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四 (3)

1. 三焦咳

論曰內經謂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嗽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氣逆也。蓋三焦之氣,以胃氣為本,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今咳而久者,以寒氣蘊結,關播胃中,故腹滿不食,氣逆上行,涕唾多而面目虛浮也。

白話文:

中醫經典《內經》中提到,咳嗽若長期未能痊癒,便會影響三焦,三焦咳嗽的症狀是咳嗽、腹脹、沒有食慾和口渴,這些症狀都是由於痰液積聚在胃中,影響肺部,導致患者多涕唾,面色浮腫,氣息不順暢。三焦之氣以胃氣為基礎,是水穀運行的通道,氣息的起始點和終點。現在長久咳嗽的患者,是體內寒氣蘊結,阻滯在胃中,所以腹脹、沒有食慾,寒氣往上行,導致涕唾多、面色浮腫。

治三焦咳,腹滿心胸不利,不思食,乾薑湯

乾薑(炮裂),桂(去粗皮),款冬花(各半兩),細辛(去苗葉),白朮甘草(炙銼),五味子(炒),木香(各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白話文:

乾薑(炒裂),桂枝(去除粗皮),款冬花(各半兩),細辛(去除根莖葉),白朮,甘草(烘烤並切碎),五味子(炒過),木香(各三分),附子(炒裂去除皮臍一兩)。

上九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三焦咳,肺胃虛寒,咳逆嘔吐,腹脅脹滿,不能飲食。胡椒理中丸

胡椒蓽茇,乾薑(炮裂),款冬花,甘草(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高良薑,細辛(去苗葉各二兩),白朮(二兩半)

白話文:

  • 胡椒:辛溫,可以祛寒、止瀉、止痛。

  • 蓽茇:辛溫,可以祛風、散寒、止吐。

  • 乾薑(炮裂):辛溫,可以溫中、散寒、止瀉。

  • 款冬花:甘微寒,可以清肺、潤燥、止咳。

  • 甘草(炙銼):甘溫,可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辛溫,可以理氣健胃、化痰止咳。

  • 高良薑:辛溫,可以溫中、散寒、止瀉。

  • 細辛(去苗葉各二兩):辛溫,可以祛風、散寒、止痛。

  • 白朮(二兩半):甘溫,可以健脾益氣、燥濕止瀉。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水下日再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把上好的九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15粒,溫水送服,每天服用兩次,無需拘泥於特定的時間。

治三焦咳,腹滿不欲食。半夏湯

半夏(湯洗去滑七遍焙二兩半),乾薑(炮二兩),麻黃(去根節煮去沫焙),枳實(去瓤麩炒),前胡(去蘆頭),澤瀉(銼),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一兩)

白話文:

  • 半夏(將其清洗去除黏滑七次,低溫烘焙二兩半)

  • 乾薑(炮製二兩)

  • 麻黃(去除根和節,煮沸去除浮沫,低溫烘焙)

  • 枳實(去除果瓤和麩皮,炒熟)

  • 前胡(去除蘆頭)

  • 澤瀉(切碎)

  • 杏仁(去皮及尖端,炒出雙仁各一兩半)

  • 細辛(去除根莖和葉子,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入竹葉少許,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不拘時候。

白話文:

把以上八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少許竹葉,再加入一杯半的水,煎至八分滿,過濾渣滓後溫熱服用,每天三次,不限時間。

治三焦咳嗽,減食息高,調脾肺養氣。黃耆湯

黃耆(銼),人參,白朮,當歸(切焙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百合糯米桔梗(銼炒)桑根白皮(銼各一兩),枳殼(去瓤麩炒一兩半)

白話文:

  • 黃耆(切碎)

  • 人參

  • 白朮

  • 當歸(切片,用火焙炒,各取三分)

  • 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百合糯米

  • 桔梗(切碎,炒至微黃)

  • 桑根白皮(切碎,各取一兩)

  • 枳殼(去除果肉,用麩皮炒至微黃,取一兩半)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紫蘇五葉,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稍熱服。

治三焦咳,心胸滯悶,四肢不和,人參湯

人參(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乾薑(炮),麻黃(去根節煮去沫焙乾),桂(去粗皮),甘草(炙銼),五味子(炒),紫菀(去苗土),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三分)

白話文:

  1. 人參(一兩):選用一兩重的人參。

  2.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將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剝去皮和尖端,雙仁用麩皮炒熟。

  3. 乾薑(炮):將乾薑用炮製的方法處理。

  4. 麻黃(去根節煮去沫焙乾):將麻黃除去根部和節點,用水煮沸後去除泡沫,然後烘乾。

  5. 桂(去粗皮):將桂皮除去粗糙的外皮。

  6. 甘草(炙銼):將甘草用火炙烤後切碎。

  7. 五味子(炒):將五味子炒熟。

  8. 紫菀(去苗土):將紫菀除去苗和泥土。

  9.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三分):將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內皮,然後烘乾,取三分之一的量。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三焦咳,腹滿不欲飲食。半夏湯方

半夏(湯洗去滑七遍焙),木通(銼各四兩),前胡(去蘆頭),白朮,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檳榔(銼各一兩半),桂(去粗皮),枳殼(去瓤麩炒),旋覆花(去萼各一兩一分)

白話文:

半夏(用湯水清洗,去除表面的黏液,反覆七次,然後烘烤),木通(銼成碎末,四兩),前胡(去掉根部的蘆頭),白朮,赤茯苓(去除表面黑色的皮),陳橘皮(用湯水浸泡,去除白色的部分,然後烘烤),檳榔(銼成碎末,一兩半),桂(去掉粗糙的表皮),枳殼(去掉果肉,炒至麩炒),旋覆花(去掉花萼,一兩一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匕,用一大盞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趁溫熱時服用,不拘泥於服用時間。

治三焦咳,心胸不利,不思飲食。紫蘇子湯

紫蘇(微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乾薑(炮),桔梗(銼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三分)

白話文:

紫蘇(稍微炒一下),陳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外皮後再焙乾 各一兩),甘草(炒至半兩),乾薑(炮製),桔梗(切碎炒一下),杏仁(用湯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後,切成兩瓣再炒 各三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三焦咳,腹滿不欲食,順氣五味子丸

五味子(炒),覆盆子(去蒂),仙靈脾(各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臘茶下,加至三十丸。空心食前服。

治久咳傳三焦,腹滿不欲飲食。藿香湯

藿香(葉),人參,赤茯苓(去黑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細辛(去苗葉),益智子(去皮微炒),縮砂仁,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甘草(炙各一兩),木香,白芷(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藿香葉、人參、赤茯苓(去除黑皮)、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皮,再用文火烘烤至微焦)、細辛(去除嫩芽和葉子)、益智仁(去除外皮,微炒至微黃)、縮砂仁、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皮,再用文火烘烤至微焦)、甘草(炙烤至微焦,各一兩)、木香、白芷(微炒,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木瓜各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然後放入生薑和木瓜各三片,煎煮到七分熟,去除藥渣,稍微加熱後服用,不限於什麼時候服用。

治久咳傳三焦,腹滿不思飲食。及胃虛有痰。玉液散

半夏(湯浸去滑七遍焙一兩),生薑(去皮切焙),陳粟米(揀淨各二兩)

上三味,搗研同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