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七十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三 (5)

1. 酒癖

論曰胃弱之人,因飲酒過多,酒性辛熱。善渴而引飲。遇氣道否塞。酒與飲俱不化。停在脅肋。結聚成癖,其狀按之有形,或按之有聲,脅下弦急脹滿,或致痛悶,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故謂之酒癖。

治酒癖痰多,脅脹氣喘,大黃桃仁丸方

白話文:

中醫有云,胃弱的人,由於飲酒過多,酒性辛熱。容易感到口渴,因而引發飲水。遇到氣道阻塞,酒和水都無法消化。停留在兩脅和肋骨之間,積聚成癖,用手按壓能摸到形體,或能聽到聲音。脅肋下方弦緊脹滿,或者導致疼痛悶氣,肌肉消瘦,不能吃東西,但都由於喝酒引起的。所以稱之為酒癖。

大黃(銼炒),桃仁(去皮雙仁炒研),芎藭,陳橘皮(湯浸去瓤焙),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各一兩),乾薑(炮),高良薑,小草(各三分)

白話文:

  • 大黃(切碎並炒過)

  • 桃仁(剝皮、切成兩半,炒過並磨成粉)

  • 芎藭(川芎根莖)

  •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果瓤,烘烤過)

  • 蜀椒(去籽並用小火炒出汗,每劑量為一兩)

  • 乾薑(炮製過的薑片)

  • 高良薑(良薑的根莖,切片)

  • 小草(益母草的根莖,切片)(各為三分)

上八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飲下。日三。

治酒癖食塊痰積。及血氣血刺血塊,陰陽二毒,水銀煎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搗杵三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稀粥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水銀,鉛各(半兩結砂子),膩粉(半兩),硇砂(通用者),硼砂(各一兩),礞石(一分),巴豆(二粒去皮心膜出油研)

白話文:

  • 水銀:半兩

  • 鉛:半兩,結砂子

  • 膩粉:半兩

  • 硇砂:一兩(通用者)

  • 硼砂:一兩

  • 礞石:一分

  • 巴豆:二粒(去皮心膜出油研)

上七味,除膩粉外。合研勻,用大棗八枚去核,以水調膩粉。分填於棗內,以濕紙五重,逐枚裹之,灰火內煨熟。去紙並棗皮,將棗肉與前藥同研勻。每服皂子大一丸。安舌上勿嚼。用薑棗湯吞下,取下積滯效。

治酒毒發,四肢黃腫,積聚成塊,行風順氣,四神散方

白話文:

除了膩粉之外,將上述七味藥物研磨均勻。

使用八顆大棗,去除棗核,並用水調和膩粉。

將膩粉填入棗內,再用五層濕紙將每一顆棗子包起來,放入灰火中煨熟。

去除紙張和棗皮,將棗肉與先前的藥物一起研磨均勻。

每次服用一丸,大小如同皁子。

將藥丸放在舌頭上,不要咀嚼。

用薑棗湯送服,以達到緩解積滯的效果。

甜葶藶(一兩湯浸炒令紫色),海藻(一兩洗去鹹味),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1. 甜葶藶(一兩,用湯浸泡後炒至紫色的)

  2. 海藻(一兩,洗了去除鹹味)

  3. 吳茱萸(一兩,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

  4. 陳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去掉白色瓤,烘乾)

上四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生薑半棗大劈破。同煎至六分。和滓溫服。

治酒痃癖水飲不消。兩脅脹滿。時復嘔吐,腹中水聲。乾薑丸方

白話文:

取上方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一杯水。生薑切半棗大小,一同煎煮至剩六分滿。連渣一起溫服。

治療因酒引起的痃癖和水飲不消,兩側肋骨下脹滿,時常嘔吐,腹部有水聲。此為乾薑丸的配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葛根(一兩銼),白朮,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乾薑(一兩,砲制方法:用火炮裂,然後切碎),葛根(一兩,切碎),白朮,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瓤),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的果瓤,然後烘乾),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然後切碎)。

上六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飲下、日二。

又方

川芎(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上二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蔥白酒調下。

治癖氣在兩脅結聚不散。硇砂丸方

白話文:

第一方

將六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充分攪拌,用力搗至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粥或湯藥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第二方

川芎(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成薄片)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蔥白酒調服。

功效

兩方均可治療癖氣積聚於兩脅,無法散開的症狀。

  • 硇砂丸:為中醫藥方,含有硇砂等成分,需慎用。

硇砂(三錢細研),巴豆(十二枚去心皮),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燋去子),五靈脂,乾薑(炮),京三稜(煨各半兩)

白話文:

  • 雄黃(三錢,研磨成細粉)

  • 巴豆(十二枚,去除心皮)

  • 川烏頭(半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

  • 芫花(半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 皁莢(半兩,去除黑皮,塗上酥油炙烤至焦黃,去除種子)

  • 五靈脂(半兩)

  • 乾薑(炮製過的,半兩)

  • 京三稜(煨過的,半兩)

上八味。搗羅後六味為末,入前二味拌勻、再羅。每秤此藥末一兩。入去皮心膜油煎黑色巴豆十二枚。研和勻,以醋煮麵糊。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五丸加至七丸。茶酒熟水任下。

治酒癖至妙,通神丸方

白話文:

這方藥是由八味藥組成。先將後六味藥搗碎成末,再將前二味藥加入拌勻,最後再過篩。每秤取此藥末一兩。加入去皮、去心膜、油煎至黑色的巴豆十二枚。將巴豆研磨成粉,和藥末均勻混合,再加入醋煮熟的麵糊。將藥糊搓成像大麻子大小的丸劑。每服五丸,逐漸增加至七丸。可以用茶、酒或熟水送服。

乾薑(炮),知母(焙),烏頭(炮裂去皮臍各一兩),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研半兩)

白話文:

  • 乾薑(炮製過):

  • 知母(炒過):

  • 烏頭(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各一兩):

  • 巴豆(去除皮和心膜,榨出油,研磨成粉,半兩):

上四味。搗羅前三味為末,入巴豆同研勻。以酒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加至十丸。臨臥生薑湯下。

治酒癖食積,逐痛氣,紫金丸方

白話文:

用以上四種藥。搗碎前面三種藥材成末,加入巴豆一同研磨均勻。用酒煮麵糊。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七丸,逐漸加至十丸。睡前用生薑湯送服。

代赭石末,硇砂末,巴豆霜(各一分),木香(末),丹砂末(各炒二錢匕),膩粉,礞石末(各炒三錢匕)

白話文:

代赭石研末、硇砂研末、巴豆霜(各一份)、木香(研末)、丹砂研末(各炒二錢匙),膩粉、礞石研末(各炒三錢匙)。

上七味合研勻細。以燒粟米飵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至三丸。冷橘皮湯下。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炒黃的粟米粉和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2-3丸。用冷橘皮湯送服。

治酒癖脅下脹滿,不能飲食。栝蔞散方

栝蔞實(去殼焙乾一兩),陳曲末(微炒半兩)

上二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蔥白湯調下。

治宿食酒癖。鱉甲大黃丸方

白話文:

治療因喝酒過多導致脅下脹滿、無法進食的症狀,可以使用栝蔞散:將栝蔞果實去殼焙乾一兩,陳曲末微炒半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匕,用蔥白湯送服。

治療積食和酒癖,可以用鱉甲大黃丸。

鱉甲(生末),大黃(生末),吳茱萸(末各二兩),硇砂(火枯半兩與上三味用米醋二升慢火煎成膏入後藥),京三稜(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木香,白朮,肉豆蔻(去殼),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鱉甲(生粉)、大黃(生粉)、吳茱萸(粉末,各二兩)、硇砂(火上燒乾半兩,與以上三種藥材用米醋二升,用小火煮成膏狀,加入後續藥材)、京三稜(炮製過的)、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內皮,烘乾)、木香、白朮、肉豆蔻(去除外殼)、枳殼(去除果肉,洗淨,炒製,各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後六味為末。將前鱉甲煎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飲任下,空心服。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材,搗碎研磨後,其中六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將前面煎過的鱉甲湯汁過濾後,與藥末和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酒送服,空腹服用。逐漸增加至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