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四十四 (3)
卷第四十四 (3)
1. 脾臟虛冷泄痢
論曰水穀入胃,脾為行之。今脾胃氣虛,冷氣乘之,則水穀不化,清濁不分,移寒入於大腸,大腸得冷,則不能固斂,故為泄痢。
治脾臟虛冷,泄痢,四肢壯熱。白朮湯方
白話文:
古人認為,食物進入胃後,脾臟負責消化吸收。當脾胃虛弱,寒氣入侵時,食物無法消化,清濁混雜,寒氣就會轉移到大腸。大腸受寒,無法正常收斂,就會出現腹瀉。
這個症狀表現為脾臟虛寒,腹瀉,四肢發熱,可以使用白朮湯治療。
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乾薑(炮一兩)
白話文:
-
白朮:具有健脾滲濕、益氣固表的功效。
-
附子(炮裂去皮臍):具有溫腎壯陽、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
-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具有理氣健胃、化痰除濕的功效。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
-
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
-
乾薑(炮一兩):具有溫中止瀉、驅寒回陽的功效。
上六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荊芥一穗,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三
白話文:
1.將六味中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的顆粒。
2.每次服用三錢匕(約15克)的藥粉。
3.加入一杯水和一穗荊芥。
4.煎煮至藥液減少三分之一,約七分滿。
5.過濾藥渣,留下藥液,空腹溫服。
6.每天服用三次。
治脾臟虛冷泄痢,日夜不止,臍腹冷疼,服藥未效,及一切氣刺氣痛。保安丸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虛寒引起的腹瀉痢疾,日夜不停,臍部和腹部冷痛,服藥無效,以及一切氣刺和氣痛。保安丸配方如下:
- 黨參二錢
- 黃耆二錢
- 白朮一錢半
- 茯苓一錢半
- 山藥一錢
- 芡實一錢
- 薏苡仁一錢
- 蓮子肉一錢
- 扁豆一錢
- 砂仁六分
- 厚朴六分
- 陳皮六分
- 甘草六分
- 生薑五分
- 大棗五分
- 阿膠一兩
- 烊化
- 菟絲子五錢
- 旱蓮草五錢
- 沒食子五錢
- 丁香六分
- 草果六分
- 豆蔻六分
- 砂仁六分
- 延胡索六分
- 檀香六分
- 沉香六分
- 木香六分
- 訶子肉六分
- 五倍子六分
- 山茱萸六分
- 黃柏六分
- 地黃六分
- 酒黃芩六分
- 牡蠣六分
- 龍骨六分
- 芡實五錢
- 薏苡仁五錢
- 蓮子肉五錢
- 山藥五錢
- 扁豆五錢
- 白朮五錢
- 茯苓五錢
- 黃耆五錢
- 黨參五錢
- 阿膠一兩
- 烊化
- 砂仁一錢
- 丁香一錢
- 豆蔻一錢
- 厚朴一錢
- 陳皮一錢
- 生薑一錢
- 大棗一錢
- 木香一錢
- 延胡索一錢
- 甘草一錢
- 訶子肉一錢
- 五倍子一錢
- 草果一錢
- 檀香一錢
- 沉香一錢
- 牡蠣一錢
- 龍骨一錢
- 酒黃芩一錢
- 黃柏一錢
- 地黃一錢
- 八角桂皮一錢
- 鬱金一錢
- 麝香一分
- 冰片一分
- 生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送服。
附子(炮裂去皮臍),當歸(切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薑(炮各一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吳茱萸(湯浸焙炒各半兩),硫黃(一分研)
白話文:
-
附子(炮製後裂開去皮去臍)
-
當歸(切片後用文火焙乾)
-
陳橘皮(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焙乾)
-
乾薑(炮製後各取一兩)
-
蜀椒(去掉椒眼並將開口封閉後炒出汗)
-
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炙烤後切碎)
-
吳茱萸(用湯浸泡後焙乾,再炒至半兩)
-
硫黃(研磨成細粉,取一分)
上八味,搗研為末,再和研勻,以米醋和作劑,分為兩團,別用白麵半斤,裹上件藥令勻,如燒餅法,煨令面熟為度,去卻面,入臼內,杵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陳米飲下,一切氣痛,及宿酒食不消,炒生薑鹽湯下,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以上八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再研磨均勻,用米醋和作藥劑,分成兩團,另外用白麵半斤,將藥材均勻裹上面粉,像燒餅一樣,烘烤至麵粉熟透為止,去除麵粉後,放入研缽內,搗杵三百到五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顆藥丸,用陳米水送服,可以治療一切氣痛,以及宿酒和食物不消的情況。如果要治療宿酒不消,可以用炒過的生薑和鹽水送服,空腹時服用,效果更佳。
治脾臟虛冷泄痢,和胃氣,固大腸。白石脂丸方
白石脂(一兩煅赤於地上出火毒細研如粉),肉豆蔻(麵裹煨令焦去殼半兩)
上二味,搗研為末,和勻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脾臟虛冷,大便滑泄,及白痢,臍腹多疼。蓽茇丸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虛寒、腹瀉,調和胃氣,鞏固大腸。[白石脂丸]的組成:
[白石脂](一兩,煅燒至赤色,在地上消除火毒,細研成粉末),肉豆蔻(用麵粉包裹,煨烤至焦黃,去殼,取半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麵糊做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治療脾臟虛寒、大便稀溏、白痢,臍腹疼痛。[蓽茇丸]的組成:
蓽茇,高良薑,肉豆蔻(去殼),桂(去粗皮),縮砂蜜(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胡椒,訶黎勒(炮去核各一兩)
白話文:
蓽茇、高良薑、肉豆蔻(去殼)、桂皮(去粗皮)、縮砂蜜(去皮)、附子(炮裂去皮去臍)、白朮、胡椒、訶黎勒(炮製後去核,各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粟米飲下,空心食前服。
治脾臟虛冷,泄痢不止。雞舌香散方
白話文:
將九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和丸,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小米湯送服,空腹時服用。
雞舌香(一分),鹿茸(去毛酥炙),陽起石(研),天雄(炮裂去皮臍),木香,白龍骨(研),鍾乳粉,附子(炮裂去皮臍),蓽澄茄(各半兩)
白話文:
雞舌香(三分之一錢),鹿茸(去除毛髮,微火烤乾),陽起石(研磨成粉),天雄(炒裂,去除皮和肚臍),木香,白龍骨(研磨成粉),鍾乳粉,附子(炒裂,去除皮和肚臍),延胡索(各二錢半)
上九味。搗研為散,再同羅勻,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治脾臟久冷,滑泄不止。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去殼五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五枚)
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溫米飲下,空心食前。
治脾臟虛冷,泄痢不止,四逆不思飲食,心腹疼痛。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麵裹煨去殼),硫黃(研細),乾薑生,附子,炮裂(去皮臍),龍骨(研各二兩)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再用羅篩均勻過篩,每次服用兩錢匕,空腹溫酒調服。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脾臟長期冰冷,腹瀉不止。
肉豆蔻丸的配方是:
肉豆蔻(去殼五兩),附子(炮製去皮臍五枚)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混合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溫米飲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脾臟虛寒,腹瀉不止,四肢厥逆,不想吃飯,心腹疼痛。
另一種肉豆蔻丸的配方是:
肉豆蔻(麵裹煨去殼),硫黃(研磨成細粉),生乾薑,附子(炮製去皮臍),龍骨(研磨成粉,各二兩)
上五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水煮白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艾湯或米飲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治脾臟虛冷,腹脹泄痢,米穀不消。訶黎勒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成分搗碎混合,然後用艾湯或米水煮成白麵糊,並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30粒,搭配艾草湯或米湯服下。
訶黎勒炮(去核一兩半),吳茱萸(湯洗焙炒),莨菪子(湯洗焙炒),草豆蔻(去皮微炒各一兩),乾薑(炮半兩)
白話文:
訶黎勒砲(去除果核,一兩半重),吳茱萸(以熱水洗過,炒到微焦),莨菪子(以熱水洗過,炒到微焦),草豆蔻(剝皮,微炒,各一兩),乾薑(砲製後,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粟米飲下。
治脾臟虛冷,泄痢不止,及酒食所傷,能和一切冷氣。厚朴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用酒煮麵糊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前用粟米湯送服。
此方可以治療脾臟虛冷導致的長期腹瀉,以及因飲酒或食物過量造成的傷害,能夠調和體內所有寒氣。[厚朴散]方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浸一宿炙銼二兩),草豆蔻(和皮),乾薑(炮),白朮,訶黎勒(炮去核各一兩),五味子,甘草(炙銼各三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白話文:
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浸泡一夜,然後烤乾磨成碎末,二兩),草蔻(連皮一起用),乾薑(炮製過),白朮,訶黎勒(炮製過,去核,各一兩),五味子,甘草(烤乾磨成碎末,各三分),陳橘皮(用沸水浸泡去白,再烤乾,一兩)。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陳米飲調下,如酒食傷,溫酒調下,霍亂用冷米飲下。
治脾臟虛冷,泄痢不止。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陳米煮的飲料調和後服用。如果因為飲酒或吃得太飽導致不適,可以用溫熱的酒來調服;如果是霍亂的情況,則應該用冷的米湯來調服。
這方劑用於治療脾臟虛弱且寒冷所引起的持續性腹瀉。[人參湯] 方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桔梗(炒),甘草(炙銼),縮砂蜜(去皮),乾薑(炮各半兩),白朮(二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半)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去掉黑皮)、桔梗(炒過)、甘草(烤焦後切碎)、縮砂蜜(去皮)、乾薑(炮製過各半兩)、白朮(二兩)、陳橘皮(用湯浸泡,去掉白皮,烤乾,一兩半)。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二枚劈破,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臟虛冷泄痢,及白痢。附子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取一盞水,加入兩枚劈開的大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渣後,在飯前稍微溫熱時服用。
用來治療脾臟虛冷導致的腹瀉和白痢。這是附子散的方劑。
附子(去皮臍用黃連各半兩銼碎同銚子內炒微黃不用黃連),木香(用吳茱萸各半兩銼碎同炒微黃不用茱萸)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食前,用陳米飲調下。
白話文:
附子去皮、取臍部用,黃連各半兩,搗碎,一起放進銚子裡炒至微黃,不用黃連。木香、吳茱萸各半兩,搗碎,一起炒至微黃,不用吳茱萸。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虛鳴,疼痛,四肢不和,不思飲食。木香湯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虛寒、大腸泄瀉、肚子裡咕嚕作響、腹痛、四肢痠痛不適、不想吃東西。
方藥:木香湯
成分:
- 木香:10克
- 砂仁:6克
- 茯苓:10克
- 白朮:10克
- 甘草:6克
- 黃耆:10克
- 人參:10克
- 升麻:6克
- 柴胡:6克
- 黨參:10克
- 當歸:10克
- 白芍:10克
- 川芎:6克
- 甘草:6克
- 大棗:10枚
- 生薑:3片
- 大蔥:3根
用法:將藥材全部加水煎煮,取藥汁服用。
木香,肉豆蔻(去殼各一兩),當歸(切焙二兩),人參(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乾薑(炮一兩),甘草(炙銼半兩),蒼朮(銼炒二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吳茱萸(湯浸焙炒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銼二兩)
白話文:
木香、肉豆蔻(去殼,各一兩),當歸(切片並烘烤,二兩),人參(一兩),附子(炮製裂開、去皮、去臍,二兩),乾薑(炮製,一兩),甘草(烘烤並切碎,半兩),蒼朮(切碎並炒,二兩),陳橘皮(用水浸泡、去白色部分,烘烤,二兩),吳茱萸(用水浸泡、烘烤並炒,半兩),厚朴(去粗糙的皮,塗抹生薑汁,烘烤並切碎,二兩)。
上一十一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臟腑寒,泄瀉不思食。白朮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中草藥按照麻豆大小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兩枚剖開的大棗一起煎煮,直到水量減少至七分左右,然後濾去藥渣,在飯前稍微溫熱後服用。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臟腑受寒導致的腹瀉以及沒有食慾的情況。[白朮散]
白朮(銼炒),縮砂仁,訶黎勒皮(各三分),肉豆蔻(三枚去殼),甘草(炙銼半分),木香(一分),人參,丁香,乾薑(炮各半兩)
白話文:
白朮(切碎炒熟),縮砂仁,訶黎勒皮(各三份),肉豆蔻(三顆去殼),甘草(烘烤切碎半份),木香(一份),人參,丁香,乾薑(炮製各半兩)
上九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米飲調下。
治脾臟泄滑不止。訶黎勒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九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和後服用。
用來治療脾臟引起的長期洩瀉不止。這是訶黎勒散的配方。
訶黎勒皮,白豆蔻,陳橘皮(去白焙),乾薑(炮各半兩),丁香(半分),木香,縮沙仁(各一分)
白話文:
訶黎勒皮、白豆蔻、陳橘皮(去白焙)、乾薑(炮各半兩)、丁香(半分)、木香、縮沙仁(各一分)
上七味,搗羅為散,用豬肝一葉,去脂膜細切後,入藥末兩匙頭,分作四處,用麵裹作𩛩子四個,每日將一個以文武火煨令黃熟,空心細嚼,鹽湯或米飲下。
治脾虛泄滑不止,腹內虛鳴。建脾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物搗碎成粉末,用一片豬肝,去除脂肪和薄膜後切碎,加入兩湯匙藥粉,分作四份,用麵粉包成四個丸子。每天將一個藥丸用文武火煨煮至黃熟,空腹細細咀嚼,用鹽湯或米湯送服。
訶黎勒(煨去核),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陳橘皮(去白焙),白朮(銼炒),乾薑(炮),陳曲(炒),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各半兩),肉豆蔻(去殼三分)
白話文:
訶黎勒(用火烤熟後去除果核),附子(用火烤裂後去除外皮和臍,各取一兩),陳橘皮(去除內層白色的部分並烘烤),白朮(切碎並炒熟),乾薑(用火烤後),陳曲(炒熟),吳茱萸(用熱水清洗後烘乾並炒熟,各取半兩),肉豆蔻(去除外殼,取三分)
上八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用水一盞,生薑三片,鹽少許,煎取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腹中諸冷疾,消食化氣止泄瀉。烏頭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切碎至如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放入三片生薑和少量鹽,煎煮至剩六分量,濾去渣滓後溫熱飲用,不受時間限制。
此方可用於治療腹部各種寒性疾病,幫助消化、調理氣機並止瀉。這是烏頭丸的配方。
烏頭(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莎草根(去毛微炒),乾薑(炮),陳橘皮(去白微炒各等分)
白話文:
烏頭(炮裂去皮臍):烏頭經過炮製,裂開去皮,臍部留下。
桂(去粗皮):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
莎草根(去毛微炒):莎草根除去毛根,稍微炒一下。
乾薑(炮):乾薑經過炮製。
陳橘皮(去白微炒各等分):陳橘皮去除白色的內皮,稍微炒一下,每種藥材等分。
上五味,搗羅為細末,先用巴豆取肉,麻油內慢火煎,自旦及午後,巴豆如皂子色即止淨拭,冷水中浸兩日,再換水又拭,干,研一日令如油,新瓦上鋪攤出油,再研極細,每巴豆霜一兩,入諸藥末五兩,同研千萬匝,再羅過令勻,用陳米一升半為細末,水調成膏,直候微酸氣,即煮為硬糊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隨湯使下。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首先用巴豆取出巴豆仁,用麻油和文火慢慢煎製,從早到下午,巴豆變成皁子顏色即可。將巴豆仁撈出,用清水浸泡兩天,再換水浸泡兩天,然後撈出擦乾,研磨一天,直到巴豆仁變成像油一樣。將巴豆霜鋪在新的瓦片上,讓其出油,再研磨至極細。每兩巴豆霜加入五兩其他藥材粉末,一起研磨上千次,再過篩使其均勻。將一升半陳米研磨成細末,加水調成膏狀,等待直到產生微酸味,然後煮成硬糊,與藥粉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到七粒藥丸,用湯藥送服。
治脾胃一切虛冷,大腸滑泄,下利青白,嘔逆翻胃,面色萎黃。石亭脂丸方
石亭脂(二兩細研),蚌粉(五兩)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冷,大腸滑泄,腹瀉青白便,嘔吐酸水,反胃,面色萎黃。
藥方:石亭脂丸方
上二味,於銚子內,先以蚌粉鋪作坑子,投入石亭脂末,以慢火燒,勿令大焰,待藥熔及微焰斷,取出研細,於地上出火毒一夜,即和蚌粉,以粟米爛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米飲下十丸,疾愈住藥。
治脾胃寒腹中虛鳴,泄瀉不止。草豆蔻散方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放在銚子內,先用蚌粉鋪成坑子,將石亭脂末投入,用小火燒,不要讓火勢太大,等到藥物熔化並微微熄火時,取出研磨成細粉,放在地上除掉藥性的毒性一個晚上,然後和蚌粉混和,用蒸熟的粟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用米湯吞服十丸,病情好轉後即可停止服藥。
草豆蔻(去皮一兩),高良薑(三分),桂(去粗皮),丁香,木香,五味子,白豆蔻(去皮),陳橘皮(去白焙),肉豆蔻(去殼各半兩),白朮(一兩)
白話文:
草豆蔻(去除外皮一兩),高良薑(三分),桂皮(去除粗皮),丁香,木香,五味子,白豆蔻(去除外皮),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並烘烤過),肉豆蔻(去除外殼,各半兩),白朮(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研勻,每服二錢匕,煨生薑木瓜湯調下。
治脾胃虛冷腸滑泄利,腹多脹滿,嘔逆不思食,羸瘦。厚朴煮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用煨過的生薑和木瓜湯調服。
這藥方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寒冷、腸道滑洩、腹部脹滿、嘔吐逆氣、不想吃東西以及身體瘦弱的情況。這是厚朴煮散的藥方。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高良薑,白朮,乾木瓜(銼各一兩),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半),肉豆蔻(煨去殼二枚),甘草(炙銼),乾薑(炮各半兩),草豆蔻(煨去皮三枚)
白話文:
厚朴:去掉粗厚的樹皮,用生薑汁烤炙
高良薑:一兩
白術:一兩
乾木瓜:一兩,切碎
人參: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半,去掉黑色外皮
肉豆蔻:兩枚,烤熟後去掉外殼
甘草:半兩,烤炙後切碎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
草豆蔻:三枚,烤熟後去掉外皮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腹日二。
治脾胃虛冷嘔逆不思食,臍腹㽲痛,大便滑泄。人參豆蔻煮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七分,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空腹時每日服用兩次。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不思飲食、腹部絞痛以及大便溏洩。[人參豆蔻煮散] 方
人參,黃耆(銼各一兩),乾木瓜(銼焙),訶黎勒皮(各三兩),肉豆蔻(煨去殼一枚),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朮,高良薑,木香,甘草(炙銼各半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白話文:
人參、黃耆(各一兩,切碎),乾木瓜(切碎炒焙),訶黎勒皮(三兩),肉豆蔻(去殼烤焙),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炒焙),白朮、高良薑、木香、甘草(各半兩,切碎),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三盞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腹午時,日二。
治脾胃虛冷,泄利水穀,兩脅氣脹,飲食無味,稍食即壅。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去殼麵裹煨令黃),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空心陳米飲調下三錢匕。
白話文:
將肉豆蔻和附子各取一兩,分別去殼、去皮臍,然後用麵裹煨肉豆蔻至黃色,再將附子炮裂,把兩味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匕,用陳米水調服,空腹服用,一天服用兩次。此方主治脾胃虛寒,腹瀉,兩脅脹痛,飲食無味,稍微吃一點就感覺飽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