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三 (1)

1. 腳氣語言謇澀

論曰風毒腳氣,語言謇澀者,脾腎氣虛,風濕中其經絡也。腎之經循喉嚨,挾舌本,脾之經挾咽連舌本,散舌下,二經為風濕所中。故令舌本強硬,語言謇澀也。

白話文:

中醫古文:論曰風毒腳氣,語言謇澀者,脾腎氣虛,風濕中其經絡也。腎之經循喉嚨,挾舌本,脾之經挾咽連舌本,散舌下,二經為風濕所中。故令舌本強硬,語言謇澀也。

討論到因風邪毒邪導致的腳氣病,患者言語謇澀,這是因為脾腎之氣虛弱,導致風邪濕邪侵犯脾、腎經絡所致。腎經循著喉嚨向上,緊靠舌根,脾經緊靠咽喉並連通舌根,分佈在舌下,這兩個經絡為風邪濕邪所侵襲,就會導致舌根僵硬,言語謇澀。

治腳氣上攻心脾,語言謇澀。大八風湯

當歸(切焙),大豆(各三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黃芩(去黑心),芍藥,遠志(去心),獨活(去蘆頭),五味子防風(去叉),芎藭,麻黃(去根節),乾薑(炮),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石槲(去根),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人參,白茯苓(去黑皮),黃耆紫菀(去土),升麻(各二兩)

白話文:

當歸(切片烘烤)、大豆(各三兩)、烏頭(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肚臍)、黃芩(去掉黑心)、芍藥、遠志(去掉心)、獨活(去除蘆頭)、五味子、防風(去掉分叉)、芎藭、麻黃(去除根節)、乾薑(炮製)、秦艽(去除苗和泥土)、桂(去除粗皮)、石槲(去除根)、甘草(炙烤)、杏仁(去除皮和尖端,炒製成兩個仁)、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黃耆、紫菀(去除泥土)、升麻(各二兩)

上二十二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風毒腳氣上攻,身體發熱,肢節不遂,精神恍惚,語言謇澀。防風湯

白話文:

治療由風毒引起的腳氣上攻,導致身體發熱、四肢關節不靈活、精神恍惚、言語不清的疾病。

防風湯配方:

  • 防風:10克
  • 羌活:10克
  • 柴胡:10克
  • 獨活:10克
  • 升麻:10克
  • 白芍:10克
  • 川芎:10克
  • 荊芥:10克
  • 蟬蛻:10克
  • 僵蠶:10克
  • 薄荷:10克
  • 藁本:10克
  • 甘草:6克

使用方法:

  1. 將所有藥材清洗乾淨,切成小塊。

  2. 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煮 30 分鐘。

  3. 將藥湯過濾,去除藥渣,即可飲用。

服用方法:

  1. 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 200 毫升。

  2. 連續服用 10 天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2.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3.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4. 如果在服藥期間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

防風(去叉),麻黃(去根節),秦艽(去苗土),獨活(去蘆頭),當歸(切焙各三兩),遠志(去心),木防己,甘草(炙),人參,黃芩(去黑心),升麻,芍藥(各二兩),石膏(碎一兩),麝香(研半字),半夏(湯洗去滑薑汁製焙四兩)

白話文:

防風(去除分叉),麻黃(去除根節),秦艽(去除苗根),獨活(去除蘆頭),當歸(切片、焙乾,各三兩),遠志(去除果核),木防己,甘草(炙烤過),人參,黃芩(去除中心的黑心),升麻,芍藥(各二兩),石膏(搗碎一兩),麝香(研磨半字),半夏(用熱水洗去滑膩,用薑汁加工,焙乾四兩)

上一十五味,除麝香外。㕮咀如麻豆拌勻,每服四錢匕,水二盞,生薑一棗大切。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三。

白話文:

以上十五種藥物,除了麝香以外,其它藥物都切成和麻豆一樣的大小,攪拌均勻後,每次取四錢匙,加水二杯,生薑一錢,切成大塊。煮至剩下約一杯藥液,去渣後,空腹時溫服,每天三次。

治風毒腳氣,麻痹不仁,語言謇澀。桂心湯

桂(去粗皮三分),麻黃(去根節),當歸(切焙各一兩),防風(去叉),檳榔(各二兩),黃芩(去黑心),升麻,生犀角(鎊),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半)

白話文:

  •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三分之一)

  •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

  • 當歸(切片並烘乾,各一兩)

  • 防風(去除叉枝)

  • 檳榔(各二兩)

  • 黃芩(去除黑色的中心)

  • 升麻

  • 生犀角(研磨成粉)

  • 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各一兩半)

上九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棗二枚劈破,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風毒腳氣,四肢麻痹,筋脈攣急,語言謇澀。天麻丸

天麻(生用二兩),海蛤(別搗),白附子(炮各一兩半),天南星(炮),乾蠍(去土酒炒),丹砂(研),白殭蠶(酒炒),桂(去粗皮),羌活(去蘆頭),蔓荊實(去皮各一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四兩),麻黃(一斤去根不去節用水五升煎至二升去滓入酒二升同煎如膏),麝香(別研一分)

白話文:

天麻(生的用二兩)、海蛤(搗成泥備用)、白附子(用炮製過的,各用一兩半)、天南星(經過炮製過的)、乾蠍(去掉土,用酒炒過的)、丹砂(研磨成粉)、白殭蠶(用酒炒過的)、桂(去除粗皮)、羌活(去除蘆頭)、蔓荊實(去皮,各用一兩)、白花蛇(浸泡在酒中,去除皮骨,再炙烤四兩)、麻黃(用一斤,去根不除節,用水五升煎煮至二升,去除渣滓,加入二升酒,一起煎煮至膏狀)、麝香(研磨成粉,份量一分)

上一十三味。將九味搗羅為末,入海蛤麝香丹砂和勻,以麻黃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豆淋酒下,日三夜一。

白話文:

一共有十三種藥材,將九味藥研磨成粉末,加入海蛤、麝香、丹砂,混合均勻,用麻黃膏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用豆豉浸泡的酒送服,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治風毒腳氣,上攻心脾,口不能語。金牙酒

金牙,細辛(去苗葉),茵芋,防風(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地膚子蒴藋,生乾地黃(焙),升麻,人參(各二兩),牛膝,石槲(去根各三兩),獨活(去蘆頭六兩)

白話文:

金銀花、細辛(去掉莖葉)、茵陳蒿、防風(去掉分叉的枝條)、附子(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種子臍)、乾薑(炮製)、地膚子、蒴藋、生乾地黃(烘烤)、升麻、人參(各兩)、牛膝、石槲(去掉根部,各三兩)、獨活(去掉蘆頭,六兩)

上一十四味,㕮咀。用生絹袋盛,入淨甕中,以清酒三斗浸蜜封。春夏五日;秋冬七日,隨量飲之,不拘時,常令酒力相續。

白話文:

將上述的十四味藥材,研磨成粉。用生絹袋子裝好,放入乾淨的甕中,以三鬥清酒和蜂蜜封住瓶口。春天和夏天浸泡五天;秋天和冬天浸泡七天,飲用時不要拘泥於時間,經常保持酒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