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五 (6)

1. 腎心痛

論曰腎心痛者,心痛與背相引,善瘛瘲,如物從後觸其心,身傴僂者是也,蓋足少陰之脈,貫脊屬腎,其直者上貫肝膈,入肺中,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今腎虛逆氣乘心,故其痛與背相引善瘛瘲。如物觸其心也。

白話文:

論述說,腎與心的疼痛可以引發背痛,容易痙攣抽搐,就像從後面觸到心臟一樣,身體彎曲的人就是這樣的。因為足少陰的脈絡,貫通脊柱屬於腎臟,其直達的脈絡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膜,進入肺部,其支脈從肺部出來,連接到心臟,流入胸部。現在腎臟虛弱,逆氣乘虛侵襲心臟,所以疼痛與背部相連,容易痙攣抽搐,就像有東西觸碰到心臟一樣。

治腎寒氣逆上奔,心痛引背。烏頭丸

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兩),赤石脂乾薑(炮裂各半兩),桂(去粗皮三分),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一分)

白話文:

  • 烏頭(炮裂、去皮、去臍,一兩)

  • 赤石脂(半兩)

  • 乾薑(炮裂,半兩)

  • 桂枝(去粗皮,三分)

  • 蜀椒(去目、閉口、炒出汗,一分)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下,溫水亦可,日二、空心服。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然後煉成蜜丸。蜜丸的大小如同梧桐子般。每次服用十顆蜜丸,使用溫酒送服。如果沒有溫酒,也可以用溫水送服。每天服用兩次,並在空腹時服用。

治腎心痛,如物從背觸心,牽脊傴僂。桃花散

桃花(半升焙乾),苦參(一兩半)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以酒水各半盞,煎沸調下,空心日午夜臥各一服。

治腎心痛與背相引,身體傴僂。蜀椒丸

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芍藥,桔梗(炒),細辛(去苗葉),桂(去粗皮),乾薑(炮裂各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分)

白話文:

蜀椒(去除辣椒蒂後炒至出汗),芍藥,桔梗(炒熟),細辛(去除苗葉),桂皮(去除粗皮),乾薑(炮裂後分成三份),附子(炮裂去皮臍後只有一份)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下、日二服。

治腎心痛引脊背,如物所觸。巴戟丸

巴戟天(去心),蘹香子(炒),肉蓯蓉(酒浸切焙),人參,附子(大者炮裂去臍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檳榔(銼半兩)

白話文:

巴戟天(去掉核心),蘹香子(炒過),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後烘烤),人參,附子(選擇較大的,炮製後裂開去掉臍皮),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部分後烘烤,各一兩),檳榔(切碎,半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別用羊腎二對,細切去筋膜,入鹽半兩,同研細,將藥末同研得所,如干即入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鹽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物研磨成粉末。另取羊腎兩對,將其切碎後剔除筋膜,加入半兩鹽,一起研磨至細膩。將藥末與羊腎末混合研磨,若太乾燥可加入煉蜜,將其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時服二十丸,以鹽湯送服。

治腎寒氣逆上乘心痛。高良薑湯

高良薑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桂(去粗皮各三兩),當歸(切焙二兩)

白話文:

良薑、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過)、桂枝(去除粗皮,各三兩)、當歸(切片,焙乾,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二。

治腎心氣痛。金鎖丸

附子(炮裂去皮臍),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一兩),硇砂(半兩研),巴戟天(去心一兩),人參,山茱萸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各半兩)

白話文:

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青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烘乾),桂皮(去除粗皮,各取一兩),硇砂(研磨成粉,取半兩),巴戟天(去除心,取一兩),人參、山茱萸、吳茱萸(用湯洗滌,烘乾後炒製,各取半兩)。

上八味,搗研為末,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別研丹砂為衣,每服十五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日午夜臥服。

治腎心氣痛連背脊。硇砂丸

硇砂(別研一分),蓽澄茄,人參,沉香(銼),桔梗(炒各半兩),木香(一分),檳榔(大者銼),肉豆蔻仁(各一兩),丁香(大者二七枚)

白話文:

硃砂(單獨研磨成粉末,約一分量),曼陀羅花,人參,沉香(磨成碎末),桔梗(炒過,各半兩),木香(一分量),檳榔(較大的切碎),肉豆蔻仁(各一兩),丁香(較大的二十七顆)

上九味,搗羅為末,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人參湯下,空心日午臨臥服。

白話文:

將上文的九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和成丸劑,丸子的大小跟綠豆差不多,每次服用五到七顆藥丸,用煎煮的人參湯送服。應在空腹時、白天中午及睡覺之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