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四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五 (5)

1. 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論曰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二者氣盛,則能運化穀食,榮養血氣,若脾胃虛弱,則傳化凝滯,膈脘痞滿,氣道上逆,故令發嘔吐而不下食,治法宜調補之。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藿香湯方

白話文:

脾是儲存和管理食物的官員,胃是容納水穀的海洋,脾胃功能良好,就可以運化食物,使氣血得到滋養,如果脾胃虛弱,運化功能就會凝滯,胸脘痞滿,氣道上逆,就會導致嘔吐而不吃東西,治療方法應該是調理滋補。

藿香葉,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各一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甘草(炙銼各三分),桂(去粗皮半兩),乾薑(炮一分半),枇杷葉(拭去毛炙一分)

白話文:

藿香葉、厚朴(去除粗糙的樹皮,用生薑汁炙至透,各一兩)、青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再烘烤)、甘草(烘焙後切成小塊,各三分)、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半兩)、乾薑(用炮製法處理後,一分半)、枇杷葉(擦去茸毛,烘焙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二片,棗一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止逆進食,枇杷葉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粗搗篩過後,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再放入兩片生薑和一顆剖開的棗子,一同煎煮至水量剩七分,去掉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

這個方劑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嘔吐不能進食的情況,能夠止逆並幫助進食,這是枇杷葉湯的處方。

枇杷葉(拭去毛微炒),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前胡(去蘆頭),白朮,人參,茯神(去木),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炒各半兩)

白話文:

枇杷葉(將葉子上的絨毛擦拭乾淨,然後微炒一下)

厚朴(將粗糙的外皮去除,用生薑汁炙烤至透)

前胡(去掉蘆頭)

白朮

人參

茯神(去除木質部分)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再用文火烘烤)

半夏(用熱水洗滌七遍後去除黏滑部分,再炒乾,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藿香厚朴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水和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殘渣,在飯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嘔吐不能進食的情況,這是藿香厚朴湯的方劑。

藿香葉,厚朴(去粗皮用生薑二兩切片棗十枚擘破同煮半日取出去薑棗銼焙),半夏(漿水浸一宿切湯洗七遍入粟米一合同炒黃去米),甘草(生銼),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白話文:

藿香葉,厚朴(去除粗皮,與切片生薑二兩、十枚棗子一起煮半日,取出薑棗切碎曬乾),半夏(用漿水浸泡一晚,切片後用熱水洗七次,與一合粟米一起炒至金黃色,取出粟米),甘草(生切),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各一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去白色,曬乾,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京三稜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匙,加上一杯水,生薑三片,大棗兩枚切碎,一起煎煮至藥液剩下七分之一,去掉渣滓,趁溫熱的時候服用,不限於某個特定時間。

京三稜(灰火內炮乘熱椎碎),益智(去皮各一兩),麥糵(微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陳曲(搗作粗末微炒),人參(各半兩)

白話文:

京三稜(用灰火炮製後趁熱椎碎)、益智(去皮,各一兩)、麥糵(微炒半兩)、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外皮,再焙製二兩)、陳曲(搗成粗末,微炒)、人參(各半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煮白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生薑棗湯下。

白話文:

將六味中藥研磨成細粉,用煮好的白麵糊和成丸,丸子的體積如同梧桐子一般大,每次服用十五丸,在飯前用生薑和大棗煮成的湯送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參香散方

人參,丁香

上二味,等分搗羅為散,每服二錢,空心熱米飲調下。

治脾胃氣弱,嘔吐不下食,白朮藿香湯方

白話文:

治療脾胃氣虛導致的嘔吐、食慾不振,可以用參香散:人參和丁香等量,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兩錢,空腹時用熱米湯送服。

治療脾胃氣虛導致的嘔吐、食慾不振,可以用白朮藿香湯。

白朮(一兩),藿香(二兩),丁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半夏(湯洗七遍切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一兩),甘草(炙銼半兩),前胡(去蘆頭一兩一分),檳榔(大者五枚銼)

白話文:

白朮一兩、藿香二兩、丁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半夏用熱水洗七遍後切片炒乾,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烘乾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炙烤後切碎一兩,甘草炙烤後切碎半兩,前胡去蘆頭一兩一分,檳榔選用較大的五枚切碎。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日三。

治脾胃氣弱,嘔吐不下食,白豆蔻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粗搗篩過後,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七分,去掉渣滓,在空腹時食用,每日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嘔吐以及無法進食的情況,即白豆蔻湯。

白豆蔻(去皮),人參,白朮(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銼二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芎藭,白茯苓(去黑皮),乾薑(炮各一兩),丁香(半兩),甘草(炙銼三分),白檀(香銼一分)

白話文:

白豆蔻(去皮):1 兩

人參:1 兩

白朮:1 兩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銼):2 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芎藭:1 兩

白茯苓(去黑皮):1 兩

乾薑(炮):1 兩

丁香:半兩

甘草(炙銼):三分

白檀(香銼):一分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胸膈氣滯,嘔逆不下食,白豆蔻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粗搗篩過後,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三片生薑、兩枚剖開的大棗,煎煮到剩七分水量,去掉渣滓,稍微放涼後服用。

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胸膈間氣滯不暢以及嘔吐無法進食的情況。這是白豆蔻丸的方劑。

白豆蔻(去皮),乾薑(炮),枳實(麩炒),木香(各一兩),半夏(湯浸七遍去滑焙乾),訶黎勒(煨去核各一兩半),桂(去粗皮),白朮,細辛(去苗葉各三分)

白話文:

白豆蔻(去掉外皮),乾薑(炮製過的),枳實(用炒過的麩皮炒製),木香(各一兩),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滑膩,再焙乾),訶黎勒(煨過,去掉核,各一兩半),桂皮(去掉粗皮),白朮,細辛(去掉苗葉,各三分)

上九味,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計時候,溫米飲下。

治脾胃氣虛弱,嘔逆不下食,人參藿香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酒煮麵糊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不限時間,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適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嘔吐不進食的情況,這是人參藿香湯的方劑。

人參(一兩),藿香葉(半兩),白朮,丁香,枇杷葉(拭去毛微炙),高良薑(各一兩),甘草(炙銼一錢)

白話文:

  • 人參:一兩

  • 藿香葉:半兩

  • 白朮:一兩

  • 丁香:一兩

  • 枇杷葉:一兩(去除毛後稍微烤一下)

  • 高良薑:一兩

  • 甘草:一錢(烤過後切碎)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乾木瓜二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進食消痰,平胃丸方

白話文:

將上方(參須、白朮、生甘草、升麻、柴胡、地黃)七味藥,粗略搗碎,篩出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匙,加水一杯,放入乾木瓜兩片,一起煎煮至七分水,去掉渣滓,趁熱服用。

半夏曲(焙一兩),肉豆蔻(去皮),檳榔(銼各二枚),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麝香(半錢研)

白話文:

  • 半夏一兩,炒焙過

  • 肉豆蔻去皮

  • 檳榔各兩片,搗碎

  • 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炒焙至半兩重

  • 麝香半錢,研磨成粉末

上八味,搗研為末,棗肉與糯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陰乾,每服生薑湯嚼下三五丸。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人參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狀,與棗肉和糯米粥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般,再以丹砂作為外衣,陰涼處晾乾。每次服用時,以生薑湯送服三至五粒。

人參(二兩),白朮(二兩半),乾薑(炮半兩),山芋(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甘草(炙銼一兩半)

白話文:

  • 人參:二兩

  • 白朮:二兩半

  • 乾薑(炮製半兩):半兩

  • 山芋:二兩

  • 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肚臍):一兩

  • 甘草(炙製、切碎):一兩半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入棗二枚劈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白湯嚼服亦得。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臍腹脹痛,積聚不消,建中散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狀,約彈珠大小。每次服用一顆,加入一杯水,放入劈成兩半的兩顆紅棗,一起煎煮至六分水量,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也可以直接用白開水送服。

白朮,枳實(麩炒),人參,白芍藥,乾薑(炮),桂(去粗皮),高良薑(銼),丹參,大腹皮,檳榔(銼),吳茱萸(湯浸焙乾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桔梗(銼炒),乾木瓜,艾枝(炙),草豆蔻(去皮)

白話文:

白朮: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利尿消腫的功效。

枳實(麩炒):枳實炒熟,具有理氣健胃、緩解疼痛的功效。

人參:一種名貴的中草藥,具有補氣益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白芍藥:芍藥的根莖,具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的功效。

乾薑(炮):炮製過的乾薑,具有溫中止瀉、散寒發表的功效。

桂(去粗皮):桂皮去除粗皮,具有溫中止瀉、散寒發表的功效。

高良薑(銼):良薑切片,具有溫中止瀉、散寒發表的功效。

丹參:一種中草藥,具有活血化瘀、清心安神、緩解疼痛的功效。

大腹皮:橘子的外皮,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的功效。

檳榔(銼):檳榔切片,具有溫中下氣、止瀉止痢的功效。

吳茱萸(湯浸焙乾炒):吳茱萸浸泡在湯中,然後焙乾炒熟,具有溫中止瀉、散寒發表的功效。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陳年的橘皮浸泡在湯中,然後去除白色的內皮,再焙乾,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的功效。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具有溫中散寒、理氣化痰的功效。

桔梗(銼炒):桔梗切片炒熟,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排膿的功效。

乾木瓜:木瓜曬乾,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艾枝(炙):艾葉的枝條,炙烤後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瀉的功效。

草豆蔻(去皮):草豆蔻去除外皮,具有溫中止瀉、理氣健胃的功效。

上一十七味,各等分,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溫酒調下。

治脾胃虛冷,氣滿胸腹,不能飲食,嘔逆腹內雷鳴下氣等疾,桔梗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各取相同份量,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的藥粉,用溫酒調和後服用。

這藥方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寒冷、胸腹部脹滿、無法正常飲食、嘔吐逆氣、腹內如雷鳴以及下氣等症狀,這是桔梗丸的配方。

桔梗(一兩一分),吳茱萸(湯洗焙乾炒),白朮,人參,茯苓(去黑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枳殼(去瓤麩炒),乾薑(炮),甘草(炙銼各一兩),桂(去粗皮三分)

白話文:

桔梗(一兩一分)、吳茱萸(用熱水洗過,用文火炒乾)、白朮、人參、茯苓(去除黑皮)、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用文火烘乾)、枳殼(去除果瓤,用麩皮炒過)、乾薑(用火炮製過)、甘草(用火炙烤過並切碎,各一兩)、桂皮(去除粗皮,用量三分)。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

治脾胃氣弱,留飲停積,飲食不化,嘔吐不止,白朮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十五丸,可逐漸增加至三十丸。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飲食滯留不消化以及持續嘔吐等症狀。

白朮(炒),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炒各三分),人參(一兩),桂(去粗皮),芍藥,枇杷葉(去毛炙),白茅根,蘆根,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白話文:

白朮(炒過),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用湯浸泡去白後焙炒,各取三分),人參(一兩),桂皮(去除粗皮),芍藥,枇杷葉(去除毛後炙過),白茅根,蘆根,枳殼(去瓤麩炒過,各取半兩)

上一十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脾胃虛冷嘔逆,心腹常痛,面色青黃,腰胯冷痛,蓽茇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如同芝麻豆粒大小的碎末,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七分,過濾掉渣滓後,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寒冷導致的嘔吐反胃、心腹部經常疼痛、面色呈現青黃色、腰部和胯部感到冷痛,這是蓽茇丸的處方。

蓽茇,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胡椒,桂(去粗皮),乾薑(炮),訶黎勒(煨取皮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兩)

白話文:

蓽茇、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胡椒、桂皮(去粗皮)、乾薑(炮)、訶黎勒(煨取皮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兩)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粥飲下十五丸。

治胃氣不和,嘔逆不下食,覆盆飲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八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每天清晨空腹時,以粥湯送服十五丸。

用於治療胃氣不調、嘔吐不止以及無法進食的情況,這是覆盆飲的配方。

覆盆子根,棗(青州者去核),人參,白茅根,燈心,半夏(湯洗七遍焙),前胡(去蘆頭),白朮(各等分)

白話文:

覆盆子根、青州出產的紅棗(去核)、人參、白茅根、燈心、半夏(用熱水清洗七遍,炒乾)、前胡(去掉頭部)、白朮(各等分)

上八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脾胃氣逆,嘔吐不止,心下澹澹,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濾去藥渣後溫熱飲用,每日三次。

用來治療脾胃氣逆、嘔吐不止以及心下有空虛感的人參湯方。

人參,半夏(湯洗去滑生薑汁製),甘草(炙銼),白茅根,白茯苓(去黑皮),竹茹,陳橘皮(去白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三分)

白話文:

人參、半夏(用甘草汁煮熟並洗去滑溜生薑汁)、甘草(烤過後磨碎)、白茅根、白茯苓(去掉黑色的外皮)、竹茹、陳橘皮(去掉白色部分後烤制)、麥門冬(去掉種子並烤過,各取三分)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治脾胃虛冷,嘔逆醋心,冷癖翻胃,中酒後不得食,面色萎黃,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上列八種藥物粗糙地搗碎篩過,每次服用四錢匕,加水一盞半,再加入五片薑片,煎煮至八分,去掉藥渣,溫熱服用。此方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逆酸,冷飲癖好,胃部翻滾,飲酒後不能進食,面色萎黃的症狀。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白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二兩),半夏(湯洗去滑炒二兩半),甘草(炙銼三分)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白朮、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皮層,再烘烤)、桂皮(去除粗糙的皮層,各一兩)、厚朴(去除粗糙的皮層,用生薑汁炙烤,二兩)、半夏(用湯清洗,去除滑膩感,炒至兩兩半)、甘草(炙烤並切成碎末,三分)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脾胃虛冷,氣逆嘔吐,不能下食,厚朴湯方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熟三兩),人參,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脾胃虛弱,嘔噦寒痰,飲食不下,辛香散方

細辛(去苗葉半兩),丁香(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煎柿蒂湯調下,不拘時候服。

治吐逆粥藥不可下者,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不拘多少)

白話文:

藥物製備與用法

取以下八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筛,每次服用三錢(約等于現在的10克),使用一碗水(約240毫升),加入五片生薑一同煎煮,直至剩餘七分(約168毫升),然後濾去藥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向上逆行引起嘔吐,以及無法正常進食的症狀,即厚朴湯方。

所需藥材包括:厚朴(去除外皮,塗抹生薑汁後炙烤至熟,共三兩,約90克),人參和陳皮(去除內側白色部分,烘烤後各取一兩,約各30克)。

以上三味藥材,同樣粗搗篩選後,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用水一碗半(約360毫升)煎煮至八分滿(約288毫升),濾渣後溫服。

針對脾胃功能衰弱,嘔吐寒痰,無法進食的情況,使用辛香散方:

取細辛(去掉莖和葉,半兩,約15克)和丁香(一分,約3克)。

這兩味藥材,搗碎並羅筛成細散,每次服用二錢(約6克),用柿蒂湯煎煮後調服,不限定服用時間。

對於嚴重嘔吐,無法咽下稀粥的患者,應用五靈脂丸方:

主要成分為五靈脂,用量根據需要而定。

上一味,為末,狗膽汁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煎熱生薑酒化下,先煮溫粥半升,令病人乘藥勢,便以粥送下。

白話文:

將上一個藥方磨成粉末,加入狗膽汁和成丸,每個丸子的大小如同雞蛋黃一般。每次服用一丸,用熱薑汁酒化開,先煮好半升溫熱的稀粥,讓病人趁著藥效發揮的時候,用稀粥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