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 (2)
卷第八十 (2)
1. 水氣遍身腫滿
論曰:腎主水,脾胃俱主土,土剋水,胃為水穀之海,其氣虛,不能傳化水氣,使水氣浸漬腑臟,又脾得水濕之氣,土衰不能制之,水氣獨歸於腎,腎虛三焦不瀉,經絡閉塞,故水氣溢於皮膚,傳流四肢,所以通身腫也。其候上氣體重,小便黃澀,腫處按之,隨手而起是也。
治通身腫喘。款氣丸方。
白話文:
中醫理論中,腎主水,脾胃都主土。土剋水,胃為水穀之海,如果胃氣虛弱,不能傳化水氣,就會使水氣浸漬腑臟。而脾在得到水濕之氣的滋潤後,土氣衰弱,不能控制水氣,於是水氣就獨歸於腎臟。而腎臟虛弱,三焦不瀉,經絡閉塞,所以水氣溢於皮膚,傳流四肢,因此出現全身腫脹的症狀。此時主要會出現上氣體重、小便黃澀的症狀。按壓腫脹處,鬆手後腫脹即可恢復原狀。
丁香,木香,沉香,白檀香,桂(去粗皮),肉豆蔻(去殼),檳榔(銼),蓽澄茄,大戟(炒),甘遂(炒各一分),木通(銼一兩),續隨子(去皮),海蛤,郁李仁(去皮),瞿麥,甜葶藶(炒),桑根白皮(銼,炙),牽牛子(各一分),膩粉(一錢),巴豆(慢火炮過,出油令盡一分)
白話文:
丁香、木香、沉香、白檀香、桂皮(去除外層粗糙的樹皮)、肉豆蔻(去除果殼)、檳榔(搗碎)、蓽澄茄、大戟(炒熟)、甘遂(炒熟,各一錢分量)、木通(搗碎,一兩)、續隨子(去除果皮)、海蛤、郁李仁(去皮)、瞿麥、甜葶藶(炒熟)、桑白皮(搗碎,烤過)、牽牛子(各一錢分量)、滑石粉(一錢)、巴豆(用文火緩慢炮製至出油,一錢分量)
上二十味,搗為細末,研白粳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煎橘皮湯下。
治遍身水腫。木通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二十種藥材搗成細末,研磨白色的粳米飯作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丸到五丸,用煎過的橘皮湯送服。
木通(銼),苦葫蘆子(各一兩半),澤瀉,防己(各三分),豬苓(去黑皮),海蛤(細研各一兩)
白話文:
-
木通(切碎),苦葫蘆子(各七十五克),
-
澤瀉,防己(各十五克),
-
豬苓(去掉外皮),
-
海蛤(研磨成細粉,各五 十克)。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七分,酒七分,入蔥白五寸(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當下小便數升腫消。
白話文:
取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且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的藥量,加入七分水的份量,再加入七分的酒,以及切碎的五寸蔥白,煮到藥液剩下八分之一。把藥渣去除掉後,在飯前溫熱服用。服用後,很快就會排泄出大量的尿液,腫脹也會消退。
治水氣遍身腫滿,皮肉欲裂,心腹內氣脹,小便不利,飲食不消。甘遂丸方。
白話文:
【甘遂丸方】
適用症狀:全身水氣腫脹,皮肉好像要裂開,心腹內氣脹滿,小便不利,飲食不消化。
藥方組成:
- 甘遂:3錢
- 桃仁:1錢
- 大黃:1錢
- 芒硝:1錢
- 茯苓:1錢
- 澤瀉:1錢
- 豬苓:1錢
- 滑石:1錢
- 車前子:1錢
- 薏苡仁:1錢
- 白朮:1錢
- 木香:1錢
- 砂仁:1錢
- 厚樸:1錢
- 生薑:1錢
- 大棗:1錢
- 炙甘草:1錢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調製成丸劑,每丸約重3克。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用3~5丸,溫水送服。
注意事項:
- 本方含有甘遂,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本方。
- 如果服用本方後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出現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服用並就醫。
甘遂(一兩),葶藶(炒二兩半),赤茯苓(去黑皮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郁李仁(各三分)
白話文:
-
甘遂:一兩(約3.75公克)
-
葶藶:二兩半(約9.375公克),炒過
-
赤茯苓:一兩(約3.75公克),去黑皮
-
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再焙乾
-
郁李仁:各三分(約1.25公克)
上五味,搗羅四味為細末,別搗葶藶如脂,內散中,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飲下七丸,日一服。如不利,稍加之,以利為度。
治水病通身微腫,腹大,食飲不消。小消化丸方。
白話文:
把上五種中藥搗成粉末,將葶藶另搗成膏狀,混合後加入散劑中,加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時服用七粒,每天一次。如果沒有通便效果,可以適量增加服用量,直到有通便效果為止。
芫花(微炒),甘遂(微炒),大黃(銼碎,醋拌,炒乾),葶藶(炒令紫色各一兩),巴豆(去心、皮,麩炒,研出油盡四十枚)
白話文:
芫花(微炒),甘遂(微炒),大黃(切碎,用醋拌勻,炒至乾燥),葶藶(炒至紫黑色,各一兩),巴豆(去心、去皮,用麩炒至出油,研磨至油盡,四十枚)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飲下三丸,不知,稍增至五丸,以知為度。
治水病通身腫滿,喘急,大小便澀。大豆散方。
大豆黃(醋拌,炒乾),大黃(微煨,去皮各一兩)
白話文: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煉成如小豆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稍微增加到五丸,以達到效果為準。
此方可用於治療水腫、全身浮腫、呼吸急促、大小便困難等症狀。
藥材包括:大豆(用醋拌炒至乾)、大黃(微火煨過,去皮,各取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臨臥時煎蔥、橘皮湯調下,平明以利大腸為度。治水通身腫滿,喘急,小便澀。一字湯方。
甘遂,大戟(去皮各一兩)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藥材搗成散劑。每次服用兩錢匙,在睡前用蔥、橘皮湯調服,一直到天亮大便通暢為止。用於治療因水腫而導致全身腫脹、呼吸急促和小便困難的情況。這是一種「一字湯」的藥方。
上二味,銼,用慢火炒令黃色,粗搗篩。每服一字匕,以水半盞,煎三五沸,便須傾出,不得煎過,去滓,溫服之,不過十服大效。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切碎後用文火炒至發黃的顏色,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一茶匙,加入半杯水煎煮三到五沸騰後,立即傾出藥汁,不可煎煮過久,濾去藥渣,趁溫熱服用。通常服用不過十劑即可見效。
治通身腫滿,喘急,小便澀。大戟散方。
大戟(去皮,細切,微炒二兩),乾薑(炮裂半兩)
白話文:
治療全身浮腫、呼吸急促和小便不暢。大戟散的配方如下:
大戟(去皮,細切後稍微炒過,用量為二兩),乾薑(炮裂,用量為半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用生薑湯調下。良久糯米飲投之,以大小便利為度。
治水氣通身黃腫。葶藶丸方。
白話文:
將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匕,用生薑湯調和服用。等很久了,再喝糯米飲,以上大小便通暢為度。
葶藶(微炒),防己,陳橘皮(湯去白,焙),郁李仁,紫蘇子,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
白話文:
-
葶藶(微炒):具有清肺利尿、消腫除濕的功效,微炒後藥性更佳。
-
防己:具有祛風濕、除痺痛、利尿的功效。
-
陳橘皮(湯去白,焙):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湯去白是指去除橘皮內白色的海綿層,焙是指用文火烘乾。
-
郁李仁:具有清熱燥濕、潤腸通便的功效。
-
紫蘇子:具有潤肺止咳、理氣安胎的功效。
-
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去黑皮是指去除茯苓外層的黑色表皮。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麝香酒下二十丸,日三服,以小便利為度。
治水病通身洪腫。鯉魚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種藥物搗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用麝香酒送服二十丸,每天三次,以小便通暢為度。
鯉魚(淨去鱗、腸、肚一頭一斤),赤茯苓(去黑皮一兩),澤漆(微炒一兩半),甘草(炙一兩),澤瀉(二兩半),人參(一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半兩)
白話文:
鯉魚:取一條一斤重的鯉魚,去除魚鱗、腸子和內臟。
赤茯苓:用一兩的赤茯苓,去除黑皮。
澤漆:用一兩半的澤漆,稍微炒一下。
甘草:用一兩的甘草,炙烤一下。
澤瀉:用二兩半的澤瀉。
人參:用一兩半的人參。
杏仁:用湯將杏仁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然後用麩炒半兩。
上七味,將六味粗搗篩,先以水三升,煮魚取一升半。每服以魚汁一盞,入諸藥末三錢匕,煎取七分,去滓溫服,日二三,小便利乃止。
治水腫通身皆腫。桑白皮湯方。
白話文:
把七種中藥材中,除了魚以外的六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先用三升水煮魚,把魚湯煮成一升半。每次服藥時,將魚湯倒一茶盞,加入其他的藥末三錢匕,煎藥至七分後,把藥渣去除,溫熱服用,每天服用兩三次,直到小便正常即可。
桑根白皮(炙黃色,銼五兩),吳茱萸(水浸一宿,炒乾二兩),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
桑根白皮(烘烤至黃色,切碎500公克)
-
吳茱萸(泡水一晚,炒乾200公克)
-
甘草(烘烤200公克)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二盞,生薑一棗大(切),飴糖半匙,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再。
治水病通身洪腫,四肢無力,喘息不安,腹中虛脹。澤漆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搗碎成芝麻大小。每次服藥五錢,用兩杯水煮,加一個棗子大小的生薑(切碎),半匙飴糖,煎煮到剩下一杯藥汁,去渣溫服,每天服用兩次。
澤漆(微炒三兩),赤小豆(微炒二兩),甘草(炙三分),鯉魚(淨去腸、肚並鱗一頭重一斤者),麥門冬(去心,焙三分),赤茯苓(去黑皮一兩),人參(三分)
白話文:
澤漆(稍微炒過三兩)、赤小豆(稍微炒過二兩)、甘草(烤過三分)、鯉魚(去除腸、胃和鱗片,重一斤的一條)、麥門冬(去除心、烘烤三分)、赤茯苓(去除黑皮一兩)、人蔘(三分)
上七味,將五味粗搗篩,先用水五升,將鯉魚與小豆同煮至二升,去滓,內藥末五錢匕,入生薑一分拍破,煎一升,去滓,分二服,弱人作三服,日再,以小便利、腫氣減或小溏下為度。若小便大利,還從一合始,大便利則止;若水甚,加澤漆至半斤;渴,加栝蔞根一兩。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其中五種藥材,先粗略的搗碎並篩過,再用五升水將鯉魚與小豆一起煮到剩下二升,過濾掉渣滓,再加入五錢匕的藥末,以及一錢拍碎的生薑,煎煮至一升,再次過濾渣滓,分作兩次服下,體弱的人可分作三次服用,一天兩次,以小便通暢、腫脹減輕或小便下痢為服藥的標準。若小便通暢,則從一合藥量開始,大便通暢則停止服用;若水腫嚴重,可加入澤漆至半斤;若口渴,可加入一兩栝蔞根。
治水腫遍身,小便澀,腹滿。赤小豆湯方。
赤小豆(微炒一升),桑根白皮(炙,銼一兩),澤漆莖葉(切,炒三分)
白話文:
治療全身水腫、小便不暢以及腹部脹滿的赤小豆湯配方如下:
赤小豆(稍微炒過,用量為一升),桑樹根的白色部分(烘烤後切碎,用量為一兩),澤漆的莖和葉(切成段後炒過,用量為三分)。
上三味,將二味綿裹,用水九升,與小豆三味,煮令熟,去綿裹諸藥,只留小豆。飢則食小豆,渴即飲汁,以利為度。
治水氣通身腫。麻黃方。
白話文:
上三味藥材,其中兩味用棉包起來,與九升水和小豆三味一起煮,煮熟後,去掉棉包好的藥物品,只留下小豆。飢餓時就吃小豆,口渴就喝湯汁,以大便通暢為止。
麻黃(去根節二兩半),白朮(銼碎,微炒二兩),甘草(炙一兩),石膏(碎三分),赤茯苓(去黑皮一兩)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節,二兩半),白朮(切碎,略微炒一下,二兩),甘草(炙烤一兩),石膏(打碎,三分),赤茯苓(去掉黑皮,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半,棗二枚(劈破),生薑一棗大(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每服後蓋復,令汗出瘥。
白話文:
將上列五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取五錢藥材,加上兩杯半的水,以及兩枚去核的大棗(切成兩半),還有一粒大棗大小的生薑(拍碎),一起煎煮至剩下一杯藥液,過濾渣滓後,趁溫熱時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後蓋好被子,讓自己發汗即可痊癒。
治水氣通身腫,其脈沉遲,芍藥湯方。
芍藥(銼,炒一兩),桂(去粗皮半兩),黃耆(銼三分)
白話文:
治療全身水腫且脈象沈遲的病症,可以使用芍藥湯。
配方如下:
- 芍藥(切碎炒制,一兩)
- 桂枝(去掉粗皮,半兩)
- 黃耆(切碎,三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用米醋一合,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心當煩勿怪,六七日即瘥,勿食鹽。
白話文:
上述三味藥材,須粗略搗碎,再過篩。每次服藥五錢匕,加入米醋一合、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煎服後心臟可能感到煩躁,不必驚慌,六~七日後即可痊癒,服用期間切勿食用鹽。
治通身洪腫。木香丸方。
木香,肉豆蔻(去皮),青橘皮(去白,焙),檳榔(煨,銼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全身嚴重浮腫的木香丸配方如下:
木香、肉豆蔻(去掉外皮)、青橘皮(去掉白色部分,烘烤)、檳榔(煨過後切碎),每種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細末,用棗肉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棗肉將藥末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在空腹時,以溫熱的酒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
治水氣通身黃腫。蒴藋酒方
上用蒴藋根搗汁一盞,酒一盞和之,置暖處一宿。旦起空心服之,瘥。
治營衛不通,遍身腫滿,咳嗽足腫,小便不利。通治十水。水銀丸方。
白話文:
治療水氣導致全身黃腫,可用蒴藋根搗汁一杯,與酒一杯混合,放在溫暖處過夜。隔天早上空腹服用,即可痊癒。
治療營衛不通,導致全身腫脹、咳嗽、腳腫、小便不利,可用水銀丸。此藥方可通治十種水氣病症。
水銀(水煮一日),芒硝,椒目(微炒出汗各三分)
上三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二服,小便利瘥。
白話文:
水銀(煮一天),芒硝,花椒(微炒到出汗,各三分)
治水氣腫滿,氣息喘急,小便不利,並男子女人虛積,及遍身黃腫。白丸子方。
白話文:
治療水腫、腹脹、呼吸急促、小便不利,以及男女虛弱浮腫,全身黃腫。白丸子方:
膩粉半兩,粉霜,滑石(末各四錢匕),硇砂,寒水石(火煅過,為末),白丁香(直者,末各三錢匕)
白話文:
取膩粉半兩,粉霜、滑石各四錢匕,硇砂、寒水石(火煅過)研末,白丁香(直者)研末各三錢匕。
上六味,先將膩粉、滑石二味研勻,紅紙裹,更和白麵作餅子,再裹合,復用酒濕紅紙,裹二十四重後,用桑柴熟火燒,以面熟為度,取出與前藥四味一處研勻,用水浸蒸餅心,搦乾和為丸,如豌豆大。每煎生薑水下,食前吃,第一日三丸,日三;第二日四丸,日三;第三日五丸,日三;第四日六丸,日三。服後以小便無數取下水為度,服四日病未下,更加一日。
白話文:
上六味藥方:先將膩粉、滑石兩味研磨均勻,用紅紙包起來,再和上面粉做成餅子,再包起來,再用酒浸濕紅紙,包二十四層後,用桑柴火燒熟,以餅熟為度,取出與前面四種藥材研磨均勻,用水浸泡蒸餅心,用手搓乾和成丸,大小如豌豆。每次用生薑水送服,飯前服用,第一天服用三丸,一天三次;第二天服用四丸,一天三次;第三天服用五丸,一天三次;第四天服用六丸,一天三次。服用後以小便無數、無色為度,服用四天後症狀沒有好轉,再增加一天服用。
如服藥第二日覺口氣時,便用後漱口藥漱之。
漱口齒。貫眾湯方。
貫眾,黃連(去須各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用一錢匕,水一盞,煎三兩沸,入龍腦少許,溫溫漱之,白粥養百日。
治水腫腹滿,四肢羸瘦喘促,小便澀少妨悶。海蛤丸方。
白話文:
如果服用藥物後第二天覺得口氣不好,就用漱口藥漱口。
漱口時,可以用貫眾湯。
貫眾和黃連各取半兩,粗搗篩過,每次取一錢匕,加水一盞,煎煮至沸三次,加入少許龍腦,溫溫地漱口。漱口後可以用白粥養胃,持續百日。
治療水腫腹脹,四肢消瘦氣喘,小便不暢,身體沉悶,可以用海蛤丸。
海蛤(研二兩),木香,訶黎勒皮,防己,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旋覆花(各一兩),白檳榔(銼),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郁李仁(去皮,研一兩半),桂(去粗皮半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大腹皮湯下。
白話文:
海蛤(磨粉二兩),木香,訶黎勒皮,防己,厚朴(颳去粗皮,用生薑汁炙烤),旋覆花(各一兩),白檳榔(切碎),鱉甲(去除邊緣,用醋浸泡,炙烤),郁李仁(去皮,磨粉一兩半),桂皮(去除粗皮半兩)
治水氣。第一日空心先服檳榔丸一服,日中後服枳實湯一服。次日亦然。第三日空心臨臥服萬靈丸各一服。第四日早晚服水銀丸各一服。其病當於大小便俱利,則吃煮赤小豆。如渴,不可飲水,當服白朮湯,然後常服鹿茸丸則永安。檳榔丸方。
白話文:
治療水氣。第一天空腹先服用檳榔丸一劑,中午過後再服用枳實湯一劑。第二天也照這樣做。第三天早飯前睡覺前各服用萬靈丸一劑。第四天早上和晚上各服用水銀丸一劑。其病應當是大、小便都很通利,那就煮紅豆粥吃。如果口渴,不可喝水,應服用白朮湯,然後長期服用鹿茸丸,那麼就會永遠安泰。檳榔丸配方。
檳榔(煨,銼),牽牛子(半生半炒),葶藶(隔紙炒各一兩),惡實,木香,青橘皮(湯浸去白),郁李仁(去皮尖,炒,研),枳殼(不去瓤),白茯苓(去黑皮),防己(各半兩),大黃(濕紙裹,灰火中煨令香熟一分)
白話文:
檳榔(用火煨熟,然後搗碎),牽牛子(一半生的一半炒熟),葶藶(隔著紙炒,各一兩),惡實,木香,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部分),郁李仁(去掉皮和尖頭,炒熟,研磨成粉),枳殼(不去除果肉),白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防己(各半兩),大黃(用濕紙包裹,放在灰火中煨熟,直到有一分香氣)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湯下。
治水氣。枳實湯方。
白話文:
上述十一種藥材共同研磨成粉末,以蜂蜜和成丸子,大小與梧桐子相當。每次服用四十丸,空腹時以煎好的桑根白皮湯送服。
枳實(去瓤,麩炒),升麻,甘草(炙,銼),桑根白皮(銼,炒),知母(焙),紫菀(去苗土),白朮,黃耆(細銼),赤茯苓(去黑皮),秦艽(去苗土),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乾)
白話文:
枳實(去除果肉,用麩炒過),升麻、甘草(烤過,切碎),桑樹根的白色樹皮(切碎,炒過),知母(焙乾),紫菀(去除莖根的泥土),白朮,黃耆(切碎),赤茯苓(去除黑色的表皮),秦艽(去除莖根的泥土),黃芩(去除黑心),麥門冬(去除果核,焙乾)。
上一十二味等分,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蔥白兩莖,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水氣腫滿。萬靈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十二味藥材等量混合,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兩根蔥白一起煎煮至剩七分量,濾去殘渣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水腫脹滿。這是萬靈丸的配方。
苦葫蘆子(焙乾五兩),苦葫蘆瓤(焙乾二兩半),牽牛子(三兩一半生一半炒熟)
白話文:
苦葫蘆子(炒乾五兩),苦葫蘆瓤(炒乾二兩半),牽牛子(三兩一半生一半炒熟)
上三味,為細末,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臨臥各一服,煎桑根白皮湯下。
治水氣腹滿,小便不利。水銀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酵糊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及睡前各服用一次,用煎煮好的桑根白皮湯送服。
用於治療因水氣引起的腹部脹滿以及小便不暢的情況。這是水銀丸的配方。
水銀(一兩酒煮一日,研如泥),椒目(一兩碎),苦葶藶(二兩隔紙炒令香),馬牙硝(一兩碎)
白話文:
-
水銀(一兩,用酒煮一天,研磨成泥狀)
-
椒目(一兩,搗碎)
-
苦葶藶(二兩,隔紙炒至香味撲鼻)
-
馬牙硝(一兩,搗碎)
上四味,同研勻,煉蜜和入臼內,搗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各一服,米飲下。其病當從大小便俱利出。可食少赤小豆。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拌勻,放入臼中,搗一千至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睡前各服用一次,用米湯送下。病症應該會從大小便中排出,可以吃少量的赤小豆。
治水氣渴,腹脅脹滿。白朮湯方。
白朮,赤茯苓(去黑皮),人參,甘草(炙)
上四味等分,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一盞半,去滓溫服。
治水氣平愈,體瘦如舊。可服平補鹿茸丸方。
白話文:
治療水氣導致口渴、腹部和脅肋脹滿的症狀,可以使用白朮湯。方劑包含白朮、赤茯苓(去除黑皮)、人參和甘草(炙),四味藥材等量,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兩盞水煎煮至一盞半,去渣溫服。如果水氣症狀痊癒,但身體依然消瘦,可以服用平補鹿茸丸。
鹿茸(酥炙,去毛),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焙),乾地黃(焙),柏子仁(研),菟絲子(酒浸一宿,焙各一兩),黃耆(細銼),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防風(去叉),遠志(去心),車前子,五味子(各半兩)
白話文:
-
鹿茸(用酥油烤焦,去除毛髮)
-
肉蓯蓉(用酒浸泡,去除皺皮,焙乾)
-
乾地黃(焙乾)
-
柏子仁(研磨成粉末)
-
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焙乾,各一兩)
-
黃耆(切成細絲)
-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桂(去除粗糙的外皮)
-
防風(去除分叉)
-
遠志(去除中心)
-
車前子
-
五味子(各半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加至四十丸。
治水氣。輕粉丸方。
水銀粉(四錢),滑石(二錢),凝水石(三錢),海金沙(一錢)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用米湯送服,最多可以服用至四十粒。此方可治療水氣。
藥方為輕粉丸,由水銀粉四錢、滑石二錢、凝水石三錢、海金沙一錢組成。
上四味,細研勻,用白麵裹,上用泥裹,以牛糞火燒,覺火稍炎便去之,取出藥,恐粉走也,刮去泥及乾麵,就有濕者,燒面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第一日三丸,第二日六丸;二服第三日十二丸;三服煎漿水燈心生薑冷湯下。若病勢未行,第四日更服十二丸,然所服不可過多。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研磨均勻,用白麵包裹,再用泥土包裹,用牛糞火燒,感覺到火稍微旺盛就將其熄滅,取出藥物,擔心粉末會散失,颳去泥土和乾麵,如果有濕潤的,燒麵搜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天第一服用三丸,第二天服用六丸;服用兩次,第三天服用十二丸;服用三次,用漿水、燈心草、生薑和冷湯送服。如果病勢未好,第四天再服用十二丸,但服用的數量不可過多。
若能不服第四服得行乃佳,恐藥力太過,須慎此一服。若服第一服,牙齒便動水行,則不可治,不須與藥。若得第二日第三日小便行乃妙。服藥腹中作聲,背胛疼時牙欲動也,既動則用封渫牙方。
青黛,棗肉(等分)
白話文:
如果服用第四劑藥能夠促進大便通暢,那是最好的結果,但擔心藥效太強,所以這一劑藥服用的時候要謹慎。如果服用第一劑藥,牙齒就開始鬆動、唾液增多,就不應該再繼續治療,也不需要再服用藥物。如果在第二日或第三日小便通暢,那就非常好了。服用藥物後,腹部發出聲響、背部和肩胛骨疼痛的時候,牙齒也可能要鬆動了,一旦牙齒鬆動,就要用封渫牙方治療。
上二味,和研如泥,封牙齦,更以荊芥湯渫三五度。若逐動小腸中水,往往小便淋滴,一日夜,身便瘦而愈。若水行患渴者,則調生凝水石末一錢,新汲水下,渴自減,小便定,迭服後補藥一月,方得平復。
服前藥後補藥。蓽茇湯方。
白話文:
將這兩種藥材研磨成泥狀,敷在牙齦上,再用荊芥湯沖洗三到五次。如果小腸中的水一直在流動,經常會出現小便滴滴答答的情況,一天一夜後,身體就會消瘦,但也會好轉。如果水液流動時感到口渴,可以用生凝水石粉末一錢,用新汲的水送服,口渴的症狀會自然減輕,小便也會穩定下來。服用後再補藥一個月,才能恢復健康。
蓽茇,蓽澄茄,紅豆蔻(去皮),蓮花,甘草
白話文:
蓽茇:又名苦蘵、苦薵,是菊科植物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蓽澄茄:又名細辛、山慈姑,是爵牀科植物的一種,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
紅豆蔻(去皮):又名肉蔻、玉果,是豆蔻科植物的一種,具有溫中健脾、理氣止痛的功效。
蓮花:又名荷花、芙蓉,是睡蓮科植物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的功效。
甘草:又名甜草、蜜草,是豆科植物的一種,具有補氣和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一小塊(切),棗一枚(劈),煎至七分,和滓溫服。
治水氣腫滿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服用時取三錢,加入一碗水,再放入一小塊切好的生薑和一顆剖開的棗子,煎煮至水分剩下七成左右,連同渣滓一起溫熱服用。
這是用來治療水腫脹滿的方劑。
楮木灰(一大斗淋汁一小鬥),糯米(一小鬥),赤小豆一大升,桃仁(去皮尖、雙仁二七枚),商陸(切一兩半),麥門冬(去心一大合),天門冬(去心一合)
白話文:
-
楮木灰(一大斗淋汁一小鬥):用一斗楮木灰淋出約一小斗的汁液。
-
糯米(一小鬥):一小斗的糯米。
-
赤小豆(一大升):一大升的赤小豆。
-
桃仁(去皮尖、雙仁二七枚):去皮尖的桃仁,取雙仁的,總共二十七枚。
-
商陸(切一兩半):將一兩半的商陸切碎。
-
麥門冬(去心一大合):去中心的一大合麥門冬。
-
天門冬(去心一合):去中心的一合天門冬。
上七味,諸藥以灰汁煮令爛。空心服,以飽為度,飢即吃飯無妨,日內當利,以白粥止之。
治水腫方。
商陸(不以多少去粗皮,切,陰乾為末)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灰汁煮至熟爛。空腹服用,以感到飽足為止,如果感到飢餓可以吃飯,無需顧慮。當天內會有瀉下作用,可以用白粥來停止。
這是治療水腫的方劑。
商陸(不論數量多少,去掉粗皮,切成片,在陰涼處晾乾後研成粉末)。
上用黃顙魚三頭,大蒜三枚,綠豆一合,水二大碗,同煮以豆爛為度。先將豆任意吃,卻以汁調下藥末二錢匕,其水即消。
治水氣頭面身體俱腫。苦瓠丸方。
苦瓠(一枚)
白話文:
用黃顙魚三條、大蒜三瓣、綠豆一杯,水兩大碗,一起煮到綠豆爛熟為止。先將綠豆隨意食用,最後用剩下的湯汁沖服藥末二錢一勺,即可消除水腫。
上一味,揀無靨痕者,取白瓤實捻丸之如大豆粒,每粒用麵裹煮沸。空腹吞七粒,相次出水一升,三日水自出盡,以至大瘦是效。三年當忌發病食物。
白話文:
上一味藥,挑選沒有疤痕的,取白色果肉捏成像大豆一樣的丸子,每顆丸子用麵粉裹好煮沸。空腹吞服七顆,連續喝水一升,三天後水就會全部排出體外,直到身體非常消瘦便是有效。三年內應忌口,避免吃發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