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八 (6)

1. 消渴小便白濁

論曰消渴飲水過多,久則滲漏脂膏,脫耗精液,下流胞中,與水液渾濁,隨小便利下膏凝,故謂之消渴小便白濁也。

治消渴,小便白濁如脂。腎瀝湯方

白話文:

醫學典籍中有關消渴引證說,消渴的人飲水過多,時間長了就會滲漏體內的脂膏,消耗精液,向下流入胞中,與水液渾濁,隨小便利下凝結成脂膏,所以稱之為消渴小便白濁。

白羊腎(一具去脂膜切),黃耆(銼),杜仲(銼炒),五味子,生薑(切各一兩半),生乾地黃(焙一兩),人參(半兩),棗(五枚去核),磁石(三兩椎碎綿裹)

白話文:

  • 白羊腎(一具,去除脂肪膜並切片)

  • 黃耆(切碎)

  • 杜仲(切碎並炒至微黃)

  • 五味子(完整)

  • 生薑(切片,各一兩半)

  • 生乾地黃(烘焙至乾燥,一兩)

  • 人參(半兩)

  • 棗(五枚,去核)

  • 磁石(三兩,敲碎成小塊後用棉布包住)

上九味,除羊腎磁石外,銼碎分為二劑,先以水四升,煎腎與磁石及二升,去腎然後下諸藥,再煎取八合,去滓分二服食前。

治消渴,腑臟枯燥,口乾引飲。小便如脂。鐵粉丸方

白話文:

取上列九味藥材,除了羊腎、磁石之外,其餘都切碎,分成兩劑煎服。先放四碗水,煎煮羊腎和磁石,以及上述所有藥材中的兩碗,等羊腎煮好後取出,再放入剩下的藥材繼續煎,直到藥汁剩八碗,去掉藥渣,分成兩份,在飯前服用。

鐵粉(研水飛過干秤三兩再研),雞膍胵(陰乾五枚炙熟),黃連(去須三兩),牡蠣(炒研如面二兩)

白話文:

鐵粉(將鐵片研磨成粉末,過篩後取三兩,再研磨一次)

雞膍胵(將雞的胃陰乾之後,炙烤至熟,取五片)

黃連(去除鬚根的三兩黃連)

牡蠣(將牡蠣炒熟後磨成粉末,取二兩)

上四味,先搗二味,細羅為末,再與鐵粉牡蠣研勻,煉蜜和劑,以酥塗杵熟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煎粟米飲下,漸加至四十丸。

治消渴,小便濃濁如面汁,此為腎冷。金牙石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四種藥物先搗碎其中兩種,使其成為粉末狀,然後與鐵粉和牡蠣研磨均勻,混合蜂蜜製成藥丸,用酥油塗在杵上,熟練地搗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粟米湯送服,逐漸增加至四十丸。

金牙石(搗碎研),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熟),石菖蒲(各一兩半),貝母(煨去心一兩)烏梅(去核微炒),磁石(炒別搗如膏各三分),桂(去粗皮),高良薑,菟絲子(酒浸兩宿曝乾微炒別搗各半兩)

白話文:

  1. 金牙石:將金牙石搗碎研磨成粉末。

  2. 厚朴:將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熟後使用。

  3. 石菖蒲:取石菖蒲一兩半。

  4. 貝母:將貝母煨去心,取一兩。

  5. 烏梅:將烏梅去核,微炒後使用。

  6. 磁石:將磁石炒別搗如膏,取三分。

  7. 桂:將桂皮去粗皮,取適量。

  8. 高良薑:取適量高良薑。

  9. 菟絲子:將菟絲子用酒浸泡兩天,然後曬乾,微炒別搗,取半兩。

上九味,先搗八味為粗末,次入金牙石再研勻,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棗二枚去核,煎七分去滓,早晚食前溫服。

白話文:

將九種藥材中,先將八種藥材搗成粗末,然後加入金牙石再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加入兩枚去核的棗子,煎至七分,去除渣滓,於早晚飯前溫服。

治消渴,能食而飲水多,小便如脂麩片,日夜無度。冬瓜飲方

冬瓜(一枚),黃連(去須十兩別搗為細末)

白話文:

治療糖尿病,雖然食慾正常但喝水量大增,小便頻繁且尿液如同油脂渣滓,不分晝夜。使用冬瓜飲的方子:

冬瓜(一顆),黃連(去除鬚根後十兩,單獨搗碎成細末)。

上二味,先取冬瓜剖開去瓤,淨,滲黃連末在瓜內,卻用瓜頂蓋,於熱灰中煨熟。去皮細切爛研,布絞取汁,每服一盞至二盞,食前服,日三夜二。

白話文:

先把冬瓜切開去掉瓜瓤,切成小塊,然後把黃連末撒在瓜塊上,再用瓜頂蓋上,放在熱灰中煨熟。去皮切碎研磨成泥,用布過濾取汁,每次服用一杯到兩杯,飯前服用,每天三次,晚上兩次。

治消渴,飲水不知休,小便中如脂,舌乾口渴。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栝蔞根(各五兩)

白話文:

治療消渴症,患者會不停喝水,小便如同油脂,舌頭乾燥,感到口渴。黃連丸的配方如下:

黃連(去掉鬚根),栝蔞根(各五錢)

上二味,搗羅為末,生地黃汁和劑,石臼內、用木杵塗酥搗勻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牛乳下、日二。

治消渴下冷,小便濃白如泔,嘔逆不下食。葶藶丸方

白話文:

上面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生地黃汁和藥粉混合,在石臼內,用木杵塗上酥油攪拌均勻,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飯後用牛乳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葶藶子(慢火炒別搗如膏一兩半),枳殼(去瓤麩炒),桂(去粗皮),羚羊角(鎊),白茯苓(去黑皮),柴胡(去苗),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防風(去叉),菟絲子(酒浸兩宿焙乾炒別搗)牛膝(去苗),安息香(各三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劑,酥塗杵搗勻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酒下。

白話文:

葶藶子(用文火炒熟,研磨成膏,一兩半)。

枳殼(去除果肉和麩皮,炒熟)。

桂皮(去除粗皮)。

羚羊角(研磨成粉)。

白茯苓(去除黑皮)。

柴胡(去除嫩苗)。

鱉甲(去除裙襴,用醋浸泡後炙烤)。

防風(去除叉子)。

菟絲子(用酒浸泡兩天,焙乾後炒熟,研磨成粉)。

牛膝(去除嫩苗)。

安息香(各三分)。

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焙乾,一兩)。

治消渴,飲水極多,肢體羸弱。小便如米泔,腰膝冷痛。諸方不能治者。山茱萸丸方

白話文:

治療消渴症。喝很多水,四肢無力,小便像米湯一樣,腰膝寒冷疼痛。很多方法都治癒不了。山茱萸丸方:

山茱萸 100 克,乾地黃 100 克,澤瀉 100 克,牡丹皮 100 克,茯苓100 克,黃柏 100 克。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粉,加少許蜂蜜製成丸劑,每次服用10丸,每日服用兩次。

山茱萸,栝蔞根(銼),土瓜根(銼),苦參,龍骨(細研各一兩半),黃連(去須三兩半)

白話文:

山茱萸(適量),栝蔞根(切碎),土瓜根(切碎),苦參,龍骨(研碎,各 1.5 兩),黃連(去鬚,3.5 兩)

上六味,先搗羅五味,次入龍骨,再研勻,用生栝蔞汁和劑,酥塗杵搗勻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煎白茅根飲下,日三。

治消渴尿脂小便如泔。肉蓯蓉丸方

白話文:

取上等的六味藥材,先搗碎羅過五味,然後加入龍骨,再次研磨均勻,用生栝蔞汁和劑,用酥油塗抹杵搗均勻直到熟透做成丸藥。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三十丸,飯後用煎過的茅根水送服,每天三次。

肉蓯蓉(去皴皮酒浸切焙),澤瀉,五味子,巴戟天(去心),當歸(切焙),地骨皮(各一兩),磁石(煨醋淬七遍),人參,赤石脂(各一兩半),韭子(炒),白龍骨,甘草(炙銼),牡丹皮(各一兩),熟乾地黃(焙一兩),禹餘糧(煅三分),桑蛸螵(炙四十枚)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牛乳下,日三。

白話文:

肉蓯蓉(去皮切好,用酒浸泡後烘烤),澤瀉,五味子,巴戟天(去掉果子中間的核),當歸(切好烘烤),地骨皮(每種各一兩),磁石(用醋燒紅後淬火七次),人參,赤石脂(每種各一兩半),韭子(炒熟),白龍骨,甘草(炙烤後切碎),牡丹皮(每種各一兩),熟乾地黃(烘烤一兩),禹餘糧(煅燒三分),桑蛸螵(炙烤四十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