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七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七 (11)

1. 脅痛煩滿

論曰手少陽為三焦之脈,主通行三氣,往窮必反,以下為順者也,其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循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若其經脈虛,風冷乘之,迫於心絡,則心氣內郁,不得調達,或上攻於胸,或下引於脅,是為脅痛煩滿。

治脅痛煩滿,上攻心胸不利。木香湯方

白話文:

論語中說:手少陽經是三焦的經脈,主導三種氣體的運行,往窮處行必返,循著這樣的規律就是順利了。手少陽經的脈絡起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端,沿著缺盆向上走,佈散於膻中,散佈於心包。如果手少陽經虛弱,風寒之氣乘虛而入,迫於心絡,則心氣內鬱,不得調理通達,或者向上衝擊於胸,或者向下牽引到脅肋,這就是脅痛煩滿的病症。

木香(一兩),檳榔(銼二兩),芍藥(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桂(去粗皮),羌活(去蘆頭),京三稜(煨銼),獨活(去蘆頭),芎藭,大黃(銼炒),乾薑(炮),人參(切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半)

白話文:

木香(一兩)、檳榔(研磨成二兩粉末)、芍藥(半兩)、厚朴(去掉粗皮並用生薑汁烤製)、桂皮(去掉粗皮)、羌活(去掉蘆頭)、京三稜(烘烤並研磨成粉末)、獨活(去掉蘆頭)、芎藭、大黃(研磨並炒製)、乾薑(烘烤)、人參(切成各一兩)、附子(烘烤裂開並去掉皮和臍,半兩)、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並烘烤,一兩半)。

上一十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一。

治氣滯不勻,脅痛煩滿,不思飲食。蓽澄茄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四種藥材,研磨至如同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下七分,濾去藥渣後溫服,空腹、中午、睡前各一次。

用於治療氣滯不暢,脅部疼痛,胸悶不舒,沒有食慾。此為蓽澄茄丸的處方。

蓽澄茄(炒),藿香葉,蘹香子(炒),人參,檳榔(銼各一兩),丁香,木香(各半兩),甘草(炙銼),蓬莪朮(煨各一兩)

白話文:

蓽澄茄(炒制),藿香葉,蘹香子(炒制),人參,檳榔(按方劑分量切碎各一兩),丁香,木香(各半兩),甘草(烤制切碎),蓬莪朮(煨製各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入麝香一錢匕,研細鍊蜜,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細嚼,橘皮生薑湯下,空心食前。

治腹脅痛、脹滿煩躁,不思飲食。烏藥湯方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一錢匕的麝香,研磨細膩後以蜂蜜煉製成丸狀,每個藥丸的大小如雞頭一般。每次服用一丸,細細咀嚼後,以橘皮和生薑熬煮的湯汁送服,在空腹時,飯前服用。

烏藥(銼),藿香葉,檀香(銼),丁香皮(各一兩),木香(半兩),蓽澄茄(炒三分),檳榔(五枚銼),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銼一兩)

白話文:

  • 烏藥(切碎)

  • 藿香葉

  • 檀香(切碎)

  • 丁香皮(各一兩)

  • 木香(半兩)

  • 蓽澄茄(炒過,三分)

  • 檳榔(五枚,切碎)

  • 桂皮(去除粗皮,半兩)

  • 甘草(炙過,切碎,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一切冷,心腹脅痛,煩滿不消。木香丸方

白話文:

將這九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去掉渣滓後溫服,不限時間。

治療所有因寒冷引起的病症,包括心腹脅痛、胸悶不消。此為木香丸的處方。

木香(一分),京三稜(煨銼一兩),芫花(醋炒半兩),檳榔(銼),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一兩),乾薑(炮),桂(去粗皮各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半)

白話文:

  • 木香(十分之一量)

  • 京三稜(烘焙並搗碎成末,一兩重)

  • 芫花(以醋炒至熟,半兩重)

  • 檳榔(搗碎成末)

  • 厚朴(去除粗糙表皮,並以生薑汁烘烤,各一兩重)

  • 乾薑(烘焙過)

  • 桂皮(去除粗糙表皮,各半兩重)

  • 陳橘皮(以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再烘烤焙乾,一兩半重)

上八味,搗羅為細末,煮棗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日三。

治腹脅痛,積滯不消,煩滿痞悶,不思食。白朮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中藥一起搗碎成細末,用棗肉煮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生薑湯送服,每天服三次。

白朮,檳榔(銼),薑黃(炒),沉香(銼),京三稜(煨銼各一分),大腹(銼一半兩),莎草根(去毛),丁香皮(各三分),木香,丁香,桂(去粗皮各半兩)

白話文:

  1. 白朮: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2. 檳榔(銼):檳榔的果實,曬乾後切碎。具有驅蟲、殺菌、消炎的功效。

  3. 薑黃(炒):薑黃的根莖,炒熟後研成粉末。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4. 沉香(銼):沉香的木質,切碎後研成粉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5. 京三稜(煨銼各一分):京三稜的根莖,煨熟後切碎。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6. 大腹(銼一半兩):大腹的果實,切碎後研成粉末。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7. 莎草根(去毛):莎草的根莖,去除毛後研成粉末。具有清熱利濕、止血止瀉的功效。

  8. 丁香皮(各三分):丁香的果皮,研成粉末。具有溫中止瀉、止嘔止痛的功效。

  9. 木香:一種中草藥,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燥濕化痰的功效。

  10. 丁香:一種中草藥,具有溫中止瀉、止嘔止痛的功效。

  11. 桂(去粗皮各半兩):桂樹的樹皮,去除粗糙的外皮後研成粉末。具有溫中止瀉、散寒止痛的功效。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細末,酒浸炊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嚼破,溫水下亦可。

治脅腹痛脹滿,上下攻衝煩悶。木香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浸泡後,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粒,可用溫酒送服,也可以嚼碎後用溫水送服。

此方治療脅腹部疼痛脹滿,以及上下攻衝引起的煩悶。此方名為木香湯。

木香(一分),桔梗(去蘆頭炒),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檳榔(銼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一枚去核,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木香(一錢),桔梗(去掉蘆頭後炒至焦黃),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枳殼(去瓤麩炒至焦黃,各一錢),桂枝(去粗皮),甘草(切碎並烘烤),檳榔(切碎,各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