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七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五 (1)

1. 白滯痢

論曰白滯痢者,冷痢之類,蓋腸虛受冷,留而不去。與津液相搏,結滯如膿。或如凝脂。腹痛而下,故為白滯痢。

治白滯痢,及小便白,人參湯方

白話文:

論述說白色的膿痢,是屬於冷痢的一種。是因為腸道虛弱,受到寒涼之氣,導致寒氣停留在腸道中,不去除。與津液相搏,凝結成滯留物,像膿一樣。或像凝固的油脂一樣。腹痛,隨之下痢,因此被稱為白滯痢。

人參,龍骨,當歸(切焙),乾薑(炮裂),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熟一兩)

白話文:

人參、龍骨、當歸(切片,烤焙),乾薑(炮裂),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甘草(炙熱,搗碎,半兩),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熟,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服。日晚再服,如小兒患,量大小以意加減。

治白滯痢,及食不消化,黃柏丸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去掉藥渣空腹服用。傍晚再服一次,如果是小兒患病,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用於治療白色黏滯痢疾,以及食物消化不良,黃柏丸的配方。

黃柏(去粗皮炙三分),烏梅肉(炒乾一兩),熟艾(微炒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黃柏(除去粗糙的皮,並烘烤三分之一),烏梅肉(炒乾,一兩),熟艾(稍微烘烤,一兩),甘草(烘烤並切碎,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五丸,空心米飲下。日午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中藥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將藥粉製成丸劑,每個藥丸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每天中午再服用一次。

治白膿痢,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碎一兩),乾薑(炮三分)

白話文:

治療白色膿痢,使用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打碎,一兩),乾薑(炮製,三分)。

上二味。搗羅為末,每服兩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晚再服。治白膿及諸痢。當歸丸方

白話文:

把前面說的兩味藥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空胃時用米湯送服。早晚各服一次。治療白膿痢和各種痢疾。

當歸丸配方:

當歸(切焙),黃連(去須炒各三分),烏梅肉(炒乾),阿膠(炙燥各半兩)右四味。搗羅為末,熔蠟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粥飲下二十丸。日午再服。

治白滯痢。及腹痛不止。陳曲湯方

白話文:

當歸(切片後焙乾)、黃連(去鬚後炒成各三分)、烏梅肉(炒乾)、阿膠(炙燒乾燥各半兩)。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放入融化的蠟中和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空腹時,以溫熱的粥送服二十丸。每天中午再服一次。

陳曲(炒黃半兩),黃連(去須炒),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炙紫色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各半兩)

白話文:

  • 陳曲(炒黃至半兩重)

  • 黃連(去除毛鬚,炒至一兩重)

  • 厚朴(去除粗糙的外皮,塗上薑汁,烤至呈紫紅色,取一兩)

  • 附子(炮裂,去除外皮和臍,取半兩)

  • 乾薑(炮製,取半兩)

上五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日晚再服。

治白滯痢。心腹脹滿,不下食。豆蔻湯方

肉豆蔻(去殼),甘草(炙銼各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紫色一兩半),乾薑(炮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午再服。

治白滯痢。及水痢日夜一二十行。心下痛,白朮湯方

白話文:

將肉豆蔻、甘草、厚朴、乾薑等四味藥材粗搗篩過,每次取三錢匕,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去渣,空腹溫服,每天中午再服一次。此方可治療白痢,以及水痢一日夜排泄十幾二十次,心下疼痛的病症。

白朮(三分),甘草(炙銼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紫色一兩),黃柏(去粗皮炙),龍骨(各半兩)

白話文:

白朮(三分),甘草(炙烤並切碎,半兩),厚朴(去掉粗糙的皮,塗上生薑汁,烤至紫紅色,一兩),黃柏(去掉粗糙的皮,烤製),龍骨(各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治冷白滯痢,及腹痛,附子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五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使用五錢,加水一碗半,加入三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八分滿,濾去藥渣,在空腹時溫服,傍晚再服用一次。

用於治療冷性白色痢疾以及腹痛,此為附子湯的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赤石脂(一兩),乾薑(炮一兩半),芍藥,甘草(炙銼各半兩),當歸(切焙),龍骨(各一兩半),白朮(二兩),人參(三分),牡蠣(熬一兩半)

白話文: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赤石脂(一兩),乾薑(炮,一兩半),芍藥、甘草(炙銼,各半兩),當歸(切焙),龍骨(各一兩半),白朮(二兩),人參(三分),牡蠣(熬,一兩半)

上一十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有膿加厚朴一兩,去粗皮,薑汁塗炙、紫色。若嘔。加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焙。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的量,用一杯半的水煮,煮至水量剩八分之一,濾去藥渣,空腹時溫服。白天和晚上各服用一次。如果有膿,可以添加一兩的厚朴,去掉粗皮,塗抹薑汁,烤至紫紅色。如果嘔吐,可以添加一兩的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皮後烘乾。

治白滯痢,龍骨丸方

龍骨(一兩半),乾薑(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

上三味。搗羅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米飲下十五丸。

治脾胃氣虛,滑泄下痢白膿。厚朴湯方

厚朴(四兩去皮塗薑汁炙令紫),乾薑(炮二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漿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前。

治丈夫婦人久患白滯痢,如魚腦。阿魏丸方

白話文:

治療白色痢疾,可以用龍骨丸:將龍骨一兩半、乾薑(炮製半兩)、附子(炮製去皮臍一兩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用米湯送服十五丸。

治療脾胃氣虛、滑泄下痢並帶白色膿液,可以用厚朴湯:將厚朴(四兩去皮,塗抹薑汁炙烤至紫黑色)、乾薑(炮製二兩)兩種藥材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漿水一盞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男人女人長期患有白色痢疾,如魚腦一樣,可以用阿魏丸。

阿魏(別研一分),桂(去粗皮為末半兩),木香(為末半兩),安息香(一分酒浸別研),獨頭蒜(二顆煨熟去皮研爛)

白話文:

阿魏(磨研成粉一錢)

桂皮(去粗皮磨成粉半兩)

木香(磨成粉半兩)

安息香(用酒浸泡後研磨成粉一錢)

獨頭蒜(兩顆烘熟、去皮、搗爛)

上五味。再同研極細。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陳米飲下,日午再服。

治白滯痢,腹藏撮痛,豆蔻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五種藥材,再次一同研磨至非常細膩。用溫酒調和製成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陳米湯送服,中午時再服用一次。

此方用於治療白色黏稠的痢疾,以及腹部內臟收縮性的疼痛,即豆蔻丸的配方。

肉豆蔻(麵裹煨熟為末),草豆蔻(麵裹煨熟為末),縮砂仁,母丁香(各一兩),木香,沉香(銼),墨(燒紅為末各半兩),地榆(二兩),枇杷葉(去毛炙一兩)

白話文:

  • 肉豆蔻(裹麵煨熟後研磨成粉)

  • 草豆蔻(裹麵煨熟後研磨成粉)

  • 縮砂仁

  • 母丁香(各一兩)

  • 木香

  • 沉香(銼碎)

  • 墨(燒紅後研磨成粉,各半兩)

  • 地榆(二兩)

  • 枇杷葉(去除絨毛並炙烤,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燒粟米飯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二丸。米飲化下,食前服。

治白痢多膿,腹中㽲痛。黃芩丸方

白話文:

把以上九種藥材搗碎成粉末,與煮熟的粟米飯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櫻桃。每次服用兩粒,以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黃芩(去黑心),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各一兩半),吳茱萸(湯洗焙乾炒一兩),訶黎勒皮(炒二兩半)

白話文:

黃芩(去除黑色的心),黃連(去除須),黃柏(去除粗糙的皮,每種一兩半),吳茱萸(用湯水清洗,焙乾炒至一兩),訶黎勒皮(炒至二兩半)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橘皮湯下、日再。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成末,用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四十丸,在吃飯前用橘皮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治臟寒下痢白膿。心腹㽲痛,薑附散方

乾薑(炮),附子(炮裂去皮臍),訶黎勒(煨取皮),龍骨(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煎烏梅湯,空心調下。

治白滯痢久不瘥。黃連湯方

黃連(去須炒),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二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服。

白話文:

治療臟腑寒氣導致的下痢帶白膿,心腹絞痛,可以用乾薑、附子、訶黎勒和龍骨等藥材製成散劑服用。每服三錢,用烏梅湯調服,空腹服用。

對於長期白痢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用黃連和厚朴製成湯劑服用。每服五錢,水煎服,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