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四 (11)
卷第五十四 (11)
1. 下焦虛寒
論曰下焦如瀆,其氣起於胃下脘,別迴腸,注於膀胱。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氣虛寒,則津液不固,大小便利不止,少腹痛,不欲聞人語,治宜溫之。
治下焦虛寒,津液不止,氣欲絕。人參續氣湯方
白話文:
中醫學者說:下焦就像水渠一樣,它的氣來源於胃的下方,沿著大腸、小腸迴轉,注入了膀胱。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將水液排出體外,不能容納體內的水液,以便水液在體內傳導和排泄。如果下焦的氣虛寒,那麼津液就不能固守在體內,就會出現大小便不停、小腹疼痛、不喜歡聽到人說話等症狀。治療這種情況,應該用溫性的藥物來治療。
人參,厚朴(去粗皮薑汁炙),陳橘皮(去白炒),白茯苓(去黑皮),烏梅(去核炒乾),芎藭,麥門冬(去心焙),黃耆(銼碎),乾薑(炮裂各三分),白朮,吳茱萸(湯洗三遍炒乾各一兩),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人參、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炒香)、白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烏梅(去除核,炒乾)、川芎、麥門冬(去除內心,焙炒)、黃耆(切碎)、乾薑(炮裂,各三分)、白朮、吳茱萸(用湯洗三遍,炒乾,各一兩)、桂皮(去除粗皮,半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不拘時候。
治下焦虛冷,臍腹疼痛,手足厥逆,脈氣沉短。石鐘乳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二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去渣後溫服,一日三次,不拘時刻。
治療下焦虛寒,肚傴疼痛,手腳冰冷,脈象沈細。此為石鐘乳丸的方子。
石鐘乳(漿水煮研),陽起石(酒煮研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桂(去粗皮),硫黃(研各半兩),硝石(研一分),鹽精(半兩)
白話文:
-
石鐘乳:先用漿水煮過,之後研磨成粉末。
-
陽起石:用酒煮過,研磨成粉末,各取一兩。
-
附子:先用火炮製到裂開,去掉皮和臍,取一兩半。
-
肉桂:去掉粗糙的樹皮。
-
硫磺:研磨成粉末,取半兩。
-
硝石:研磨成粉末,取一分。
-
鹽精:取半兩。
上七味,搗研為末,用糯米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生薑鹽湯下。
治下焦虛寒,脾腎不足,腹脅疼痛。內固丸方
白話文:
上述七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粥做成丸劑,如梧桐子般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飯前服用,以生薑鹽湯送服。
蘹香子(二兩半微炒舶上者),木香(一兩),楝實(炒一兩半),草豆蔻(去皮三分),乾薑(炮半兩),吳茱萸(湯洗微炒),葫蘆巴(微炒),補骨脂(微炒各一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
蘹香子(二兩半,微炒,舶上者)
-
木香(一兩)
-
楝實(炒一兩半)
-
草豆蔻(去皮三分)
-
乾薑(炮半兩)
-
吳茱萸(湯洗微炒)
-
葫蘆巴(微炒)
-
補骨脂(微炒,各一兩)
-
甘草(炙一分)
上九味,搗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以丹砂為衣,每服一丸嚼破,以溫酒下,鹽湯下亦得,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小彈珠一般。再以丹砂為外衣包覆。每次服一丸,嚼碎後以溫酒送服,也可以用鹽湯送服。服用前空腹,在吃東西之前服用。
治下焦虛寒,臍腹㽲痛,小便滑數,補暖下元。椒紅丸方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取紅),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二兩),乾薑(炮一兩)
白話文:
治療下焦虛寒,肚臍腹部疼痛,小便頻繁,補充和溫暖下元。椒紅丸的配方如下:
蜀椒(去除雜質和封閉的籽粒,炒至出汗取其紅色部分),附子(炮製後劈開,去除外皮和傘柄,各使用二兩),乾薑(炮製後使用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用豬腎三對,去脂膜薄切,攤於紙上去血。然後鋪一重腎,著一重藥末,以盡為度,卻以三五重濕紙裹,於煻火內燒,待香熟取出,去紙爛研,若稍硬,更點少許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將以上三味藥物搗碎成末。用豬腎三對,去掉脂肪和薄膜,切成薄片,攤在紙上,放出血液。然後鋪一層豬腎,然後敷上一層藥末,重複此步驟,直到用完為止。用三到五層濕紙包起來,放在火爐內燒烤,等藥物香味四溢,取出後去掉紙張,搗碎成粉末。如果藥粉太硬,可以酌量加入少許煉蜜,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服用,用溫酒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劑量,增至三十丸。
治下焦不足,腎虛脾弱,上膈煩熱,下元虛冷,腹內雷鳴,胸膈氣滯,羸瘦無力。蓽茇丸方
白話文:
治療下焦不足,腎虛脾弱,上半身煩熱,下半身虛冷,腹內雷鳴,胸隔氣機運行不暢,身體瘦弱無力。蓽茇丸方劑如下:
蓽茇、當歸、乾地黃、山藥、白芍、茯苓、山茱萸、澤瀉、牡丹皮、生地黃、桂枝、甘草
蓽茇,胡桃仁,乾薑(炮裂銼),人參,白茯苓(去黑皮),訶黎勒(煨去核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兩半)
白話文:
蓽茇、胡桃仁、乾薑(炮裂後切碎)、人參、白茯苓(去黑皮)、訶黎勒(煨熟去核,各一兩)、桂皮(去粗皮,一兩半)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下焦虛冷,腰膝疼痛,肌肉消瘦,漸加無力。蘹香子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合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時,在空腹狀態下以溫酒送服二十粒,可逐漸增加到三十粒。
此方用於治療下焦虛寒引起的腰膝疼痛、肌肉消瘦及漸進性無力症狀。蘹香子丸處方。
蘹香子(炒),桂(去粗皮),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補骨脂(微炒),乾薑(炮各一兩)
白話文:
蘹香子(炒熟),肉桂(去除粗糙的樹皮),巴戟天(去除中心),附子(烘烤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補骨脂(微炒),乾薑(均烘烤,各一兩重)
上六味,搗羅為末,用羊腎二對,切去筋膜,以酒二升,煮令酒盡,爛研和諸藥末。更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生薑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藥材搗碎成細末,用兩個羊腎,切除筋膜,用兩升酒煮到酒全部煮乾,把煮爛的羊腎搗碎,與藥末混合。繼續搗三、二百次,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用生薑酒送服三十丸,晚上飯前再服一次。
治下焦虛冷,便利頻並,羸瘦無力,不思飲食。厚朴丸方
厚朴(去粗皮銼五兩),附子(生去皮臍),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取紅各二兩)
白話文:
治療下焦虛寒,經常上廁所,身體消瘦無力,沒有胃口吃東西。厚朴丸的配方如下:
厚朴(去掉外層粗糙的皮,磨碎,五兩),附子(生用,去掉外皮和傘部,二兩),蜀椒(去掉籽實和封閉的部分,只取紅色部分,二兩)。
上三味,以漿水六升,青鹽三兩,生薑三兩切,同於銀鍋中,煮令水盡,焙乾搗羅為末,以水浸炊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治下焦虛冷氣,溫脾胃,思飲食。訶黎勒丸方
白話文:
把上述三味藥材,用六升米漿、三兩青鹽、三兩生薑片,一同放入銀鍋中,煮至水份乾盡,烘乾後搗碎成末,再用溫熱的米湯浸泡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以溫酒送服三十丸。
訶黎勒皮,蓽茇,桂(去粗皮),胡椒,附子(炮裂去皮臍),沉香,木香,人參,草豆蔻(去皮),檳榔(銼各一兩)
白話文:
訶黎勒皮、蓽茇、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胡椒、附子(炮製好的,去皮去肚臍)、沉香、木香、人參、草豆蔻(去皮)、檳榔(切成碎末,每味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下元虛憊,逐積冷,暖脾腎。沉香蓽茇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後再搗兩百到三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粒。
治療下元虛弱,驅除體內寒氣,溫暖脾腎。這是沈香蓽茇丸的配方。
沉香,蓽茇,附子(炮裂去皮臍),肉豆蔻(去殼),木香,蘹香子(炒),石斛(去根銼),訶黎勒皮,山茱萸,桂(去粗皮),乾薑炮,補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蓽澄加,檳榔(銼各一兩)
白話文:
沉香、白附子(炮裂去皮臍)、肉豆蔻(去殼)、木香、蓽澄茄、蘹香子(炒)、石斛(去根銼)、訶黎勒皮、山茱萸、桂皮(去粗皮)、乾薑炮、補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檳榔(銼各一兩)
上一十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治下元虛冷氣,溫中強力暖胃。補骨脂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調和,再搗三百到五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上空腹以及晚上飯前服用,每次用溫酒送服三十粒。
此方用於治療下元虛寒氣,具有溫中強身、暖胃的功效。藥名為補骨脂丸。
補骨脂(微炒),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檳榔(銼),肉豆蔻(去殼),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牛膝(去苗酒浸切焙),乾薑(炮裂銼),鹿茸(去毛塗酥炙令微黃),硫黃(細研水飛過),膃肭臍(酒刷炙微黃),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各一兩)
白話文:
補骨脂(微炒)、木香、附子(炮裂去除皮臍)、檳榔(銼碎)、肉豆蔻(去除外殼)、青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烘烤)、桂皮(去除粗糙外皮)、牛膝(去除根部,用酒浸泡後切碎並烘烤)、乾薑(炮裂後銼碎)、鹿茸(去除毛髮,塗抹酥油並炙烤至微黃)、硫磺(研磨細膩,用水飛過)、膃肭臍(用酒刷洗並炙烤至微黃)、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去除皺皮並烘乾)、蜀椒(去除眼睛和閉合的部位,微炒至出汗,各一兩)。
上一十四味,除研者外,搗羅為末,入硫黃研令勻,用白羊腎五對,去筋膜細研。入前藥末相和拌了,搜白麵裹,煻火中燒,令面熟為度,取出藥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
治下元虛憊,小便滑數,虛損不足。胃虛方
白話文:
上述十四味藥材,除了研磨的藥,其他都應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後的硫磺均勻混合。再加入五對白羊腎,去除筋膜並細研磨,然後和先前藥粉混合攪拌。用白麵包覆,在小火中烘烤,到麵粉烤熟為止。取出藥物並搗五到七百次。將藥丸搓成梧桐子大小。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十粒,逐漸增加至四十粒。
韭子(二兩酒煮十餘沸炒令乾),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龍骨,附子(炮裂去皮臍),鹿角屑,山茱萸,桂(去粗皮),車前子,天雄(炮裂去皮臍),補骨脂(微炒),槐實(黑大者炒令香各一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四十丸。
白話文:
韭子(兩兩起,用酒煮滾十幾次,然後炒到乾),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然後颳去外皮,炙烤至乾燥),厚朴(去除粗糙的外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龍骨,附子(烘烤開裂,去除外皮和肚臍),鹿角屑,山茱萸,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車前子,天雄(烘烤開裂,去除外皮和肚臍),補骨脂(稍微炒一下),槐實(選擇黑色的大的,炒到香氣四溢,每種一兩。
治痼冷在內,飲滯伏留,陰盛陽虛,穀氣衰微,清濁不分,腸胃虛弱,寒濕相乘,下利頻並,飲食不入,怠惰嗜臥,煩悶不安,常服溫益藏氣,厚養腸胃。溫內丸方
白話文:
治療久冷在腹中,水飲滯留,陰盛陽虛,穀氣衰微,清濁不分,導致腸胃虛弱,寒濕相乘,腹瀉頻繁,飲食不入,疲倦嗜睡,心煩意亂。常服溫益藏氣、厚養腸胃的藥物。溫內丸方:
厚朴(薑汁製一斤),乾薑(炮),甘草(炙),白朮,草豆蔻(去皮),五味子,訶黎勒皮,陳橘皮(去白各半斤)
上八味,同搗羅為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計時候。
白話文:
厚朴(用薑汁炮製,一斤),乾薑(炮製),甘草(炙製),白朮,草豆蔻(去皮),五味子,訶黎勒皮,陳橘皮(去白,各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