日,當覺四肢通暢,頻頻泄氣,以後兩腳或腫勿怪,乃是得藥力病瘥之候也。

白話文:

上一次使用的藥,在大鍋中,加入一石水,煎煮到剩下五斗,然後旋轉著加入五斗水,用文火慢慢煎煮,使藥液保持沸騰,再煮至剩下五斗,去除藥渣並澄清藥液,然後倒入乾淨的鍋中,繼續煎煮到剩下二斗,過濾藥渣,放入另一個鍋中,用文火熬成膏狀,大約熬到二升的稠度即可,將藥膏倒入帶有油脂的瓷甕中收藏。每天空腹時取一勺,含在口中慢慢嚥下,如果反胃無法嚥下,也可以和粥一起食用。服用到一七日(七七四十九天)時,應該會感覺四肢通暢,並且經常放屁。之後兩腳可能會腫脹,不要感到奇怪,這是藥物起效、疾病好轉的徵兆。

治腳氣春夏盛發,入秋腫消氣定,但苦腳弱,不能屈伸,皮膚不仁,側子酒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病,在春夏季盛行,到了秋天腫脹消退,氣血平定,但遺憾的是腳部虛弱,無法屈伸,皮膚失去知覺。現在推薦一個偏方,可以治療腳氣病。

中藥方劑:

  • 側子 30克
  • 酒 500毫升

製法:

將側子浸泡在酒中,密封保存一個月後取出藥酒。

用法、用量:

每次服用 15 毫升的藥酒,每天服用兩次。

注意事項:

  1. 服用藥酒期間,忌食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

  2. 如果服藥後出現身體不適,如腹痛、腹瀉等,應立即停藥就醫。

  3. 本方劑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諮詢醫師。

側子(半生半炮),獨活(去蘆頭),丹參,五加皮(炙),薏苡仁(各三兩),人參,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茵芋葉(各一兩),金牙(碎綿裹),磁石(碎綿裹各八兩),牛膝(切焙),石槲(去根節各四兩),芎藭,乾薑(炮),天雄(炮裂去皮臍),石膏(碎),桂(去粗皮),當歸(切焙各一兩半),白朮,萆薢,防風(去叉),熟乾地黃,山茱萸(生用),白茯苓(去黑皮)細辛(去苗葉各二兩)

白話文:

半生半炒的甘草、去蘆頭的獨活、丹參、炒過的五加皮、薏苡仁(各三兩),人蔘、去眼炒出汗的蜀椒、茵芋葉(各一兩),用綿包覆的金牙、用綿包覆的磁石(各八兩),切焙的牛膝、去根節的石槲(各四兩),芎藭、炒過的乾薑、炒裂去皮臍的天雄、碎石膏、去粗皮的桂枝、切焙的當歸(各一兩半),白朮、萆薢、去叉的防風、熟乾地黃、生用的山茱萸、去黑皮的白茯苓、去苗葉的細辛(各二兩)

上二十五味,㕮咀如麻豆大,用生絹袋盛,入淨器中,清酒七斗漬之,秋冬七日,春夏五日,量人性飲,日五六服,常令酒力相續,以唇痹為度,若丈夫素有冷者,加孔公孽鍾乳等,多用一斤,少用三五兩,其人有虛熱,去熟乾地黃,加生乾地黃五兩,服此酒須更灸三里穴、風市穴,伏兔穴,以泄毒氣。

治腳氣,十味側子酒方

白話文:

上面所列藥材,搗碎後如同麻豆般大小,用生絹袋盛裝,放入乾淨的器皿中,以七鬥清酒浸泡。在秋冬季節浸泡七天,春夏季節浸泡五天。依據個人的體質飲用,每天飲用五到六次,要持續飲用,使酒力不斷。嘴脣麻痺為限度。如果男性本來就有怕冷的情形,可以額外添加孔公孽、鍾乳等,多用一斤,少用三到五兩。如果體內有虛熱,則去除熟乾地黃,添加生乾地黃五兩。飲用此酒時,須立即灸三里穴、風市穴、伏兔穴,以宣洩毒氣。

側子(炮裂去臍皮),五加皮(炙銼),丹參,續斷,牛膝(切焙各五兩),白朮,生薑(切焙),桑根白皮(炙銼各半斤),細辛(去苗葉),桂(去粗皮各四兩)

白話文:

側子(連臍一起炮裂去除外皮),五加皮(用火焙烤切碎),丹參、續斷、牛膝(各五兩,切焙),白朮、生薑(切焙),桑根白皮(用火焙烤切碎,各半斤),細辛(去除枝葉),桂枝(去除粗皮各四兩)

上一十味,㕮咀如麻豆大,以生絹袋盛,內淨瓷甕中,用無灰酒三斗浸密封,春夏五日,秋冬七日,量人性空心飲之,日三。

治腳氣濕痹不仁,腳弱不能行,常服,牛膝酒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切碎成像麻豆大小,用生絹袋子盛裝,放置在乾淨的瓷甕中,加入三鬥無灰酒浸泡密封,春、夏天浸泡五天,秋、冬天浸泡七天,依照人的體質,空腹服用,每天三次。

牛膝(切炒),側子(炮裂去皮臍),丹參,山茱萸(炒),蒴藋,杜仲(去粗皮),石槲(去根各二兩),防風(去叉),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細辛(去苗葉),獨活(去蘆頭),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薏苡仁(搗碎),芎藭,當歸(切焙),白朮,茵芋(炙各一兩半),五加皮(炙二兩半),乾薑(炮一兩)

白話文:

牛膝(切片炒熟),側子(爆裂後去除外殼和花蕊),丹參,山茱萸(炒熟),蒴藋,杜仲(去除粗糙的外皮),石槲(去除根部,各取兩兩),防風(去除分叉的根莖),蜀椒(去除眼睛,合上嘴炒至出汗),細辛(去除苗葉),獨活(去除蘆頭),秦艽(去除莖葉泥土),桂枝(去除粗糙的外皮),薏苡仁(搗碎),芎藭,當歸(切片焙乾),白朮,茵芋(炙烤),各取一兩半,五加皮(炙烤)取二兩半,乾薑(炮製)取一兩。

上二十味,㕮咀如麻豆大,以絹袋盛,內淨甕中,清酒三斗浸,寒七日,暑三日,初服半盞,稍加以知為度,患目昏頭旋者,服之彌佳。

白話文:

上面二十種藥材,搗碎成麻豆大小,用絹袋盛裝,放入乾淨的甕中,倒入三鬥清酒浸泡。天氣寒冷時浸泡七天,天氣炎熱時浸泡三天。初服時,先喝半盞,以後可以酌情增加服用量。患有目昏、頭暈的人服用此藥,效果更佳。

治腳氣極冷,著厚綿衣蓋復不覺暖者,二味牛膝酒方

生牛膝,生地黃(各半斤淨洗控干切曝兩日)

上二味,和搗如泥作團,以紙裹,外更以黃泥固濟,微火炙,勿令泥有裂處,待乾即於地爐中灰火養半日,次以炭火漸漸燒之,加至火三斤,燒一復時,取出候冷,去泥紙,搗羅為散,每服五錢匕,酒一盞半,以瓷器煎至七分,和滓食前頓服,老小以意加減。

治腰腳屈弱,兼頭眩氣滿,獨活酒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非常寒冷,即使穿上厚厚的棉衣蓋著被子也感覺不到暖和的患者,可以服用二味牛膝酒方。

取生牛膝和生地黃各半斤,洗淨控干水分後切片,曬兩天。將這兩種藥材一起搗碎成泥狀,捏成團,用紙包好,外面再用黃泥包裹緊實,用微火慢慢烘烤,注意不要讓泥土裂開,烘乾後放在地爐中的灰燼裡養半日,再用炭火慢慢燒,火勢逐漸加大至三斤,燒一個時辰後取出,待冷卻後去除泥土和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匕,用酒一盞半煎至七分,連渣一起飯前服用,老少根據自身情况酌情加減用量。

治療腰腿屈弱,同時伴有頭暈氣悶的患者,可以服用獨活酒方。

獨活(去蘆頭),生薑,白朮,白茯苓(去黑皮),石槲(去根各三兩),牛膝,丹參,側子(炮裂去皮臍),萆薢(各二兩),薏苡仁,防風(去叉),桂(去粗皮),山茱萸,人參,當歸(切焙),天雄(炮裂去皮臍),甘菊花,芎藭,秦艽(去土各一兩半),生地黃(焙四兩)

白話文:

獨活(去掉蘆頭)、生薑、白朮、白茯苓(去掉黑皮)、石槲(去掉根部,各三兩)、牛膝、丹參、側子(炮製後裂開,去掉皮臍)、萆薢(各二兩)、薏苡仁、防風(去掉叉子)、桂皮(去掉粗皮)、山茱萸、人參、當歸(切片後焙製)、天雄(炮製後裂開,去掉皮臍)、甘菊花、芎藭、秦艽(去掉泥土,各一兩半)、生地黃(焙製後四兩)

上二十味細銼,用生絹袋盛,內淨瓷甕中,以清酒三斗漬之,密封,春夏五日,秋冬七日開取,量情飲之,日五六服,常令酒力不絕,如冷加蜀椒一兩,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腳弱痛甚者作散,每服三錢匕,酒調下。

治腳氣,二味獨活酒方

獨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五兩)

白話文:

將以上二十味藥材仔細研磨成粉末,用生絹袋子盛裝,放進乾淨的瓷甕中,倒入三鬥清酒浸泡,並將甕口密封。在春夏季節,浸泡五天後取出藥酒,在秋冬季節,浸泡七天後取出藥酒。根據自己的病情,每天服用五到六次,並保持藥酒不間斷。如果藥酒變冷,可以加入一兩蜀椒再加熱。對於眼睛和嘴巴周圍疼痛的人,可以將藥材炒出汗,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服。對於腳部虛弱疼痛嚴重的人,可以將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服。

上二味細銼,用生絹袋盛,內淨瓷甕中,以清酒二斗浸,密封頭,春夏五日,秋冬七日,量性飲服,常令酒力相續,以瘥為度。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藥材細細搗碎,用生絹袋盛裝,放入乾淨的陶瓷罐中,倒入二斗清酒浸泡,將罐口密封。在春夏季浸泡五天,在秋冬季節浸泡七天,根據個人體質飲用,經常保持酒的濃度相續,直到痊癒為止。

治初覺似有腳氣,宜服此,蒜酒方

蒜(二升去心切炒),桃仁(一升去皮尖雙仁炒研),豉(一升炒香)

白話文:

治療初期腳氣症狀時,可以服用以下的蒜酒方:

大蒜(兩升,去掉中心部分切片後炒過),桃仁(一升,去掉皮和尖端,挑選沒有雙仁的炒過後研磨),豆豉(一升,炒至香)

上三味,以生絹袋盛,內淨瓷甕中,用好酒一斗浸,密封頭,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半盞,加至一盞,量性飲之,日三四服,常令有酒色,若酒盡,更入酒五升,加好椒一二合、良。

治腳氣豉酒方

豉(三升三蒸三曝令乾每蒸以米熟為度)

白話文:

這三種味,用生絲袋裝好,放入乾淨的瓷甕中,用上好的酒一斗浸泡,密封瓶口,春夏季節浸泡三日,秋冬季節浸泡七日,開始服用時半杯,逐漸加至一杯,酌量飲用,每天服三四次,始終保持有酒的顏色,如果酒用完了,再加五升酒,再加一到兩合的好花椒,效果就很好了。

上一味,以生絹袋裹,內淨瓷瓶中,用好酒五升浸之,密封頭,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初服半盞,漸加至一盞,日三四服,常令有酒氣。

治腳氣痹弱,筋骨疼痛,石筋槲酒方

白話文:

把前面的味藥,用生絹袋子包好,再把它放進乾淨的瓷瓶中,用五升好酒浸泡。把瓶口密封好,春夏天泡五天,秋冬季節泡七天。開始的時候,每次服用半杯,逐漸增加至一杯,每天服用三次或四次,始終要讓身體有酒氣。

石槲(四兩去根),丹參(二兩),芎藭(二兩),杜仲(二兩去粗皮),防風(二兩去蘆頭),白朮(二兩),人參(二兩去蘆頭),桂心(二兩),五味子(二兩),白茯苓(二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焙),黃耆(二兩),乾薑(三兩炮裂),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薯蕷(二兩),牛膝(三兩去苗),當歸(二兩)

白話文:

石槲(四兩,去除根部),丹參(二兩),川芎(二兩),杜仲(二兩,去除粗皮),防風(二兩,去除蘆葦頭),白朮(二兩),人參(二兩,去除蘆葦頭),桂心(二兩),五味子(二兩),白茯苓(二兩),陳皮(二兩,用湯浸泡、去除果肉、烘乾),黃耆(二兩),乾薑(三兩,炮製後撕裂),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山藥(二兩),牛膝(三兩,去除根苗),當歸(二兩)

上一十七味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五斗,於甕中漬七日開,初溫服三合,日再服,漸加至一盞為度。

治腳氣骨節疼痛,松葉浸酒方

新松葉(二十斤銼碎洗淨漉干),清酒(一碩)

上二味,都入於不津甕中,密封七七日、熟,量力飲之。

治腳氣疼痛,天門冬酒延年不老方

白話文:

將前述17味藥材細細切碎,用生絹袋裝好,加入五斗清酒,放入甕中浸泡七天後開啟。一開始溫熱服下三合,每日服用一次,逐漸增加至一盞的量。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腳氣引起的骨節疼痛。另外,可以用松葉浸酒,將二十斤松葉切碎洗淨晾乾,與一碩清酒一起放入不漏水的甕中,密封七七四十九天,待酒熟透後,根據自身情況飲用。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腳氣疼痛,同時天門冬酒還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天門冬(五升去心搗絞取汁慢火煎如稀餳),濕荊(二十五束每束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當中心以火燒兩頭盛取瀝一升半煎取七合),青竹(三十束每束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當中心以火燒兩頭盛取瀝三升煎取一升半),生地黃(銼五升粗大者洗淨控干搗取汁三升煎取一升半),生五加皮(三十斤淨洗控干銼大釜內以水四石煮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以銅器盛入大釜內重湯煎之至三斗五升盛煎與前四味汁合勻),白糯米(一石五斗),曲(八斤曝乾搗末)

白話文:

天門冬(五升,去除中心搗碎絞取汁液,用慢火煎熬成稀粥狀)。

濕荊(二十五束,每束三尺圍,長二尺五寸,在中心用火燒,兩端盛取瀝出的汁液,得一升半,煎熬取七合)。

青竹(三十束,每束三尺圍,長二尺五寸,在中心用火燒,兩端盛取瀝出的汁液,得三升,煎熬取一升半)。

生地黃(切成五升粗大塊狀,洗淨瀝乾,搗碎取汁三升,煎熬取一升半)。

生五加皮(三十斤,淨洗瀝乾,切碎,在大鍋中加入四石水煮至五斗,濾渣取澄清的汁液,用銅器盛裝,放入大鍋中,重湯煎熬至三鬥五升,盛出與前四種汁液混合均勻)。

白糯米(一石五斗)。

曲(八斤,晾乾搗成粉末)。

以上藥汁,取六升浸曲末,五日曲中沸起第一酘,將米七斗淨淘二十遍,置淨席上,以生布挼干,然後內甑中蒸之為饙,即以前藥汁內淨盆中,拌飯令勻,候冷熱,如常醞酒法,入淨甕中密封,經三日後,入第二酘,更淨淘米四斗,一如前法蒸炊後,放令冷熱得所,投入前酒甕中封頭,又經三日,即入後藥。

白話文:

以上中藥浸泡好的藥汁,取得六升,加入曲子泡到末,大約經過五天後,曲子中間會開始沸騰,第一鍋藥酒就完成了。接著準備七鬥米,清洗乾淨,洗二十次,放在乾淨的席子上,用生的布將米擦乾,然後放進蒸籠蒸成米飯。接著將之前煮好的中藥藥汁倒入乾淨的盆子中,與米飯拌勻。等候藥汁溫度降至常溫,按照一般釀酒的方法,把米飯和藥汁倒入乾淨的甕中,並密封。經過三天後,進行第二鍋藥酒的製作,取四鬥米,清洗乾淨,依照前述方法蒸煮成飯,再等候藥汁冷卻至常溫,然後將第二鍋藥酒倒入之前的藥酒甕中,並密封。再經過三天,就可以加入最後一鍋藥酒。

桂(去粗皮),甘草(炙),白芷,當歸(切焙),芎藭,麻黃(去根節各六兩),乾薑(炮),五加皮(炙各一斤),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兩),牛膝(去苗銼九兩),白糯米(四斗淨淘控干)

白話文:

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炙甘草、白芷、當歸(切片,焙過)、川芎、麻黃(去除根和節,每樣六兩)、炮乾薑、炮五加皮(每樣一斤)、炮附子(掰裂去除皮和臍,五兩)、牛膝(去除莖,切碎成九兩)、白糯米(四鬥,清潔淘洗,控幹水分)

上一十一味,除米外,並銼搗如米粒,入米拌勻,同內甑中,久蒸極熟,傾出攤,候似人體冷暖,投入煎酒甕中,三日後,可服少許嘗之,若得中即密封甕頭,更候二七日後,壓取清酒,入不津器中盛之,每服四合,溫飲之,日再,漸加至半盞,以知為度,飲此酒只可微溫,不可過熱。

治腳氣屈弱積年,腰脊攣痹,及腹內堅結者,菝葜酒方

白話文:

上述這十一種藥材,除米以外,都搗碎成米粒大小,與米拌勻,一起放入蒸籠中,蒸熟後取出攤開,等候溫度接近人體冷暖時,投入到裝有煎酒的甕中。三天後,可以服少量嘗一下味道,如果味道合適,就密封甕口,再等二十一天後,壓榨出清酒,倒入不津器皿中保存。每次服用四合,溫熱後飲用,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半盞,以身體適應為度。喝這種酒只能微溫,不能過熱。

菝葜(銼碎五斗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七斗五升去滓澄清),曲(十斤搗碎將藥汁減二斗五升浸曲二日沸起),白糯米(一石)

白話文:

菝葜(將菝葜切碎成五斗,加入一石五斗水煮,煮到只剩下七鬥五升,過濾後去渣,澄清藥汁);

曲(將曲搗碎成十斤,將藥汁減少二斗五升,將曲浸泡在藥汁中兩天,煮至沸騰,然後起泡);

白糯米(一石)。

上三味,將糯米淨淘控干炊飯,候熟傾出,如人體冷暖,入前藥汁五斗,並曲末拌勻,甕中盛之,春夏五七日,秋冬十餘日,熟後量人性飲,日五六服,常令酒力相續,不過三五劑皆平復。

白話文:

將上列三種藥材和糯米淘洗乾淨後,將糯米煮熟,煮熟後倒出來。根據體溫,加入之前配製的藥汁五升,並與剩下的米麴末拌勻,裝入缸中,春夏五到七天,秋冬十幾天,煮熟後根據體質酌量飲用,每天服用五六次,酒力必須連續不斷,服用三到五劑便可康復。

治腳氣,蒼耳湯方

蒼耳子(炒搗),鹽,赤小豆(各三升)

白話文:

治療腳氣的方子是蒼耳湯,需要準備炒過後搗碎的蒼耳子和鹽,以及赤小豆,每種材料各三升。

上三味,內釜中,以水一石二斗,煮至七斗五斗,去滓用淨瓦甕一口可容五斗者,以板子橫著甕底,將藥汁乘熱傾入甕中,候冷暖得所,入腳踏甕中板子,頻以藥汁從骭面淋之,其汁只可離腳面三寸,不可過腳踝,仍於密室中避風,以得汗為度,湯冷即內釜中入滓,更煎三五沸後,去滓一依前法。

白話文:

把上述三味藥放入鍋中,加入一石二斗水,煮到只剩七鬥五斗,去掉渣滓,用一個能裝五斗的乾淨瓦甕,在甕底橫放一塊木板,趁著藥汁熱的時候倒入甕中,等溫度適中後,把腳踩在甕中的木板上,用藥汁反覆淋洗小腿,但藥汁只能到腳背三寸處,不能超過腳踝,然後在密閉房間裡避風,以出汗為度。等藥汁變涼後,再次把渣滓倒入鍋中,再煎三到五次後,去掉渣滓,按照前面的方法繼續使用。

治腳氣蘸腳椒湯方

蜀椒(六升未經蒸者用生細作袋子兩枚每枚長八九寸內椒入袋中實築之仍縫袋口)

白話文:

治療腳氣時,可以使用以下的椒湯方:

取未經蒸煮的蜀椒六升,細細地裝入兩個長約八九寸的袋子中,將袋子裝滿並壓實,然後縫好袋口。

上一味,將椒袋內釜中,以酸漿水四斗五升,入鹽二升,煮五七沸,用淨瓦甕子一口,可容五斗者,將所煮椒袋一枚,及一半煮椒汁,乘熱入甕中,候其湯冷暖通腳,即以腳入甕中,踏椒袋上蘸,仍以湯頻頻從骭面淋之,若甕中椒袋覺冷,即換釜中熱者,其湯或冷,亦換釜中熱湯,其使了湯並椒袋,卻內釜中,以微火溫之,常令熱,亦須於密室中,勿令風吹,若兩腳覺痹牽風如蟲行,頭項肢體,皆有汗出,腹中鳴,此是氣下即止,若汗後覺心氣悶,可取冷飯吃三五口,以鹿脯下之,若覺微利,此是病狀通泄也,若未愈,即隔日或三日,取舊湯袋等,依前法踏蘸,還以得汗及腹鳴為度,其蘸腳湯,只可離腳面三四寸,不可過踝,宜食酥蜜薑湯並鹿肉。

治腳氣,蘸腳椒礬湯方

白話文:

以上的方法,把辣椒袋放入鍋中,加入四鬥五升的酸漿水和二升鹽,煮到沸騰五到七次,用一個乾淨的瓦罐,可以容納五斗水。把煮好的辣椒袋和一半煮好的辣椒汁趁熱倒入罐中,等湯冷到溫暖的程度,就可以把腳放入罐中,在辣椒袋上踩踏和蘸取,並用湯經常從腳踝處淋下。如果罐中的辣椒袋變冷,就換成鍋中熱的辣椒袋,如果湯也冷了,也換成鍋中熱湯。用過的湯和辣椒袋,放回鍋中用小火加熱,保持溫熱。同時,要待在密閉的房間中,不要被風吹到。如果兩隻腳感到麻木、抽筋,如同蟲子在爬,頭部、頸部、四肢都有汗液排出,腹部鳴叫,這是氣血下降的徵兆,就可以停止治療。如果出汗後覺得心氣悶,可以吃三到五口冷飯,再用鹿脯肉下嚥。如果感到輕微腹瀉,這是疾病通暢排泄的徵兆。如果還沒有治癒,就可以隔一天或三天,取舊的湯袋等,按照前面的方法踩踏和蘸取,仍然以出汗和腹鳴為治療目標。蘸腳的湯,只能距離腳面三到四寸,不能超過腳踝。治療期間,適宜食用酥蜜薑湯和鹿肉。

蜀椒,白礬(碎各三兩),蔥白(一握並須洗淨),大豆(五升揀淨),鹽,生薑(切各二兩)上六味,內釜中,以漿水三斗,煮至二斗五升,用新瓦甕子一口,可容五斗者,用板子闊三寸,於壅子近底橫著之,將煎得汁去滓,乘熱投入甕中,候冷暖得所,即入腳踏甕中板上蘸腳,頻頻以湯從骭面淋之,其湯只可離腳面三二寸,不可過腳踝,或湯冷,即依前內釜中,入前藥滓,煎三四沸後,去滓一依前法蘸之,其滓只可重煎三四度,若有汗出甚者乃止,得汗後,須衣被蓋復,候定吃薑湯茶一碗,兼治腸風,退癮胗,去眼昏鼻衄耳聾等疾。

白話文:

蜀椒、白礬(各三兩,搗碎),蔥白(一握,洗淨),大豆(五升,揀淨),鹽、生薑(各二兩,切片),以上六味藥物放入鍋中,加入三鬥米漿水,煮至二斗五升。

用一個新的瓦甕,能容納五斗水,用一塊三寸寬的木板,橫放在甕子底部附近。

將煮好的藥湯過濾去渣,趁熱倒入甕中,等待藥湯冷卻到適當的溫度。

把腳踩在甕中的木板上,用湯勺將藥湯從腳踝上澆淋。

藥湯只能距離腳面三二寸,不可超過腳踝。

如果藥湯冷了,就把藥渣倒回鍋中,再煮三四沸,去渣之後,再按照前面的方法蘸藥湯。

藥渣只能重復煎煮三四次,如果有汗水流出來,就停止。

出汗後,要用衣被蓋好,等到汗水穩定後,喝一碗薑湯茶。

此藥方還可以治療腸風、退癮胗、治眼昏、鼻衄、耳聾等疾病。

治腳氣,蘸腳,杉木節湯方

杉木節(半斤銼),柳蠹蚛末(半升),蒴藋枝(五兩銼)

白話文:

治療腳氣,用來泡腳的杉木節湯配方如下:

杉木節(半斤,切碎),柳蠹蟲粉(半升),蒴藋枝(五兩,切碎)

上三味,內釜中,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入鹽四兩,漿水一斗,更煎三五沸後,用淨瓦甕子一口,可容五斗者,以板子橫著甕底,將煎得汁去滓,乘熱傾入甕中,候冷暖得所,入腳踏甕中板,頻頻以湯從骭面淋之,其湯只可離腳面三四寸,不可過腳踝,仍於密室中避風,以得汗甚為度,湯冷即內釜中入滓,更煎三五沸後去滓,一依前法蘸腳。

治腳氣初發,蘸腳,薏苡根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放在鍋中,加入二升水,煎煮至一升,加入四兩鹽,一升漿水,再煮三到五次。之後準備一個乾淨的五升甕子,用木板橫著放在甕底,將煮好的藥汁去渣,趁熱倒入甕中。等藥汁冷熱適中時,將腳踏在甕中的木板上,反複用熱水從腳踝處淋下,藥汁應只覆蓋腳面三四寸,不可超過腳踝。在密閉的房間中避風,以出汗為度。藥汁冷了,再將藥渣放入鍋中,再煮三到五次後去渣,按照前面的方法泡腳。

薏苡根(銼),枳殼根(銼各三兩),蒴藋枝(二兩銼),吳茱萸(一兩湯洗過綿裹)

白話文:

薏苡根(切碎),枳殼根(切碎,各三兩),蒴藋枝(二兩切碎),吳茱萸(一兩用湯洗過,用棉布包好)

上四味內釜中,以水二斗,煎至一斗二升,入漿水二斗,鹽三兩,更煎五七沸去滓,用新淨瓦甕子一口,可容五斗者,以板子闊三寸,橫著於甕底,將煎得汁,乘熱傾入甕中,候冷暖得所,於密室中,就甕蘸腳,頻頻以湯從骭面淋之,甕外以糠火微溫,其甕中湯,只可離腳面三寸,更互換湯,以得汗甚為度,若汗不多,可盡日蘸了用生薑木瓜,各一兩半銼碎,同研如膏,塗於腳心,以蠟紙裹纏縛定,厚衣被蓋復取汗,更吃後木香湯。

木香湯方

木香(別搗),白檳榔(別搗各半兩),紅雪(一兩末)

白話文:

把上述四味草藥放在鍋裡,加二斗水,煎至剩一斗二升,再加入二斗米漿、三兩鹽,繼續煎至五七次沸騰。濾去藥渣,使用一個可容五斗的新淨瓦甕,在甕底橫放一塊寬三寸的木板,趁著藥汁熱倒入瓦甕中。等到藥汁冷暖適中時,在密室中把腳泡進甕裡。經常從腳踝處淋藥汁,用糠火微微加熱甕外。讓甕中的湯汁只淹沒腳面三寸,並交替更換藥汁,直到出汗很多為止。如果汗出不多,可以整天泡腳。

另外,用生薑、木瓜各一兩半,搗碎研成膏狀,塗抹在腳心,用蠟紙包裹纏緊,再穿厚衣服蓋被子繼續發汗。發汗後,再喝木香湯。

上三味,先將木香末三錢匕,以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蔥白三莖,同煎至一盞,去滓入檳榔末二錢匕,童子小便一合,紅雪末二錢匕,更煎一二沸,去滓溫服。

治腳氣蘸腳黃櫨湯方

黃櫨木(三斤銼碎),白礬(二兩為末)

白話文:

將木香粉末三錢匕,加水一盞半、約​棗大小的拍碎生薑、三根蔥白一起煮,直到剩一盞藥水,去除渣滓,加入搗碎的檳榔二錢匕、童子小便一合、紅雪粉末二錢匕,再煮沸一兩次,去除渣滓,溫熱服用。

上二味,先將黃櫨木,以水二斗,煎十餘沸,去滓入白礬末,攪轉,用瓦甕子一口,可容四斗五升者,以闊三寸板子,橫著甕底,將煎得湯,乘熱傾入甕中,於密室內坐,腳踏甕中橫木上頻蘸,以湯從骭面淋之,甕外以糠火微溫,得汗甚為度,其湯只可離腳面三二寸,若蘸了,以綿衣裹兩腳,勿令風吹,其殘湯留取隔日溫過,一依前法用,如覺得汗甚,心中悶極,即取紅雪末二錢匕,以冷漿水調服。

白話文:

上二味,先將黃櫨木,用水二斗,煎煮十幾次,去掉渣滓並放入白礬末,攪拌均勻,使用可容納四鬥五升的瓦甕子一個,用寬三寸的木板,橫放在甕底,將煎好的湯,乘熱倒入甕中,在密閉的房間裡坐下,雙腳踩在甕中橫木上,經常蘸著湯水從膝蓋面部淋洗之,甕外用糠火微溫,出汗很多即可,湯水只可離開腳面三二寸,如果蘸了湯水,用棉衣包裹雙腳,不要讓風吹,剩下的湯水留著隔天溫過後,按照前面的方法使用,如果覺得出汗過多,心中悶極,就取紅雪末二錢匕,用冷漿水調後服用。

治腳氣,湯腳散方

地椒,蒺藜子,莽草,荊芥穗

上四味等分為末,煎湯淋浸。

治腳氣,二豆湯方

大豆(五升),赤小豆(三升),吳茱萸(一升),鹽(三合)

白話文:

治療腳氣,可以用「湯腳散」方:地椒、蒺藜子、莽草、荊芥穗,四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用煎好的藥湯浸泡患處。

另外,治療腳氣還可以選用「二豆湯」方:大豆五升,赤小豆三升,吳茱萸一升,鹽三合。

上四味,取一新杉木桶,先將大豆布在桶底,次下小豆,次下茱萸,次下鹽,以漿水二斗,於鍋內煮沸,傾入於杉桶,其沸漿令與藥齊,勿過之,即以腳於桶中踏藥上,候溫漸踏至底,唯露出腳趾,覺冷即續添沸漿,以盡為度,密蓋復忌風,漸淋至膝,候湯冷,收腳撲米粉。

治腳氣發過,心膈悶者,宜用此方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取一個新的杉木桶,先將大豆鋪在桶底,然後放上小豆,再放上茱萸,最後放上鹽。用兩鬥漿水,在鍋內煮沸,倒入杉木桶中。沸騰的漿水要與藥物齊平,不要超過藥物,然後用腳在桶中踩踏藥物,直到腳趾露出。當漿水冷卻後,繼續添加沸騰的漿水,反復踩踏藥物,直到漿水全部用完。蓋好桶蓋,以免風吹,慢慢地將漿水淋到膝蓋的位置。等湯冷了之後,收起腳,撲上米粉。

上取新磚兩口,鑿中心作孔,如球子大,勿令透過,即將炭火燒令通紅,用米醋潑之,便內蜀椒於磚孔中,以物蓋上,看溫暖即去襪以腳踏磚上立愈。

治久蘊風濕,足多冷麻,隱痛難行,夜常轉筋,如風所吹,此皆是腳氣之候,麻黃裹足方

白話文:

取兩塊新的磚頭,在磚的中心鑿一個洞,洞的大小和乒乓球相當,要注意不要穿透整塊磚。然後將磚頭燒紅,再用米醋潑灑在磚頭上,接著把花椒放入磚洞中,用東西蓋住磚頭。當磚頭的溫度降到溫暖時,就可以脫掉襪子,用腳踩在磚頭上,立刻就可以治癒。

上以麻黃二斤銼碎,炒令極熱,以帛包貯,纏裹二足,不得透氣,良久腳上有汗,候麻黃溫即不用,卻著綿夾襪,無令風吹,如此三五次,永除病本。

治腳氣腫滿,痛連骨髓,足踏丸方

白話文:

把約兩斤重麻黃切碎,用炒鍋大火拌炒至很熱後,用布包起來,再用棉布包緊雙腳,不能透氣,過一會兒,腳上有汗了,感覺麻黃熱了就不要用了,再穿棉襪,不要讓風吹到,這樣做三到五次,就能永遠消除病根。

烏頭(三兩去皮臍生搗末),樟腦(二兩細研)

白話文:

烏頭(三兩,去除外皮和根部,搗成末)

樟腦(二兩,研磨成細粉)

上二味,再研令勻,釅醋煮糊和丸,如彈子大,置藥一丸,於爐子中心踏之,衣被蓋復汗出如涎為效。

爐子法

白話文:

將上述兩味藥材再次研磨均勻,用濃醋煮成糊狀後製成丸劑,大小如同彈丸。取一丸放在爐子中心,用腳踏在上面,然後蓋上被子使身體出汗,直到汗出如涎即為有效。

掘地爐子一個,闊一尺深二尺三寸,掃拭令淨,置新磚半頭,在爐子中心,用細莖炭十斤,燒令通赤,候炭消及一半為度,取去炭,用釅醋一升灑之,仍用釅醋四升,同白馬通八斤,和成泥。固濟地爐子四圍俱遍,將藥丸一粒,置磚上,伸腳踏之,被蓋復三二時辰,汗盡方出腳,然後用藥淋洗。

淋洗藥,三節湯方(兼治偏風歷節風手足不遂疼痛等患)

白話文:

挖一個一尺寬、二尺三寸深的爐子,把它掃乾淨,在爐子中間放半塊新磚,用十斤細莖炭燒紅,等到炭燒到一半時,把炭取走,用一升濃醋灑在上面,再用四升濃醋和八斤白馬通和成泥。把藥泥均勻地塗抹在爐子周圍,把一粒藥丸放在磚頭上,伸腳踩在上面,蓋上被子捂上三到四個時辰,等汗流盡了再把腳放出來,然後用藥液淋洗。

石楠節,杉木節,松木節,茵芋,蒴藋,原蠶砂,麻黃根,蓖麻葉,柳蚛糞,煮絮桶中灰

上一十味,各三兩細銼,用水一斗五升,煮至一斗,乘熱淋洗。

白話文:

  • 石楠節:石楠的莖節。

  • 杉木節:杉木的莖節。

  • 松木節:松木的莖節。

  • 茵芋:一種藥用植物,根莖可入藥。

  • 蒴藋:一種藥用植物,根莖可入藥。

  • 原蠶砂:一種藥用礦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 麻黃根:麻黃的根莖。

  • 蓖麻葉:蓖麻的葉子。

  • 柳蚛糞:柳樹上的一種昆蟲的糞便。

  • 煮絮桶中灰:煮熟的棉絮在桶中的灰燼。

治腳氣風痹,手足疼弱,鼠漏惡瘡,風毒所中,腹中㽲痛,百病摩之皆愈,牡丹膏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風濕、手腳疼痛、膿瘡、風毒感染、腹中絞痛,百病都能透過按摩、塗抹而治癒,牡丹膏方。

牡丹皮,芫花(生用),皂莢(去皮炙各半兩),藜蘆(生),附子(炮裂去皮臍),莽草葉(各三分),大黃(銼炒),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各一兩)

白話文:

牡丹皮、生芫花各半兩,皁莢去皮炙半兩,生藜蘆、炮裂去皮臍的附子、莽草葉各三分,銼炒過的大黃、去目並閉口炒出汗的蜀椒各一兩。

上八味搗羅,以新綿裹,內淨器中,苦酒三升浸,經一宿,取臘月豬膏三升,內鍋中煉去筋膜後,同藥裹入前酒中,慢火煎之,候變色,稀稠得所,即濾去藥裹,頻攪成膏,傾入通油瓷器中、密封,旋取揩摩患處,合此藥,勿令婦人雞犬等見。

白話文:

將上列八味藥材搗碎成泥,用乾淨的新棉布包紮起來,放入乾淨的容器中,倒入三升米酒浸泡一個晚上。之後,在臘月時取三升豬油,放入鍋中煎煉,去除筋膜後,將藥物包裹在豬油中,放入之前浸泡的酒中,用文火慢慢煎煮,直到藥物變色,藥膏的稀稠度合適為止,立即濾去藥物包裹,並不斷攪拌製成藥膏,倒入塗有油的瓷器中密封保存。使用時,將藥膏旋轉塗抹在患處,並與此藥膏一起使用,注意不要讓婦女、雞、狗等看到。

治腳氣內須服藥攻擊,外須以膏摩火灸發泄等,此治腳氣之要術,若有攣急,及有不仁處,常用此膏摩之,兼治江南風毒,先從手腳上腫痹,及上頸痹面部,卻入腹,即殺人者,野葛膏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內部需要服用藥物來攻擊,外部需要用藥膏塗抹、火灸來發泄。這是治療腳氣的重要方法。如果有痙攣、麻木的地方,經常使用這種藥膏塗抹。也可以治療江南地區的風毒。風毒一開始從手腳上腫脹麻木,然後到頸椎僵硬、面部麻木,最後進入腹部,就會致命。野葛膏是治療風毒的藥方。

野葛(銼),蛇銜(銼),防風(去叉各三兩),犀角(鎊),烏頭(炮裂去皮臍),桔梗(去蘆頭),茵芋葉,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乾薑(炮),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膏),升麻,細辛(揀淨各二兩),雄黃(研一兩),鱉甲(醋炙去裙襴一兩)

白話文:

野葛(切碎)、蛇銜(切碎)、防風(去掉根叉,各三兩)、犀角(研磨成粉)、烏頭(炮製後裂開,去皮和臍,一兩)、桔梗(去掉蘆頭,一兩)、茵芋葉(一兩)、蜀椒(去掉籽,用文火炒至出汗,一兩)、乾薑(炮製,一兩)、巴豆(去掉皮和心膜,研磨成膏,一兩)、升麻(二兩)、細辛(揀乾淨,二兩)、雄黃(研磨成粉,一兩)、鱉甲(用醋炙過,去掉裙襴,一兩)

上一十四味,搗研為末,用酒四升浸,經一宿,先取臘月豬膏五斤,內淨鍋中煉成油,濾去筋膜,將前酒浸藥末,以新綿裹,內豬膏鍋中,慢火煎之,候變色,去藥裹頻攪,勿令焦黑,量稀稠得所,絞濾去滓,傾入通油瓷器中盛,密封頭,旋取塗摩患處,合藥勿令婦人雞犬見。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搗碎研磨成末,用四升酒浸泡,浸泡一夜。先取十二月屠宰的豬油五斤,放入乾淨的鍋中煉成油,過濾掉筋膜。將前文用酒浸泡過的藥末,用新的棉花包好,放入豬油鍋中,用文火煎煮,注意觀察,待顏色改變後,取出藥包,並經常攪動,防止燒焦。當油脂稀稠適中時,過濾掉渣滓,傾倒入潔淨的瓷器容器中盛裝,密封瓶口。旋即取用,塗抹患處。用藥期間,應讓婦女、雞、狗等避開藥物。

治腳根痛,不問左右,但覺隱隱疼痛,並是風毒氣,此皆凝寒之月,人多忍冷,血聚不散,宜先用暖水淋洗後干拭,遂以火灸,覺痛處,令人點藥揩摩,直候藥氣透熱,揉紙拭去藥,如常蓋復,麥皮膏方

麥皮,熊白

白話文:

治療腳跟疼痛,不分左右,但感到隱隱作痛,而且是由風毒引起的,這都是寒凝血瘀造成的。大多數人是忍耐寒冷,血不流通不分散所造成的,應先用溫水淋洗後擦乾,然後用火灸,感覺疼痛的地方,讓別人點藥摩擦,直到藥氣透熱,用紙巾擦去藥,再蓋好保護腳跟,麥皮膏配方如下:

上二味,等分相和,以微火炒,更入甲煎口脂少許,調勻如膏,旋旋取摩痛處,即瘥。

白話文:

將上面這兩種材料等份混合,用小火翻炒,再加入少許甲煎口脂,攪拌均勻使之成為膏狀,然後慢慢地塗抹在疼痛的地方,就會痊癒。

治腳氣連骽腫滿,久不瘥,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

上一味,搗羅為散,用生薑汁調如膏,塗腫上,藥干再塗,以腫消為度。

治風濕腳氣,腫疼無力,芥子膏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導致的腿部腫脹,長時間不癒,可以使用附子散。方法是取一兩去皮臍的生附子,搗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膏狀,塗抹在腫脹的地方,藥膏乾了再塗,直到腫消為止。

治療風濕引起的腳氣,伴隨腫痛無力,可以使用芥子膏。

白芥子,蕓薹子,蓖麻子,木鱉子(去殼),白膠香(各一兩),胡桃(五個去殼)

白話文:

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去殼)、木鱉子(去殼)、白膠香(各一兩)、胡桃(五個去殼)。

上六味,一處搗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處。

治腳氣,赤小豆煎方

赤小豆(二升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桑根白皮(銼各一兩),生薑(切一兩半)

白話文:

將上述六種材料一起搗碎,直到搗了三千下成為膏狀。每次使用時取像皂角大小的量,塗抹在疼痛的地方。

用來治療腳氣的赤小豆煎配方如下:

  • 赤小豆:二升半
  • 杏仁:先用熱水浸泡去掉皮和尖端,挑選沒有雙仁的杏仁並炒過
  • 桑根白皮:切碎,一兩
  • 生薑:切成片,一兩半

上四味,粗搗篩,以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去滓更入吳茱萸末半分,蜀椒末半分,再煎一兩沸,令如膏,密器收,每服一匙頭許,空心以酒調服。

治腳氣,黑豆煎方

白話文:

將上方四味藥粗粗搗碎,然後過篩,再用三升水煎熬,煎到只剩下一升半的藥汁爲止,去掉渣滓,再加入吳茱萸末半分,蜀椒末半分,再次煎熬一二沸,使藥汁濃稠如膏狀,然後用密封的容器收好。每次服用一匙左右的藥膏,空腹時用酒調和後服用。

黑豆(五升),桑根白皮(銼五兩以水二升同豆煮候豆爛濾取汁),羌活(去蘆頭),蒺藜子(炒去角),海桐皮(銼),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各半兩)

白話文:

黑豆(五升),桑根白皮(切碎五兩,加水二升與黑豆一起煮到豆爛,過濾取汁),羌活(去除蘆頭),蒺藜子(炒熟去掉外殼),海桐皮(切碎),吳茱萸(用熱水洗後曬乾炒熟,各半兩)。

上六味,除前汁外,搗羅為末,入前汁中,以文武火煎成膏,每服一匙頭,溫酒化下,空心食前服。

治腳氣不能食,牛膝散方

牛膝(酒浸焙乾別搗),細辛(去苗葉),硇砂(研各一兩)

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隔日一服。

治一切腳氣,半夏湯方

半夏(一兩湯洗去滑)

上一味,㕮咀如麻豆,以生薑汁一升,煎取四合,空心頓服,間日服一劑。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除了第一味藥材的汁液以外,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第一味藥材的汁液,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煎煮成膏狀。每次服用一匙,溫酒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腳氣導致無法進食的症狀。

將牛膝(用酒浸泡後烘乾,不要搗碎)、細辛(去除苗葉)、硇砂(研磨成粉,各一兩),三味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匕,溫酒調服,隔日服用一次。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各種腳氣。

將半夏(一兩,用溫水洗去滑膩的部分),研磨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用生薑汁一升煎煮,取四合,空腹一次服用,隔日服用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