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二 (4)

1. 腳氣衝心

論曰腳氣衝心之狀,令人胸膈滿悶,上氣喘急,甚者嘔吐是也,蓋風濕毒氣。初從足起,縱而不治,至於入腹,小腹𤸷痹不仁,毒氣上衝,是謂腎水克心火,故名腳氣衝心。孫思邈曰,凡小覺病候有異,即須大怖畏,決意急治之,不可概以腫為候,亦有不腫者,正謂此也。

白話文:

古人云,腳氣衝心的症狀讓人感到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嚴重的還會嘔吐。這是由於風濕毒氣從腳部開始,如果不加以治療,則會蔓延到腹部,導致小腹麻痺疼痛。由於毒氣上衝,就會導致腎水剋制心火,所以稱之為腳氣衝心。孫思邈說,凡是發現身體有異常症狀,即使是輕微的也要高度警覺,立即採取治療措施,不能一概而論是腳氣。因為也有一些腳氣衝心患者沒有腫脹的問題,這就正是孫思邈所說的。

治腳氣衝心,煩悶氣急,坐臥不安。半夏湯

半夏(湯洗七遍切焙二兩),桂(去粗皮一兩半),檳榔(銼三分)

白話文:

半夏:將半夏洗滌七次,切片焙乾,用量二兩。

桂:將桂枝去掉粗糙的樹皮,用量一兩半。

檳榔:將檳榔磨碎,用量三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以微利為度。

白話文:

將上邊的這三味藥,粗略地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匕,加水一盞,放入生薑半片拍碎,一起煎煮到七分熟,去掉渣滓,趁溫熱的時候服用。以略微通利大便為度。

治腳氣衝心,煩悶腹脹,氣急欲死者。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洗焙炒五兩),木瓜(切作片曝乾二兩),檳榔(銼二兩)

白話文:

  • 吳茱萸:五兩,用湯洗淨,焙炒乾。

  • 木瓜:兩兩,切片後曝乾。

  • 檳榔:兩兩,銼碎。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一握,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快利為度。

白話文:

把以上三味藥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杯半,連帶一把竹葉,一起煎煮到八分滿,將藥渣濾掉,趁溫熱時服用。以大便通暢為準。

治腳氣攻心,煩悶至甚者。旋覆花湯

旋覆花赤茯苓(去黑皮),犀角屑,紫蘇莖葉(銼各一兩),桂(去粗皮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前胡(去蘆頭二兩),白前(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犀角屑、紫蘇莖葉(切碎,各一兩)、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半兩)、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焙乾一兩)、前胡(去除蘆頭,二兩)、白前(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二枚劈破,香豉半合,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二十里再服,即氣下,如小便澀者,加桑根白皮二兩,胸膈氣滿者,加半夏二兩,以小便利,腹中氣和,腳腫消為度。皮膚猶如隔帛者,宜服後犀角麻黃湯

白話文:

把上八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半個拍碎的生薑,兩個剖開的紅棗,和半合的香豉,一起煎煮到藥液剩八分之一,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服用後,再走動二十里路,然後再服用一次。如果小便不順暢,可以加入二兩的桑根白皮。如果胸悶氣滯,可以加入二兩的半夏。以小便通暢,腹部氣順,腳腫消去為服用標準。如果皮膚就像隔著一層布一樣,應該服用後犀角麻黃湯。

治腳氣衝心。犀角麻黃

犀角屑(三兩),麻黃(去根節別研為末),甘草(炙銼),赤茯苓(去皮),防己(各二兩),黃芩(去心一兩),石膏(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芎藭,防風(去叉各一兩),當歸(切焙二兩),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各一兩)

白話文:

犀牛角屑(三兩),麻黃(去除根莖節,研為末),甘草(炙乾切碎),赤茯苓(去皮),防己(各二兩),黃芩(去心一兩),石膏(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芎藭,防風(去叉各一兩),當歸(切片焙乾二兩),桂枝(去粗皮),細辛(去苗葉各一兩)

上一十四味。除麻黃外,銼如麻豆,每服以水一盞半,先煎麻黃末一錢匕,至一盞,掠去沫,入生薑一分劈破,並藥三錢匕,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蓋復取汗,服藥至三四日後,得皮膚知痛癢即止,如不瘥,即更服,腳中未有力者,宜服後獨活湯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除了麻黃外,都切成像麻豆一樣的大小,每次服用時,用一杯半的水,先煎一錢匙的麻黃末,煎到剩一杯,撈去浮沫,放入一分劈開的生薑,和三錢匙的其他藥材一起煎到剩七分,去掉渣滓,溫熱服用。服用後像走了十里路一樣再服用一次,目的是再次發汗。服用藥物三四天後,如果皮膚感覺到疼痛和瘙癢,就停止服用。如果沒有好轉,就繼續服用。腳上沒有力氣的人,應該在服用獨活湯後服用。

治腳氣衝心。獨活湯方

獨活,犀角屑,石槲(去根各二兩),丹參(三兩),側子(炮裂去皮臍),芎藭,當歸(切焙各二兩),芍藥(三兩),赤茯苓(去皮四兩),桂(去粗皮一兩半),甘草(炙銼),防己,防風(去叉各二兩)

白話文:

獨活、犀角粉末、石槲(去掉根莖各二兩)、丹參(三兩)、側子(炮裂去掉皮和臍)、芎藭、當歸(切片烘培各二兩)、芍藥(三兩)、赤茯苓(去掉外皮四兩)、桂樹(去掉粗皮一兩半)、甘草(烘烤磨碎)、防已、防風(去掉叉子各二兩)

上一十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溫服,日三服。凡吃一兩劑後,隔五日一服,若覺腹內氣散,兩腳有力,行動無妨,常宜服後香豉酒

白話文:

把前面所說的十三味藥材,用刀子切成像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量,加入一杯半的水,約150~180毫升,再放入一分拍碎的生薑,將其一同煎煮至八分滿,去掉藥渣,趁溫熱時空腹服用,每日三次。通常服用一到兩劑後,再隔五天服用一劑,如果感覺腹內氣體散去,雙腳有力,行動無礙,那麼就應該經常服用香豉酒。

治腳氣衝心。香豉酒

豉(一升)

上一味。以酒三升浸三日,隨性多少飲之,覺利多即少服。

治腳氣毒氣攻心欲死者。吳茱萸檳榔湯

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四升),檳榔(銼七枚),橘皮(湯洗去白焙一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二兩),木瓜(切作片曝乾一兩)

白話文:

吳茱萸(用沸水煮四升,焙乾炒四升),檳榔(切碎七片),橘皮(用沸水洗淨,去除白色部分,焙製一兩),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浸泡後烘烤,二兩),木瓜(切片曬乾,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竹葉一握,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腳氣風濕毒氣,攻心煩悶,手足脈絕。木瓜湯

木瓜(一枚切作片曝乾),吳茱萸(湯洗焙乾炒三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

治腳氣。若風熱輕,但毒氣入胃,唯心悶煩熱,索水灑胸面,乾嘔好叫喚,氣若斷絕者。犀角湯

白話文:

治療腳氣病。如果是風熱輕微,但毒氣侵入胃中,只有心中煩悶發熱,想要冷水灑在胸前和臉上,乾嘔並大聲呼喊,呼吸好像要斷絕的樣子。犀角湯的處方是:

犀角屑,木香羚羊角屑,人參竹茹沉香(銼),射干(各二兩),麥門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兩),麝香(研旋入),雞舌香(一兩),石膏(三兩)

白話文:

犀牛角屑、木香、羚羊角屑、人參、竹茹、沉香(磨成碎末)、射干(各二兩),麥門冬(去除心部後烘烤)、赤茯苓(去除黑皮,各三兩),麝香(研磨後旋入)、雞舌香(一兩)、石膏(三兩)

上一十二味,除麝香外,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麝香半錢匕,更煎一沸溫服,如人行六七里再服,覺眼明心悟是效。若嘔逆不下飲食者,加半夏(湯洗去滑二兩),生薑(切片一兩),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白話文:

上面的十二種藥材,除了麝香之外,都粗略地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四錢匕,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八分滿,去除藥渣後加入半錢匕的麝香,再次煎煮至沸騰並溫熱服用。服用後大約走六七里的路程後再服用一次,如果感覺到視力清晰、頭腦清醒,這就是藥效顯現。如果出現嘔吐、噁心等症狀,無法進食,可以加入半夏(用沸水清洗以去除黏滑,二兩)、生薑(切片,一兩)、橘皮(用沸水浸泡後去除白色表皮,一兩)。

治腳氣衝心煩悶。柴胡湯

柴胡(去苗一兩半),旋覆花(一兩),赤芍藥(一兩半),桑根白皮(炙銼二兩),大腹(二枚連皮子銼),紫蘇莖葉(銼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除苗一兩半),旋覆花(一兩),赤芍藥(一兩半),桑樹根的白皮(烘烤研磨二兩),大腹皮(連皮子研磨二枚),紫蘇莖葉(研磨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同煎至八分,去滓更入朴硝末一錢匕,重煎一兩沸溫服。

白話文:

將上列六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一杯半的水,以及半片切碎的生薑,一起煮到只剩下八分之八的水量。去除藥渣,再加入一錢匕的朴硝末,重新煮沸一兩次,即可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痠疼。沉香湯

沉香(銼一兩),赤芍藥(二兩),紫蘇莖葉(一兩),木通(銼半兩),檳榔(銼七錢),吳茱萸(湯洗焙乾炒一分)

白話文:

沉香(研磨成一兩粉末),赤芍藥(二兩),紫蘇莖葉(一兩),木通(研磨成半兩粉末),檳榔(研磨成七錢粉末),吳茱萸(用熱水洗淨後烘乾,炒製到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同煎至八分,去滓更入紅雪一錢匕,重煎一兩沸溫服。

白話文:

將六味中藥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加半片的生薑切片,一起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後再次加入一錢的紅雪,重新煎煮一到兩沸,溫熱服用。

治腳氣衝心,煩悶膝痛。赤茯苓湯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石膏(一兩),犀角屑(一兩),升麻,麥門冬(去心焙),木香(各一兩半)

白話文:

  • 赤茯苓(去掉黑色外皮)1.5兩

  • 石膏1兩

  • 犀角屑1兩

  • 升麻、麥門冬(去心烘焙)、木香(各)1.5兩

上六味,㕮咀如麻豆。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入竹瀝半小盞,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上等六味藥材,研磨成如麻豆般細碎。每次服用四錢匙,加入一盞水和半小盞竹瀝,一起煎煮至八分滿,然後去除渣滓,溫熱服用。

治腳氣攻心,悶絕欲死。木香湯

木香,檳榔(銼各一兩),赤茯苓(去黑皮),郁李仁(炒研),牛膝(酒浸切焙),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大黃(銼炒),桂(去粗皮各三分)

白話文:

木香、檳榔(各磨碎一兩)、赤茯苓(切除黑皮)、郁李仁(炒熟研磨)、牛膝(用酒浸泡切片後烘烤)、吳茱萸(用湯清洗後烘乾炒熟)、大黃(切碎後炒熟)、桂枝(切除粗糙的外皮,各三分)。

上八味。粗搗篩七味,入郁李仁拌勻,每服三錢匕,先以水二盞,煮桑白皮木通各少許,至一盞濾過,入藥煎三五沸,去滓溫服,重者再服。

白話文:

以上八味藥材,除了郁李仁外,其他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然後和郁李仁拌勻。每次服用三錢一湯匙,先用二杯水來煮桑白皮和木通各少許,煮到剩一杯水後過濾,再加入藥材煎煮三到五次,過濾藥渣並將藥湯溫熱服用。如果病情較重,可以服用第二次。

治腳氣衝心悶極者。靈飛散

乾蠍(全者炒一兩),硇砂(去夾石者生用三分),巴戟天(去心一兩),陽起石(研細三分)珍珠(搗研),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芫花(醋炒三兩半),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硫黃(研各半兩),阿魏(研一分),磁石(煅赤淬七遍研二兩)

白話文:

  • 乾蠍(整隻,炒一兩)

  • 硇砂(去除夾石,生用三分)

  • 巴戟天(去心,一兩)

  • 陽起石(研細,三分)

  • 珍珠(搗研碎)

  • 木香(適量)

  • 附子(炮裂,去皮,去臍,各半兩)

  • 芫花(醋炒,三兩半)

  • 青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焙乾)

  • 硫黃(研細,各半兩)

  • 阿魏(研細,一分)

  • 磁石(煅燒至赤色,淬火七次,研細,二兩)

上一十二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熱酒調服,良久以飯壓之,至午食前再服,其腳氣發時,或腫或咳,頭不痛不嗽逆,心間妨悶,上氣急促。有此狀者,尤宜服之,不計時候。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物,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匙,空腹時用熱酒調服,過長時間後用飯壓住,到中午飯前再次服用。腳氣發作時,或者腫脹或者咳嗽,頭不痛也不反胃,心口悶塞,呼吸急促。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尤其適宜服用此藥,不限於某個時間。

治腳氣衝心,臟腑虛憊煩悶。木瓜飲

乾木瓜,紫蘇莖葉,甘草(炙),木香,羌活(去蘆頭各一分),大腹(一枚)

白話文:

  • 乾木瓜:乾燥的木瓜

  • 紫蘇莖葉:紫蘇的莖和葉

  • 甘草(炙):烘烤過的甘草

  • 木香:木香的根或莖

  • 羌活(去蘆頭各一分):羌活的根,去除蘆頭,每份一錢

  • 大腹(一枚):大腹皮,一枚

上六味細銼。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腳氣上攻,心胸痞悶,定喘行氣。四聖散

檳榔(雞心者半生半炒共一兩),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桑根白皮(銼炒三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熱酒調下,氣實者三錢匕,不計時候。

治風毒攻心,悶亂狂躁,咽燥口乾,氣欲絕或秘澀。木香湯方

青木香(二兩),大黃(銼炒一兩),生黑豆皮(二兩),紅雪(別研一兩)

上四味,除紅雪外,並粗搗篩。每用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入紅雪三錢匕,去滓。不限早晚,分溫二服,如人行八九里,當下燥糞。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除了紅雪之外,都粗略地搗碎並篩選。每次使用五錢的份量,配以一杯半的水煎煮,直到水量剩下八分之一時,加入三錢的紅雪,去除渣滓。不限於早晚,分兩次溫熱服用。當藥效發揮時,就像人走八九里路一樣,會立即排出乾燥的大便。

治腳氣衝心,煩悶氣急,坐臥不安。半夏湯方

半夏(湯洗去滑切焙一升檳榔仁七枚)

上二味。㕮咀如麻豆大,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一服。

治風毒腳氣攻心,心悶倒僕,失音不語困甚者。烏豆湯方

烏豆(一升淘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去豆用汁),甜竹葉(一握),桑根白皮(銼三兩),大腹皮(銼七枚)

白話文:

烏豆(一升,淘洗後,加水四升煎煮,取二升汁液,濾出豆渣)

甜竹葉(一把)

桑根白皮(銼碎三兩)

大腹皮(銼碎七枚)

上四味。先煎豆汁,浸藥一宿,明旦同藥煎至七合,去滓分溫二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已死者,斡開口灌之亦愈,及灸腳心下七壯,男左女右。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物。先煮豆汁,將藥物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和藥物一起煎煮到七分量,去渣分兩次溫服。如果已經走動四、五里路後再服用,就算已經死亡的人,舉起嘴巴灌藥下去也會治癒。並灸灸腳底下的穴位七次,男性灸左腳,女性灸右腳。

治腳氣衝心,上氣大小便澀,小腹急痛。麻仁湯

大麻仁(微炒),赤小豆(各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隔兩日更一劑。

治腳氣攻心煩滿,及腳膝浮腫。檳榔湯

白檳榔(一枚生搗取末一錢匕),生薑汁(少許)

上二味。以童子小便二合相和,煎一沸,微溫頓服。

治腳氣攻心煩滿,及腳膝浮腫。大腹湯

大腹皮(銼四枚),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拍碎二十一枚)

上二味。以童子小便一盞半,同煎八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食前。

治腳氣攻心悶亂。朴硝湯方

朴硝(研),柴胡(去苗三分),芍藥,旋覆花(各半兩),桑根白皮(炙銼三分),生薑(切半兩),大腹,檳榔(各二枚和皮用),紫蘇莖葉(半兩)

白話文:

朴硝(研磨成粉),柴胡(去除上三分之一的莖葉),芍藥,旋覆花(各半兩),桑根白皮(烤焦後研磨成末,三分),生薑(切成片,半兩),大腹皮,檳榔(各兩枚,連皮使用),紫蘇莖葉(半兩)

上九味。除朴硝外,並細銼,分作三貼,每貼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下朴硝二錢匕。分溫二服,空心食前。

治腳氣攻心悶絕,腳冷頭痛。木瓜茱萸湯

木瓜(切片曝乾一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三分),乾薑(炮一兩),木香(二兩),桂(去粗皮三分),白檳榔(銼十枚)

白話文:

  • 木瓜(切成薄片,並將其曬乾)(一兩)

  • 吳茱萸(用熱湯清洗乾淨,陰乾後再炒乾)(三分)

  • 炮製過的乾薑(一兩)

  • 木香(二兩)

  •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三分)

  • 白檳榔(切成10片)(10片)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兩枚劈,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腳氣衝心,常服補瀉,預防發動。木香丸

木香(一兩),檳榔,大黃(銼炒一兩),桂(去粗皮三分),麻子仁(一兩),姜屑(一分),訶黎勒(煨去核),枳殼(去瓤麩炒),山茱萸,牛膝(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臍),萆薢(微炒),芎藭,獨活(去蘆頭),羚羊角(研),前胡(去蘆頭),牽牛子(炒搗取粉各三分)

白話文:

  • 木香 (一兩)

  • 檳榔

  • 大黃 (切碎後炒香,一兩)

  • 桂皮 (去除粗皮,三分)

  • 麻子仁 (一兩)

  • 姜屑 (一分)

  • 訶黎勒 (煨熟後去核)

  • 枳殼 (去除內膜,炒香)

  • 山茱萸

  • 牛膝 (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

  • 附子 (炮裂後去皮臍)

  • 萆薢 (微炒)

  • 芎藭

  • 獨活 (去除蘆頭)

  • 羚羊角 (研磨成粉)

  • 前胡 (去除蘆頭)

  • 牽牛子 (炒香後搗碎,取粉,各三分)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取利為度。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七種藥材搗成細末,用蜂蜜和丸,丸的大小如梧桐子,空腹時以酒送服十五丸至二十丸,以大便通利為度。

治腳氣衝心,浸腳。礬石湯方

白礬(一兩)

上一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

治腳氣衝心,胸膈煩滿,喘急嘔吐。九味木香丸

木香,訶黎勒皮,桂(去粗皮),枳殼(去瓤麩炒各二兩),芍藥,柴胡(去苗各一兩半),檳榔(銼),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二兩半),大黃(銼炒三兩)

白話文:

木香、訶黎勒皮、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枳殼(去掉果肉,炒至微焦,各二兩)、芍藥、柴胡(去掉根鬚,各一兩半)、檳榔(切碎)、厚朴(去掉粗糙的外皮,用生薑汁炙烤,各二兩半)、大黃(切碎,炒至微焦,三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酒下。

治風毒腳氣上衝,臍腹滿悶,坐臥不得,但不吐者可治。防己丸

防己,附子(去皮臍),半夏(湯洗去滑各一兩),斑蝥(去翅足半兩),防風(去叉),天南星(各三分),麻黃(去根節一兩半)

白話文:

防己、附子(去掉外皮和臍),半夏(用沸水洗去滑液,各一兩),斑蝥(去掉翅膀和足,半兩),防風(去掉叉),天南星(各三分),麻黃(去掉根和節,一兩半)。

上七味。並生搗羅為末,粟米飯丸如梧桐子大。初用生薑湯,入童子小便下十丸,蓋復取汗,服十日後,每日酒下,良久以豬腎一隻切二片,先用水煮綠豆一合令爛,入腎更略煮了吃,用壓下前丸藥。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一起搗碎成粉末,再用小米飯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開始服藥時,用生薑湯送服十丸,蓋上被子讓身體出汗,服藥十天後,每天用酒送服,一段時間後,將一個豬腎切成兩片,先用水煮一合綠豆至熟爛,再將豬腎放入略煮一下,連綠豆一起吃掉,以此來幫助前一階段藥丸的吸收。

治腳氣衝心,服通利藥後。宜服四物湯

甘草(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二兩),蔥白(銼二七莖),赤小豆(揀三合)

白話文:

甘草(炒熟,切碎),陳橘皮(浸泡熱水後去除白色外皮,烘烤,各二兩),蔥白(切碎,二十七根),紅豆(挑選三合)

上四味。銼如麻豆,以水五盞,煎至二盞半,去滓分溫三服,空心早晚食前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