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七十 (1)
卷第七十 (1)
1. 鼻衄統論
論曰內經謂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蓋脾土也,肝木也,土本畏木,今脾移熱於肝,則是土氣反盛,熱往乘木,肝所藏者血,其神為魂,虛熱勝之,故驚而衄也,從春至夏者為太陽衄,從秋至冬者為陽明衄,巢元方曰,寸口微芤者衄,寸脈微苦寒為衄,寸脈微弱,尺脈澀,發熱,而弱為無血、必厥。
白話文:
《內經》上說: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就會引起驚嚇引起的鼻子出血。脾屬土,肝屬木,土性本應畏懼木性。現在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說明土性反而旺盛,熱氣侵犯了木性。而肝臟儲藏著血液,它的神魂為「魂」。虛熱勝過肝臟,所以驚嚇而鼻子出血。從春天到夏天發生的,是太陽經的鼻子出血;從秋天到冬天發生的,是陽明經的鼻子出血。巢元方說:寸口脈搏微弱而芤動的人容易鼻子出血;寸脈微弱而且微寒的人容易鼻子出血;寸脈微弱,尺脈澀滯,發熱,而且微弱的人,是沒有血的,一定會暈厥。
其人微嘔,夫厥當眩,不眩而反頭痛,痛為實,下虛上實必衄,凡是之類,皆其脈也,孫思邈曰,鼻頭白者亡血,設令微赤,非時者死,病人色白皆亡血也,凡時行衄不宜斷之,如一二升以上恐多者,即以龍骨末吹之,凡是之類,皆其候也,以至九竅血俱出者,謂之大衄,膽移熱於腦,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衄血血汗者,謂之衄衊,治之各有方論。
白話文:
這個人稍微嘔吐,應該眩暈,沒有眩暈反而頭痛,疼痛就是實證,下虛上實必定流鼻血,凡是這類的症狀,都是他的脈象。孫思邈說,鼻頭發白的人會流血,如果鼻頭微紅,不在適當的時候死亡,病人面色發白的人都流血。凡是經常流鼻血的,不應該制止它,比如有超過一、二升以上的恐怕很多,就用龍骨末吹,凡是這類的症狀,都是它的徵候,以至於九竅都出血的,叫做大流鼻血,膽火的熱氣移向大腦,熱盛則陽絡溢出,陽絡溢出則從鼻子血和汗都出來,叫做衄衊,治療的方法各有各的理論。
2. 鼻衄
論曰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蓋木剋土者也,脾土熱氣移於肝木,則神魂驚而血行不由其道,肺主氣,開竅於鼻,血隨氣上,今既妄行,故出於鼻竅而為衄也。
治鼻衄。伏龍肝湯方
白話文:
脾臟的熱氣轉移到肝臟,就會導致驚嚇流鼻血的現象。這是因為木剋土的緣故。脾臟屬土,肝臟屬木。脾臟的熱氣轉移到肝臟,就會導致肝臟的魂魄受到驚嚇,血液運行失常,肺臟主掌氣,通達於鼻孔。血液隨著氣上升,如今血液妄行,所以從鼻孔流出,就變成流鼻血的現象。
伏龍肝,細辛(去苗葉各半兩),芎藭(一分),桂(去粗皮),白芷,乾薑炮,芍藥,甘草(炙銼),吳茱萸(湯浸一宿與大豆同炒去豆各一兩)
白話文:
伏龍肝,細辛(除去苗和葉,各半兩),芎藭(一分),桂(除去粗糙的皮),白芷,乾薑炮(指用蜜炒),芍藥,甘草(烤焦切碎),吳茱萸(用水浸泡一夜,與大豆同炒,去除豆子,各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酒一盞,煎至七分,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二沸,去滓溫服,日三。
治鼻衄。蒲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九味草藥,搗碎篩勻,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盞酒,煎至七成,加入生地黃汁一合,再煎煮一二沸,去渣溫服,一日三次。
蒲黃,柏子仁研,當歸切焙,阿膠炙燥,棕櫚燒存性研,亂髮灰研各一錢
白話文:
蒲黃、柏子仁研磨成粉末,當歸切片後烘烤,阿膠烤乾後研磨成粉末,棕櫚燒後留下藥性研磨成粉末,亂髮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各一錢。
上六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生藕節自然汁調下,如肺損吐血,用地黃自然汁調下,腸風下血,用樗根皮煎湯調下,婦人帶下,艾湯調下。
治邪熱上攻,鼻衄煩悶,比金丸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搗碎研成散劑,每次服二錢勺,用鮮藕節榨出的汁調服。如果有肺部損傷、咯血的情況,改用生地黃榨出的汁調服。如果有腸道脹氣、下血的情況,改用樗根皮煎出的湯汁調服。如果是婦女帶下過多,改用艾草熬出的湯汁調服。
鬱金(雪水煮令透切曝乾一兩),紫石英,白石英,白茯苓(去黑皮),水銀(各一分),黑鉛(半分與水銀同結沙子),甘草(生銼一分,龍腦研半錢)
白話文:
鬱金(用雪水煮透,曬乾,取一兩),紫石英、白石英、白茯苓(去掉黑皮),水銀(各取一份),黑鉛(取半分,與水銀混合,結合成沙子),甘草(取一份,生銼,龍腦研磨成半錢)
上八味,除沙子外,搗研為末,用黃牛膽汁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甘草湯放冷磨下。
治鼻衄睡黃散方
白話文:
把前述八種藥物除沙子外,搗研成粉末,用黃牛的膽汁調和成丸,丸藥像彈珠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用煎好的甘草湯放涼送服。
惡實(一兩半),雄黃(研),馬牙消(研),甘草(生銼各半兩),牛黃(研一錢)
白話文:
惡實(15克),雄黃(研成粉),馬牙消(研成粉),甘草(生銼各10克),牛黃(研成粉1克)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用豬膽汁與新汲水調下,相次便睡,微有汗出為效,如時氣黃髮舌脹咽喉腫,及熱極者,如前法斟酌多少服。
治鼻衄㗜鼻方
駝糞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搗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豬膽汁和新汲的水調和服用,隨後就應該立即入睡,如果微微出汗即為有效。如果遇到時疫、黃髮、舌頭腫脹、咽喉腫脹,以及體內熱氣過盛的人,可以按照前面的方法斟酌服用多少。
上一味,不以多少,用新藏瓶一個,打開底,入糞在內,燒成灰,取出研細,用麝香少許研勻,隨衄血鼻㗜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只有一味藥,不需要多少。用一個新的陶瓷瓶,打開底部,放入糞便,燒成灰,取出研成細末。再取少許麝香研勻,隨鼻血流出多少而用多少。
治鼻衄。防己散方
防己(生用三兩)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新汲水調下,老人小兒酒調一錢匕,服更用熱湯調少許,鼻中㗜氣,佳。
治鼻衄。烏沙散方
細煙香墨(二兩)
上一味,為細散,每服一錢匕,臘茶清調下。
治鼻衄。地金湯方
生乾地黃(焙),生干藕節(各二兩)
上二味,細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治肺壅鼻衄。玉塵散方
白麵,箬葉灰(各三錢)
上二味,研令勻,分為二服,食後,井華水調下。
治鼻衄。吹鼻方
百葉石榴花
上一味,搗羅為細末,每用少許,吹鼻中。
治鼻衄札耳方
延胡索
上一味搗羅為末,用綿裹札耳內,左衄札右,右衄札左,左右俱衄,則兩耳俱札。
治鼻衄。貼鼻方
鹿角膠(不以多少)
上一味,以沸湯浸軟,貼鼻坳上,更以酵面調令稀稠得處若左竅出血則塗右邊右竅出血則塗左邊。
治鼻衄,貼背膏方
京三稜(大者一枚)
上一味,以濕紙裹,於慢火中煨熟。乘熱椎碎、搗羅為細末。醋者面調糊,貼背第三椎上。
治鼻衄。克效湯方
白話文:
治療鼻出血,有許多中醫古方。例如防己散,以防己為藥,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新汲水調服。老年人和小孩可以用酒調服一錢匕,並用熱湯調少許服用,可以改善鼻中氣悶。
另外,烏沙散以細煙香墨為藥,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匕,用臘茶水調服。
地金湯則以生乾地黃和生干藕節為藥,切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水一盞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後溫服,臨睡前服用。
玉塵散用白麵和箬葉灰研磨成細粉,分為兩服,飯後用井華水調服。
吹鼻方以百葉石榴花研磨成細末,每次少許吹入鼻中。
延胡索搗碎成末,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內。左邊鼻孔出血塞右耳,右邊鼻孔出血塞左耳,若左右鼻孔都出血則塞入兩耳。
鹿角膠以沸水浸軟,貼於鼻樑上,用酵面調成糊狀,左邊鼻孔出血塗右邊,右邊鼻孔出血塗左邊。
貼背膏以京三稜煨熟,研磨成細末,用醋和麵粉調成糊狀,貼於背部第三椎上。
克效湯則以…
甘草(炙銼),桑耳(焙各三分),枳殼(去瓤麩炒),大黃(銼炒半兩),麥門冬(去心焙),槐實(炒各一兩半),白芷,雞蘇葉,百合,黃耆(銼),白前,連翹,檳榔(銼各一兩),薑黃(二兩)
白話文:
甘草(先炙再切碎),桑耳(焙乾後各取三分),枳殼(果皮內白色的瓤要去除,之後炒過),大黃(切碎後炒成半兩),麥門冬(去芯並焙乾),槐實(炒過的槐樹果實,各取一兩半),白芷、雞蘇葉、百合、黃耆(切碎)、白前、連翹、檳榔(切碎,各取一兩),薑黃(取二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鼻衄方
燒亂髮灰(一錢),人中白(半錢),麝香(一字)
上三味,合研勻,吹少許入鼻中,立效
又方
羊脛炭皮(拍碎炒令通赤一兩),伏龍肝(半兩),麝香(一錢)
上三味,細研如粉,每服二錢匕,冷水調下。或研小薊汁調下亦得。
治肺積熱極,衄血吐血。方
黃明膠末一錢,桑葉末二錢,伏龍肝末一錢半
上三味,研勻為散。糯米飲、調下二錢匕。
治鼻衄。刺薊湯方
大薊根一兩,相思子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
治鼻衄血。蔥白汁方
蔥白
上以一握搗絞取汁,投酒少許,點三兩滴入鼻瘥。
白話文:
治療鼻出血的藥方
取以下十四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約15克(五錢匕),加入一碗半的水(約450毫升)及三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二(約300毫升),去除沉澱物後溫熱服用。
另一治療鼻出血的藥方
將燒焦的亂髮灰烬(約3克,一錢)、人中白(約1.5克,半錢)以及麝香(少量)混合研磨均勻,吹入少量到鼻腔中,能迅速見效。
再一治療鼻出血的藥方
使用一兩(约37.5克)拍碎並炒至全紅的羊腿炭皮,搭配半兩(约18.75克)伏龍肝和一錢(约3克)麝香,細緻研磨成粉末狀。每次服用約6克(二錢匕),可用水調服,或是用小薊榨汁調和服用也行。
治療肺部積熱嚴重,導致鼻出血或吐血的藥方
將黃明膠末一錢(约3克)、桑葉末二錢(约6克)、伏龍肝末一錢半(约4.5克)這三種藥物混合研磨均勻成為散劑。使用糯米水調和,每次服用約6克(二錢匕)。
治療鼻出血的【刺薊湯】方
取大薊根一兩(约37.5克)、相思子半兩(约18.75克),粗略搗碎篩選後,每次服用約9克(三錢),加入一碗水(约300毫升)煎煮至剩餘約210毫升(七分),去除沉澱物後冷卻後服用。
治療鼻出血的【蔥白汁】方
僅需蔥白一把,搗爛絞取其汁液,加入少量酒,點滴三至四滴進入鼻腔,即可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