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二 (1)
卷第八十二 (1)
1. 腳氣上氣
論曰風濕毒氣之中人,多從下起,足先受之,故名腳氣。毒氣循經上入於肺,則氣道奔迫,升降不順,故令上氣喘滿。
治腳氣衝上入腹,腹急,氣上胸膈,真氣欲絕。半夏湯方
白話文:
論語上說風濕毒氣侵襲人體,多是由下而起,首先侵襲到腳部,所以叫做腳氣。毒氣沿著經絡向上進入肺部,就會出現氣道狹窄、呼吸不暢的症狀,所以會讓人感到上氣喘滿。
半夏(二兩湯洗去滑炒黃),桂(去粗皮三兩),乾薑(炮一兩),蜀漆(一兩半),甘草(炙銼),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
白話文:
-
半夏:兩錢,先用熱水洗去黏液,再炒至黃色。
-
桂枝:去除粗皮,三錢。
-
乾薑:一錢,先炮製過。
-
蜀漆:一錢五分。
-
甘草:炙過並切碎。
-
人參:適量。
-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錢。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空腹,日午晚間各一。初服稍停藥力,恐氣上不得下,宜減之。
治腳氣上喘,心下妨悶,不能食。茯苓湯方
白話文:
把前面說的七種藥材,都像麻豆一樣研成粉末,每次服藥三錢,用一杯水煎煮,一直煮到藥湯只剩下六分之一的時候,去掉渣滓,溫熱喝下,空腹喝,每天中午和晚上各服一次。開始服藥時,要慢慢服用,防止藥力太強,使氣上衝不得下降,應該減少藥量。
赤茯苓(去黑皮銼),桑根白皮(炙銼),白朮(各二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防己(各一兩半),旋覆花(三分),檳榔(銼),大黃(銼微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八十枚)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先別用麻黃一分,水一盞半,煎五七沸,掠去沫,下藥並生薑一分拍破,同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服,日晚再服。
治腳氣上喘,心下妨悶。桂苓湯方
白話文:
赤茯苓(去除黑皮後,磨成細末),桑根白皮(用火炙過後,磨成細末),白朮(各取二兩半),陳橘皮(用熱水浸泡,清除白色外皮,然後烘烤),防己(各取一兩半),旋覆花(三分),檳榔(磨成細末),大黃(研碎後,稍微炒過),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掉外皮和尖端,炒香後取80粒)。將以上9種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過濾。每次服用三錢,先用麻黃一分,水一盞半煎煮五至七次,將泡沫撈出,加入藥材及拍碎的生薑一分,一起煎煮至藥液減少為六分。去除藥渣後,空腹服用,早晚各服一次。
桂(去粗皮三兩),澤瀉(銼),赤茯苓(去黑皮銼),乾薑(炮各二兩)
白話文:
肉桂(除去粗糙的樹皮,三兩)、澤瀉(切碎)、赤茯苓(除去黑皮,切碎)、乾薑(均以炮製過,各取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日午日晚各一。
治風濕腳氣。樂令黃耆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四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渣滓,空腹時在日中和傍晚各服用一次。
用來治療風濕腳氣。這是樂令黃耆湯的方劑。
黃耆(炙銼),桂(去粗皮),芍藥(各三兩),細辛(去苗葉),麥門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焙),陳橘皮(去白焙),人參,前胡(去蘆頭),甘草(炙銼各二兩),半夏(四兩湯洗去滑焙),烏頭(十五枚炮裂去皮臍),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一兩)
白話文:
黃耆(燒焦並切碎),肉桂(去粗皮),芍藥(各三兩),細辛(去掉苗和葉),麥門冬(去掉芯,烘烤),赤茯苓(去掉黑皮),當歸(切片,烘烤),陳橘皮(去除掉白色,烘烤),人參,前胡(去掉根頭),甘草(燒焦並切碎,各二兩),半夏(四兩,用湯洗去滑液,烘烤),烏頭(十五枚,烤裂去皮和肚臍),蜀椒(去眼和合口的,炒出汗一兩)
上一十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大棗三枚劈,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治腳氣面目腫,上氣眠臥不得,氣欲絕。桑白皮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切碎至米粒大小,每次取五錢匙,加入一盞半水,薑三片、大棗三枚劈開,一起煎煮至一盞水量,濾去藥渣,溫熱服下,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桑根白皮(炙黃三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葶藶子(紙上炒令紫色別搗二兩)
白話文:
桑根的白色樹皮(烤成黃色,三兩),陳年的橘子皮(用沸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烘烤後磨成一兩粉末),葶藶子(在紙上炒成紫色,另外碾碎,二兩)
上三味。除葶藶別搗外,粗搗篩,入葶藶末,再搗勻,每服三錢匕,先用棗五枚劈破,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藥末,再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以來,再服,服後當利一二行,腫氣下即瘥,三五日服一劑。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磨成粗粉過篩後,再加入葶藶末,再搗勻。每次服用三錢,先用五顆棗子劈成兩半,加水一杯半,煎至一杯,去除渣滓,放入藥末,再煎至七分,去除渣滓,溫服。服用後如步行五里路後,再服一次,服後應該會排便一、兩次,腫氣下消即痊癒。每三、五天服用一劑。
治腳氣脹滿,妨悶喘促。大麻子湯方
大麻子(炒),檳榔末(一錢),生薑汁(一合)
上三味。先以童子小便一盞,研麻子取汁,與檳榔末生薑汁,銀器盛,重湯上微煎三兩沸,空心溫服。
治腳氣脹滿。大腹湯方
大腹(連皮細銼四枚搗末),杏仁(湯浸退皮尖雙仁研碎三七枚)
上二味同拌,再搗研勻。以童子小便一盞,藥三錢匕,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日午各一服。
治腳氣肺氣,不問冷熱,一切氣。紫蘇湯方
紫蘇葉(一兩半銼),白茯苓(去黑皮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白話文:
治療腳部氣腫、胸腹部脹滿、感到煩悶及呼吸急促的問題,可使用以下幾種藥方:
大麻子湯配方: 取大麻子(炒過),加上槟榔粉末(一錢,約3.75克),以及新鮮生薑榨出的汁液(一合,約20毫升)。首先,使用童子的小便一杯,研磨大麻子提取其汁液,然後將此汁液與槟榔粉末和生薑汁一同放入銀質容器中,在隔水加熱的雙層鍋裡輕微加熱至沸騰三次,空腹時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腳氣引起的脹滿不適。
大腹湯配方: 取四個大腹果(連同外皮一起細緻切碎並搗成末),以及杏仁(先用水浸泡去皮去尖,留下雙仁部分共三十七枚,然後研碎)。將這兩味藥物混合後再次搗研均勻。使用童子小便一杯,配合藥材三錢(約11.25克),煎煮至剩餘七分量時濾去沉澱物,建議在空腹時以及每天中午各服用一次。
此方適用於治療腳氣所引起的全身性氣機不暢。
紫蘇湯配方: 需要紫蘇葉(一兩半,約22.5克,搗碎),白茯苓(去除外皮後的一兩,約30克),以及陳皮(先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皮並烘烤至半乾,約15克)。將這些藥材共同煎煮制劑。
這個方子適用於調理腳氣及肺部氣機不順,無論是寒性或熱性,或是各種類型的氣機阻滯症狀。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日晚再服,若患人四體熱者,加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冷者加厚朴一兩去粗皮,生薑汁炙,小便澀少者,加桑白皮一兩炙,大便秘者,加檳榔仁一兩銼,霍亂腹脹,加甘草一兩炙銼,瘧加黃連人參。皆隨病狀,以意加減。
治腳氣兼上氣痹滿不能食。牛膝散方
白話文:
上面三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 3錢的藥量,加入一杯水、半片生薑(拍打破裂),一起煎煮到七分熟,去除藥渣後,空腹溫服。每天早上和傍晚再服用一次。如果患者感到全身發熱,再加入 1兩麥門冬,去中心後烘烤。如果患者感到寒冷,再加入 1兩厚朴,去除粗皮後,用生薑汁炙烤。如果患者小便澀痛、量少,再加入 1兩桑白皮,炙烤。如果患者大便困難,再加入 1兩檳榔仁,切碎。如果患者出現霍亂、腹脹,再加入 1兩甘草,炙烤並切碎。如果患者患有瘧疾,再加入黃連和人參,根據病情,適當加減藥物。
牛膝(細切酒浸焙乾),硇砂(研如粉),細辛(去苗葉),丹參(去蘆頭),白朮,郁李仁(湯浸退皮尖別研各三兩)
白話文:
牛膝(將牛膝切成細末,用酒浸泡後焙乾)
硇砂(將硇砂研磨成粉末)
細辛(去掉細辛的莖和葉)
丹參(去掉丹參的蘆頭)
白朮
郁李仁(將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後研磨成粉末,取三兩)
上六味,除研者外。搗羅為散,再入研藥拌勻。每服兩錢匕,食前以溫酒調服,春秋冬三月宜服;夏熱不可服之;春秋服消腫利小便。兼補益,除風虛冷脹少食。
治腳氣上氣。枳實散方
白話文:
將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把研好的藥和羅篩好的藥混合均勻。每次服兩錢,在飯前用溫酒送服。在春秋冬三季服用,夏天不宜服用。春秋服用時,具有消除腫脹和利尿的作用。同時具有補氣益血,驅風散寒,緩解虛寒引起的脹氣和食慾不振的功效。
枳實(去瓤麩炒二兩),桂(去粗皮四兩),赤茯苓(去黑皮),白朮(各一兩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食前溫酒調服,漸增至二錢匕,日午晚臥各一服。
白話文:
-
枳實(去瓤麩炒二兩):將枳實去除果心和麩皮,炒至二兩。
-
桂(去粗皮四兩):將桂皮去除粗糙的皮層,取四兩。
-
赤茯苓(去黑皮):將赤茯苓去除黑皮。
-
白朮(各一兩一分):將白朮取一兩一分。
治腳氣上衝,頭目面浮腫,咳嗽喘乏氣促,心胸脹,兩脅硬腰重,小便澀,胯冷、骽膝疼腫無力。海蛤丸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病上攻,導致頭面腫脹,咳嗽氣促,心胸脹滿,兩脅僵硬,腰重,小便困難,胯骨冷痛,膝蓋腫脹無力。
海蛤丸配方:
- 海蛤殼(煅燒後研磨成粉):15克
- 茯苓(研磨成粉):15克
- 白朮(研磨成粉):15克
- 澤瀉(研磨成粉):15克
- 豬苓(研磨成粉):15克
- 木通(研磨成粉):15克
- 薏苡仁(炒熟後研磨成粉):15克
- 扁豆(研磨成粉):10克
- 黃耆(研磨成粉):10克
- 黨參(研磨成粉):10克
- 甘草(研磨成粉):10克
- 炙甘草(研磨成粉):10克
- 蒼朮(研磨成粉):10克
將以上各藥研磨成細粉,混和均勻,加入適量蜂蜜調成丸狀,每個丸子約重3克。每日服用2次,每次3丸,用溫開水送服。
海蛤(研如粉),訶黎勒皮(焙),柴胡(去苗),赤茯苓(去黑皮),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赤芍藥,牽牛子(炒令熟各一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桑根白皮(炙銼),貝母(去心焙),白檳榔(銼),大黃(銼炒),郁李仁(湯浸去皮別研),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海蛤(磨成粉末狀),訶黎勒皮(烘焙過),柴胡(去掉根),赤茯苓(去掉黑皮),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皮和尖端,再用麩炒),赤芍藥,牽牛子(炒熟,各取一兩半),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白色部分,再烘焙過),桑根白皮(烤過並切碎),貝母(去掉中心,烘焙過),白檳榔(切碎),大黃(切碎並炒過),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皮,另行磨碎),枳殼(去掉果肉,用麩炒各取一兩)。
上一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煎棗湯,下二十丸。日午再服。
治腳氣咳嗽。貝母丸方
白話文:
上列十四種藥材,搗碎成細末,用蜂蜜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空腹時,用煎好的棗湯送服二十丸。中午再服用一次。
貝母(去心三分),蛤蚧(一對洗淨塗酥炙黃),紫菀(去苗土),防己(細銼),桑根白皮(銼炒),人參,赤茯苓(去黑皮銼),款冬花,天門冬(去心焙),葶藶子(隔紙炒),大黃(銼炒),白檳榔(銼),百部,紫蘇子(炒各一兩),木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半兩)
白話文:
-
貝母(去心三分):去除貝母的三分之一。
-
蛤蚧(一對洗淨塗酥炙黃):一對蛤蚧,洗淨後塗抹酥油,炙烤至黃色。
-
紫菀(去苗土):紫菀,去除苗土。
-
防己(細銼):防己,細細銼成粉末。
-
桑根白皮(銼炒):桑根的白皮,銼碎後炒熟。
-
人參:人蔘。
-
赤茯苓(去黑皮銼):赤茯苓,去除黑皮後銼成粉末。
-
款冬花:款冬花。
-
天門冬(去心焙):天門冬,去除心臟後焙乾。
-
葶藶子(隔紙炒):葶藶子,用紙隔著炒熟。
-
大黃(銼炒):大黃,銼碎後炒熟。
-
白檳榔(銼):白檳榔,銼成粉末。
-
百部:百部。
-
紫蘇子(炒各一兩):紫蘇子,炒熟,各一兩。
-
木香:木香。
-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半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熟,各半兩。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丸,空腹米飲下,日午再服。
治腳氣面目浮腫,上氣眠臥不得,若臥氣即欲絕。桑白皮湯方
桑根白皮(炙銼六兩),陳橘皮(浸去白焙二兩),葶藶(隔紙炒一兩搗如膏),大棗(二十枚去核)
白話文:
將以上十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中午再服一次。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腳氣導致的面部浮腫,以及上氣呼吸困難、躺下就喘不過氣,甚至快斷氣的症狀。
藥方使用桑根白皮(炙烤切碎六兩)、陳橘皮(浸泡去白後烘烤二兩)、葶藶(隔紙炒至焦黃後搗成膏狀一兩)、大棗(去核二十枚)。
上四味。先將前二味銼碎,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次下棗;又煮取一升,去棗內葶藶膏,如大棗許;再煮三分減一、頓服,當利三二行,水氣下、日一服。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先將前兩種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煮沸,取汁二升,去除藥渣,再放入棗子,繼續煮沸取汁一升,去除棗子,放入葶藶膏,劑量約等於一顆棗子的大小。再煮沸,將藥汁減少三分之一,一次服用,可以利於排便,將體內的水氣排出。每天服用一次。
治腳氣上氣悶絕者,開胃口,令人能食。薑汁飲方
生薑(四兩)
上一味和皮搗取自然汁,早晨取半合,以溫湯半合和服之,每如人行十里一服,日三。
治腳氣、上氣抬肩,喘衝心痛。烏豆湯渫腳方
烏豆(二斗)
白話文:
治療腳氣導致呼吸不順、昏厥的患者,要開胃口,讓他們能吃東西。可以採用薑汁飲,用四兩生薑連皮搗碎取汁,每天早上空腹喝半合,用溫水半合調和服用,每次行走十里喝一次,一天三次。
另外,治療腳氣、呼吸急促抬肩、喘不過氣、心痛等症狀,可以用烏豆湯泡腳,方法是用二斗烏豆。
上一味。以水五斗,煮取二斗五升,分在兩故甕中盛,每甕中浸一腳,遣人從膝向下淋洗百遍以來,久病者,不過再浸即瘥。
渫腳後。服加減木香丸方
白話文:
以上是治療腳氣的一種方法,將水五斗煮沸後,取二斗五升的水,分別倒入兩個小甕中,每個甕中浸泡一隻腳,然後讓人從膝蓋以下淋洗一百遍以上。患病時間較長的人,浸泡兩次後就可以痊癒。
木香,白芍藥,枳殼(去瓤麩炒各二分),檳榔(四枚細銼),桂(去粗皮半兩),大黃(銼炒二兩)
白話文:
木香、白芍藥、枳殼(去掉果瓤,炒熟,各二分)、檳榔(四顆,切碎)、桂皮(去除粗皮,半兩)、大黃(切碎,炒熟,二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酒下十五丸,日午再服,漸加至三十丸,以大便通利為度。
治腳氣上氣喘滿,及毒氣衝心煩悶。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搗碎並篩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空腹時以酒送服十五丸,午後再服用一次,逐漸增加到每次三十丸,直到大便通暢為止。
此方用於治療腳氣引起的呼吸困難、胸悶,以及毒氣上衝引起的心煩意亂。[柴胡湯] 方
柴胡(去苗),赤芍藥(各一兩半),旋覆花,紫蘇莖葉(各一兩),桑白皮(炙銼二兩),大腹(連皮銼二枚)
白話文:
柴胡(除去花蕾),赤芍藥(各 45 克),旋覆花、紫蘇莖葉(各 30 克),桑白皮(炒至微焦,切片 60 克),大腹子(連皮切片 2 枚)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劈碎,同煎至七分,去滓下朴硝一字,更煎一兩沸溫服。
治腳氣上氣,喘滿嘔逆,咳嗽減食。萆薢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粗搗後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盞水和半分切碎的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渣滓後再加入一小撮朴硝,再稍微煎煮一下即可溫熱飲用。
此方用於治療腳氣、呼吸困難、胸悶嘔吐、咳嗽以及食慾不振。[萆薢湯]
萆薢,當歸(切焙),木香,牛膝(酒浸切焙),桂(去粗皮),黃連(去須各一兩),延胡索芎藭,天雄(炮裂去皮臍),檳榔(銼),代赭(碎),桑耳,石葦(去毛),威靈仙(去苗土),射干(各一兩半)
白話文:
柴胡,當歸(切片焙乾),木香,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桂皮(去掉粗皮),黃連(去掉須,各一兩),延胡索、芎藭,天雄(炮裂、去掉皮和肚臍),檳榔(切碎),代赭石(搗碎),桑耳,石葦(去掉毛),威靈仙(去掉嫩葉和泥土),射干(各一兩半)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取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腳氣乘肺,上氣喘促。杏仁煎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八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腳氣影響到肺部,導致呼吸急促。[杏仁煎] 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一兩炒),百合(細劈洗令淨一分入水二升同研),甘草(生),麻黃(不去節),射干(各半兩)
白話文:
-
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再炒一兩)
-
百合(切細並清洗乾淨,然後加入兩升水一起研磨)
-
甘草(生)
-
麻黃(不去掉節)
-
射干(各半兩)
上五味,除百合外。細銼入在百合汁中,煎取一升,去滓貯在淨器中,每日不限早晚,取一合服之,此藥不得久停,惟宜旋合。
治腳氣循經上乘於肺,令人上氣喘滿。旋覆花湯方
白話文:
除了百合之外,將上述五種中藥研磨成細末,放入百合汁中一起煎煮,煎取一升藥汁,去渣後貯存在乾淨的容器中。每天早晚不限時間,每次服用一合(約100毫升)。此藥不宜長期服用,應該隨時配製。
旋覆花(三兩),羌活(去蘆頭),芎藭,桑根白皮(炙銼),青橘皮(去白焙),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赤小豆(各一兩),萊菔子(炒香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三兩),羌活(去除蘆頭),芎藭,烤熟切碎的桑根白皮,烘焙過的青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烤裂去除皮和肚臍的附子,去除粗皮的桂枝,赤小豆(各一兩),炒香的萊菔子(一兩)
上九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腳氣腫滿上氣。橘皮防己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材九味研磨成如同麻豆大小的碎片,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用水一大盞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藥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腳氣引起的腫脹和呼吸不暢。[橘皮防己湯] 方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防己,桑根白皮(銼各二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檳榔(銼各一兩),大腹(並子銼七枚),生薑(銼炒三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陳皮(用沸水浸泡,去除白色表皮,再用文火烘烤):2兩;
防己(切片):2兩;
桑白皮(切片):2兩;
吳茱萸(用沸水洗淨,烘乾,炒至黑色):1兩;
檳榔(切片):1兩;
大腹子(連子一起切碎):7枚;
生薑(切碎,炒至黃色):3兩;
甘草(炙烤,切碎):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加水一盞半,放入切碎的三根蔥白,一起煎煮至藥液減少八分之一,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空腹飯前服用。
治腳氣衝心煩悶,上氣喘悶。木香檳榔湯方
木香(三分),檳榔(半兩銼)
白話文:
治療腳氣引起的胸部不適和煩躁,以及呼吸困難和胸悶。使用木香檳榔湯的配方如下:
木香 3分,檳榔 半兩(切碎)
上二味,粗搗羅。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白二寸劈碎,煎至七分,去滓下紅雪二錢,生薑汁半合,童子小便一合,再煎一兩沸溫服。
治腳氣抬肩喘。豌豆湯淋渫方
豌豆(二升)
白話文:
上面兩種藥物,搗碎後放在羅布裡。每次服用三錢,加一杯水,放入兩寸切碎的蔥白,煎到七分熟,去除渣滓,加入二錢紅雪和半合生薑汁,再加入一合童子小便,再煎煮一兩沸,溫熱服用。
上一味。用水五斗,蔥白十莖劈碎,椒三分,煮取湯二斗,傾入兩瓷甕,以腳各安在一甕中浸,遣人從膝上淋洗百遍,如無瓷甕,瓦甕亦得,患極者,不過兩次效。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用五斗水,將十根蔥白切碎,加入三分之一的胡椒,煮成兩鬥湯,倒入兩個瓷甕中,把雙腳各放在一個甕中浸泡,請人從膝蓋上淋洗一百遍,如果沒有瓷甕,瓦甕也可以。病情嚴重的人,最多不超過兩次就會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