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七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 (3)

1. 大衄

論曰大衄者、口耳皆血出是也。蓋血為榮而藏於肝,氣為衛而主於肺,肺開竅於鼻。三者相為流通,若熱氣乘血而甚,則氣血妄行與氣衝激,錯溢於上竅,故鼻衄不已,而口耳皆出血也。

白話文:

所謂大量鼻血直流,並且口、耳也都出血的現象。因為血是精華的來源,貯藏在肝臟;氣是保護人體的屏障,作用在肺部,肺部在鼻子開竅。三者相互溝通。如果熱氣過剩,侵襲血液,就會造成氣血亂竄,與氣衝激相激盪,溢出口、鼻、耳三個竅,所以鼻血直流不止,而且口、耳也出血。

治大衄不止。遠志湯

遠志(去心),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阿膠(炙燥),當歸(切焙),藕節(洗淨),甘草(炙),大黃(銼炒),芎藭(各半兩),桂(去粗皮),沒藥(研),麻黃(去節),桃核仁(湯浸去皮尖炒令黃色各一分),牡丹皮(三分,柴胡(去苗一兩)

白話文:

遠志(去除中心),天門冬(去除中心並烘烤),麥門冬(去除中心並烘烤),阿膠(炙烤並乾燥),當歸(切片並烘烤),藕節(清洗乾淨),甘草(炙烤),大黃(切碎並炒熟),芎藭(各半兩),桂皮(去除粗皮),沒藥(研磨),麻黃(去除節),桃核仁(用湯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然後炒至黃色,每種一錢),牡丹皮(三錢),柴胡(去除根莖,一兩)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血妄行,九竅皆出,服藥不住者,南天竺飲

南天竺草(生瞿麥者是拇指大一把銼),山梔子(三十枚去皮),生薑(一塊如拇指大),大棗(去核五枚),甘草(炙半兩),燈草(如小指一大把)

白話文:

  • 南天竺草:一把,指甲大的就夠了,生長在瞿麥旁的更好。

  • 山梔子:三十個,去掉外皮。

  • 生薑:拇指大的一塊

  • 大棗:去掉核,五顆。

  • 甘草:半兩,烤過的。

  • 燈草:一小把,和我們小指一樣大。

上六味銼。水一大碗,煮至半碗,去滓通口服。

治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苦參湯

苦參(銼),黃連(去須各一兩),大黃(炒一兩),梔子(去皮七枚)

白話文:

苦參(切碎),黃連(去掉鬚根,各一兩),大黃(炒過的一兩),梔子(去皮,七枚)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地黃汁一合,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將上四味藥粗略搗碎,過篩,每次取三錢匕的藥,加一盞水,加入生地黃汁一合,煎煮至七分熟,去掉藥渣,溫服。

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阿膠湯

阿膠(炙燥一兩),蒲黃(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中盞,入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分,溫服,急以帛系乳,隨衄左右系之。兩鼻竅俱出,則盡系兩乳,不計時候。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搗碎後篩過,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中碗,加入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分,溫服,立即用布條綁住乳房,根據鼻血方向繫於左右乳房上。雙鼻孔同時出血,則兩側乳房都要繫綁,不分時間。

治鼻衄至一斗,並大衄。聖效方

線(五兩),人中白(一團如雞子黃大)

上二味,燒為灰研細,每服二錢匕,溫水調下,

治大衄口耳鼻俱出血,牡蠣散

左顧牡蠣(燒赤一分),石膏(碎研一兩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早晨日午晡時,各一服,亦可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溫酒送服。早晨、中午、下午各服用一次。也可以做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小,一次服三十粒,用酒送服。

治大衄不止,萊菔酒

萊菔(不拘多少用)

上一味,每細銼一合,用酒一盞,先煎百沸,次下萊菔,再煎一兩沸,放溫濾去滓頓服。

治大衄,玉漿散方

白麵(不拘多少)

上一味,每服三錢匕,用冷水調下。

治九竅出血,刺薊飲方

刺薊

上一味,每用一握,絞取自然汁。以酒半盞相和,頓服之,如無青汁。只搗乾者為末,冷水調下三錢匕。

治鼻中及耳,皆出血不止,黑神散

刺蝟皮(燒灰存性半兩),人中白(半錢)

上二味,細研為散,每用少許,吹鼻中。

治大衄。口鼻出血,血上心胸氣急勞熱,生地黃飲

生地黃(四兩),黃芩(去黑心),赤芍藥,竹茹(各三兩),蒲黃(三大合),地骨皮(五兩)

白話文:

生地黃(160公克),黃芩(去掉黑色的芯),赤芍藥,竹茹(各120公克),蒲黃(60公克),地骨皮(200公克)

上六味。除蒲黃外,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後日二。

治大衄不止方

龍骨

上為末,用蘆管吹入鼻中、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