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一 (1)

1. 腎臟統論

論曰腎足少陰經。膀胱足太陽經,相為表裡。其王冬、其象水、其脈沉、其養骨髓、其神精與志、其候耳、其聲呻、其臭腐、其味鹹、其液唾、其色黑、其氣閉藏;是故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擾乎陽,為養藏之道。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其證少腹脹滿。

白話文:

古書上說:腎經是少陰經,膀胱經是太陽經,它們互相表裡。腎經的時令是冬季,其象徵是水,脈象是沉的,它能濡養骨髓,其精神與意志相關,其病候在耳朵,其聲音是呻吟,其氣味是腐臭,其滋味是鹹的,其液體是唾液,其顏色是黑色,其氣機是閉藏的。所以,冬天應該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來再起牀。冬天要避寒就溫,不要擾動陽氣,這是養藏之道。如果違背了冬天的氣候,就會導致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其證狀是少腹脹滿。

小便黃赤,末有餘瀝,數而痛者,此腎實也。若關格塞,腰背強直,飲食減少,氣力疲乏者,此腎虛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以平為期,此治之大略也。

白話文:

小便黃赤,最後沒有餘尿,並且小便頻繁且疼痛,這是腎臟實證。如果連接處阻塞,腰背強直,飲食減少,氣力疲乏,這是腎虛證。虛證就用補法,實證就用瀉法。以使人體恢復陰陽平衡為治療的總原則。

2. 腎虛

論曰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腎氣虛弱,則足少陰之經不利,故其證腰背痠痛。小便滑利、臍腹痛、耳鳴、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脛力劣、不能久立,故曰診左手尺中神門以後陰脈虛者,為少陰經病,令心悶下重。足腫不可按。蓋足少陰腎之經也。

白話文:

古書上說腎臟主宰水液,接受五臟六腑精氣的儲存。若是腎氣虛弱,那麼足少陰經的經絡不利,因此症狀會出現腰背痠痛,小便滑利,臍腹疼痛,耳鳴,四肢冰冷,骨髓枯寒,足脛無力,無法久站,所以說診斷左手尺中神門穴以後陰脈虛弱的人,是少陰經有病,導致心臟鬱悶、下半身沉重,足部腫脹不能按壓。原因是足少陰經是腎臟的經絡。

治腎經虛憊。四肢無力,面體少色,惡風寒,手足冷。骨節痛,耳內蟬鳴。磁石丸

白話文:

治療腎經虛弱疲憊。四肢無力,面色蒼白,怕風怕冷,手腳冰涼。骨節疼痛,耳內有蟬鳴聲。

磁石丸配方:

  • 磁石(研成細末):30克
  • 附子(去皮、臍):30克
  • 肉桂(去皮):15克
  • 炮薑:15克
  • 乾薑:15克
  • 川椒:10克
  • 吳茱萸(去梗):10克
  • 川芎(去頭):10克
  • 當歸(去蘆):10克
  • 白芍(去皮):10克
  • 生地黃(去蘆):10克
  • 熟地黃(去蘆):10克
  • 山茱萸:10克
  • 山藥:10克
  • 茯苓:10克
  • 澤瀉:10克
  • 豬苓:10克
  • 白朮:10克
  • 扁豆:10克
  • 薏苡仁:10克
  • 芡實:10克
  • 蓮子:10克
  • 百合:10克
  • 麥門冬:10克
  • 五味子:10克
  • 石斛:10克
  • 枸杞子:10克
  • 黃精:10克
  • 女貞子:10克
  • 菟絲子:10克
  • 續斷:10克
  • 牛膝:10克
  • 當歸:10克
  • 川芎:10克
  • 白芍:10克
  • 生地黃:10克
  • 熟地黃:10克
  • 山茱萸:10克
  • 山藥:10克
  • 茯苓:10克
  • 澤瀉:10克
  • 豬苓:10克
  • 白朮:10克
  • 扁豆:10克
  • 薏苡仁:10克
  • 芡實:10克
  • 蓮子:10克
  • 百合:10克
  • 麥門冬:10克
  • 五味子:10克
  • 石斛:10克
  • 枸杞子:10克
  • 黃精:10克
  • 女貞子:10克
  • 菟絲子:10克
  • 續斷:10克
  • 牛膝:10克

製法:

  1. 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

  2. 將藥末與蜂蜜混合,製成丸劑。

  3. 每丸重約3克。

用法:

  1. 每日服用2次,每次3丸。

  2. 溫開水送服。

磁石(火煅醋淬研),附子(炮裂去皮臍),補骨脂(炒),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焙),桂(去皮各一兩),續斷柴胡(去苗),巴戟天(去心),桃仁(湯浸去雙仁尖),白苓(去黑皮),人參,山芋,木香厚朴(去皮汁炙),遠志(去心),當歸(切焙),牛膝(酒浸一宿切焙),黃耆(銼各三分),羊腎(一對去筋膜鹽水煮熟切焙),白蒺藜(炒去角),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檳榔(一枚銼)

白話文:

磁石(以火煅烤,用醋淬浸研磨成粉),附子(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補骨脂(炒製),肉蓯蓉(用酒浸泡,去除皺皮,再焙乾),桂枝(去皮,各一兩),續斷,柴胡(去除苗),巴戟天(去除中心),桃仁(用湯浸泡,去除雙仁尖),白茯苓(去除黑皮),人參,山藥,木香,厚朴(去除外皮,用汁液浸泡,再炙烤),遠志(去除中心),當歸(切片,再焙乾),牛膝(用酒浸泡一晚,切片,再焙乾),黃耆(切碎,各三分),羊腎(一對,去除筋膜,用鹽水煮熟,切片,再焙乾),白蒺藜(炒製,去除角),蜀椒(去除眼目,並將閉口的炒出汗),枳殼(去除瓤,用麩炒製,各半兩),檳榔(一枚,切碎)

上二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午前各一服。

白話文:

以上二十三味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成丸藥。每一粒丸藥的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溫酒送服,早晚空腹各服用一次。

治男子腎臟虛損,腰腳弱、氣不足、體煩倦、面色黑、小便數。鹿茸丸

白話文:

治療男性腎臟虛損、腰腳疲弱、氣息不足、身體睏倦、面色晦暗、小便頻繁的藥方:

鹿茸丸方:

  1. 鹿茸:10 克,研成細末。

  2. 熟地黃:30 克,切片。

  3. 山茱萸:30 克,去核,切片。

  4. 菟絲子:30 克,去毛,炒熟。

  5. 枸杞子:30 克,去核,洗淨。

  6. 淫羊藿:30 克,去毛,切片。

  7. 仙靈脾:30 克,去毛,切片。

  8. 補骨脂:30 克,去毛,切片。

  9. 續斷:30 克,去毛,切片。

  10. 杜仲:30 克,去毛,切片。

  11. 當歸:15 克,切片。

  12. 川芎:10 克,切片。

  13. 白芍:10 克,切片。

  14. 甘草:10 克,切片。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製成丸劑,每丸重 10 克。每日服用 2 次,每次服用 1 丸,溫水送服。

鹿茸(一對酒浸去毛炙),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皴皮焙),附子(炮裂去皮臍),牛膝(酒浸一宿焙),天雄(炮裂去皮臍),五味子,巴戟天(去心),葫蘆巴,山芋,菟絲子(酒浸別搗),熟乾地黃(焙),桂(去皮),桑螵蛸(炙),楮實,木香,肉豆蔻(去殼),紅豆,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沒藥沉香,人參,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蘆頭),白蒺藜(炒去角各一兩),

上二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午前臨臥、各一服。

治腎虛冷,補益元臟,漏蘆丸

漏蘆(去蘆頭生),蓽茇(生),木香,乾蠍(頭尾足全者炒各半兩),阿魏(一分用醋化面和作餅子慢炙),硇砂一分別研

白話文:

漏蘆(除去蘆頭的生漏蘆)、蓽茇(生蓽茇)、木香、乾蠍子(頭尾足俱全的乾蠍子,炒各半兩)、阿魏(用醋化開,和入麵粉做成餅,再慢慢炙烤)、研細的硇砂(一錢分)。

上六味,搗羅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煨蔥白酒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上六味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搗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劑,丸劑大小如雞頭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用溫熱的蔥白酒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治腎臟虛冷,攻注四肢,煩熱多汗,肢節痛,耳內鳴。補腎丸

羊腎(一對去筋膜),黃耆(蜜炙銼),麻黃根,當歸(切焙),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白話文:

  • 羊腎:一對,去除筋膜。

  • 黃耆:用蜂蜜炙烤後切碎。

  • 麻黃根:切碎。

  • 當歸:切片並烘烤。

  • 蜀椒:去眼並炒至出汗。

  • 杏仁:用湯浸泡後去除表皮,尖頭部分去除,然後炒至雙仁熟,各取一兩。

上六味,除羊腎外,搗研為末。煮羊腎爛細研。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下。空心午前、各一服。

白話文:

除了羊腎之外,將上方的六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將羊腎煮爛研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混合藥末製成丸藥。丸藥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藥丸。用鹽酒送服。空腹時,在上午各服用一次。

治男子腎臟虛憊。遺泄不時,黑瘦。鹿茸丸方

鹿茸(去毛炙三兩),菟絲子(酒浸別搗),紫菀(去苗土),蛇床子(黃蜜炙銼),桂(去皮),白蒺藜(炒去角),白茯苓(去黑皮),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陽起石(研),桑螵蛸(燒灰存性),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白話文:

鹿茸(除去毛髮,烘烤三兩),菟絲子(用酒浸泡,另外搗碎),紫菀(除去根莖及泥土),蛇牀子(用黃蜂蜜烘烤,切碎),桂皮(除去樹皮),白蒺藜(炒熟,除去刺角),白茯苓(除去黑皮),肉蓯蓉(用酒浸泡,除去皺皮,切片烘烤),陽起石(研磨成粉),桑螵蛸(燒成灰燼,保留其有效成分),附子(用火炮裂,除去皮和臍,各一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午前、各一服。

治腎臟虛損,精氣衰竭,陽道痿弱。腰膝無力,五心煩熱。肉蓯蓉散

肉蓯蓉(湯浸去皴皮切焙),鍾乳粉,鹿茸(去毛酥炙各二兩),菟絲子(酒浸三宿別搗一兩半),蛇床子,遠志(去心),續斷,天雄(炮裂去皮臍),石龍芮(各一兩)

白話文:

肉蓯蓉(洗淨、浸泡、去除外表粗皮、切片,烘烤)、鍾乳粉、鹿茸(去除毛髮、酥炙,各二兩)、菟絲子(用酒浸泡三天,另加搗碎一兩半)、蛇牀子、遠志(去除果核)、續斷、天雄(炮裂、去除皮和肚臍)、石龍芮(各一兩)

上九味,除鍾乳粉外,搗羅為細末。入鍾乳粉合研勻。空心食前、溫酒調下二錢匕。

治腎臟虛憊,陽氣虧乏,真元失禁,精自流出。五味子丸

五味子,龍骨牡蠣(火煅),牛膝(酒浸切焙),桂(去皮),山茱萸萆薢,白茯苓(去黑皮),巴戟天(去心),山芋,續斷,石斛(去根銼),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一分)

白話文:

五味子、龍骨、牡蠣(用火煅燒過的)、牛膝(用酒浸泡,切片後焙乾)、桂枝(去皮)、山茱萸、萆薢、白茯苓(去黑皮)、巴戟天(去心)、山藥、續斷、石斛(去根,切碎)、附子(用火炮過,裂開後去除皮和肚臍,每種各半兩)、吳茱萸(用熱水洗淨,焙乾,炒至乾燥,共一分量)。

上一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日午夜臥、鹽湯下四十丸。

治腎臟虛冷,陽氣萎弱,嘔逆多唾,體瘦精神不爽,不思飲食,腰腳沉重,臍腹急痛,小便頻數。菟絲子丸

白話文:

治療腎臟虛冷、陽氣不足、嘔吐反胃、唾液過多、身體瘦弱、精神不振、不想吃東西、腰腿沉重、臍部和腹部疼痛劇烈、小便頻繁的藥方:

菟絲子丸方:

  • 菟絲子:30克
  • 枸杞子:30克
  • 山藥:30克
  • 茯苓:30克
  • 杜仲:30克
  • 續斷:30克
  • 狗脊:30克
  • 仙茅:30克
  • 巴戟天:30克
  • 肉桂:10克
  • 炮附子:10克
  • 肉蓉: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菟絲子、枸杞子、山藥、茯苓、杜仲、續斷、狗脊、仙茅、巴戟天、肉桂、炮附子等藥材研磨成細粉。

  2. 將肉蓉加入藥粉中,充分混合。

  3. 將混合物搓成丸劑,每個丸劑重約10克。

服用方法:

  • 每日服用2次,每次3丸。
  • 用溫水送服。

功效:

  • 溫補腎陽,益精填髓。
  • 固澀精氣,止遺洩。
  • 健脾益氣,養心安神。

適應症:

  • 腎臟虛冷,陽氣萎弱。
  • 嘔逆多唾,體瘦精神不爽。
  • 不思飲食,腰腳沉重。
  • 臍腹急痛,小便頻數。

菟絲子(酒浸別搗),萆薢(各半兩),補骨脂(炒),防風(去叉),硫黃(各一分),續斷,巴戟天(去心各一兩),細辛(去苗葉),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各五錢)

白話文:

菟絲子(用酒浸泡後搗碎),萆薢(和菟絲子各半兩),補骨脂(炒過),防風(去掉叉枝),硫黃(各一分),續斷,巴戟天(去心,各一兩),細辛(去掉苗和葉),蜀椒(去蒂並用文火炒至出汗,各五錢)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鹽湯下三十丸。

治腎虛寒耳鳴多唾。羊骨飲

羊脊骨(一具椎碎),磁石(二兩半碎),白朮(一兩半),黃耆,乾薑(炮),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皮各半兩)

白話文:

羊脊骨:一個脊椎骨碎成小塊

磁石:兩分之一的磁石,碎成小塊

白朮:一分半的白朮

黃耆:半兩黃耆

乾薑:半兩乾薑,經過炮製

白茯苓:去黑皮的白茯苓,半兩

桂:半兩桂皮,去除樹皮

上七味,除羊骨外,銼如麻豆大。先以水五升,煮骨取二升,去骨內藥煎取一升,去滓空腹分溫三服。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除了羊骨外,都切成綠豆大小。

首先用五升水煮羊骨,取二升湯,去除羊骨,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取一升湯汁,去除藥渣,空腹分三次溫服。

治腎虛厥寒,面黑耳枯,臍腹冷痛倦怠。補腎湯

磁石(綿裹二兩半),五味子,防風(去叉),白茯苓(去黑皮),黃耆,生薑,桂(去皮),甘草(炙),人參,當歸(切焙),玄參(各半兩),羊腎(一具去脂)

白話文:

  • 磁石(用棉布包裹,重量為二兩半)

  • 五味子

  • 防風(去除叉枝)

  • 白茯苓(去除黑皮)

  • 黃耆

  • 生薑

  • 桂皮(去除樹皮)

  • 甘草(炙烤過的)

  • 人參

  • 當歸(切片並烘焙過)

  • 玄參(各半兩)

  • 羊腎(一個,去除脂肪)

上一十二味,細銼如麻豆,分作五劑,每劑以水五盞。煎取三盞,去滓分溫三服。

治腎虛寒耳鳴好睡,日漸痿損。羊骨補腎湯

羊脛骨(五兩炙黃銼),磁石(火煅醋淬二七遍),白朮(各二兩),黃耆(銼),乾薑(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桂(去皮三分)

白話文:

  • 羊脛骨(去骨,取五兩,炙烤至黃色,磨成粉末)

  • 磁石(用火煅燒,然後用醋淬火,重複27次)

  • 白朮(兩根)

  • 黃耆(用火煎煮,去皮,磨成粉末)

  • 乾薑(炮製後一兩)

  • 白茯苓(去皮,去除黑皮,一兩)

  • 桂皮(去皮和油,三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夜臥各一。

治腎虛寒關格塞煩熱,腰背強直,飲食減少,氣力漸羸。人參補腎湯

人參,甘草(炙銼),桂(去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杜仲(去皮酥炙銼),白朮(各二兩)

白話文:

  • 人參:甘味,補氣養血。

  • 甘草(炙銼):甘味,補氣健脾。

  • 桂(去皮):辛熱,溫陽散寒。

  •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辛溫,理氣化痰。

  •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淡味,健脾利尿。

  • 杜仲(去皮酥炙銼):苦澀,補肝腎。

  • 白朮(各二兩):辛苦,健脾止瀉。

上七味,粗搗篩。每五錢匕,水三盞,入豬羊腎各半兩。生薑半分拍碎,薤白一莖,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二服,空腹日夜各一。

白話文:

將上方的七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三碗水,再放入半兩豬腎和半兩羊腎。將生薑切碎拍成塊狀,放入一莖薤白,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半的藥汁。去渣後分成兩次服用,空腹時分別於白天和晚上各服用一次。

治腎臟虛損勞傷諸病。黃耆湯

黃耆(銼一兩),乾薑(炮半兩),當歸(切焙),甘草(炙銼),黃芩(去黑心),遠志(去心)五味子,芍藥,人參,白茯苓(去黑皮),麥門冬(去心焙),防風(去叉),澤瀉,熟乾地黃(焙),桂(去皮各一兩)

白話文:

  • 黃耆(1兩,切碎)

  • 乾薑(0.5兩,炒製)

  • 當歸(切片,炒製)

  • 甘草(1兩,炙烤,切碎)

  • 黃芩(1兩,去除黑色中心)

  • 遠志(1兩,去除中心)

  • 五味子(1兩)

  • 芍藥(1兩)

  • 人參(1兩)

  • 白茯苓(1兩,去除黑色外皮)

  • 麥門冬(1兩,去除中心,炒製)

  • 防風(1兩,去除分叉)

  • 澤瀉(1兩)

  • 熟乾地黃(1兩,炒製)

  • 桂皮(1兩,去除外皮)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以水一盞半,先煮羊腎一隻,取一盞去腎,入藥三錢匕,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日午夜臥再服。

白話文:

把以上十五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每次用一杯半的水量,先煮一隻羊腎,取出一杯水倒掉羊腎,再加入三錢的藥粉,還需要兩顆破開的棗子。藥煎到剩七成的時候過濾掉渣滓,空腹時溫熱服用,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覺前再各服一次。

治腎臟久虛,體熱疼倦遺精,形瘦色昏,臍腹疼痛。耳常聞鐘磬風雨聲。補腎磁石丸方磁石(火煅酒淬五遍),鹿茸(去毛酥炙各一兩),五味子,枳實(去瓤麩炒各半兩),楮實(炒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牡蠣(煅),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山芋,巴戟天(去心各三分)

白話文:

治療腎臟虛弱時間已久,身體發熱疼痛疲倦遺精,形體消瘦面色昏暗,臍部腹部疼痛。耳朵經常聽到鐘磬和風雨的聲音。

古文解讀:

磁石丸配方:

  1. 磁石(用火鍛造並用酒淬五次)

  2. 鹿茸(去除毛髮並用酥油烘烤,各一兩)

  3. 五味子

  4. 枳實(去除果瓤並用麩皮炒製,各半兩)

  5. 楮實(炒製,一兩半)

  6. 附子(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胚芽)

  7. 牡蠣(煅燒)

  8. 肉蓯蓉(用酒浸泡,去除皺皮後切片並烘烤)

  9. 山芋

  10. 巴戟天(去除心部,各三分)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浸牛膝酒下二十丸。漸加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面列出的十種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再用蜂蜜混合做成丸劑。每顆藥丸的大小與梧桐子相近,空腹時以牛膝浸泡的酒服用二十顆,之後逐漸增加到三十顆。

治腎臟虛冷勞瘦。蓯蓉丸

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木香,羌活(去蘆頭),芎藭,桂(去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焙),黃耆(銼),防風(去叉),白朮(各半兩),五味子,蘹香子(微炒),膃肭臍(酒浸炙切各三分),檳榔(銼),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白話文:

  • 肉蓯蓉:先用酒浸泡,去掉表皮後切片焙乾。

  • 木香:去除雜質。

  • 羌活:去除蘆頭。

  • 芎藭:去除雜質。

  • 桂皮:去除樹皮。

  • 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焙乾。

  •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焙乾。

  • 當歸:切片焙乾。

  • 黃耆:切片。

  • 防風:去除分叉的根部。

  • 白朮:各取半兩。

  • 五味子:用酒浸泡後焙乾。

  • 蘹香子:微炒。

  • 膃肭臍:先用酒浸泡後焙乾。

  • 檳榔:切片。

  • 人參:洗淨。

  • 附子: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部。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治腎氣虛損,目視𥅻𥅻。耳無所聞。及五勞七傷諸虛不足。黃耆丸

黃耆(銼),乾薑(炮),當歸(酒浸切焙),羌活(去蘆頭),芎藭,甘草(炙銼),白茯苓(去黑皮),細辛(去苗葉),防風(去叉),桂(去皮),烏頭(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人參,芍藥,石斛(去根銼),熟乾地黃(焙),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二兩),羊腎(一具煨熟切研膏),大棗(煮去皮核研膏五合)

白話文:

黃耆(切碎),乾薑(炮製過),當歸(用酒泡過,切片後烘烤),羌活(去掉蘆頭),芎藭,甘草(烘烤過並切碎),白茯苓(去掉黑皮),細辛(去掉根和葉),防風(去掉叉子),桂(去掉皮),烏頭(炮製過,裂開後去掉皮和臍),附子(炮製過,裂開後去掉皮和臍),人參,芍藥,石斛(去掉根並切碎),熟乾地黃(烘烤過),肉蓯蓉(用酒泡過,切片後烘烤,各兩),羊腎(一個,燉熟後切碎並研磨成膏),大棗(煮熟後去掉皮和核,研磨成膏,五合)

上一十九味。除羊腎棗膏外,搗羅為末,入二膏和勻,更入少煉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溫酒下。

白話文:

以上共十九味藥材,除了羊腎和棗膏之外,將其他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兩種膏藥均勻混合,再加入少許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搗杵。將藥物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用溫酒送服。

治腎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言語混濁,陽氣頓絕。乾地黃散

生乾地黃(一斤焙),肉蓯蓉(酒浸切焙),白朮,巴戟天(去心),麥門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牛膝(酒浸切焙),五味子,杜仲(去皮炙各八兩),車前子,乾薑(炮各五兩)

白話文:

生乾地黃(一斤,烘烤後)

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切片並烘烤)

白朮

巴戟天(去除內核)

麥門冬(去除內核,並烘烤)

白茯苓(去除黑皮)

甘草(切碎並炙烤)

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並烘烤)

五味子

杜仲(去除樹皮,並炙烤,各八兩)

車前子

乾薑(炮製過,五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進三服。

治腎氣不足,胸脅時痛,骨節痠疼,目常茫茫,耳不審聽,背膂拘急,體重嗜臥。宜服熟乾地黃散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腎氣不足,造成胸脅部位經常疼痛、骨節痠痛、眼睛常感到迷茫、聽力減退、背部和脊柱拘急、身體沉重嗜睡的疾病。此時宜服用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三分銼微炒),芎藭(三分),黃耆(三分銼),桂心(三分),山茱萸(三分),石斛(三分去苗),沉香(一兩,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白話文:

熟乾地黃(60克),天門冬(60克,去心),五味子(60克),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當歸(18克,銼碎,微炒),芎藭(18克),黃耆(18克,銼碎),桂心(18克),山茱萸(18克),石斛(18克,去苗),沉香(60克,磁石(60克,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一十二味,搗篩為散,每服四錢匕,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日三。

治腎勞虛冷乾枯,憂恚內傷。久坐濕地則損。秦艽酒

秦艽,牛膝,芎藭,防風,桂,獨活,茯苓(各一兩),杜仲,丹參(各八兩),側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梢黑者),乾薑(炮),麥門冬(去心),地骨皮(各一兩半),五加皮(五兩),薏苡仁(一兩),大麻仁(一合炒)

白話文:

秦艽一兩、牛膝一兩、川芎一兩、防風一兩、桂枝一兩、獨活一兩、茯苓一兩、杜仲八兩、丹蔘八兩、側子一兩半(炒裂後去皮和肚臍)、石斛一兩半(去掉梢部和黑點)、炮姜一兩半、麥門冬一兩半(去掉心部)、地骨皮一兩半、五加皮五兩、薏苡仁一兩、炒大麻仁一合。

上一十七味,細銼,以生絹袋盛,酒一斗浸,春秋七日、夏三日、冬十日成。每日空腹溫服半盞、日再。

治腎虛忪悸恍惚,眼花耳聾。肢節疼痛,皮膚搔癢。小腹拘急,面色常黑,黃疸消渴。補腎湯方

磁石(煅醋淬七遍研一兩),五味子(炒),附子(炮裂去皮臍),防風(去叉),黃耆(銼炒)牡丹(皮),桂去(皮),甘草(炙銼),桃仁(去皮尖雙仁炒令黃各二兩)

白話文:

  1. 磁石(煅燒後用醋淬火七次,研成粉末一兩)

  2. 五味子(炒)

  3. 附子(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部)

  4. 防風(去除叉枝)

  5. 黃耆(銼碎後炒)

  6. 牡丹(用皮)

  7. 桂枝(去除外皮)

  8. 甘草(炙烤後銼碎)

  9. 桃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金黃色,每味藥各二兩)

上九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取八分,去滓空心頓服。

治腎虛小便無度,陰囊癢濕。五石丸

鍾乳(研),紫石英(研),石膏脂(研),白礬(燒研),石英(研各半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甘草(炙銼),天雄(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焙各一兩),龍骨(碎研三分)

白話文:

  1. 鍾乳(研成粉末)

  2. 紫石英(研成粉末)

  3. 石膏脂(研成粉末)

  4. 白礬(燒過後研成粉末)

  5. 石英(研成粉末,共半兩)

  6. 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去除皺皮,切片焙乾)

  7. 甘草(炙烤後切碎)

  8. 天雄(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9. 熟乾地黃(焙乾)

  10. 龍骨(碎成小塊並研磨,共三分)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一十丸。日再服。

治腎臟勞傷。磁石湯

磁石(醋淬),肉蓯蓉(酒浸焙乾各二兩),沉香(一兩半),五味子,附子(炮裂去皮臍),覆盆子狗脊(去毛),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豬腎(一隻),檳榔(三分)

白話文:

  • 磁石(用醋淬過)

  • 肉蓯蓉(用酒浸泡過,然後烘乾,各兩)

  • 沉香(一兩半)

  • 五味子(一兩)

  • 附子(用火烤裂,去除外皮和根臍,一兩)

  • 覆盆子(一兩)

  • 狗脊(去除毛,一兩)

  • 白茯苓(去除黑皮,一兩)

  • 豬腎(一隻)

  • 檳榔(三分)

上一十味。除腎外,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二盞,先煮豬腎,取一盞半,去腎入藥,再煎取八分,去滓溫服食前。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材。除了豬腎之外,其餘藥材都搗碎如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以二碗水,先煮豬腎,取一碗半的湯汁,將豬腎取出,放入藥材,再次煎煮至剩八分,去掉藥渣,溫熱後在飯前服用。

治腎氣虛損,陽氣痿弱。葫蘆巴丸

葫蘆巴(微炒),巴戟天(紫者去心炒),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二兩),楝實(去皮醋浸一宿焙),桂(去皮),補骨脂(炒),蛇床子(酒浸一宿焙),牛膝(酒浸一宿切焙各一兩),莪朮(醋浸一宿煨銼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蘹香子(炒各一兩半)

白話文:

葫蘆巴:微炒

巴戟天:用紫色的,去掉心,炒熟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烘烤,各兩兩

楝實:去掉外皮,用醋浸泡一宿,烘烤

桂皮:去掉樹皮

補骨脂:炒熟

蛇牀子:用酒浸泡一宿,烘烤

牛膝:用酒浸泡一宿,切片,烘烤,各一兩

莪朮:用醋浸泡一宿,煨熟,研磨成碎末,三分

附子:炮裂,去掉外皮和肚臍

蘹香子:炒熟,各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常服二十丸,空心炒鹽生薑湯下,酒下亦得。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種藥材搗碎成粉末,並加入蜂蜜做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同小豆。每天空腹服用二十丸,搭配用鹽炒過的生薑湯或用酒送服皆可。

治腎虛小腹急滿,骨肉乾枯。陰囊濕癢。沉香飲

沉香(半兩),大腹(炮銼三分),木香(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萆薢(三分),牛膝(去苗酒浸三分),黃耆(細銼半兩),澤瀉(半兩),熟乾地黃(焙半兩),桑螵蛸(炒半兩),當歸(焙一分),芍藥(炒一分),磁石(醋淬一分),天雄(炮裂去皮臍一兩),續斷(一兩)

白話文:

沉香(半兩):具有溫熱性質,可治療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大腹(炮銼三分):具有行氣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

木香(半兩):具有行氣消積、止瀉止痛的功效。

羌活(去蘆頭半兩):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萆薢(三分):具有清熱利濕、止咳平喘的功效。

牛膝(去苗酒浸三分):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黃耆(細銼半兩):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津的功效。

澤瀉(半兩):具有利尿通淋、祛濕消腫的功效。

熟乾地黃(焙半兩):具有補血滋陰、益精養腎的功效。

桑螵蛸(炒半兩):具有補腎固精、止血止痛的功效。

當歸(焙一分):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芍藥(炒一分):具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的功效。

磁石(醋淬一分):具有活血化瘀、安神鎮驚的功效。

天雄(炮裂去皮臍一兩):具有祛風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

續斷(一兩):具有補腎強筋、接骨續斷的功效。

上一十五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二。

治腎臟虛冷遺泄。韭子散

韭子(醋煮炒香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桑螵蛸(銼炒),澤瀉(各三分),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各三分),赤石脂(研),龍骨(椎碎各一兩),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韭菜籽(用醋煮,炒香,二兩),附子(炮製裂開,去皮和臍,三分),桑螵蛸(銼碎,炒),澤瀉(各三分),蜀椒(去籽和合口處,炒出汗,各三分),赤石脂(研碎),龍骨(椎骨敲碎,各一兩),甘草(炙烤,銼碎,一分)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再服。

治腎臟虛冷,腰胯膀胱間,忽冷如人吹。及手足膝蓋冷如水。或莖中痛,小便無節。宜服蓯蓉獨活散

白話文:

治療腎臟虛冷,腰胯膀胱之間,感到突然發冷如同被風吹到一樣。還有手腳膝蓋都冷得像水一樣。或睪丸疼痛,小便頻繁沒有節制。適合服用蓯蓉獨活散方。

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二兩),獨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各一兩半),澤瀉,黃耆(細銼各二兩),五味子,蒺藜(炒去角),防風(去叉),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木香,乾薑(炮),牡蠣(熬),赤石脂,黃芩(去黑心),甘草(炙銼),桂(去粗皮),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細辛(去苗葉),續斷(各一兩)

白話文:

肉蓯蓉(用酒浸泡,去除皺皮,切片,焙乾,二兩),獨活(去除蘆頭),附子(炮裂後,去除外皮和中央的臍,一兩半),蜀椒(去除眼目,用閉合嘴巴的,炒出汗,一兩半),澤瀉,黃耆(細細切碎,各二兩),五味子,蒺藜(炒熟後,去除角,一兩),防風(去除分叉,一兩),杏仁(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尖,雙仁炒至微黃,一兩),木香,乾薑(炮製,一兩),牡蠣(熬製,一兩),赤石脂,黃芩(去除黑色部分,一兩),甘草(炙烤後切碎,一兩),桂枝(去除粗皮,一兩),桃仁(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尖,雙仁炒至微黃,一兩),細辛(去除莖葉,一兩),續斷(一兩)

上二十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空心酒調下,日再服。

治腎虛耳聾脹滿,腰脊強直,小便黃赤。螵蛸丸

桑螵蛸(炒半兩),菖蒲(三分),山茱萸(微炒半兩),磁石(煅醋淬研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三枚),續斷(三分),五味子,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炙),山芋,當歸(切焙),沉香(各半兩),蘹香子(炒一分)

白話文:

桑螵蛸(炒半兩):桑螵蛸經過炒製的,半兩。

菖蒲(三分):菖蒲,三分。

山茱萸(微炒半兩):山茱萸經過微炒的,半兩。

磁石(煅醋淬研半兩):磁石經過煅製,用醋淬火,研磨成粉,半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三枚):附子經過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三枚。

續斷(三分):續斷,三分。

五味子:五味子。

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炙):肉蓯蓉浸泡在酒中,去除皺皮,烤炙。

山芋:山芋。

當歸(切焙):當歸切片,焙乾。

沉香(各半兩):沉香,半兩。

蘹香子(炒一分):蘹香子經過炒製的,一分。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荊芥鹽湯亦得。

白話文:

將前面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過的蜂蜜和成丸子。每個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荊芥鹽湯送服。

治丈夫陽氣不足。腎虛精乏,不能施化。慶雲散

菟絲子(酒浸別搗五兩),天門冬(去心焙九兩),桑寄生,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一兩),石斛(去根),白朮(銼炒各三兩),紫石英(研二兩),覆盆子(十兩),五味子(七兩)

白話文:

菟絲子(以酒浸泡,另搗碎,五兩),天門冬(去心後以火焙九兩),桑寄生(一兩),天雄(炮製裂開後去皮和肚臍,一兩),石斛(去根),白朮(銼碎並炒過,各三兩),紫石英(研磨成粉,二兩),覆盆子(十兩),五味子(七兩)。

上九味,搗研為散。每服三錢匕,溫酒調下,食前服,氣寒者、去寄生,用細辛去苗葉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