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二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23)

1. 丙辰歲圖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羽水運,歲水太過,氣化運行先天,太過而同天化,是謂天符,平水之歲也。水運平者,命曰靜順之紀,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氣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堅,其政流演,其候凝肅,其令寒,其類水,其應冬,其谷豆,其果慄,其實濡,其蟲鱗,其畜彘,其色黑,其味鹹,其音羽,其數六,其物濡,其在人也。其藏腎,其主二陰,其養骨髓,其病厥,此歲運之化也。

白話文:

太陽寒冷的水支配著天空,太陰濕潤的土處於泉水,中間看見太羽水的運作,歲水過於旺盛,氣化運行先天,太過而同天化,這就是天符,是平水之年。水的運行平順,叫做靜順的紀年,收藏而不傷害,治理而善於下放,五種變化都整齊,它的氣勢明亮,它的性質向下,它的作用滋潤廣泛,它的變化凝結堅固,它的政事流傳廣遠,它的徵候凝結肅殺,它的命令嚴寒,它的種類是水,它的應期是冬天,它的穀物是豆類,它的果實是堅果,它的實質是滋潤的,它的蟲類是鱗蟲,它的家畜是豬,它的顏色是黑色的,它的味道是鹹的,它的聲音是羽聲,它的數目是六,它的物品是滋潤的,它存在於人的身體中。它的臟腑是腎,它的主要功能是二陰,它的養分是骨髓,它的疾病是厥症,這是歲運的變化。

天地之氣,太陽在上,左厥陰,右陽明,故天政所布其氣肅,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故地氣靜而其令徐,寒臨太虛,其政大舉,陽氣不令,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還於太陰,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化六,雨化五,正化度也。鱗蟲靜,倮蟲育,歲物之宜也。

白話文:

天地之氣,太陽在上,左厥陰,右陽明,所以天之政令所行布的氣是肅殺的,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以地氣安靜,其政令運行得緩慢,寒氣降臨到無垠的虛空中,其氣勢盛大,陽氣的政令不能行使,澤澤中沒有陽焰,那麼火勢就會等待時機而發,少陽中和地管理,及時地降雨,雨停了以後,還歸於太陰,雲霧朝向北極,濕潤的變化出現了,澤潤萬物,寒冷變化為六,雨水變化為五,這是正當的變化法則。鱗蟲進入冬眠,倮蟲開始繁殖,這是一年四季的正常現象。

鱗蟲不成,燥毒不生,地氣制之也。寒敷於上,雷動於下,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谷玄黅,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是歲水在上,土在下,土勝水,天氣虛,水運符天,其氣自平,不資化源,惟抑運水,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歲宜以苦燥之溫之,食玄黅之谷,以全其真,避虛邪之氣,以安其正,運與寒同,宜燥熱化,故曰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歲半之前,太陽主之,太陽有本標之化,當其時寒熱得中者,天之和氣至也。

白話文:

鱗病蟲子不能生成,燥熱有毒的病氣也不能產生,是地氣控制了它們。寒氣壓制在上,雷聲震動在下,水土合和相得,在天上呼應辰星和鎮星,這一年穀物顏色玄黑。寒濕之氣,夾持在天地交合之間,人們容易患寒濕病,肌肉萎縮,足部痿弱不能收縮,出現水腫和血溢。這一年水在上,土在下,土克水,天氣虛弱,水運與天時符應,水氣自然平衡,不需要另行化解。只要抑制水運,扶持它不足之處,不讓它過度泛濫而生出疾病,這一年宜用苦味燥溫之藥來溫暖身體,多吃玄黑的穀物,以保持其真氣,避開虛邪之氣,以安定正氣。水運與寒冷相同,應該用燥熱來化解,所以說這種病變在上面化成苦熱,中間化成鹹溫,下面化成甘熱,適合用藥物和飲食來治療。這一年的一半以前,太陽主宰,太陽有本有標的變化,此時寒熱適中的人,是天之和氣所致。

歲半之後,太陰主之,太陰之化從本,當其時濕化應者,地之令也。初之氣,自乙卯年大寒日寅初,至是歲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客氣少陽火,中見水運,少陽中治,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宜調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歲谷宜玄,間谷宜豆,則火不為邪。

白話文:

孩子一歲半以後,太陰主宰他的身體。太陰的變化遵循根本規律,此時應以溼化來順應地氣。這一段時間的開始,是從乙卯年大寒日寅時開始,到本年春分日子時結束。總共持續六十天八十七刻半。這段時間的主位是太角木,客氣是少陽火,其中夾雜著水運,少陽在中間旺盛,地氣變暖,氣候變得溫暖,草木開始早早地生長,人們容易生病,溫病開始流行,症狀包括身熱、頭痛、嘔吐、肌膚瘡瘍。這時應該調治少陽的客氣,用鹹味來滋補,用甘味來瀉火,用鹹味來收斂。這一年,主食應以黑色穀物為主,間作豆類,這樣可以防止火邪。

二之氣,自春分日子正,至小滿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陽明金,中見水運,大涼反至,民乃慘,草乃遇寒,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宜調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歲谷宜玄,間谷宜黍,則燥不為邪。

白話文:

從春分日正到小滿日戌正,共計六十多天,少徵火為主位,陽明金為客氣,水運在其中運轉,大涼反至,人民感到悲慘,草木遇到寒冷,火氣因此被抑制。人們會得鬱悶、腹滿的病。此時應調節陽明客氣,用酸性藥物來補,用辛性藥物瀉,用苦性藥物泄。當年的主要農作物宜種植黑色的農作物,間種黃黍,這樣燥氣就不會成為邪氣。

三之氣,自小滿日亥初,至大暑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太陽水,中見水運,氣與運相符而布天政,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宜調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玄,間谷宜稷,則寒不為邪,是氣也。用寒遠寒,無犯司氣之寒。

白話文:

三之氣,從小滿節日的亥時初刻,到大暑節日的酉時初,共有六十一晝夜,主令是少徽火,客氣是太陽水,中間夾雜著水運,氣候和運氣相互符合而運行,寒氣流動,雨水降落,人們容易患上寒症併發熱症,癰瘡疽毒集中在下面,心中燥熱煩悶,不治療就會死亡,適合調和太陽的客氣,用苦味藥材來補益,用鹹味藥材來瀉下,用苦味藥材來堅固,用辛味藥材來滋潤,當年的穀物應以黑色的小米為主,間接的穀物以黃米為宜,這樣寒氣就不會成為邪氣,這就是這種氣候的特徵。用寒冷的方法來治療寒症,不要冒犯了寒氣的統帥。

四之氣,自大暑日酉正,至秋分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客氣厥陰木,中見水運,水生木,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宜調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稻,則風不為邪。

白話文:

從大暑日的酉正時分,到秋分日的未正時分,共計六十多天,主位是土氣,客氣是厥陰木氣,其中又有水運,水生木,風濕交爭,風化為雨,於是長養、變化、成就。人們容易得大熱病,氣虛少氣,肌肉消瘦,足部痿弱,大小便赤白異常,應該調養厥陰的客氣,用辛味藥補益,用酸味藥瀉出,用甘味藥緩和。這一年適宜種植黃色的穀物,間種稻穀,這樣風就不會成為邪氣。

五之氣,自秋分日申初,至小雪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氣少陰火,中見水運,大火所居,陽復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宜調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黅,間谷宜豆,則熱不為邪。

白話文:

從秋分日申初到小雪日午初,共六十一天的時間,由少商金主位,少陰火為客氣,中間見水運,大火所居,陽氣又開始轉化,草木開始生長、變化、成熟,人也開始放鬆。應該調治少陰之客氣,用鹹味來滋補,用甘味來瀉下,用酸味來收斂。收穫的穀物宜為黑色,間種的穀物宜為豆子,這樣熱氣就不會造成疾病。

終之氣,自小雪日午正,至大寒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氣太陰土,中見水運,水運得位,濕土居之,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淒,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宜調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麻,則濕不為邪,此六氣之化也。歲行平水之化,天符為執法,邪或中之,民有卒急之病,故經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

白話文:

終之氣,從小雪日正午到 大寒日辰時,共六十多天,主位是太羽水,客氣是太陰土,其中看到水運,水運得位,濕土居之,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淒。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宜調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麻,則濕不為邪,此六氣之化也。歲行平水之化,天符為執法。邪或中之,民有卒急之病,故經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