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三 (5)
卷第五十三 (5)
1. 膀胱實熱
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氣有餘則實,實則熱氣留之。故壅閼而不通,其內證胞閉不得小便,煩滿而躁,其外證體熱,腰中痛,頭眩是也,內經曰,膀胱不利為癃者以此。
治膀胱實熱,小便癃閉,舌燥引飲,煩悶。石膏湯方
白話文:
膀胱是人體的貯水器官,津液貯藏於此,通過氣化作用使小便排出。若膀胱氣多則會實,實熱的內熱就聚積於此,因此就會閉塞不通。與此相關的內證是:小便閉塞無法排尿,煩悶、躁動不安。外證是:身體發熱、腰間疼痛、頭暈。內經裡說,膀胱不利就會小便閉塞,正是這個道理。
石膏(碎),山梔子(去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木通(銼各一兩)
白話文:
石膏(敲碎)、山梔子(去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烤過並切碎)、木通(切碎,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壅悶煩躁。瞿麥飲方
白話文:
取這五種藥材,稍微搗碎過篩,每次用三錢,加一碗水煎煮至剩七分滿,去掉藥渣後溫服。
治療膀胱實熱,小便不通暢,胸悶煩躁。此為瞿麥飲方。
瞿麥穗,黃芩(去黑心),甘草(生銼),木通(銼各一兩),葵根(洗銼),車前子(各半兩)
白話文:
瞿麥穗、黃芩(去掉黑色種子)、甘草(生甘草切碎)、木通(切碎,各一兩)、葵根(洗淨切碎)、車前子(各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順膀胱,利小便,解煩熱。車前子散方
白話文:
取這六種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使用四錢的量,加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一碗,濾去藥渣後溫服。
此方能疏通膀胱,利尿,解熱除煩。名為車前子散。
車前子,海金沙,井泉石,滑石碎各一兩,葶藶(紙上炒一分)
白話文:
車前子、海金沙、井泉石、滑石粉各一兩,葶藶(在紙上炒過,取其一成的量)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蜜熟水調下,未利再服。
治胞囊實熱,溲便癃閉,日夜不通。檳榔飲方
白話文:
取這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蜂蜜和溫水調勻後服用,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服用。
用於治療膀胱實熱引起的尿液排泄困難,全日夜無法通暢。這是檳榔飲的方子。
檳榔(生銼),羚羊角(鎊),大黃(銼各半兩),甘草(炙銼),赤茯苓(去黑皮),防己(銼各一兩)
白話文:
檳榔(生切片),羚羊角(研成粉末),大黃(切片,各半兩),甘草(烘烤切片),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防己(切片,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腰腹重痛,煩躁。豬苓散方
白話文:
取這六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使用五錢的量,加入一個半盞的水,煎煮至剩一個盞,濾去藥渣後溫服。
用於治療膀胱實熱導致的小便不通暢、腰腹部沈重疼痛以及煩躁不安的症狀。此為豬苓散的方劑。
木豬苓(去黑皮),防己(銼),梔子仁(各一兩),滑石(碎),車前子,檳榔(生銼),大黃(生銼各二兩)
白話文:
木豬苓(去除外皮),防己(切碎),梔子仁(各一兩),滑石(搗碎),車前子,檳榔(生的,切碎),大黃(生的,切碎,各二兩)。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熟水調下,水煎至七分,溫服亦得。
治膀胱熱結不通。芒硝散方
芒硝(別研半兩),赤茯苓(去黑皮為末一兩)
上二味,搗研和勻,每服二錢匕,蜜熟水調下,心熱煩躁者,以冷蜜水下。
治膀胱熱小便不通,舌乾咽腫。升麻飲方
白話文:
將七味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用溫熱的水調和服用。也可以用煎煮的方式,將藥材煎煮到七分滿,溫熱服用。
此方可以治療膀胱熱結不通的症狀。
將芒硝研磨成粉末(半兩),赤茯苓去除黑皮後研磨成粉末(一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兩錢匕,用蜂蜜水調和服用。如果感到心煩躁熱,可以用冷蜂蜜水服用。
此方可以治療膀胱熱導致的小便不通、舌頭乾燥、咽喉腫痛的症狀。
升麻,大青(各三兩),射干,玄參,黃柏(去粗皮),薔薇根白皮(各四兩)
白話文:
升麻、大青(各120克),射干、玄參、黃柏(去粗皮)、薔薇根白皮(各160克)。
上六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臨熟入蜜一匙,打勻去滓服。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煩悶不解。梔子仁湯方
梔子仁(二兩),石膏(四兩),赤茯苓(去黑皮),知母(焙各二兩),生地黃,淡竹葉(各切半升),芒硝(一兩)
上以水煎四錢,去滓,入芒硝五分,沸服,日二。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磨成麻豆大小的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快熟時加入一匙蜜,攪拌均勻去渣服用。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膀胱實熱,小便不通,煩悶難解。藥方為梔子仁湯,由梔子仁、石膏、赤茯苓、知母、生地黃、淡竹葉和芒硝組成。將藥材用水煎煮至四錢,去渣,加入五分芒硝,煮沸後服用,每日兩次。
2. 胞痹
論曰內經謂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夫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今風寒濕邪氣,客於胞中,則氣閉不能化出,故胞滿而水道不通。其證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以足太陽經不得下流,故熱而痛也,上為清涕,以足太陽經。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腦氣下灌,出於鼻竅,則為清涕矣。
治胞痹小便不利。腎著湯方
白話文:
《內經》說到胞痹,指的是少腹膀胱部位按壓時內痛,好像灌了熱水一樣,小便澀滯,並伴隨清涕,這是因為膀胱是人體的「州都之官」,負責貯藏津液,氣化之後才能排出。現在風寒濕邪氣入侵胞中,導致氣閉不通,無法化出,所以胞滿而水道不通。症狀表現為少腹膀胱按壓時內痛,好像灌了熱水一樣,小便澀滯,這是由於足太陽經氣血無法向下流動,所以發熱疼痛。清涕的出現,則是因為足太陽經直行上達頭頂,連接腦部,腦氣向下灌注,從鼻孔排出,就形成了清涕。
治療胞痹小便不利,可以用[腎著湯]治療。
赤茯苓(去黑皮),白朮(各四兩),乾薑(炮二兩),甘草(炙三兩)
白話文:
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白朮(各四兩),乾薑(用火炮製後使用,重量為二兩),甘草(用火炙烤後使用,重量為三兩)。
上四味㕮咀,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食前各一。
治胞痹小便不利,腰脊疼痛,腹背拘急,絞痛。溫腎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四種藥材切碎,每次使用五錢,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濾去藥渣後趁溫熱服用,空腹及飯前各一次。
用於治療膀胱閉塞、小便不通、腰背疼痛、腹部緊繃、絞痛。此為溫腎湯的處方。
赤茯苓(去黑皮),白朮,澤瀉,乾薑(炮各四兩)
白話文:
赤茯苓(去除黑皮),白朮,澤瀉,乾薑(各四兩,炮製)。
上四味,㕮咀,每服四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食前各一。
治胞痹少腹內痛。茯苓丸方
白話文:
取上方四種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去渣後溫服,空腹及飯前各服一次。
用於治療膀胱痹阻引起的下腹部內痛。茯苓丸方。
赤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細辛(去苗葉),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各半兩),紫菀(去苗土),栝蔞根(各三分),澤瀉(半兩),山茱萸,生乾地黃(焙各一分),芍藥,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三分),山芋(一分),黃耆(銼三兩),甘草(炙三分),半夏(湯洗去滑炒),獨活(去蘆頭各一分)
白話文:
-
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防風(去除叉狀部分)。
-
細辛(去除枝葉)。
-
白朮。
-
附子(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臍部)。
-
桂皮(去除粗皮,各取半兩)。
-
紫菀(去除莖葉和泥土)。
-
栝蔞根(取各三分)。
-
澤瀉(取半兩)。
-
山茱萸。
-
生乾地黃(焙製,各取一分)。
-
芍藥。
-
牛膝(去除莖葉,用酒浸泡,切片,焙製,各取三分)。
-
山芋(取一分)。
-
黃耆(切片,取三兩)。
-
甘草(炙製,取三分)。
-
半夏(用熱水洗去黏滑,炒熟,各取一分)。
-
獨活(去除蘆葦狀的莖,各取一分)。
上一十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十丸,日再,未瘥稍加丸數。
治胞痹臍腹痛,小水不利。巴戟丸方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十八種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混合做成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天空腹時以溫酒服下十顆,每日兩次,如果狀況沒有好轉,則稍微增加藥丸的數量。
巴戟天(去心一兩半),桑螵蛸(切破以麩炒令麩黑色為度一兩),遠志(去心三分),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一兩),杜仲(去粗皮塗酥銼炒),石斛(去根各三分),山芋,附子(炮裂去皮臍),續斷(各一兩),鹿茸(塗酥炙去毛),龍骨,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各三分),生乾地黃(焙別於木臼內搗一兩),五味子,山茱萸,桂(去粗皮各三分)
白話文:
-
巴戟天(去心)1.5兩
-
桑螵蛸(切碎,與麩子一同炒製至麩子變黑為止)1兩
-
遠志(去心)3錢
-
肉蓯蓉(以酒浸泡,去皴皮,切碎並烘烤)1兩
-
杜仲(去粗皮,塗抹豬油,切碎並炒製)適量
-
石斛(去根)各3錢
-
山芋適量
-
附子(炮裂,去皮和臍)1兩
-
續斷(各1兩)
-
鹿茸(塗抹豬油,炙烤,去毛)適量
-
龍骨適量
-
菟絲子(以酒浸泡一晚,搗碎)各3錢
-
生乾地黃(烘烤,在木臼中搗碎)1兩
-
五味子適量
-
山茱萸適量
-
桂皮(去粗皮)各3錢
上一十六味,除別搗二味外,搗羅為末,然後入別搗者相和,再羅,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用溫酒下三十丸,日再。
治胞痹少腹膀胱,按之內痛。黃耆湯方
白話文:
上述的十六種藥材,除了另外搗碎的兩種藥材外,其餘的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另外搗碎的藥材混合,再過篩,用蜂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天空腹用溫酒服用三十丸,每天兩次。
黃耆(銼),當歸(切焙),甘草(炙),黃芩(去黑心),遠志(去心),五味子,芍藥,人參赤茯苓(去黑皮),麥門冬(去心焙),澤瀉,生乾地黃(焙),桂(去粗皮),防風(去叉各一兩),乾薑(炮半兩)
白話文:
黃耆(切碎),當歸(切片烘烤),甘草(烤製),黃芩(去除黑色的心),遠志(去除心),五味子,芍藥,人參,赤茯苓(去除黑色的皮),麥門冬(去除心烘烤),澤瀉,生乾地黃(烘烤),桂皮(去除粗糙的皮),防風(去除分支,各一兩),乾薑(炮製,半兩)。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羊腎一隻細切,大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再。
治胞痹小便不利。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五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兩杯水,放入切碎的羊腎一個,劈開的紅棗兩個,一起煎煮至剩下一杯,藥渣去除,空腹溫服,每天服用兩次。
人參,芍藥,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酒浸去土焙),當歸(切焙),甘草(炙),芎藭遠志(去心),赤茯苓(去黑皮),五味子(各一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桂(去粗皮三兩),乾薑(炮一兩)
白話文:
人參,芍藥,麥門冬(去掉麥門冬的中心,烘焙),生乾地黃(浸泡在酒中,去除泥土,烘焙),當歸(切碎,烘焙),甘草(炙烤),芎藭遠志(去掉中心),赤茯苓(去除黑皮),五味子(各一兩),黃芩(去除黑心,半兩),桂皮(去除粗皮,三兩),乾薑(炮製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用水二盞,煮羊腎一隻,至一盞半,除腎下藥末,大棗三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三。
治胞痹少腹急痛,小便赤澀。腎瀝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三味藥,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先用兩茶杯水,煮一顆羊腎,煮到剩一杯半的水,取出煮好的羊腎,加入藥末和大棗三枚(切開),繼續煮至剩一杯水,過濾掉藥渣,空腹溫服,每日三次。
桑螵蛸(一十枚切破炙令黃色),犀角(屑),麥門冬(去心焙),五加皮(各一兩半銼),杜仲(去粗皮塗酥炙銼),木通(銼),桔梗(銼炒各一兩),赤芍藥(三分)
白話文:
桑螵蛸(取十枚切碎,並烘烤至呈黃色),犀角(研磨成粉),麥門冬(挖掉中心烘烤),五加皮(每種各取一兩半,切成細碎狀),杜仲(去除粗皮,塗上酥油烘烤後再切碎),木通(切碎),桔梗(切碎烘炒,各取一兩),赤芍藥(取三分)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羊腎一隻,去脂膜切,竹瀝少許,同煎至一盞,去滓空腹頓服,日再。
治胞痹秦艽酒方
白話文:
將上列八種藥材粗略搗碎後篩掉碎屑,每次服用五錢重,用一杯半水,加入一個切開去脂膜的羊腎臟,少許竹瀝,一起煎煮至一杯水,去掉渣滓,空腹時一次服用,一天服用兩次。
秦艽(去苗土),牛膝(酒浸切焙),芎藭,防風(去叉),桂(去粗皮),獨活(去蘆頭),丹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二兩),杜仲(去粗皮銼炒炮),側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乾薑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一兩半),五加皮(五兩),薏苡仁(一兩),天麻子仁(一合炒)
白話文:
秦艽(去除根鬚和泥土),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焙乾),芎藭,防風(去除叉枝),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獨活(去除蘆頭),丹參,赤茯苓(去除黑皮,各二兩),杜仲(去除粗皮,切碎炒炮製),側子(炮裂,去除皮和臍),石斛(去除根),乾薑,麥門冬(去除中心,焙乾),地骨皮(各一兩半),五加皮(五兩),薏苡仁(一兩),天麻子仁(炒制至一合)
上一十七味,細銼如麻豆,以生絹夾囊盛之,用酒一斗,浸七日,每日空腹溫服半盞,日再。
治胞痹,補益。百合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七種藥材,磨碎至如同麻豆大小,用生絲綢製成的袋子裝好,放入一斗酒中浸泡七天,每天空腹時溫熱服用半杯,一天兩次。
此方用於治療胞痹,具有補益作用。這是百合飲的方子。
生百合(三兩),赤茯苓(去黑皮二兩),麋角(屑三兩),麥門冬(去心焙),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一兩半),黃耆(銼一兩),薏苡仁(二合)
上七味,細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再。
白話文:
生百合(180公克),赤茯苓(去除黑皮、120公克),麋鹿角(屑末、180公克),麥門冬(去除心、烘焙),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烘焙,各90公克),黃耆(切碎、60公克),薏苡仁(120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