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七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九 (1)

1. 水腫統論

論曰:《內經》謂,腎者,胃之關也。關閉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上下溢於皮膚而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其狀目窠上微腫,若新臥起然,頸脈微動,時作咳嗽,股冷膚腫,口苦舌乾,不得正偃,偃則咳清水;不得臥,臥則驚而咳,甚則小便黃澀,以手按腫處,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是也。以脈別之,脈沉者水病也。

白話文:

論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腎是胃水的出入關口,關口閉合不利,因此水聚集在一起而流向與它相同的部位,上下溢於皮膚而形成水腫,水腫是水聚集起來而引起的疾病。其症狀是眼窠上面微微腫脹,好像剛睡起來的樣子,頸動脈微動,時常咳嗽,大腿寒冷,皮膚腫脹,口苦舌乾,不能平躺,平躺就會咳清水;不能平躺,躺著就會驚醒並咳嗽,嚴重時小便黃濁,用手按壓腫脹的地方,水會隨著手而移動,好像裡面裝滿了水一樣。通過脈象來區別,脈象沉澀的是水病。

洪大者可治,微細者難醫。水病有不可治者五,唇黑傷肝,一也;缺盆平傷心,二也;臍出傷脾,三也;足下平滿傷腎,四也;背平傷肺,五也。蓋脾腎氣虛,三焦閉塞,至陰之氣內蓄巨陽之氣,不得宣通,如是則水道不利,飲濕攻脾,散於肌肉,而為水腫之病矣。

白話文:

病大且明顯的可以醫治,病小且不明顯的難以醫治。水腫病有五種不可醫治,嘴脣發黑傷肝,是其一;額頭平坦傷心,是其二;肚臍突出傷脾,是其三;腳底平滿傷腎,是其四;背部平坦傷肺,是其五。這是因為脾腎氣虛,三焦閉塞,極陰之氣在體內蓄積,極陽之氣不得宣通,這樣的話水道就不通利,飲濕侵犯脾臟,散佈在肌肉之中,而成為水腫的疾病了。

2. 水腫

論曰:水腫之病,以脾腎氣虛,不能制水,水氣妄行,溢於皮膚,其證股冷膚腫,時作咳嗽,不得安臥,小便黃澀,以手按腫處,隨手而起是也。

白話文:

古文:論曰:水腫之病,以脾腎氣虛,不能制水,水氣妄行,溢於皮膚,其證股冷膚腫,時作咳嗽,不得安臥,小便黃澀,以手按腫處,隨手而起是也。

水腫疾病是由於脾腎氣虛,不能夠控制水分,導致水氣亂竄,溢出到皮膚上。其症狀表現為:大腿根部和小腿腫脹,時常咳嗽,不能夠安穩睡覺,小便黃而混濁,用手按壓腫脹處,水腫會隨著手壓離去。

治水病不限年月深淺,洪腫大喘,幾不能度日。防己飲方。

防己(一分),大戟(炒),木香赤茯苓(去黑皮),海蛤,犀角(鎊),胡黃連白朮,訶黎勒(煨,去核),防風(去叉),木通(銼),桑根白皮(銼,炒),紫蘇(去梗),陳橘皮(去白,焙),牽牛子,葶藶(隔紙炒),郁李仁(各一兩),白檳榔(煨一兩半),大黃(銼,炒二兩)

白話文:

  • 防己(一錢)

  • 大戟(炒過)

  • 木香

  • 赤茯苓(去黑皮)

  • 海蛤

  • 犀角(研碎)

  • 胡黃連

  • 白朮

  • 訶黎勒(煨過,去核)

  • 防風(去叉)

  • 木通(銼碎)

  • 桑根白皮(銼碎,炒過)

  • 紫蘇(去梗)

  • 陳橘皮(去白,烘烤過)

  • 牽牛子

  • 葶藶(隔紙炒過)

  • 郁李仁(各一兩)

  • 白檳榔(煨過,一錢半)

  • 大黃(銼碎,炒過,二錢)

上十九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麝香少許,再煎一沸,平旦空心服。如人行五里再服,不可冷服。若久病腸胃虛弱,至第二服即微利;若腸胃實者,約至數服,亦須轉下惡濁黃水,或青黑惡物出三五升,此氣化為之也。瀉若不甚困更服,如覺力乏,即以漿水粥止之。

白話文:

以上十九種藥材,切成像麻豆般大小。每次服二錢匙,加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除渣滓,加入少許麝香,再煎一次。早起空腹服用。服用後走五里路再服一次,不可冷服。如果長期患病,腸胃虛弱,服用到第二次就會有輕微的瀉下作用。如果腸胃實,約服用幾次,也需要排出惡濁的黃色水,或青黑色的惡物,約三到五升,這是氣化作用的結果。如果瀉下不是很嚴重,可以繼續服用。如果感到體力不支,就用米湯或粥來止瀉。

治水氣服前藥瘥後。服此補氣丸方。

防己,犀角(鎊),葶藶(隔紙炒),牽牛子(半生半熟),赤茯苓(去黑皮),訶黎勒(煨,去核),海蛤,芎藭,生乾地黃(焙各一兩),大黃(二兩半),木通(銼),桑根白皮(銼,炒),陳橘皮(去白,焙),大戟(炒),防風(去叉),郁李仁(去皮尖,炒),木香(各一兩)

白話文:

防己、犀牛角(研碎)、葶藶(隔紙炒熟)、牽牛子(半生半熟)、赤茯苓(去黑皮)、訶黎勒(煨熟,去核)、海蛤,芎藭、生地黃(焙乾,各一兩)、大黃(二兩半)、木通(切碎)、桑根白皮(切碎,炒熟)、陳橘皮(去白,焙乾)、大戟(炒熟)、防風(去叉牙)、郁李仁(去皮尖,炒熟)、木香(各一兩)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飲下十丸。若覺氣壅,加至十五丸;如覺通,則減三丸至五丸;大小便不通,即服三十丸。此不獨療水氣,但是氣疾,皆治之。

白話文:

前述十七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空腹時,以米湯送服十丸。如果感覺氣鬱,增加至十五丸;如果感覺通暢,則減少三至五丸;大小便不通,就服用三十丸。這不僅可以治療水氣,也可以治療所有氣疾。

服前防己飲瘥,百日內更服五靈湯方。

葶藶(隔紙炒),木通(銼),赤茯苓(去黑皮),防己,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三兩沸,去滓飲之。覺熱即勿服。

治水腫。牽牛湯方。

牽牛子,檳榔(煨,銼),木香,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三兩沸,去滓溫服。此藥不獨療水病,凡肺氣、腳氣、賁豚氣,上築心胸不可忍,皆治之。

白話文:

把五味藥材搗碎並粗略篩選。每次服用二錢匕的劑量,加入一盞水,煎煮三、四次滾沸,去除藥渣後溫服。這種藥不單單醫治水腫病,還可以用於治療肺氣、腳氣、賁豚氣,這些疾病會讓患者的上半身和胸膛感覺不適難忍,皆可使用該藥進行治療。

治一切水氣,四肢腫滿。妙香湯方。

蘹香子(炒),烏藥(生用),高良薑(湯浸,焙乾),青橘皮(去白各一兩)

白話文:

  • 蘹香子:炒後使用。

  • 烏藥:直接使用,不需加工。

  • 高良薑:用湯浸泡後,焙乾使用。

  • 青橘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取一兩的量。

上四味,同粗搗篩。每服二錢匕,酒半盞,煎數沸,去滓,稍熱服。

治水氣腫滿。暖腎散方。

巴戟天(去心,麩炒黑),甘遂(炒黃各一分),檳榔(一枚生,一枚炮),木香,苦葶藶(紙上炒各一分),大麥糵,芫花(醋浸炒黃),陳橘皮(去白,炒各半兩),膩粉(一錢),沉香(銼),澤瀉(各一分)。

白話文:

  • 巴戟天:去除內心,用麩皮炒至黑。

  • 甘遂:炒至黃色,各一份。

  • 檳榔:一枚生,一枚炮製。

  • 木香、苦葶藶:各炒製一份。

  • 大麥糵、芫花:用醋浸泡,炒至黃色。

  • 陳橘皮:去除白色,炒製,各半兩。

  • 膩粉:一錢。

  • 沉香:研磨成粉。

  • 澤瀉:一份。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用豬腰子一隻,以竹刀子割開,去筋膜,作三片,摻藥末在內,用濕紙裹,慢火煨令香熟,先煮蔥白三莖,令熟細切,將蔥與粟米同煮粥一碗,先食粥一半,方食腰子,藥後再食粥令盡,臨臥服。如至五更,大便並小便下赤黃惡物,乃驗。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物,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勺,用一個豬腰子,用竹刀將其切開,去除筋膜,切成三片,將藥末摻在裡面,用濕紙巾包裹,用小火慢慢煨至香味四溢,先將三根蔥白煮熟,切碎,將蔥和粟米一起煮成粥一碗,先吃一半粥,再吃腰子,藥後再吃粥直至吃完,睡覺前服用。如果在凌晨五點左右,大便和小便下赤黃色惡臭物質,那就是驗證了藥效。

治水氣腫滿。奪命丸方。

大戟(麩炒),甘遂(炒各一分),苦葶藶(半兩一半生,一半熟),澤瀉(一分半)

上四味,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梧桐子大。若四肢腫者,名為順水,溫漿水下三丸,星月上時服,至天曉利下惡物;若四肢瘦,腹腫者,名為逆水,煎苦葫蘆子陳曲湯下三丸,小便頻快是效,三日後服補藥礬石丸

白話文:

將上述四味藥搗成細末,用煮好的棗泥和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如果四肢腫脹,稱為「順水」,用溫熱的漿水送服三丸,在星星和月亮升起的時候服用,然後到第二天早上就會排出穢物;如果四肢消瘦,腹部腫脹,稱為「逆水」,用煎煮過的苦葫蘆子、陳曲和湯汁送服三丸,小便頻繁且通暢是藥效的表現,三天後服用補藥礬石丸。

治水病補藥礬石丸方。

白礬(半兩),雄黃(研),丹砂(研各一分)

上三味,搗羅為末,粟米飯和丸綠豆大,丹砂為衣。每服五丸至七丸,食前生薑湯下,日二。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粟米飯和丸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外層包上丹砂。每次服用五丸至七丸,飯前用生薑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治水氣腫滿。檳榔散方。

檳榔(二枚生),郁李仁(去皮尖,炒),芫花(炒),甘遂(炒),續隨子,木通(銼各二兩),海蛤(一錢),陳橘皮(去白,焙),商陸(各一分)

白話文:

檳榔(兩顆生用),郁李仁(去皮和尖端,炒熟),芫花(炒熟),甘遂(炒熟),續隨子,木通(切碎,各二兩),海蛤(一錢),陳橘皮(去白色,烘烤),商陸(各一分)

上九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臨臥服。至五更取下惡物為驗。

治水腫久不瘥。大戟丸方。

大戟(炒),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分),巴豆(七粒去皮大麥內炒熟不用大麥)

白話文:

  • 大戟:炒熟

  • 陳橘皮:去掉白色果皮,烘烤到乾

  • 巴豆:取七粒,去皮,放入大麥內炒熟,不用大麥

上三味,搗羅為末,用大麥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生薑湯下,空心日晚服。

治水腫腹滿。二氣湯方。

牽牛子(半兩生用),甘遂(一錢微炒)

上二味,粗搗篩。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煎至五分,放溫細呷,不計時。

治水腫。大黃湯方。

大黃(銼碎醋炒二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人參細辛(去苗葉各一兩),桑根白皮(炙黃色,銼二兩)

白話文:

大黃(切碎,用醋炒至二兩)

桂枝(去除粗糙的樹皮)

甘草(烘烤過,切碎)

人參

細辛(去除莖葉,各一兩)

桑根白皮(烘烤至黃色,切碎,二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用水三盞,藥五錢匕,入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九分,去滓入白餳一匙頭,更煎一沸,溫服,日三。利小便三五升,即瘥。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粗略搗碎、篩勻。每次服用時,取藥物五錢,用水三杯,加入兩枚劈開的棗子,一起煎煮至九分熟。去除藥渣,加入一匙白餳,再煮沸一次,趁溫熱時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後,利小便三五升,症狀即可痊癒。

治水腫及肢滿澼飲。芫花湯方。

芫花(炒黃色),大黃(銼碎,醋炒),甘遂(微炒),甘草(炙,銼),大戟(去皮,微炒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二盞,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九分,下芒硝半錢匕,更煎一沸,去滓溫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把以上五種中藥材搗碎篩去粗渣。每次用三錢(約12公克)的藥材,加水兩碗,兩個劈開的紅棗,一起煮到只剩下九成,再放入半錢(約2公克)的芒硝,煮沸一次,濾渣後趁溫熱喝下去,喝到瀉下為止。

治水氣面目浮腫,因虛勞腳氣所致。鱉甲湯方。

鱉甲(去裙襴,醋炙焦二兩),人參,柴胡(去苗),當歸(切,焙),枳殼(去瓤,麩炒各二兩),甘草(炙半兩),桃仁(七枚湯浸去皮尖),白檳榔(煨二枚)

白話文:

鱉甲(去除裙襴,用醋炙烤至焦黃,二兩),人參、柴胡(去除根須),當歸(切片,烘烤),枳殼(去除果瓤,用麩子炒香,各二兩),甘草(炙烤至半兩),桃仁(七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白檳榔(煨製二枚)。

上八味,粗搗篩。先用小便二盞,浸藥三錢匕,經半日,煎取七分,去滓溫服,以瘥為度。婦人病狀同者,加牛膝半兩。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粗略搗碎篩勻。先用兩小杯小便,浸泡三錢匕藥材,經過半天後,煎取藥液七分,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以症狀消除為準。若是女性患者具有相同的病症,則在藥方中額外加入半兩牛膝。

治水腫。利小便。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三分),海藻(洗去咸,炒),桂(去粗皮各半兩),大黃(銼碎,醋炒),葶藶(紙上炒令紫色各一兩一分),黃連(去須半兩),木通(銼),石葦(去毛,微炙各一分),松蘿(三分)

白話文:

  1. 郁李仁(用湯浸泡去除皮尖,小火炒至三分熟)

  2. 海藻(清洗去除鹹味,炒至乾燥)

  3. 桂枝(去除粗糙的外皮,取各半兩)

  4. 大黃(切碎,用醋炒至熟)

  5. 葶藶(在紙上炒至呈紫色,取各一兩一分)

  6. 黃連(去除須毛,取半兩)

  7. 木通(切碎)

  8. 石葦(去除絨毛,小火烤至微熱,取各一分)

  9. 松蘿(取三分)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十五丸,日三,稍增,以知為度。

治水腫。麝香丸方。麝香(研半分),芫花(炒黃三分),甘遂(微炒,去皮半兩)

白話文:

治療水腫的方子:

麝香丸方。麝香(研磨成細末,半錢),芫花(炒黃,三錢),甘遂(稍微炒一下,去掉皮,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強壯人酒下一十五丸,老弱人十丸。

治水腫。利小便。商陸丸方。

商陸(微炙一兩半),芒硝(研一兩),甘遂(微炒),大黃(銼碎,醋炒),芫花(微炒),蕘花(微炒各三分),麝香(研四錢),豬苓(去黑皮一兩)

白話文:

商陸(略微烘烤一兩半),芒硝(研磨成粉一兩),甘遂(微炒),大黃(切碎,用醋炒過),芫花(微炒),蕘花(微炒各三分),麝香(研磨成粉四錢),豬苓(去黑皮一兩)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五丸,日三服,以微利為度。華佗方,酒客虛熱,當風飲冷,腹冷脹滿,加麝香、豬苓各一兩。

白話文:

這八味藥共研成細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服藥丸五顆,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以大便微通為度。這是華佗的方子,用來治療酒客虛熱,在風中喝酒吃涼食,導致腹中寒冷,脹滿。在原方中加入麝香、豬苓,各一兩。

治水腫,眠臥不得。防己丸方。

防己,海蛤(研各一兩),葶藶(一升蒸熟),杏仁(六十枚湯浸去皮尖,炒,別搗),甘遂(微炒一分)

白話文:

防己、海蛤(各研磨成一兩),葶藶(一升,蒸熟),杏仁(六十枚,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炒熟,另外搗碎),甘遂(微炒,一分)。

上五味,先將葶藶、杏仁一處拌和,後以三味搗羅為末,再研勻,入棗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二十丸,漸加至二十五丸,以微利為度。其疾不過五六日即瘥。

白話文:

首先將葶藶和杏仁混合在一起,然後將其餘三味藥搗成粉末,再研磨均勻,加入棗肉和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丸,用米湯送服,逐漸增加至25丸,以輕微瀉利為度。這樣,這種疾病在五六天內就會痊癒。

治水腫久不瘥。藁本丸方。

藁本(去苗土),葶藶(炒紫色各一分),大戟(微炒),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澤漆(微炒),巴豆(去皮、心,麩炒出油盡),赤小豆(微炒),澤瀉(各半兩),甘遂(微炒一兩),牽牛子(炒熟一分),連翹(微炒半兩)

白話文:

藁本(去除根部的泥土),葶藶(炒至呈紫色,各一錢),大戟(微炒),蜀椒(去除蒂和閉合的果實,炒至出汗),澤漆(微炒),巴豆(去除皮和心,用麩炒至油盡),赤小豆(微炒),澤瀉(各半兩),甘遂(微炒一兩),牽牛子(炒熟一錢),連翹(微炒半兩)。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一丸,加至二丸。服後小便多白色即住。

治水腫。桑白皮丸方。

桑根白皮(取上有白椹者,北陰下根白皮,銼,炙黃二兩),郁李仁(湯去皮,炒),商陸(微炙),葶藶(紙上炒令紫色),牽牛子(炒熟),巴豆(清水煮一日,去皮、心、膜,出油盡各一兩)

白話文:

桑根白皮(選擇有白色桑椹的樹,在北邊陰涼處挖取樹根中的白皮,切碎、炙烤至黃色,二兩),郁李仁(用熱水去除外皮,炒熟),商陸(稍微烤一下),葶藶(在紙上炒至紫色),牽牛子(炒熟),巴豆(用清水煮一天,去掉皮、心、膜,去除油脂,各取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茶湯下十五丸,利三五行見效,即止。

治水腫。檳榔丸方。

檳榔(微煨),附子(炮裂,去皮臍),吳茱萸(水浸,曝乾,炒),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炙),乾薑(炮),防己,甘草(炙各一兩),葶藶(紙上炒紫色),杏仁(浸去皮尖、雙仁,炒),椒目(微炒),赤茯苓(去黑皮),黃耆(銼,炒),麻黃(去根節,炒),桂(去粗皮),栝蔞(去皮),白𠼫(銼,微炒),海藻(洗去咸汁)各一兩半

白話文:

檳榔(略微烘烤),附子(炮裂,除去皮和肚臍),吳茱萸(水浸,曬乾,炒),厚朴(去除粗皮,塗上薑汁烤),乾薑(炮製),防己,甘草(炒,各一兩),葶藶(在紙上炒至紫色),杏仁(浸泡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椒目(略微炒),赤茯苓(去除黑皮),黃耆(切碎,炒),麻黃(去除根節,炒),桂皮(去除粗皮),栝蔞(去除皮),白𠼫(切碎,略微炒),海藻(清洗去除鹹味)各一兩半。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十丸,日三,稍增至十五丸,未知加至二十五丸,得大小便利為驗。此方兼療老小虛腫,大病後客腫作喘。

白話文:

以上十七種藥物,搗成粉末,再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每天三次,逐漸增加到十五丸,不知道增加到二十五丸,大小便正常為驗證標準。這個方劑還兼治老年人和兒童的身體虛弱引起的腫脹,以及大病後體內客邪引起的腫脹和喘息症狀。

治水氣腫滿。服商陸豆方。

生商陸(切如麻豆),赤小豆(與商陸等分),鯽魚三枚(去腸存鱗)

上三味,將二味實魚腹中,以綿縛之,水三升,緩煮豆爛,去魚,只取二味。空腹食之,以魚汁送下,甚者過二日再為之,不過三劑。

白話文:

上面三種藥材,將其中兩種塞入魚腹中,用線將魚縫合。加上三升水,慢慢煮到豆子熟爛。取出魚,只留下煮熟的兩種藥材。空腹服用,用魚湯送服。病情嚴重的,兩天後再服用一次,服用次數不得超過三次。

治水氣。逐氣散方。

白商陸(去粗皮,薄切,曝乾)

上一味,搗羅為散。用黃顙魚三枚,大蒜三瓣,綠豆一合,水一升,同煮以豆爛為度。先食豆飲汁送下,又以汁調下藥散二錢匕,水氣內消。

白話文:

將上一味藥搗碎成粉末。取黃顙魚三枚、大蒜三瓣、綠豆一杯、水一升,一起煮,煮至綠豆爛為止。先吃綠豆,再喝湯送服,然後用湯送服藥粉二錢匕,水氣就會在體內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