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六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九 (1)

1. 嘔血

論曰:愁憂思慮則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蓋心主血,肝藏血,二藏俱傷,則血不循經,隨氣上逆,故因嘔而血出也。《內經》曰:怒則氣上,甚則嘔血。

白話文:

經典中說:憂愁思慮太多會傷心,怨恨生氣,氣逆在上升而不下降就會傷肝。因為心主血,肝藏血,兩個臟器都受傷,血就不會沿著經絡運行,隨氣逆升,所以因嘔吐而血出。《黃帝內經》說:發怒則氣上升,嚴重時就會吐血。

治嘔血唾血,咳逆氣喘短氣。款冬花丸方。

款冬花紫菀(去苗土各三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豉(炒各二兩半),人參桂(去粗皮各半兩),天門冬(去心,焙),甘草(炙,銼),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柏葉(去梗,焙),生乾地黃(焙各三分)

白話文:

款冬花、紫菀(各三兩,去除根和土)、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炒熟)、豉(炒熟,各二兩半)、人參、肉桂(各半兩,去除粗糙的外皮)、天門冬(去除芯,烘烤)、甘草(烘烤,切成小塊)、蜀椒(去除籽,封口,炒出汗)、柏葉(去除莖,烘烤)、乾地黃(烘烤,各三分)。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冷熟水嚼下,日三夜二。

治傷中胸內急痛,咳嗽嘔血,時寒時熱,小便黃赤。澤蘭湯方。

蘭葉(六兩),大黃(銼,炒),遠志(去心各一兩),人參(三兩),麻仁,桑根白皮(銼各四兩)

白話文:

澤蘭葉(十二臺兩),大黃(切片,炒熟),遠志( 去掉核 ),人參(六臺兩),麻仁,桑根白皮(切片,各八臺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冷服,不拘時。

治嘔血。鬱金散方。

鬱金(銼),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井華水調下,不拘時。

治吐血嘔血。五靈脂餅子方。

五靈脂(一兩),蘆薈(二錢)

上二味,搗研為末,滴水和丸如雞頭大,捏作餅子。每服二餅,龍腦漿水化下,不拘時。

白話文:

將前面說的兩種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滴水和丸,大約一個雞頭那麼大,捏成餅狀。每次服用二餅,以龍腦漿水化開服用,時間不限。

治嘔血、吐血及鼻衄血。麥門冬汁方。

麥門冬(汁),生地黃汁,生藕(汁),冷熟水(各一盞),白藥(一兩為末)

白話文:

生麥門冬汁、生地黃汁、生藕汁、涼開水(各一杯),白藥(研磨成一兩粉末)。

上五味,合和勻。每服二盞,略煎沸,溫服,不拘時。

治卒嘔血。羚羊角飲方。

羚羊角(鎊一兩半),桂(去粗皮二兩),大黃(銼,炒一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冷服,不拘時。

治嘔血不止。荊芥飲方。

荊芥穗,梔子仁,黃芩(去黑心),蒲黃(各一兩)

白話文:

荊芥穗、梔子仁、黃芩(去掉黑心)、蒲黃(各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冷服,不拘時。

治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痛。阿膠湯方。

阿膠(炙令燥),甘草(炙各一兩半)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地黃汁三合,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白話文:

將上兩種藥材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上一杯水,加入三合生地黃汁,一起煎煮至七分熟,過濾後趁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治嘔血。荊芥湯方。

荊芥穗(一兩)

上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冷服,不拘時。

治嘔血。比金散

黃柏(去粗皮,蜜炙)二兩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麥門冬熟水調下。

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痛。生地黃湯方。

生地黃(半斤),阿膠(炙令燥),甘草(炙各一兩半)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大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白話文:

將上三種藥材,研磨成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以一盞半的水,放入劈破的兩枚大棗,煎至七分熟,去渣後溫熱服用,每天兩次,晚上一次。

治虛勞內傷,寒熱嘔逆出血。堅中湯方。

芍藥,半夏(湯洗七遍),甘草(炙各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

上四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入飴糖一分,再煎令沸,放溫服,日二夜一。

白話文:

這四種藥材,製成麻豆一樣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錢匕,兌水一盞半,加入生薑一片(切片),去核紅棗兩枚(破開),一起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倒入飴糖一分,再次煎煮至沸騰,待溫服,每天兩次,晚上一次。

治嘔血。伏龍肝湯方。

伏龍肝(一兩半),生竹茹(銼一升),芍藥,當歸(切,焙),黃芩(去黑心),芎藭,甘草(炙各二兩),生地黃(一斤)

白話文:

伏龍肝(半兩),新鮮的竹茹(切成細碎,一升),芍藥、當歸(切片,烘焙),黃芩(去掉黑心),細辛、甘草(炙,各二兩),生地黃(一斤)

上八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