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六十九 (3)
卷第六十九 (3)
1. 吐血後虛熱胸中痞口燥
論曰:上焦有邪,則傷於藏,藏氣傷則吐血。人病吐血之後,榮衛俱虛,陰陽否隔,陽氣不降,故身體虛熱,胸中煩痞而口舌乾也。
治吐血後,胸中痞痛,口燥不喜食。補肺湯方。
白話文:
論述說道:上焦有邪氣,則會損傷內臟,內臟之氣受損就會吐血。人患了吐血之後,榮衛之氣皆虧虛,陰陽無法調和,陽氣不下降,所以身體虛熱,胸中煩悶痞塞而且口舌乾燥。
黃耆(細銼),桂(去粗皮),生乾地黃(焙),赤茯苓(去黑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紫菀(去苗土),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當歸(切,焙),五味子(各二兩),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銼),鍾乳(研成粉),白石英(研成粉),人參,桑根白皮(銼,炒各一兩)
白話文:
將黃耆切碎,桂枝去掉粗糙的樹皮,地黃用微火焙乾,赤茯苓去掉黑皮,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浸泡烤製,紫菀去掉根部,橘皮用熱水浸軟,將白色部分去至,再微火焙乾,當歸切片後焙乾,五味子皆用二兩,遠志去掉果核,麥門冬去掉中間的芯並焙乾,甘草烤乾切碎,鍾乳磨成粉末,白石英磨成粉末,人參和桑白皮切碎,炒過各取一兩
上一十六味,除別研外,粗搗篩,再入研藥同和勻。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大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治心肺壅熱,上焦不利,吐血,胸中痞,口乾。地黃湯方。
白話文:
前述的十六種藥材,除另研的藥材外,其餘要粗略搗碎過篩後,再放入研缽磨細,磨好後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即可。每次服用五錢匕,與一杯半的水、兩枚劈破的大棗一同煮,煮到剩下一杯的量即可。將藥渣濾掉,趁溫熱時服用,每天服兩次,隔一天服一次。
生乾地黃(焙),地骨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大黃(濕紙裹煨,銼),玄參黃芩(去黑心),當歸(切,焙),麥門冬(去心,焙),藿香(取葉),升麻,紫菀(去苗土),桑根白皮(銼各一兩)
白話文:
-
生乾地黃(焙):以生乾的地黃,焙製而成。
-
地骨皮:一種中藥材,為茜草科植物地骨皮的根莖。
-
赤茯苓(去黑皮):茯苓去除黑皮後,再使用。
-
甘草(炙,銼):甘草經過炙製後,再銼切成小塊。
-
大黃(濕紙裹煨,銼):大黃用濕紙包起來,煨熟後,再銼切成小塊。
-
玄參:一種中藥材,為玄參科植物玄參的根。
-
黃芩(去黑心):黃芩去除黑心後,再使用。
-
當歸(切,焙):當歸切片後,焙製而成。
-
麥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除心部後,焙製而成。
-
藿香(取葉):藿香植物的葉子。
-
升麻:一種中藥材,為毛茛科植物升麻的根。
-
紫菀(去苗土):紫菀去除苗土後,再使用。
-
桑根白皮(銼各一兩):桑樹根部的白皮,銼切成小塊,各取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吐血後,身體虛熱,胸中痞隔,口舌乾燥。茯苓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三味藥材,稍微搗碎後篩選。每次使用五錢的量,加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下一碗,濾去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用於治療吐血後身體虛弱發熱,胸中痞滿不通,口舌乾燥。這是茯苓湯的處方。
赤茯苓(去黑皮),黃連(去須),生乾地黃(焙),梔子仁,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各一兩,桂(去粗皮),栝蔞根(各三分)
白話文:
赤茯苓(去掉黑皮),黃連(去掉根須),生曬乾的地黃(焙炒過),梔子仁,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再用麩皮炒過),黃芩(去掉黑心),大黃(切碎,炒過)各一兩,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栝蔞根(各三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吐血後胸中痞,口乾。柏葉散方。
白話文:
取上方九味藥材,稍微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濾去藥渣,不論時間溫服。
用於治療吐血後胸部悶塞,口乾。此為柏葉散方。
柏葉(焙),蒲黃(各一兩),木香,烏魚骨(去甲,炙),棕皮,當歸(洗,切,焙),婦人油發(與棕皮二味燒灰各半兩),阿膠(炙燥一兩)
白話文:
柏葉(烘烤過的),蒲黃(各一兩),木香,烏魚骨(去掉外殼,炙烤過的),棕皮,當歸(洗淨,切碎,烘烤過的),婦人的髮油(和棕皮兩種藥材各燒成灰,各半兩),阿膠(烘烤到很乾,一兩)
上八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用糯米粥飲入地黃汁少許,暖合溫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吐血後虛熱,胸中痞,口燥。鹿角膠散方。
白話文:
把以上八種中藥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糯米粥送服,加入少量地黃汁,溫服,不限時間服用。
鹿角膠(炙燥),阿膠(炙燥),秦艽(去苗土),糯米(炒黃),烏梅(去核,炒各等分)
白話文:
-
鹿角膠:炙烤至乾燥。
-
阿膠:炙烤至乾燥。
-
秦艽:去除根莖土壤,洗淨晾乾。
-
糯米:炒至金黃色。
-
烏梅:去除果核,炒至表面微皺。
-
各等分:所有藥材等量使用。
上五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溫糯米飲調下,早晚食後臨臥服。
治男子婦人吐血後膈上虛熱。抵聖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溫熱的糯米水調和後服用,早晚飯後以及睡前各一次。
用於治療男女吐血後胸膈部位的虛熱症。此為抵聖湯的配方。
陰地蕨,紫河車(銼),貫眾(去毛土),甘草(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陰地蕨、紫河車(銼碎)、貫眾(除去細毛,並用土炒過)、甘草(先炙烤後切碎,總共是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吐血後上脘痞隔,虛熱口燥。阿膠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去掉渣滓,飯後溫服。
治療吐血後上脘部位痞塞不通,虛熱引起的口乾。這是阿膠散的處方。
阿膠(炙燥),生乾地黃(焙),黃柏(去粗皮,蜜炙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阿膠(經過燒灼乾燥),生乾地黃(經過烘焙),黃柏(去除粗糙的表皮,分別以蜂蜜浸泡和燒烤,各半兩),甘草(經過燒烤,切碎成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用綿灰蜜湯調下,日三服。
治吐血後虛熱,胸中痞,口乾。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阿膠(炙蜜一兩),甘草(炙,銼半兩),黃耆(細銼一兩半),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溫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治吐血後虛熱躁渴。及解毒。茜草丸方。
茜草(銼),雄黑豆(去皮),甘草(炙,銼各等分)
上三味,搗羅為細末,井華水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熟水化下,不拘時服。
治吐血後虛熱,胸中痞,口燥。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炙燥),黃柏(去粗皮,蜜炙各十兩),杏仁四十九枚(湯去皮尖、雙仁,麩炒)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用溫水調下,不拘時服。
治肺臟壅熱吐血,心膈煩悶。天竺黃散方。
白話文:
將人參、阿膠、甘草、黃耆四味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匕,用溫糯米水調服,一天三次,可以治療吐血後虛熱,胸悶,口渴。
將茜草、黑豆、甘草三味藥材搗碎成細粉,用井水和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溫水化服,不限時間,可以治療吐血後虛熱煩躁口渴,以及解毒。
將鹿角膠、黃柏、杏仁三味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匕,用溫水調服,不限時間,可以治療吐血後虛熱,胸悶,口乾。
將天竺黃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適量,用溫水調服,可以治療肺臟積熱吐血,心煩氣悶。
天竺黃,人參,側柏葉(焙),大黃(銼,炒),犀角(鎊),黃耆(銼,焙),赤茯苓(去黑皮),馬兜鈴(焙各半兩),鹿角膠(炒燥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暖生地黃汁調下,不拘時。
白話文:
天竺黃、人參、側柏葉(烘焙過的)、大黃(銼碎、炒過的)、犀角(鎊碎過的)、黃耆(銼碎、烘焙過的)、赤茯苓(去除黑皮的)、馬兜鈴(烘焙過的,各半兩)、鹿角膠(炒燥過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