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八十 (1)
卷第八十 (1)
1. 水腫咳逆上氣
論曰:《內經》謂腎為水腫,肺為喘呼,氣逆不得臥。蓋腎主水,肺主氣,腎虛不能制水,水氣脹滿,上乘於肺,肺得水而浮,故上氣而咳嗽。古方有曰,腫從腳起,上氣而咳,名曰白水,其病在肺。
白話文:
中醫典籍裡說:腎臟虛弱會引起水腫,肺臟虛弱會引起喘息和呼吸急促,無法平臥睡眠。這是因為腎臟主管水液,肺臟主管氣體。腎臟虛弱無法控制水液,水氣就會積聚脹滿,上衝到肺臟。肺臟受水氣影響而浮腫,所以會上氣和咳嗽。古方中有提到,水腫從腳部開始,上衝到肺臟而咳嗽,這叫做「白水」,病因在肺臟。
治水咳逆上氣,通身腫滿短氣,晝夜倚壁不得臥,喉中水雞聲,大小便不通,飲食不下,而不甚渴。白前湯方。
白話文:
治療水咳逆上氣、全身腫脹、呼吸短促,日夜倚靠著牆壁才能睡覺,喉嚨中有像水雞叫的聲音,大小便不通、飲食不下,但不覺得很渴。白前湯方:
-
白前:60公克
-
人參:30公克
-
茯苓:30公克
-
桂枝:10公克
-
炙甘草:10公克
-
澤瀉:30公克
-
滑石:30公克
-
瞿麥:15公克
-
赤小豆:30公克
將上述藥材混合並煮成湯藥飲用。
白前(三兩),紫菀(去苗土四兩),半夏(湯洗七遍五兩),生澤漆根(三兩),桂(去粗皮三兩),人參(一兩半),白朮(五兩),乾薑(炮二兩),赤茯苓(去黑皮四兩),吳茱萸(湯洗,焙,炒五兩),杏仁(三兩去雙仁、皮尖,研),葶藶(炒二兩),栝蔞實(三兩)
白話文:
白前(三兩),紫菀(去掉莖和土四兩),半夏(用沸水清洗七遍五兩),生澤漆根(三兩),桂皮(去掉粗糙的皮三兩),人參(一兩半),白朮(五兩),乾薑(炮製二兩),赤茯苓(去掉黑皮四兩),吳茱萸(用沸水清洗,焙製,炒製五兩),杏仁(三兩,去掉雙仁和尖皮,研磨成粉),葶藶(炒製二兩),栝蔞實(三兩)
上一十三味,細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小便微利,氣下腫減。
治水腫上氣。褚澄防己煮散方。
白話文:
把前面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匕,加上一杯半的水和三顆劈開的紅棗,一起煎煮到剩八分之一,過濾藥渣後趁溫熱服用。服用後小便會微微通利,氣往下排,腫脹會減輕。
防己,澤漆葉,石葦(去毛),澤瀉(五兩),白朮,丹參,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桑根白皮(銼),木通(銼各三兩),郁李仁(研五合)
白話文:
防己、澤漆葉、石葦(去除外皮)、澤瀉(五兩)、白朮、丹參、赤茯苓(去除黑皮)、陳橘皮(加水燉煮後去除白色部分,烘焙)、桑根白皮(切碎)、木通(切碎,每種三兩)、郁李仁(研磨五合)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頓服,日三服,以小便利為度。
治水氣咳逆上氣,四肢浮腫,坐臥不安。防己湯方。
白話文:
上述十一種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半,放入生薑半錢(切片),煎至八分,去渣後立即服用,每天服用三次,以小便順暢為準。
防己(半兩),桑根白皮(銼),木通(銼),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澤漆,甜葶藶(炒令紫色各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百合(一兩)
白話文:
-
防已半兩
-
桑根白皮(切碎)
-
木通(切碎)
-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
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後微炒)
-
澤漆
-
甜葶藶(炒至呈現紫色,各半兩)
-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白色部分,烘烤,二兩)
-
百合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棗四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水腫,腹大喘咳,胸脅滿不得臥。鯉魚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粗搗後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用水一盞半,加上四枚劈開的棗子一同煎煮至七分滿,濾去藥渣,在飯前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水腫、腹部脹大、呼吸困難伴有咳嗽、胸部和肋部脹滿無法平躺的情況。這是鯉魚湯的配方。
鯉魚(一枚重三斤,淨去鱗、腸、肚),桂(去粗皮),紫菀(去苗土各三兩),防己,黃芩(去黑心),硝石(研如粉),人參(各二兩)
白話文:
鯉魚:一條三斤重的鯉魚,去除鱗片、內臟和肚子。
桂: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
紫菀:紫菀根,去除根部的泥土,各三兩。
防己:防己根,二兩。
黃芩:黃芩根,去除黑色的中心,二兩。
硝石:硝石,研磨成粉末,二兩。
人參:人參,二兩。
上七味,除魚外,粗搗篩,用水一斗,煮魚如食法。取汁五升,去魚,每服藥末五錢匕,汁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治水腫盛滿,氣急喘嗽,小便澀赤如血者。澤漆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除了魚之外,都粗略地搗碎篩過,用水一斗,把魚煮熟到可以吃的程度。取五升湯汁,把魚去掉,每次服用藥末五錢匙,湯汁一盞半,煎到剩下一盞,去掉渣滓,溫熱服用,每天三次。
澤漆葉(微炒五兩),桑根白皮(炙黃,銼三兩),白朮(一兩),郁李仁(湯浸去皮,炒熟三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炒乾一兩),人參(一兩半)
白話文:
澤漆葉(稍微炒五兩),桑樹根的白色樹皮(烤成黃色,切碎三兩),白朮(一兩),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炒熟三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炒一兩半),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炒乾一兩),人參(一兩半)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破,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利黃水三升及小便利為度。
治水氣身面腫滿,氣急喘嗽,小便赤澀。郁李仁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五錢的藥量,以一盞半的水,薑切成棗子般大小拍碎,煎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溫服,以排泄三升黃水和小便作為標準。
郁李仁(湯浸去皮,炒乾)一兩,桑根白皮(炙令黃,銼)半兩,澤漆莖葉(微炒,切)半兩葶藶(炒令紫色)二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一百枚(炒熟),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白話文:
把郁李仁在水中浸泡後去除外皮,炒乾,取一量約17公克;把桑根上的白色表皮經過炙烤至變成黃色,再切碎,取約8公克;澤漆的莖葉要略微炒過後切碎,取約8公克;葶藶炒至變成紫色,取約34公克;把杏仁在水中浸泡後去除外皮與尖端,每顆杏仁取2顆仁,共100顆,炒至熟透;赤茯苓去黑皮,取約26公克。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二盞,生薑一棗大(拍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小便利佳,可服三二料。
治胸中喘咳逆,水氣身腫。利小便。白雌雞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六味藥材粗略搗碎,篩去藥渣。每次服用三錢勺,加水兩杯,生薑一棗大小(拍碎),一起煎煮至八分滿,去渣後溫熱飲用,如果小便通暢,可以服用三到四劑。
白雌雞(一隻去腸臟,治如食法),澤漆(切碎二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三兩),白朮(一兩),甘草(炙令赤色一兩半)
白話文:
一隻去腸臟的白雌雞(按照食療的方法調理),二兩切碎的澤漆,經過七次湯洗後去掉滑膩性的三兩半夏,一兩白朮,一兩半炙至微紅的甘草。
上五味,除雞外,粗搗篩,先用東流水五升,煮雞令爛熟,去雞,內藥末五錢匕,煮赤小豆一合,大棗三枚劈,生薑三片,俟豆熟,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白話文:
將除了雞肉以外的藥材搗碎篩過,先用東流水五升,將雞煮至軟爛,取出雞肉,加入藥末五錢,煮赤小豆一合,大棗三枚劈開,生薑三片,等到豆子煮熟後,去除渣滓趁溫熱服用,一天三次,晚上一次。
治遍體浮腫,腹脹上氣不得臥,大小便澀。先服大棗散,後服海蛤丸取瘥,瘥後三年,不得食肉入房,不爾病必重發。大棗散方。
白話文:
治療全身浮腫,肚子脹氣,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大小便不通暢。先服大棗散,後服海蛤丸治癒。治癒後三年內,不得吃肉和行房,否則疾病必定復發。大棗散的藥方:
芫花(微炒一分),甘遂(炙半兩),大戟(煨,去皮一分)
白話文:
-
芫花(微炒一分):將白花菜根部切成薄片,然後稍微炒一下,最後取其中的十分之一。
-
甘遂(炙半兩):將甘遂切成薄片,然後用火烤一下,最後取其中的二分之一。
-
大戟(煨,去皮一分):將大戟用滾水稍微煮一下,然後將其表皮剝掉,最後取其中的十分之一。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以大棗十枚,水一盞半,煮棗二十沸,去棗調藥,空心頓服,當利勿止。如此三服後,可服海蛤丸。
海蛤丸方。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匕(約3克),加十枚大棗,一盞半(約300毫升)水,煮沸大棗二十次後,取出大棗加入藥粉,空腹頓服,一直服用到拉肚子為止。這樣服用三次後,即可服用海蛤丸。
海蛤(別研),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狼毒(煨熟三分),桑根白皮(炙,銼),玄參(微炙各一兩),膩粉(半兩),薏苡仁,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防己,葶藶(炒紫色,研),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白話文:
海蛤(另研成末)、赤茯苓(去除黑皮,各一兩)、狼毒(煨熟,三分)、桑根白皮(炙熱、切碎)、玄參(微炙,各一兩)、膩粉(半兩)、薏苡仁、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烘烤)、防己、葶藶(炒成紫色,研磨)、杏仁(用湯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炒熟,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除海蛤外,搗羅為末,同海蛤再研勻,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橘皮湯下三十丸,日三服,五日後覺齒癢即住藥。齒腫口瘡,即是瘥候。
白話文:
將上十一味藥,除了海蛤之外,搗成粉末,和海蛤一起研磨均勻,用蜂蜜和藥粉做成像綠豆一樣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三十分鐘後,用橘皮湯送服三十粒藥丸,每天服用三次。服用五天後,如果感覺牙齒發癢,就停止服用藥物。如果牙齒腫大、口瘡,就是痊癒的徵兆。
治水咳逆上氣,通身洪腫,短氣脹滿,晝夜不得臥,喉中鳴,大小便不通,不下食而不甚渴。大白前湯方。
白前(一兩半),紫菀(去土二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三兩),生澤漆根(微炒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又內後藥:
白話文:
治療水腫咳嗽、呼吸急促、全身浮腫、氣短腹脹、日夜不能平躺、喉嚨發出聲音、大小便不通、不思飲食卻不渴的症狀,可以用大白前湯。
藥方如下:白前一兩半、紫菀(去土)二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三兩、生澤漆根(微炒)二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粗略研磨過篩,每次取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去渣後,再加入後藥...
桂(去粗皮一兩半),人參(三分),白朮,赤茯苓(去黑皮),吳茱萸(水浸一宿,焙乾,炒各二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葶藶(炒紫色),栝蔞根(各二兩)
白話文:
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一兩半)、人參(三分)、白朮、赤茯苓(去除黑皮)、吳茱萸(用水浸泡一晚,烘乾,炒,各二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表皮和尖端,炒一兩半)、葶藶(炒成紫色)、栝蔞根(各二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入生薑一塊拍碎,大棗三枚劈破,同入前藥汁,再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當得大小便微利,即氣通腫減。
治水咳逆上氣,通身浮腫,短氣腸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喉中水雞聲。白前湯方。
白話文:
將上記八種藥材以粗糙的方式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匙的藥量,將生薑一塊拍碎、大棗三個剖破,一起放入先前煎煮好的藥汁中再次煎煮,直到藥汁剩下八成,將藥渣去除後溫熱服用。服藥後,應當會有大小便通利、氣通且腫脹減緩的現象。
白前(去土三分),紫菀(去土一兩半),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三兩),澤漆根(細切,微炒三兩半),桂(去粗皮一兩半),人參,乾薑(炮各半兩),栝蔞(一枚去皮),白朮(一兩),吳茱萸(水浸一宿,焙乾,炒二兩)
白話文:
-
白前(去土三分):去土,取淨白前三分。
-
紫菀(去土一兩半):去土,取淨紫菀一兩半。
-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三兩):用湯洗七次,去滑膩,取淨半夏三兩。
-
澤漆根(細切,微炒三兩半):細細切成薄片,微炒過,取淨澤漆根三兩半。
-
桂(去粗皮一兩半):去粗皮,取淨桂皮一兩半。
-
人參,乾薑(炮各半兩):取淨人參、乾薑各半兩,炮製。
-
栝蔞(一枚去皮):取淨栝蔞一枚,去皮。
-
白朮(一兩):取淨白朮一兩。
-
吳茱萸(水浸一宿,焙乾,炒二兩):浸泡一夜,焙乾後炒過的吳茱萸二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用五錢匕,水三盞,入棗二枚,生薑一塊(拍破),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二服,當小便利,或微溏,腫即減。
治水氣面體浮腫,咳嗽氣促。黃耆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三碗,再放兩枚紅棗和一塊拍碎的生薑,將藥煎至剩下一碗半的藥湯,去掉藥渣,分兩次服用。服用後,小便會比較通暢,甚至可能微溏,腫脹的部位就會開始消退。
黃耆(銼三分),桑根白皮(炙,銼),柴胡(去苗),赤芍藥(銼,微炒),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麥門冬(去心,焙),惡實(微炒),甘草(炙)各三分
白話文:
黃耆(切碎三分),桑根白 پوست (炙熱,切碎),柴胡(去掉莖葉),赤芍藥(切碎,微炒),赤茯苓(去掉黑皮各半)兩,陳橘皮(用沸水浸泡去除白色,烘焙),麥門冬(去核,烘焙),惡實(微炒),甘草(炙熱)各三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水腫上氣不得臥,頭面身體悉腫。大葶藶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九味粗搗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兩盞水煎煮至剩七分,去掉渣滓後溫服,不限制服用時間。
用於治療水腫、呼吸困難無法平躺、頭面部及全身浮腫。這是大葶藶丸的配方。
葶藶(一兩一分熬研如泥),澤漆莖(熬),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甘遂,牽牛子(各三分),郁李仁(研半兩)
白話文:
葶藶(一兩一分,熬煎研磨成泥),澤漆莖(熬煎),赤茯苓(去掉黑皮),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烘烤各半兩),甘遂,牽牛子(各三分),郁李仁(研磨半兩)
上七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赤小豆飲及大麻子飲下,日再服,稍加至七丸,以大小便微利為度。若渴,即飲以小豆麻子等汁。
治水氣腫滿,咳嗽喘痞,痰涎不利,眠睡不安。杏仁半夏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所述七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和在一起,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丸,用赤小豆湯或者大麻子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每次服用七丸,以大小便略微通利為度。如果口渴,就喝小豆湯、大麻子湯等。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各一兩),椒目(半兩),貝母(去心,炒),防己(各一兩),苦葶藶(二兩隔紙微炒)
白話文:
杏仁(用湯浸泡,去除皮尖、雙仁,再用麩炒)
半夏(用湯洗七遍,去除粘滑,各取一兩)
椒目(取半兩)
貝母(去除心,炒一炒)
防己(各取一兩)
苦葶藶(取二兩,隔著紙微炒)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臨臥煎桑根白皮湯下。
白話文:
將六位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20 丸,在飯後睡覺前,用桑根白皮湯送服。
治內虛外實,久有積聚,營衛不通,甚者變為赤水,此為病從心起,入於皮膚,腫滿皮厚,體重上氣,臥煩而躁。葶藶丸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內虛外實、積聚已久、營衛不通的病症,嚴重者會變成赤水。這種病是由於情緒鬱結於心中,侵犯皮膚,導致皮膚腫脹、增厚,身體沉重、氣短,臥位不安、煩躁。可以使用葶藶丸來治療。
葶藶(炒令紫半合),防己,椒目,大黃(銼碎,醋拌炒各一兩半),蓖麻子(去皮半兩),郁李仁(湯浸去皮,炒一兩)
白話文:
葶藶(炒至紫紅色,半兩),防己(一兩),椒目(半兩),大黃(切碎,用醋拌炒,各一兩半),蓖麻子(去皮,半兩),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炒至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同棗肉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空心溫酒下。如不動,加至十五、二十丸。
治水腫上氣,大便澀。牽牛子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與煉製的蜂蜜和大棗肉混合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到十五丸或二十丸。
用於治療水腫、呼吸困難以及大便乾結。這是牽牛子丸的配方。
牽牛子(炒一兩半),葶藶(炒熟二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一百枚別研),大棗(煮去皮、核十枚研),芒硝(半兩研),牛酥(半合)
白話文:
-
牽牛子(炒1.5兩)
-
葶藶(炒熟2兩)
-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100個,另外研磨)
-
大棗(煮去皮、核10個,研磨)
-
芒硝(0.5兩,研磨)
-
牛酥油(0.5合)
上六味,先搗前二味為末,入杏仁等研勻,次入牛酥,更搗萬杵,丸如綠豆大。每服八丸至十丸,空心粥飲下。
白話文:
將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這六種藥材,先將人參、白術搗碎成細末,加入杏仁等藥材研磨均勻,然後加入牛酥,繼續搗杵一萬次,將藥材丸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八到十丸,空腹時用稀飯送服。
治水在肺,令人咳喘上氣,腹大腳腫,目下如臥蠶,微渴,不得臥,小便難,少而數,胸滿隱痛,此水氣迫肺也。宜利小便。澤漆根湯方。
澤漆根(生四兩),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鯉魚(一斤者一頭)
白話文:
治療水氣在肺中,會讓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腹部腫大、腳腫,眼睛下方浮腫,像臥蠶,口微渴,睡不著,小便困難,小便量少而次數多,胸口隱隱作痛,這是水氣壓迫肺部引起的。應該治療的方法是利尿。澤漆根湯方如下:
上六味,將五味粗搗篩,先用水三升,煮魚取汁一升,去魚。每服三錢匕,汁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以小便利為度,不利增服。如大便利、小便未利者,增至四合,初服一日氣即下,得安臥。有寒,可加生薑二兩切焙。
白話文:
把六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先用水三升,煮魚取汁一升,把魚肉去掉。每次服三錢藥粉,加上一茶杯魚湯,煎到剩七分,去掉藥渣,溫熱後服用,一天三次,以小便通暢為準,小便不通暢就增加藥量。如果大便通暢,小便不通暢,就增加到四合。第一次服用,一天之內就會排氣,就能夠安心睡覺了。如果有寒氣,可以加兩量生薑切片烘烤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