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九 (1)

1. 虛熱渴

論曰人因勞傷腑臟,或大病後未復,營血不足,陰虛於內,則生內熱,熱則津液燥少,故渴而引飲,飲不能多,多則腹滿不消,氣虛不勝於水故也。

治臟氣不足,內燥發渴。腎瀝湯方

白話文:

中醫理論中說,人由於勞累傷害了臟腑,或者大病過後沒有完全康復,營血不足,陰液虛弱於內部,就會產生內熱。熱則使津液乾涸減少,所以口渴而想喝水,但不能多喝,多喝則腹滿不消,這是因為氣虛不能勝過水。

生乾地黃(洗銼焙),澤瀉,遠志(去心),桂(去粗皮),當歸(切焙),龍骨,甘草(炙銼)五味子,赤茯苓(去皮),芎藭,人參,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白話文:

生乾地黃(清洗後切碎並烘焙),澤瀉,遠志(去心),桂枝(去粗皮),當歸(切片並烘焙),龍骨,甘草(烘烤後切碎),五味子,赤茯苓(去皮),川芎,人參,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並烘焙)各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用羊腎一隻,去筋膜切開,先用水一盞半,煮羊腎,取一盞,去腎入藥末三錢匕,再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氣虛燥渴引飲。黃耆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三種藥材,粗略地搗碎並過篩。每次將一隻羊腎,去除筋膜後切開。首先以一盞半的水,將羊腎煮沸,取出一盞的水量。將羊腎撈出,加入三錢的藥末,再煮至七分後,去除渣滓,趁溫熱服用,服用時間不受限制。

黃耆(細銼),栝蔞根(銼),麥門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人參,甘草,黃連(去須),知母(銼焙),生乾地黃(焙),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皴皮銼焙),石膏(煅赤各一兩)

白話文:

黃耆(切成細末),栝蔞根(切成碎末),麥門冬(挖出裡面後焙炒),赤茯苓(去除黑皮),人參,甘草,黃連(去除須),知母(切成碎末後焙炒),生乾地黃(焙炒),菟絲子(用酒浸泡一夜後焙乾),肉蓯蓉(用酒浸泡一夜後去除外皮切成碎末焙炒),石膏(煅燒呈赤色,各一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虛渴飲水過多,身體浮滿。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二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煎至剩七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虛弱引起的口渴過度,以及身體浮腫。此為人參湯的配方。

人參,黃耆(細銼各二兩),旋覆花,桑根白皮(銼各一兩),紫蘇葉,犀角(鎊屑各半兩)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去白焙),五味子(去梗),澤瀉(各一兩半)

白話文:

人參、黃耆(各取二兩,切細),旋覆花、桑根白皮(各取一兩,切細),紫蘇葉、犀角(各取半兩,磨成粉末),赤茯苓(去皮),陳橘皮(用湯水洗淨,曬乾),五味子(去梗),澤瀉(各取一兩半)。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臟虛乾燥,發渴飲水。麥門冬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稍微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去掉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用於治療臟腑虛弱乾燥,感到口渴想喝水。麥門冬丸的方子。

麥門冬(去心焙),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各一兩半),土瓜根,山茱萸,鹿茸(去毛酥炙)黃連(去須),龍骨(各一兩),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狗脊(去毛銼),茯神(去木),人參牡蠣(熬各三分)

白話文:

  • 麥門冬(去中心並焙乾)

  • 菟絲子(用酒浸泡一夜並焙乾,各一兩半)

  • 土瓜根

  • 山茱萸

  • 鹿茸(去毛並用酥炙烤過)

  • 黃連(去須)

  • 龍骨(各一兩)

  • 牛膝(去苗並用酒浸泡一夜後焙乾)

  • 狗脊(去毛並銼碎)

  • 茯神(去木)

  • 人參

  • 牡蠣(熬煮,各三分)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不拘時服。

治虛渴飲水不已,心腹脹滿。木香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搗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水送服,不限服藥時間。

木香,枳殼(去瓤麩炒),芍藥,檳榔(生銼各半兩),桑根白皮(銼炒),黃耆(細銼),草豆蔻(去皮),枇杷葉(拭去毛炙),黃連(去須各一兩),桂(去粗皮三分),人參(一兩半)

白話文:

木香、枳殼(去除內膜,炒到焦黃)、芍藥、檳榔(各半兩,生切碎)、桑樹根白皮(切碎炒),加上黃耆(細切)、草豆蔻(去皮)、枇杷葉(擦拭乾淨,烤一下)、黃連(去須,各一兩)、桂皮(去掉粗皮,三分)、人參(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虛燥渴不已。黃耆丸方

白話文:

取上方十一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濾去藥渣後溫服,不限定時間。

用於治療虛弱乾燥引起的口渴不止。這是黃耆丸的處方。

黃耆(細銼),五味子(各二兩),烏梅(取肉炒),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乾薑(炮半兩)茯神(去木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大者二枚),醋石榴皮(銼),生乾地黃(焙),澤瀉(各半兩)

白話文:

  • 黃耆(切成細末):2兩

  • 五味子:2兩

  • 烏梅(取肉炒):1兩

  • 麥門冬(去心烘焙):1兩

  • 乾薑(炮製):半兩

  • 茯神(去木):1.5兩

  • 附子(炮製破裂去皮,大的2顆):1兩

  • 醋石榴皮(切成碎末):1兩

  • 生乾地黃(烘焙):半兩

  • 澤瀉:半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漿水下,不拘時服。

治虛渴飲水無節。人參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調合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粒,用漿水送服,服藥時間不限。

用於治療因虛弱引起的口渴無度。此為人參湯的處方。

人參(二兩),五味子,大腹皮(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銼炒),黃耆(細銼各一兩半),芍藥,黃芩(去黑心),葛根(銼各一兩),枳殼(去瓤麩炒三分)

白話文:

  • 人參:二兩

  • 五味子:三分

  • 大腹皮:三分

  •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 桑根白皮(銼炒):一兩半

  • 黃耆(細銼):一兩半

  • 芍藥:一兩

  • 黃芩(去黑心):一兩

  • 葛根(銼):一兩

  • 枳殼(去瓤麩炒):三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臟虛舌本燥,渴飲不已。地黃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稍微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滿,濾去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用於治療臟腑虛弱導致舌頭乾燥,口渴難止。此為地黃丸的方子。

熟乾地黃(銼焙),山茱萸,山芋,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去黑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分)

白話文:

  • 熟乾地黃(銼焙):將地黃曬乾後切片,再用小火焙乾。

  • 山茱萸: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

  • 山芋:一種薯類食物,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作用。

  • 澤瀉:一種水生植物,具有利尿、通淋、清熱的作用。

  • 牡丹皮: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 白茯苓(去黑皮):將茯苓的外皮去除,只留下白色的部分。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

  •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將附子用火炮製,使其破裂後去除皮和臍。附子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作用。

  • 桂(去粗皮一分):將桂皮的粗皮去除,只留下細嫩的部分。桂皮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作用。

上八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不拘時服。

治虛渴不止。薏苡仁湯方

白話文:

以上八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溫水送服,不限時間。

用於治療虛弱引起的口渴不止。這是薏苡仁湯的方劑。

薏苡仁,五味子(各一兩半),覆盆子,生乾地黃(銼焙),枸杞子(各二兩),紫蘇莖葉,黃耆(細銼),木通(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三兩)

白話文:

薏苡仁、五味子(各100 克),覆盆子、生乾地黃(切片後烘烤),枸杞子(各200 克),紫蘇莖葉,黃耆(切碎),木通(各100 克),白茯苓(去除黑皮300 克)。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虛渴煩躁不利。鹿茸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去渣後溫服,不分時間。

用於治療虛弱、口渴、煩躁不安。這是鹿茸丸的方子。

鹿茸(去毛酥炙),黃耆(細銼),人參,土瓜根,山茱萸,杜仲(去粗皮切炒),桑螵蛸(炙各一兩),栝蔞根,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皴皮各一兩一分),雞膍胵(十枚炙乾)

上十一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不拘時服,溫水亦得。

白話文:

鹿茸(去掉毛,並烤到酥脆)、黃耆(細細切碎)、人參、土瓜根、山茱萸、杜仲(去掉粗皮後切片並炒過)、桑螵蛸(烤過,各一兩)、栝蔞根、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後搗碎)、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後去掉皴皮,各一兩一分)、雞膍胵(十枚,烤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