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四十三 (3)
卷第四十三 (3)
1. 心熱多汗
論曰心生血,血行於分肉之間,遇熱則腠理開,腠理開則汗出,蓋心之液為汗,汗出亡陽,陽虛熱甚,不已則肌肉消瘦也。
治心熱多汗,及心胃客熱,嘔逆不睡。小麥湯方
白話文:
古籍中說:心臟能產生血液,血液在肌肉和皮下組織之間流動,遇到熱量,毛孔就會打開,毛孔打開汗液就會排出。汗液是心臟液體的產物,大量流汗會使陽氣外泄,陽氣虛弱,熱量就會更加嚴重,如果不加以控制,肌肉就會萎縮消瘦。
小麥(一合),蘆根(一握銼),竹茹,人參(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二兩)
白話文:
-
小麥(一杯)
-
蘆根(一把,切碎)
-
竹茹
-
人參(各一兩)
-
白茯苓(去黑皮,二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心氣壅熱,手心頭面多汗,胸中煩滿。犀角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粗搗後篩選,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渣後溫服,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心火旺盛導致的手心、頭部和面部多汗,以及胸中煩悶不適。這是犀角湯的方劑。
犀角(鎊),龍骨,麥門冬(去心焙),黃耆(銼),地骨皮,茯神(去木),人參,麻黃根,遠志(去心),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話文:
犀角(研磨成粉),龍骨,麥門冬(去除麥門冬心後烘烤),黃耆(切碎),地骨皮,茯神(去除茯苓木質部分),人參,麻黃根,遠志(去除遠志心),甘草(切碎,炙甘草和生甘草各一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竹葉二七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治心臟壅熱,口舌乾燥,多汗。石膏丸方
白話文:
上面這十味藥,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勺。用一杯半的水,二、七片竹葉,煎至一杯,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
石膏(研),栝蔞根,麻黃根,烏梅肉,葛根(銼),天竺黃(研),牡蠣(燒各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半),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石膏(研磨成粉),栝蔞根,麻黃根,烏梅肉,葛根(切碎),天竺黃(研磨成粉),牡蠣(燒製後,各取一兩),麥門冬(去除心部,取一兩半),甘草(炙制後,切碎,取半兩)。
上九味。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新汲水下,不拘時。
治心熱汗出,及骨蒸煩躁盜汗,食不生肌。羚羊角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新打上來的井水送服,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心熱引起的出汗、骨蒸潮熱煩躁以及盜汗、食後不長肉的情況。這是羚羊角湯的配方。
羚羊角(鎊),地骨皮,秦艽洗(去苗土),麥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大黃(銼),柴胡(去苗),白茯苓(去皮),芍藥,桑根白皮(銼),黃耆(薄切),人參,鱉甲(醋炙去裙襴各一兩)
白話文:
羚羊角(切成厚片)、地骨皮、秦艽(洗淨、去除根鬚和泥土)、麥門冬(去除芯、烤乾)、枳殼(去除果肉、炒至微黃)、大黃(切碎)、柴胡(去除根鬚)、白茯苓(去除外皮)、芍藥、桑根白皮(切碎)、黃耆(切薄片)、人參、鱉甲(用醋炙烤、去除裙邊和襴邊,各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心熱汗出,及虛熱盜汗。黃連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下七分量,濾去藥渣後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心熱導致的出汗以及虛熱引起的夜間盜汗。這是黃連散的配方。
黃連(去須半兩),柴胡(去苗),前胡(去蘆頭各一兩)
白話文:
黃連(去掉鬚根、半兩),柴胡(去掉枝葉),前胡(去掉蘆頭,各一兩)
上三味,為細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日三。
治心虛熱多汗。熟乾地黃湯方
熟乾地黃(五兩)
上一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五盞,煎至三盞,去滓溫分三服,空心日午臨臥服。
治心熱多汗,口苦舌乾,涕唾稠黏,胸膈煩悶,不思飲食。七寶湯方
白話文:
上面三味藥,需要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匕,溫酒調服,一天三次。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心虛熱、多汗。
熟乾地黃五兩,切成麻豆大小,用五碗水煎煮,煎到剩下三碗,去渣後溫熱分三次服用,分別在空腹、中午和臨睡前服用。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心熱多汗、口苦舌乾、鼻涕和唾液稠黏、胸悶、食慾不振。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龍骨,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洗切),甘草(炙銼),天門冬(去心焙各半兩),丹砂(研),天竺黃(研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茯神(去除木質部分)、龍骨、遠志(去除心部)、麥門冬(去除心部並焙製)、生乾地黃(清洗並切片)、甘草(炙烤並切細)、天門冬(去除心部並焙製,各取半兩)、丹砂(研磨成粉)、天竺黃(研磨成粉,各取一錢)。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九味,入研藥和勻,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半,棗一枚劈,淡竹葉五葉,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心熱多汗,及骨蒸盜汗、咳嗽,五心煩熱。柴胡飲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一味藥材,先將九味藥材搗成粗末,過篩後和研磨好的藥物混勻,每次服用二錢匕。加水一盞半,放一枚劈開的紅棗,五片淡竹葉,一起煎煮至剩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拘泥於服藥時間。
柴胡(去苗二兩),桑根白皮(銼),防風(去叉),芍藥,玄參,黃芩(去黑心),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掉纖維二兩),桑樹根的白樹皮(切碎),防風(去掉分叉),芍藥,玄參,黃芩(去掉黑色的果核),甘草(炙烤、切碎,各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半兩水三盞,生薑五片,煎至二盞去滓,分溫兩服,日午臨臥,如咳嗽咯血,加杏仁二十枚,去皮尖雙仁,粗研同煎。
治心熱多汗,言笑無度,四肢煩熱。降氣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粗略搗碎篩選,每半兩藥加水三碗,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兩碗藥液,去渣後分成兩份,溫熱服用。每天中午和睡前各服用一份藥液。如果伴有咳嗽咯血的症狀,可以額外添加 20 枚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研磨成粗粉後一起煎煮。
麻黃(去根節),梔子仁,白茯苓(去黑皮),黃芩(去黑心),白朮(銼),芒硝(各三兩),石膏(八兩碎研),桂(去粗皮二兩),生地黃(切焙一升),甘草(炙銼一兩),赤小豆(二合)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梔子仁、白茯苓(去除黑皮)、黃芩(去除黑心)、白朮(切碎)、芒硝(各三兩)、石膏(八兩,研成碎末)、桂皮(去除粗皮,二兩)、生地黃(切片後焙乾,一升)、甘草(炙烤後切碎,一兩)、赤小豆(二合)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棗二枚,煎取一盞,下竹瀝少許,再煎去滓溫服。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兩杯水和兩枚大棗,煎煮至剩下一杯,加入少許竹瀝,再次煎煮去除雜質,趁溫熱服用。
治心熱多汗,欲吐不出,煩悶喘急,頭痛。瀉心湯方
豉(一升),石膏(一斤碎研),地骨皮(五兩),梔子仁(二十一枚),白茯苓(去黑皮二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小麥一撮,淡竹葉二七片,煎取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治療心火旺盛、出汗過多、想吐但吐不出來、心煩意亂、呼吸急促、頭疼的症狀,可以用瀉心湯。
藥方如下:
大豆(一升),石膏(一斤,研成粉末),地骨皮(五兩),梔子仁(二十一枚),白茯苓(去黑皮二兩)。
以上五味藥,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盞水,加入少許小麥和二十七片淡竹葉,煎煮至一盞,去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