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一 (4)

1. 腳氣痹攣

論曰腳氣痹攣者,寒氣多也。寒搏於筋脈,結而為病,則筋急不能轉側,行步艱難,甚則不可屈伸也。

治風濕腳氣,客搏筋脈,痹攣不仁。蓯蓉丸方

白話文:

腳氣引起的痙攣,主要是因為寒氣過多。當寒氣侵入筋脈並凝結成病時,就會導致筋肉緊張不能自由活動,行走困難,嚴重時甚至無法彎曲或伸直。

治療因風濕引起的腳氣,外邪侵犯筋脈所造成的痙攣和麻木不仁,可以使用蓯蓉丸的方劑。

肉蓯蓉(酒浸切焙),牛膝(酒浸切焙),天麻,何首烏(米泔浸一宿竹刀刮去皮),黃耆(銼),木瓜(去皮作片六味各十兩好酒五升浸候藥泣酒干取出與後三味同焙),狗脊(去毛銼),續斷(銼),萆薢(銼各二兩)

白話文: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碎焙乾),牛膝(用酒浸泡切碎焙乾),天麻,何首烏(用米泔浸泡一晚,用竹刀颳去皮),黃耆(切碎),木瓜(去皮切片,六味藥材各十兩,用好酒五升浸泡,等藥物吸收酒液酒液乾涸後取出,與後三味藥材一起焙乾),狗脊(去除毛髮切碎),續斷(切碎),萆薢(切碎,各二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用木瓜三枚,去皮剜作甕子,入青鹽一兩在內,閉口飯上蒸令爛熟,搗成膏。入上件藥末,和為丸,如木瓜膏少,即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或酒任下,不拘時。

治風毒流入腳膝,行履艱難,向夜筋脈痹攣疼痛。海桐皮散方

白話文:

以上九種藥,研磨成粉末,用三個木瓜,去皮剜成小罐子,加入一兩青鹽,封口,放入蒸籠中蒸熟,搗成膏。加入上面所述藥末,和勻做成丸劑,如果木瓜膏不夠,就加入酒糊丸,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鹽湯或酒送服,不拘時間。

海桐皮(銼),獨活(去蘆頭),五加皮(銼),防風(去叉),郁李仁(炒去皮別研如膏各一兩),杜仲(去粗皮炙銼),枳殼(去瓤麩炒),薏苡仁(炒),牛膝(酒浸切焙),虎脛骨(酥炙),惡實(炒),熟乾地黃(焙乾各一兩半),朴硝(別研二兩)

白話文:

海桐皮(粗切)、獨活(去掉蘆頭)、五加皮(粗切)、防風(去掉分叉)、郁李仁(炒熟去皮,研磨成膏狀,各取一兩)、杜仲(去掉粗皮,炙烤後粗切)、枳殼(去掉內瓤,麩炒後研細)、薏苡仁(炒熟)、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虎脛骨(用酥油炙烤)、惡實(炒熟)、熟乾地黃(焙乾,各取一兩半)、朴硝(研磨成細粉,取二兩)

上一十三味。先將十一味,搗羅為散,次入郁李仁膏,並朴硝同研勻。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早晚食後夜臥各一服。

治風寒濕氣中腳,搏於筋脈,痹攣不可屈伸者。薏苡酒方

白話文:

上述十三種藥材。先將十一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郁李仁膏和朴硝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早晚飯後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薏苡仁(炒),白蘞,芍藥,酸棗仁,乾薑(炮),甘草(炙各五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白話文:

薏苡仁(炒熟過)、白蘞、芍藥、酸棗仁、乾薑(炮製過)、甘草(烤焦過,各五兩)、附子(炮製過、裂開後去皮和肚臍,一兩)

上七味。並銼如麻豆大,以酒五升,漬一宿,微火煎沸去滓,瓷器貯之。每服一小盞,甚者常使人扶行,少飲酒者,可隨性飲之。常令有酒氣佳。

治腳氣腫滿不仁,屈伸痹攣,或上攻心腹脹滿,不思飲食。續斷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均切成如麻豆般大小,用五升酒浸泡一個晚上,用小火煎煮至沸騰後去掉渣滓,放入瓷器中儲存。每次服用一小杯,病情嚴重的人需有人扶著走動,如果平時不喝酒的人,可以少量飲用。保持酒氣佳是最好的。

續斷,黃耆(銼),杜仲(去粗皮炙銼),牛膝(酒浸切焙),蘹香子(炒),羌活(去蘆頭),白附子(炮),木瓜(乾者),白蒺藜(炒),楝實(去核炒各二兩)

白話文:

續斷、黃耆(切碎)、杜仲(去除粗皮,烤焦並切碎)、牛膝(浸泡在酒中,切碎後烘烤)、蘹香子(炒熟)、羌活(去除蘆頭)、白附子(炮製)、木瓜(曬乾的)、白蒺藜(炒熟)、楝實(去核並炒熟,每種各二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牛膝酒下,空心食前服。

治腳氣不能行步、痹攣。秦艽湯方

白話文:

把以上所列十味藥搗成藥末,用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顆藥丸,用煎過的牛膝酒送服。應空腹,在進餐前服用。

秦艽(去苗土),枳殼(去瓤麩炒),白朮(銼),丹參,羌活(去蘆頭),人參,柴胡(去苗)陳橘皮(去白焙),紫蘇(莖葉俱用),薏苡仁(炒),桑根白皮(銼各一兩半),防風(去叉),石槲(去根),大麻仁,甘草(炙銼各二兩)

白話文:

秦艽(去掉根和鬚),枳殼(去掉果核和麩皮,炒過),白朮(切片),丹參,羌活(去掉根莖),人參,柴胡(去掉根莖),陳橘皮(去掉白色內皮,焙乾),紫蘇(莖和葉都用),薏苡仁(炒過),桑根白皮(各切成片,各一兩半),防風(去掉叉枝),石槲(去掉根鬚),大麻仁,甘草(炙過並切片,各二兩)。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午晚後各一服。

治腳氣營衛不順。筋脈痹攣。羌活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五錢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每天午後和晚上各服用一次。

此方用於治療腳氣、營衛不順以及筋脈痺攣的情況,即羌活湯的配方。

羌活(去蘆頭),芎藭,人參,赤茯苓(去黑皮),藁本(去苗土),惡實,甘草(炙銼),牽牛子(炒),枳殼(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頭)、芎藭、人參、赤茯苓(去除黑皮)、藁本(去除根部的泥土)、惡實、甘草(炙烤並切碎)、牽牛子(炒熟)、枳殼(麩炒,各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腳膝攣痹,去風濕,活血脈,益元氣。石楠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限定時間。

此方用於治療腳膝部的抽搐和麻木,可以去除風濕,活血通脈,增強元氣。這是石楠丸的配方。

石楠,白朮,牛膝(三味酒同浸一宿焙乾),防風(去叉),天麻,枸杞(各二兩),黃耆(銼二兩),桂(去粗皮),鹿茸(酥炙去毛各一兩半)

白話文:

石楠、白朮、牛膝(三種藥材用酒浸泡一夜,然後焙乾),防風(去除叉子),天麻、枸杞(各二兩),黃耆(切碎,二兩),桂枝(去掉粗糙的樹皮),鹿茸(酥炙去毛,各一兩半)。

上九味。搗羅為末,用木瓜一枚,去皮瓤,炊令爛熟,搗作膏和藥末,更用麵糊少許,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溫酒下。鹽湯亦得。

治腳氣流注,歷節疼痛,腳膝熱疼,皮膚麻痹,兩腳痹攣。何首烏散方

白話文:

把九味藥搗成末。用一個木瓜,去皮和果肉,蒸熟後搗成泥,與藥末混合。再加入少許麵糊,一起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鹽湯送服。

何首烏(不計多少切作半寸厚以黑豆不計多少水拌令勻濕就甑內用豆一重何首烏一重蒸令豆爛為度去豆曝乾秤一斤),仙靈脾,牛膝(銼各一斤二味共酒浸一宿焙),烏頭(去皮臍半斤切入鹽二兩半炒黃去鹽)

白話文:

何首烏(不論多少,切成半寸厚的片,再與黑豆混合,加水拌勻,然後放入蒸籠內蒸,一層豆子,一層何首烏,蒸到豆子變爛即可。取出何首烏,晾乾後秤出一斤),仙靈脾、牛膝(各銼切一斤,二味藥材混合後浸泡在酒中一晚,隔天取出烘乾),烏頭(去皮、去除中心部位,半斤,切片後加入二兩半的鹽,炒到藥材變成黃色,最後將鹽去除)。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三服。粥飲調亦得。

治腳氣攣痹,或四肢攣腫,不可屈伸。防己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用溫酒調服,一天服用三次。也可以用粥湯來調服。

用於治療腳氣引起的抽搐麻木,或是四肢抽搐腫脹,不能彎曲伸展。[防己湯]方

防己,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各三兩),白茯苓(去黑皮四兩),桑根白皮(銼炒),芍藥(各二兩),甘草(炙銼一兩半)

白話文:

防己、桂枝(去除粗皮)、麻黃(去除根節,用湯煮過,去除泡沫,烘烤,各三兩)、白茯苓(去除黑皮,四兩)、桑根白皮(切碎炒過)、芍藥(各二兩)、甘草(烘烤切碎,一兩半)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大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日午晚後各一服,服訖汗出粉之。勿見風冷。

治腳氣痹攣,寒搏筋脈,不能轉側。大腹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材,將其粗略搗碎、篩篩,每次取四錢,與一盞半的水一起倒入鍋中,再放入兩顆劈破的大棗,一起煎煮至七分熟,去掉渣滓,於空腹情形下:早上、中午、晚上飯後,各服用一劑,服完藥後,會流汗,可以用粉擦拭。注意不要讓自己接觸到風寒。

大腹(連皮銼四枚),防己,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紫蘇莖葉,木通(銼),羌活(去蘆頭)萆薢,芎藭,地骨皮,五加皮(酒浸炙黃各一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焙五兩)

白話文:

大腹皮(連皮銼碎,四片),防己,青橘皮(用沸水浸泡,去掉白色部分,再烘乾),紫蘇莖葉,木通(銼碎),羌活(去掉蘆頭),萆薢,芎藭,地骨皮,五加皮(用酒浸泡,烘烤至黃色,各一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烘烤,五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破,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晚再服。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粗略地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三錢重的量,加上一杯水和半片拍碎的生薑一起煮,直到藥液減少到六分之一,過濾渣滓,在飯前溫服,一天早晚各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