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七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四 (4)

1. 洞泄寒中

論曰內經謂長夏善病洞泄寒中。洞泄謂食已即泄。乃飧泄之甚者。此因春傷於風。邪氣留連,至夏發為飧泄。至長夏發為洞泄。蓋當春之時,陽氣在表。為風邪所中。入客於經。未至腑臟。風者、陽氣也。東方木也。木能勝土。脾胃受之。仲夏則陽盛之時。以陽邪之氣。逢陽盛之時。

白話文:

《內經》說長夏容易得洞泄寒中之病。洞泄是指吃過東西就拉肚子,是飧泄的嚴重狀態。這是因為春天受風寒,邪氣停留,到夏天就會變成飧泄,到了長夏就變成洞泄。這是因為春天陽氣在體表,被風邪入侵,進入經絡,還未到達臟腑。風是陽氣,東方屬木,木克土,脾胃受到影響。仲夏是陽氣旺盛的季節,陽邪之氣遇到陽盛之時,就會更加嚴重。

重陽必陰。病在脾胃。故為飧泄。陰生於午。至未而盛。是為長夏之時。脾土當王。脾為陰中之至陰。則陰氣盛。陰盛生內寒。故令人府藏內洞而泄。是為洞泄寒中之病。

治洞泄寒中。注下水穀。或痢赤白。食久即出,食物不消。附子丸方

白話文:

重陽必定會產生陰氣,病症在於脾胃,所以成為飧泄(一種腹瀉的症狀)。陰氣在中午生起,到了傍晚就會很旺盛,這是長夏的季節。脾土在這個時候應該主宰,脾胃是陰中之至陰,所以陰氣旺盛。陰盛則生內寒,所以讓人體內臟器功能失常而腹瀉。這就是洞泄寒中的病症。

附子(炮裂去皮臍),烏梅肉(炒乾各一兩),乾薑(炮一兩半),黃連(去須炒二兩

白話文:

  • 附子(用炮裂法除去皮和臍),烏梅肉(炒乾,各一兩),乾薑(炮製,一兩半),黃連(去除須炒製,二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飲下。日晚再服。

治洞泄冷痢。熟艾湯方

白話文:

把以上四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藥,每個丸藥的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服用15丸,空腹時用水送服。早上晚上各服用一次。

熟艾(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甘草(炙銼),乾薑(炮),赤石脂(各半兩),黃連(去須一兩),阿膠(炙令燥三分)

白話文:

熟艾(炒過)、附子(烘焙裂開並去除皮和肚臍)、甘草(炙烤並切碎)、乾薑(烘焙過)、赤石脂(各半兩)、黃連(去除根鬚,一兩)、阿膠(烤乾,三分)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治洞泄、不拘冷熱注下不止。如神散方

白話文:

取上述七種藥材,搗碎至如同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滿,濾去藥渣,在空腹時溫服。

治療瀉洩不止,不論寒熱皆可使用。此為「如神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椎碎用漿水煮半日焙乾各一兩),乾薑(炮),甘草(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附子(炮裂去皮臍): 將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白朮(椎碎用漿水煮半日焙乾各一兩): 將白朮椎碎,用漿水煮半日,然後焙乾。每味藥材取一兩。

乾薑(炮): 將乾薑炮製。

甘草(炙銼各半兩): 將甘草炙黃,然後切碎。每味藥材取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溫米飲調下。如熱瀉新水調下。

治寒中洞泄不止。及年高久瀉,健脾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的份量。空腹時用溫熱的米湯調服。如果是因為熱性腹瀉則用新鮮的冷水調服。

治療因寒引起的持續性腹瀉不停。以及年老長期腹瀉,可用健脾湯的處方。

烏頭(炮裂去皮臍三分),厚朴(去粗皮薑汁炙),甘草(炙銼),乾薑(炮各一分)

白話文:

烏頭(用火炮裂除去皮、去臍後切成三分大小),厚朴(去除粗糙的皮,用薑汁炙過),甘草(炙過後切碎),乾薑(用火炮過,切成各一分大小的份量)。

上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連並熱服。

治大腸積冷。洞泄不止。天仙子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四種藥材,切碎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七分滿,去渣後趁熱服用。

用於治療大腸寒冷積聚,腹瀉不止。此為天仙子丸的方劑。

天仙子,乾薑(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訶黎勒皮(各一兩)

白話文:

天仙子方由炮製後的乾薑、湯浸後去除白皮再烘焙的陳橘皮、訶黎勒皮各一兩組成。

上四味。先為粗末。用醋拌勻浸一宿。炒令黃色。再為細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下。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先研成粗末。用醋拌勻,浸泡一夜。炒至黃色。再研成細末。用醋煮麵糊和成丸藥。丸藥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治洞泄不止。兼治霍亂。附子湯方

附子(一枚重七錢者炮裂去皮臍)

上一味細銼。分二服。每服以水一盞。鹽半錢匕。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洞泄寒中。注下不禁。不思飲食。紅豆散方

紅豆(揀),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臍),乾薑(炮),硫黃(細研各一兩)

上四味。搗研為散。和勻。每服一錢匕。空心溫粥飲調下。再服當愈。

治洞泄不止。豆蔻湯方

肉豆蔻(七枚去殼),烏頭,白朮(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腹瀉不止,兼治霍亂,可用附子湯。取附子一枚(重七錢者,炮裂去皮臍),細銼,分為兩服,每服用清水一盞,鹽半錢匕,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治療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瀉,伴隨肛門失禁、不思飲食,可用紅豆散。取紅豆(揀選)、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臍)、乾薑(炮)、硫黃(細研,各一兩),搗碎研成散劑,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匕,空腹溫粥飲調服,服用兩次即可痊癒。

治療腹瀉不止,可用豆蔻湯。取肉豆蔻(七枚去殼)、烏頭、白朮(各一兩)。

上三味。用油四兩,先煎後二味。候白朮黃色。烏頭外裂里黃。取出烏頭,去皮臍。入肉豆蔻。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稍熱服。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用四兩油先煎,然後煎另外兩種藥物。等到白朮變成黃色,烏頭外裂裡黃,即可取出烏頭,去皮和臍。加入肉豆蔻。將三味藥研磨成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一杯水煎煮,煎至七分,去除渣滓,空腹、飯前服用,稍熱即可。

治脾胃虛寒。洞泄不止。四肢逆冷。心腹㽲痛。溫中丸方

肉豆蔻仁,硫黃(研),乾薑(生用),附子(炮裂去皮臍),龍骨(各二兩)

上五味為細末。用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艾湯下。

治脾胃虛寒。洞泄注下。腹脹腸鳴。肉豆蔻丸方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寒、腹瀉不止、四肢冰冷、心腹隱痛,可用溫中丸方:肉豆蔻仁、硫黃(研磨)、生薑、炮製去皮臍的附子、龍骨(各二兩),將以上五味研成細末,用麵糊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三十丸,飯前用艾湯送服。

治療脾胃虛寒、腹瀉不止、腹脹腸鳴,可用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五枚去殼),木香(一分),蠍梢(炒一錢),陳橘皮(去白焙),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胡椒(各半兩)

白話文:

肉豆蔻(五枚,去掉外殼),木香(一分),蠍尾(炒過的一錢),陳年橘皮(去除白色的部分,並烘烤過),附子(炮裂後去掉皮臍),乾薑(炮製過),胡椒(各半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面粥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米飲下。

治脾胃虛冷,洞泄不止。厚朴乾薑丸方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兩),乾薑(炮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各一兩),訶黎勒(皮三分)

上五味為細末。醋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食前熟米飲下、日三。

治脾胃久寒。大腸虛滑洞泄,豆蔻附子散方

肉豆蔻仁(麵裹炮熟),附子(去皮臍銼鹽炒),縮砂(去皮各半兩),木香(半分)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食前米飲調下。

治脾冷洞泄。丁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麵糊和成豌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腹瀉不止。

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炙烤三兩,乾薑炮製二兩,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白朮和訶黎勒各一兩,訶黎勒取皮三分。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空腹飯前用熟米湯送服,每日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久寒,大腸虛弱滑泄。

肉豆蔻仁用麵粉包裹後炮製至熟,附子去除皮和臍後切碎並用鹽炒,縮砂去皮,木香取一半。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匕,飯前用米湯調服。

此方用於治療脾寒腹瀉。

丁香(二錢),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半兩),肉豆蔻(去殼二枚麵裹炮熟),檳榔(一枚炮銼)

白話文:

丁香(二錢),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燒烤半兩),肉豆蔻(去殼兩枚用麵包裹炮熟),檳榔(一枚炮製成細末)。

上四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熱粥飲調下。

治脾胃氣寒。大腸虛滑。日夜不止。火輪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肉豆蔻(去殼半兩面裹炮熟),乾薑(炮一分)

上三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陳粟米飲調下。

治脾胃虛寒。洞泄不止。橘皮散方

白話文:

上列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匕,用熱粥調服。這方可用於治療脾胃氣寒,大腸虛滑,導致日夜不停地腹瀉。

附子(炮製後去皮臍,取一枚),肉豆蔻(去殼,取半兩,用麵裹好炮製至熟),乾薑(炮製,取一分)。

將上述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匕,用陳粟米粥調服。此方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腹瀉不止。

陳橘皮(去白焙),白朮(炒各二兩),訶黎勒(皮炮),乾薑(炮),枳殼(去瓤麩炒),桂(去粗皮),木香(炮),人參,甘草(炙銼各一兩),草豆蔻(煨去皮五枚),檳榔(炮銼七枚),半夏(湯洗七遍生薑汁製三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一兩半)

白話文:

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並烘烤),白朮(炒各二兩),訶黎勒(果皮經過炮製),乾薑(炮製),枳殼(去除瓤和麩皮,並炒),桂皮(去除粗皮),木香(炮製),人參,甘草(炙烤並切碎各一兩),草豆蔻(烘烤後去除皮五枚),檳榔(炮製並切碎七枚),半夏(用湯水洗七次,並用生薑汁浸泡三分),厚朴(去除粗皮,並用生薑汁炙烤一兩半)

上一十三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煎生薑棗湯調下。

治脾寒洞泄。黃連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生薑棗湯煎煮後送服。

治療脾臟虛寒引起的腹瀉。此為黃連飲方。

黃連(去須炒),訶黎勒(煨去核),地榆,芍藥(炒各一兩),木香,當歸(切焙各三分),甘草(炙二分)

白話文:

  • 黃連(去除根須後炒製)

  • 訶黎勒(烘焙後去除果核)

  • 地榆

  • 芍藥(炒製,各一兩)

  • 木香

  • 當歸(切片並烘焙,各三分)

  • 甘草(炙烤,二分)

上七味。細銼。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洞泄寒中,二黃丸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細細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滿,濾去藥渣後溫熱服用,一日三次。

用於治療腹瀉屬於體內受寒的情況,此為二黃丸的方子。

黃連(去須炒),黃柏(去粗皮炙銼),附子(炮裂去皮臍),烏梅(肉炒),乾薑(炮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分)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黃連(去除鬚根後炒製),黃柏(去除粗糙的外皮,烤焦後銼碎),附子(烘烤後裂開去皮去肚臍),烏梅(連核一起炒製),乾薑(炮製,每種各半兩),甘草(烤焦後銼碎,一分)

治臟腑冷極。或久冷傷憊。洞泄下痢。穀米不化。飲食無味。肌肉瘦瘁。心多嗔恚。及婦人產後虛冷下痢。一切水瀉冷痢。木香散方

白話文:

治療臟腑極度寒冷。或者長久寒冷、疲憊。腹瀉、下痢。吃進去的穀米沒有消化。飲食沒有味道。肌肉瘦弱。心裡經常生氣和怨恨。及婦女生產後虛弱、寒冷、下痢。各種水瀉、寒冷腹瀉。

木香,補骨脂(各一兩),高良薑,縮砂仁,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三分),陳橘皮(去白焙),桂(去粗皮,白朮(各半兩),胡椒,吳茱萸(湯洗三五遍各一分),赤芍藥(半兩),肉豆蔻(四枚去殼),檳榔(銼一枚)

白話文:

  • 木香:一兩。

  • 補骨脂:一兩。

  • 高良薑:三分。

  • 縮砂仁:三分。

  • 厚朴:三分,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過。

  • 陳橘皮:半兩,去除白色的內皮,並焙過。

  • 桂:半兩,去除粗皮。

  • 白朮:半兩。

  • 胡椒:一分。

  • 吳茱萸:一分,用水沖洗三到五遍。

  • 赤芍藥:半兩。

  • 肉豆蔻:四枚,去除外殼。

  • 檳榔:一枚,切碎。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用不經水豬肝四兩。去筋膜。批為薄片。重重滲藥。置一鼎中,入漿水一碗,醋半合,蓋復煮肝熟,入鹽一錢,蔥白三莖細切,生薑彈子許拍破,同意水欲盡,空心為一服,冷食之,初服微瀉不妨,此是逐下冷氣,少時自止,渴即飲粥湯。

治洞泄大腸切痛,腸鳴食不化,木香訶黎勒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匙。用未接觸水豬肝四兩,去掉筋膜,切成薄片。將藥粉一層一層地撒在豬肝上,放進一個鍋裡,加入一碗漿水、半碗醋,蓋上鍋蓋煮熟豬肝,加入一錢鹽、三莖細切的蔥白、彈子大小拍破的生薑,飯後服用,直到水將盡時停火,空腹吃一服,冷食。服用初期可能會出現輕微腹瀉,這是為了排出體內的寒氣,很快就會自然停止。如果口渴,可以喝粥湯。

木香(半生半炒共一兩),訶黎勒(煨去核三分),白朮(一兩),桂(去粗皮),蕪荑(炒各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焦各二兩),高良薑(炒),肉豆(銼去殼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乾薑(炮一分)

白話文:

  • 木香(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總共一兩)

*訶黎勒(煨熟後去掉果核,取三分) *白朮(一兩) *桂枝(去掉粗皮,一兩半) *蕪荑(炒熟,一兩半) *附子(炮裂後去掉皮和肚臍,二兩) *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炙烤至焦黑,二兩) *高良薑(炒熟,一兩) *肉豆蔻(銼碎,去掉外殼,一兩) *甘草(炙烤後銼碎,半兩) *乾薑(炮製後,取一分)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用陳曲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煨生薑鹽湯下。

治因傷水飲後,變成暴泄,白芷黃連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一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陳年麴末,用水煮成糊狀,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煨熟的生薑鹽湯送服。

此方用於治療因飲食過量冷飲或受寒後,突然發生的腹瀉,即白芷黃連湯方。

白芷(一兩半),黃連(去須一兩),地榆(一兩半),當歸(銼焙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木香(一兩),赤石脂(一兩半),黃芩(去黑心半兩),芎藭(一兩半),訶黎勒(皮煨一兩),肉豆蔻(一枚煨去殼),白朮(一兩),桂(去粗皮一兩)

白話文:

白芷(75公克),黃連(去須60公克),地榆(75公克),當歸(銼焙50公克),附子(炮裂去皮臍75公克),木香(60公克),赤石脂(75公克),黃芩(去黑心25公克),川芎(75公克),訶黎勒(皮煨50公克),肉豆蔻(一個,煨去殼),白朮(60公克),桂枝(去粗皮50公克)

上一十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三。

治大腸洞泄,水穀入即注下,烏梅丸方

烏梅肉(炒四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乾薑(炮二兩),黃連(去須炒五兩),肉豆蔻(去殼五枚)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治洞泄水穀注下。黃連阿膠湯方

白話文:

上一味藥方共十三味,將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煮,加入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渣後空腹溫服,每日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大腸洞泄,水穀入口即瀉下。另一方為烏梅丸,由烏梅肉(炒四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乾薑(炮二兩)、黃連(去須炒五兩)、肉豆蔻(去殼五枚)五味藥材組成。將藥材搗碎過篩製成粉末,再用煉蜜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米湯送服。

此方亦用於治療洞泄水穀注下。還有一方為黃連阿膠湯。

黃連(去須),阿膠(炙燥),烏梅肉(炒各二兩),山梔子仁(三十枚),黃蘗(去粗皮銼一兩)

白話文:

  1. 黃連(去除須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濕溫證、肺熱咳嗽等疾病。

  2. 阿膠(炙燥):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婦女月經不調、崩漏等疾病。

  3. 烏梅肉(炒):具有收斂止汗、生津止渴、澀腸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盜汗、口渴、腹瀉等疾病。

  4. 山梔子仁(三十枚):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目赤腫痛、黃疸等疾病。

  5. 黃蘗(去粗皮銼一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濕溫證、肺熱咳嗽等疾病。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日二。

治五臟泄痢。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半生半煨並去核),肉豆蔻(去殼),木香(各三分),乾薑(炮),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煮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飲下。

治洞泄寒中。水穀不化。黃連當歸湯方

黃連(去須),當歸(切焙),甘草(炙銼各二兩),酸石榴皮(銼炒四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後溫服,空腹飯前服用,一天兩次。此方用於治療五臟泄瀉。

訶黎勒丸的製作方法是:將半生半煨去除核心的訶黎勒、去殼的肉豆蔻、木香各三分,炮製的乾薑、炙炒的甘草各半兩,以上五味搗碎成末,用醋糊將藥末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米飲送服。

此方用於治療寒邪侵襲腸胃導致的泄瀉,以及水穀不化等症狀。

黃連當歸湯的製作方法是:將去除須的黃連、切片焙乾的當歸、炙炒的甘草各二兩,以及銼碎炒過的酸石榴皮四兩,以上四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後溫服,空腹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