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四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三 (6)

1. 心健忘

論曰健忘之病,本於心虛,血氣衰少,精神昏憒,故志動亂而多忘也。蓋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苟為怵惕思慮所傷,或愁憂過損,驚懼失志,皆致是疾。故曰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喜忘。

白話文:

《傷寒論》中說,健忘症的病因在於心虛,血氣衰弱,精神恍惚,所以意志容易動搖,多有遺忘。心是人體的君主之官,神明由此而生。若長久受到驚嚇、思慮的傷害,或者因愁憂過度損害身體,驚恐畏懼失去意志,都會導致此種疾病。所以說,愁憂、思慮會傷害心臟,心臟受傷則容易遺忘。

治心善忘,小便赤黃,多夢亡人,或夢居水中,驚恐惕惕,目視䀮䀮,不欲聞人聲,食不知味。安神定志人參湯

白話文:

治療心神不定、健忘症、小便赤黃、常做惡夢、或夢到自己身處水中、驚恐不安、眼神恍惚、不喜歡聽到別人的聲音、吃東西沒有味道。安神定志的方法參照人參湯方。

人參甘草(炙各二兩),半夏(湯洗去滑七遍三兩),龍骨(炙),遠志(去心各六兩),麥門冬(去心)石膏,熟乾地黃(各四兩)

白話文:

人參、甘草(各炙二兩),半夏(加水煮七次去滑性,三兩),龍骨(炙用),遠志(去除心,各六兩),麥門冬(去除心),石膏,熟乾地黃(各四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大棗二枚劈破,小麥五十粒,煎取八分,去滓入炙阿膠一片,飴糖半匙,再煎少頃,食後溫服,日三。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將一杯半的水,加入兩枚劈破的大棗,五十粒小麥,煎熬至八分,去除滓質,放入一片炙過的阿膠,半匙飴糖,再次煎煮片刻。於飯後溫服,一天三次。

治驚恐失志健忘。桂心湯

桂(去粗皮),白龍骨(炙),防風(去叉),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牡蠣(燒研),甘草(炙各一兩),茯神(去木五兩)

白話文: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白龍骨(用火烤至焦黃),防風(去除樹枝分叉處),遠志(去除中心),麥門冬(去除中心),牡蠣(燒製研磨成粉),甘草(用火烤至焦黃,各取一兩的量),茯苓(去除木質部分,取五兩的量)。

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大棗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三。

治心失志善忘。龜甲散

龜甲(炙),木通(銼),遠志(去心),菖蒲(各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空腹酒調方寸匕,漸加至二錢匕。

治心熱健忘。遠志散

遠志(去心),黃連(去須各八兩),菖蒲(三兩),白茯苓(去黑皮二兩半),人參(一兩半)

白話文:

遠志(去除中心),黃連(去除須根,各八兩),菖蒲(三兩),白茯苓(去除黑皮,二兩半),人參(一兩半)

上五味。搗羅為散,食後酒調方寸匕,日二夜一。

治心虛善忘,久服強記不忘。開心丸方

菖蒲,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兩),人參(二兩),遠志(去心四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日再服,漸加至五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四種藥物放入藥研缽中磨成細粉末,並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米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逐漸增加至五十丸。

治心臟氣虛,止健忘,安神養氣。延齡煮散

茯神(去木),益智(去皮),防風(去叉),人參,桑寄生,藿香葉,甘草(炙銼),沉香,熟乾地黃(等分)

白話文:

茯神(去除木心),益智(去除外皮),防風(去除分叉的部分),人參,桑寄生,藿香葉,甘草(炙烤並切碎),沉香,熟乾地黃(以上藥材等量)

上九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空心去滓溫服。

治健忘,益心智,令人聰明。七聖丸

白茯苓(去黑皮二兩),桂(去粗皮),遠志(去心),人參,天門冬(去心焙),菖蒲,地骨皮(各一兩)

白話文:

白茯苓(去黑皮兩百公克)、桂皮(去粗皮一百公克)、遠志(去心一百公克)、人參(一百公克)、天門冬(去心及焙一百公克)、菖蒲(一百公克)、地骨皮(各一百公克)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後茶酒下二十丸。

治精神恍惚,坐臥不寧,鎮心安神。遠志丸

遠志(去心一兩半),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熟乾地黃(焙),地榆,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遠志(去除果核,一兩半),麥門冬(去除果核,一兩),人參,熟乾地黃(烘烤),地榆,甘草(烘烤,各半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臨臥,煎茯苓湯下。

白話文:

把六味藥搗成粉末,加蜂蜜做成丸劑,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後睡覺前服用,用茯苓湯送服。

治心氣虛,精神不足健忘,陰痿不起,懶語多驚,稍思慮,即小便白濁。白石英湯

白話文:

治療心氣虛弱,精神不足,健忘,陰莖勃起機能障礙,懶惰且說話多,容易受驚,稍微思考,就會小便混濁。白石英湯配方:

  • 白石英
  • 人參
  • 黃耆
  • 白朮
  • 山藥
  • 茯苓
  • 當歸 *川芎
  • 升麻
  • 柴胡
  • 麥門冬
  • 五味子

用法:將所有藥材清洗乾淨,然後加水煎煮,取其藥汁服用。

白石英,人參,藿香葉,白朮,芎藭,紫石英(各一分),甘草(一錢半),細辛(去苗葉一錢),石斛(去根),菖蒲,續斷(各一分)

白話文:

白石英、人參、藿香葉、白朮、芎藭、紫石英(各5克),甘草(7.5克),細辛(去苗葉後5克),石斛(去根後5克),菖蒲、續斷(各5克)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心常忪悸,恐懼多忘。檀香丸

檀香(三兩),菖蒲,犀角(鎊),天竺黃(研),生乾地黃(焙),蘇合香油(各一兩),桂(去粗皮),甘草(炙),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兩半),人參,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半)

白話文:

檀香(60公克),菖蒲,犀牛角(研磨成粉),天竺黃(研磨成粉),生乾生地黃(烘焙過),蘇合香油(各30公克),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炙甘草,白茯苓(去除黑皮,各105公克),人參,遠志(去除內核),麥門冬(去除內核,各45公克)。

上一十二味。除蘇合香油外,為末,以蘇合香油同少酒,化入煉蜜,丸如櫻桃大。食後含化一丸。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二種藥材(除了蘇合香油之外),研磨成粉末,加入蘇合香油和少量酒,混合均勻,再加入煉過的蜂蜜,搓成櫻桃大小的丸劑。飯後含服一丸。

治心虛驚悸健忘,精神恍惚,言語無度,心中煩悶,安魂定魄。烏犀丸

白話文:

治療心臟虛弱、驚悸健忘、精神恍惚、言語無度、心中煩悶,安撫靈魂,穩定精神。烏犀丸配方:

  • 烏犀角:10克
  • 生地黃:15克
  • 丹參:10克
  • 川芎:10克
  • 白芍:10克
  • 桂枝:10克
  • 甘草:6克
  • 石菖蒲:6克
  • 遠志:6克
  • 茯苓:10克
  • 木香:6克
  • 砂仁:6克
  • 半夏:6克
  • 生薑:3片
  • 大棗:5枚
  • 製法: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以米湯調服,每日1次。
  • 功效:補心益氣,安神定魄,養血活血,化瘀止痛。適用於心虛驚悸健忘、精神恍惚、言語無度、心中煩悶等症。

犀角(鎊),羚羊角(鎊各一分),龍齒,茯神(去木),人參(各半兩),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郁李仁(去皮),丹砂(研),鐵粉(各一分),龍腦(一錢)

白話文:

  • 犀牛角(磨成粉),羚羊角(磨成粉,各一錢)

  • 龍齒,茯神(去除木質部分),人參(各半兩)

  • 遠志(去除果核),麥門冬(去除根鬚),郁李仁(去除外皮)

  • 丹砂(研磨成粉),鐵粉(各一錢)

  • 龍腦(一錢)

上一十一味。為末,煉蜜和為劑,旋丸如雞頭大。每日空心臨臥嚼一丸,溫酒下,金銀薄荷湯亦得,小兒可服半丸。

白話文:

上述十一味藥,研成細末,與煉製的蜂蜜混合成藥劑,搓成雞頭般大小的藥丸。每天在睡前空腹嚼服一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使用薄荷湯送服,兒童可以服用半丸。

治心氣不定,驚悸多忘。養神丸

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焙),菖蒲,熟乾地黃(焙),山芋,人參,茯神(去木各一兩),甘草(炙半兩),白朮(三分)

白話文:

遠志(去掉核),麥門冬(去掉核心並焙製),菖蒲,熟乾地黃(焙製),山藥,人參,茯苓(去掉木質部分,各取一兩),甘草(炙烤,半兩),白朮(三分)。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再搗三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下。

治心臟氣虛,恐怖驚悸,恍惚健忘,煩悶羸瘦。山芋丸

山芋,熟乾地黃(焙),黃耆(銼各一兩),菖蒲(半兩),遠志(去心一兩半)

白話文:

山藥,烤乾熟的熟地黃,黃耆(各一兩),菖蒲(半兩),去掉核心的遠志(一兩半)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米飲下,不拘時候。

治久懷憂戚,氣滯血澀,失志健忘,飲食無味,精神錯亂。人參煮散

人參,遠志(去心),桑寄生(各半兩),牡丹皮(一分),木香(一錢半),沉香(二錢)

白話文:

人參、遠志(去除心臟部位)、桑寄生(各半兩),牡丹皮(一分),木香(一錢半),沉香(二錢)。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取八分,溫服不拘時候。

治心臟風熱,驚惕不安,言語譫妄。化鐵丸

鐵粉(研),蛇黃(煅出火毒各一兩),牛黃(研),丹砂(研各一分),麝香(研半分),金箔銀箔(各十片)

白話文:

鐵粉(研成粉末狀),蛇黃(煅燒出火毒,各一兩),牛黃(研成粉末狀),丹砂(研成粉末狀,各一分),麝香(研成粉末狀,半份),金箔、銀箔(各十片)。

上七味。各研如粉,再同研勻,用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竹瀝酒下。

白話文:

將七味中藥研成細粉,再混合均勻,用粟米粥調製成丸劑,每個藥丸約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丸,用竹子瀝青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