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六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六 (5)

1. 咳嗽面目浮腫

論曰內經謂久咳不已,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寒氣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目浮腫氣逆也。

白話文:

《內經》說,久咳不止,三焦受影響。三焦咳嗽的症狀是,咳嗽、腹脹、不想吃東西,寒氣積聚在胃裡,又影響到肺,使人多涕唾,面色浮腫,氣息不暢。

治喘嗽痰實,身與頭面微腫,小便不利。郁李仁丸

郁李仁(去皮尖研一兩一分),葶藶子(隔紙炒三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三分),防已(二兩),紫蘇葉(一兩一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白話文:

郁李仁(去除皮和尖端,研磨成粉末,1.1兩)

葶藶子(用紙隔開炒製,3兩)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切成兩半,炒製研磨成粉末,0.3兩)

防已(2兩)

紫蘇葉(1.1兩)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烤)

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各1兩)

上七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後生薑紫蘇湯下。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狀,然後加入蜂蜜煉製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到三十丸,吃飯後用生薑紫蘇湯送服。

治喘嗽,消腫滿,進飲食。赤茯苓湯

茯苓(去黑皮),大腹子(銼),五味子桑根白皮(銼),紫蘇莖葉(銼),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大腹子(切碎),五味子,桑樹根部白色的樹皮(切碎),紫蘇莖葉(切碎),人蔘,老橘子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內皮,各一兩),甘草(烤過並切碎,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咳嗽面目浮腫,涕唾稠黏。不可喘息。葶藶湯

葶藶子(一兩紙隔炒別研),桑根白皮(銼),紫菀(去苗土各一兩半),檳榔(銼三枚),木通(銼一兩半),郁李仁(炒一兩)

白話文:

  • 葶藶子(炒一兩,用紙隔開,研磨成粉)

  • 桑根白皮(切成碎末)

  • 紫菀(去苗土,各一兩半)

  • 檳榔(切碎,三枚)

  • 木通(切碎,一兩半)

  • 郁李仁(炒至金黃,一兩)

上六味,除葶藶外,並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入葶藶膏少許,更煎一二沸,去滓食後溫服。

白話文:

除了葶藶之外,其他五種藥材都要像麻豆一樣搗碎,每次服用五錢匕,加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加入少許葶藶膏,再煎一兩沸,去渣後在飯後溫服。

治喘咳上氣多唾,面目浮腫,氣逆。小葶藶湯

葶藶三分隔紙炒別搗研丸如櫻桃大,桑根白皮二兩半,大棗十枚去核

白話文:

  1. 葶藶三分,隔紙炒過,另搗為粉,丸成如櫻桃大小。

  2. 桑根白皮二兩半,大棗十枚,去核。

上三味,除葶藶外,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入葶藶一丸,更煎一二沸,去滓空腹溫服,心下痞硬者。去桑根白皮。

白話文:

上三種藥,除了葶藶外,其他兩種藥材嚼起來像麻豆一樣酥脆,每次服用五錢匕,加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再加入葶藶一丸,繼續煎一兩沸,去渣後空腹溫服,可用於治療心下痞硬的患者。如果是去桑根白皮,則不需煎煮,直接服用即可。

治肺氣喘急,面目浮腫。皂莢丸

皂莢(如豬牙者去黑皮塗酥炙),防已(各一兩),葶藶(隔紙微炒一分)

上三味,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桑根白皮湯下。不拘時。

白話文: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棗泥和成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到二十丸。用煎煮過的桑樹根皮湯送服藥丸。服用時間不限。

治壅滯咳嗽,面目浮腫,潤肺散

甜葶藶(一兩銚子內紙襯慢火炒),馬兜鈴(大者二枚微炒),桂(去粗皮一分)

白話文:

甜葶藶(一兩,用紙包好,放在銚子內,用小火慢慢炒),馬兜鈴(大的兩片,稍微炒一下),桂皮(去粗皮,一份)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食後臨臥、溫水調下一字,或半字匕。

治咳嗽,止喘痞,消腫滿,進飲食。沉香檳榔湯

沉香(銼),赤茯苓(去黑皮),桑根白皮(微炙銼),人參(各一兩),檳榔(銼半兩)

白話文:

沉香(切碎),赤茯苓(去除黑皮),桑樹根的白色樹皮(略微烤焦並切碎),人參(各一兩),檳榔(切碎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肺氣喘嗽。面目浮腫,杏霜湯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甘草(生銼),桑根白皮(銼),甜葶藶隔紙(炒香各一兩),麻黃(不去節五兩)

白話文: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炒熟)

  • 甘草(生根切碎)

  • 桑根白皮(切碎)

  • 甜葶藶(隔紙炒香,各一兩)

  • 麻黃(不去節,五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肺嗽痰涎,喘滿浮腫。寧氣丸

豬牙皂莢(去皮酥炙五挺),馬兜鈴(半兩),甜葶藶(炒二錢半),檳榔(銼一枚),半夏(湯洗七遍切焙二錢半)

白話文:

  • 豬牙皁莢:除去外皮,以酥炙的方式處理,共五挺。

  • 馬兜鈴:使用半兩。

  • 甜葶藶:二錢半,先炒熟後使用。

  • 檳榔:取一顆,將其切碎。

  • 半夏:將半夏用湯水洗滌七次,切片後焙乾,共二錢半。

上五味,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喘滿浮腫,煎桑根白皮湯下,咳嗽痰涎,煎燈心蜜湯下,吐逆、煎藿香湯下,看虛實加減。

白話文:

把五種中藥材搗碎成爲粉末,和棗肉一起混合,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丸。喘息、胸悶和水腫,用桑根白皮湯送服;咳嗽、痰多,用燈心蜜湯送服;嘔吐、逆流,用藿香湯送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用量。

治喘嗽浮腫。五靈脂湯

五靈脂(半兩),馬兜鈴,檳榔(銼各一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半匕,蜜半匙,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治下經虛氣,腫滿喘痞,氣促咳嗽。茯苓貝母湯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澤瀉(銼),貝母(焙),桑根白皮(炙銼各三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治咳嗽,面目四肢浮腫,氣促不得臥。桑根白皮湯方

桑根白皮(銼),柴胡(去苗各一兩),大腹皮(銼),枳殼(去瓤麩炒各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赤芍藥,赤茯苓(去黑皮),黃耆(銼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分),惡實(炒一兩),甘草(炙銼三分)

白話文:

桑樹白色的樹皮(切碎),柴胡(去掉頂部嫩葉,各一兩),大腹皮(切碎),橘子皮(去掉裡面白色的瓤,炒麩各三分),杏仁(用開水浸泡去皮、去尖,雙仁炒熟),赤芍藥,赤茯苓(去掉黑色的皮),黃耆(切碎各一兩),陳年的橘子皮(用開水浸泡去白色部分,焙乾),麥門冬(去掉中心部分,焙乾各三分),惡實(炒熟一兩),甘草(炙烤切碎三分)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治喘嗽,肺氣不順,面目浮腫。牽牛子湯方

牽牛子(炒),甜葶藶(隔紙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甘草(炙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肺氣壅滯,咳嗽喘悶,膈脘不利,氣痞多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百合湯

白話文:

治療肺氣壅滯,導致咳嗽喘悶、胸膈不適、氣滯多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的百合湯方:

【組成】

百合12克,黃芪1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木通10克,陳皮6克,枳殼6克,半夏9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12枚

【製法】

將百合、黃芪、白朮、茯苓、澤瀉、木通、陳皮、枳殼、半夏、甘草、生薑、大棗等藥材洗淨,切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至藥液濃縮,即可服用。

【功效】

百合湯具有清肺化痰、益氣健脾、利尿消腫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肺氣壅滯導致的各種症狀。

【主治】

肺氣壅滯,咳嗽喘悶,膈脘不利,氣痞多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1、百合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2、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3、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百合,人參,紫蘇莖葉(銼),豬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銼),大腹皮(銼),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馬兜鈴(七枚和皮),麥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 百合:百合花。

  • 人參:人參根。

  • 紫蘇莖葉:紫蘇的莖和葉,切碎。

  • 豬苓:豬苓,去除黑色外皮。

  • 桑根白皮:桑樹的根皮,切碎。

  • 大腹皮:大腹皮,切碎。

  • 赤茯苓: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甘草:甘草,炙烤並切碎。

  • 陳橘皮:陳年的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外皮,各取一兩。

  • 馬兜鈴:馬兜鈴,七枚,連皮一起使用。

  • 麥門冬:麥門冬,去除中間的芯,炙烤。

  • 枳殼:枳殼,去除內瓤麩炒,各取一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治勞嗽,頭面虛腫,大便不通。葶藶丸

葶藶子淨洗曝乾漿水浸半日布內盛蒸一炊久取出曝乾搗末,防己,郁李仁湯去皮研等分

白話文:

  • 葶藶子:淨洗並晾乾,將其浸泡在漿水中半天,然後用布包起來蒸煮一次,取出後晾乾,搗成粉末。

  • 防己:將其研磨成粉末。

  • 郁李仁:將其去皮研磨成粉末。

將以上三種藥材等份混合。

上三味,搗研令勻,煮棗肉和丸。如赤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煎糯米飲下。

白話文:

將上述的三味藥搗碎研磨均勻後,與煮熟的棗肉混合製成藥丸。每粒藥丸的大小與赤小豆相似,每次服用 15 粒藥丸。用煎煮糯米的糯米水送服藥丸。

治三焦咳嗽,中滿氣逆,面目浮腫,咯唾痰飲。蜀漆湯

蜀漆,郁李仁(去皮炒),甘草(炙銼),當歸(切焙),柴胡(去苗),黃連(去須各一兩),射干,大腹,桑根白皮,芎藭,牽牛子(炒),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一兩半),陳橘皮(去白焙),桂(去粗皮),蒼朮(去皮各三分),桃仁(去皮尖雙仁二十枚)

白話文:

  • 蜀漆

  • 炒過的郁李仁(去皮)

  • 炙過的甘草(切碎)

  • 切焙過的當歸

  • 去根的柴胡

  • 去須的黃連各一兩

  • 射干

  • 大腹

  • 桑根白皮

  • 芎藭

  • 炒過的牽牛子

  • 炮裂去皮臍的天雄各一兩半

  • 去白焙過的陳橘皮

  • 去粗皮的桂枝

  • 去皮的蒼朮各三分

  • 去皮尖的雙仁桃仁二十枚

上一十六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三焦咳嗽,面目虛浮,不得安臥。飲盛減食。桑白皮湯

桑根白皮,蒼朮(去皮),木通,桂(去粗皮),當歸(切焙),黃連(去須各一兩),草豆蔻(去皮三枚),天雄(炮裂去皮臍),瞿麥穗,大腹,射干,牽牛子(炒各一兩半),桃仁(去皮尖雙仁炒二十枚),郁李仁(去皮炒三分),吳茱萸(炒半兩)

白話文:

桑根的白樹皮、蒼朮(去皮)、木通、桂樹(去粗皮)、當歸(切片烘烤)、黃連(去須,各一兩)、草豆蔻(去皮,三枚)、天雄(炮製,撕裂,去皮和臍),瞿麥穗、大腹皮、射干、牽牛子(炒製,各一兩半)、桃仁(去皮和尖端,雙仁,炒製,二十枚)、郁李仁(去皮,炒製,三分)、吳茱萸(炒製,半兩)

上一十五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七片,煮取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