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 (2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6)

1. 己丑歲圖

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中見少宮土運,歲土不及,上宮與正宮同,少宮上臨太陰,是為天符,土運臨醜,是為歲會,上見天符,下見歲會,三合為治,太一天符之歲,氣至平也,命曰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其氣平,其性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其政安靜,其候溽蒸,其令濕,其類土,其應長夏,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其蟲倮,其畜牛,其色黃,其味甘,其物膚,其音宮,其數五,其在人也。其藏脾,其主口,其養肉,其病否,此歲運之化也。

白話文:

陰冷潮濕的太陰土鎮守著天空,寒冷的水分蘊藏在泉源之中。此時在中央見到屬土的少宮星運行,但太歲年運所屬的土星勢力較弱。上宮和正宮都與土星一致,少宮星在太陰星之上,是為天符。土運轉入醜地,是為歲會。上面見到天符,下面見到歲會,三合都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太陰天符之年,氣候平和,稱為備化之紀。氣候協調,政事休寧,政德流佈於四政,五種化氣都得到修整。這種氣候平和,性質溫順,作用高下適宜,化育生長豐滿,政治穩定安寧,應候的氣候是暑熱而潮濕,命令是顯現潮濕。與之對應的類別是土,應期是長夏,應有的穀物是稷,應有的果實是棗,應有的果實是肉果,應有的昆蟲是倮(一種昆蟲),應有的牲畜是牛,應有的顏色是黃色,應有的味道是甘味,應有的東西是皮毛,應有的聲音是宮音,應有的數字是五,應在人體的位置是脾臟,主的是口腔,養的是肉,應有的疾病是否證。這些都是歲運所形成的變化。

歲氣之化,濕化司天,明化間左,灼化居右,故地氣上騰而其政肅,咸化在泉,動化間左,清化間右,故天氣下降而其令寂,陰專其政,陽氣退闢,大風時起,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星辰星,其谷黅玄,間谷命太商太徵者,物成於差夏,故陰凝於上,寒積於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其病寒濕腹滿、身䐜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

白話文:

隨著歲月的變化,濕氣主宰天,光火居於左側,燥熱居於右側,因此地氣上升,政事得清和;萬物融合於泉中,寒冷主宰左側,清潔主宰右側,因此天氣下降,政令寂然,陰氣專掌政事,陽氣退避,大風時起,原野昏暗,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寒雨頻至,萬物生長於不定的夏季,濕冷融合,黃黑埃昏,流行的氣交集,上應鎮星、辰星,穀物顏色偏黑,穀物中命運屬太商太徵的品種,萬物生長於不定的夏季,因此陰氣凝結於上,寒氣積聚於下,寒水勝過火,就會形成冰雹,陽光無法治理,殺氣運行,過多宜於進補,不足宜於瀉氣,過多宜於晚進補,不足宜於早進補,土地的生長,是氣候變化的結果。人的體質也隨之變化,容易患寒濕腹滿、身體緊繃,胕腫、痞逆、寒厥拘急等疾病。

故曰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雨化五,寒化一,正化度也,倮蟲靜,鱗蟲育,歲物所宜也。羽蟲耗,熱毒不生,地氣制之也。是歲土在上,水在下,土勝水,天氣盈,當取化源,歲遇太一天符,其氣至平,不取化源,惟折其水鬱,益其歲氣,贊其陽火,令御甚寒,無使邪勝,食黅玄之谷,以全其真,食間氣之谷,以保其精,歲宜以苦燥之溫之,運與濕同,宜以燥化,故曰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

白話文:

所以說風化、清化、勝復,都是順應氣候的變化。下雨五次、天氣寒冷,是正常的氣候變化,各種昆蟲也安靜下來,鱗甲蟲類也開始繁殖,這是順應季節的變化。鳥類減少,因為天氣炎熱、毒氣不生長,這是地氣的影響。今年土氣在上,水氣在下,土克水,天氣充盈,應當順應水源的蒸發。今年遇到太一天符,天氣非常平和,不用順應水源的蒸發,只需要減弱積水,幫助今年的天氣,增加陽火,讓陽火抵禦嚴寒,不讓邪氣盛行。應該吃黑色或玄色的穀物,來保持真實的精氣。吃中間季節的穀物,來保存真正的精華。今年應該以苦味、燥味來溫暖身體,運行與濕氣相同,應當以乾燥來化解,所以說今年的飲食應當是上方苦熱,中間甘和,下方甘熱,這纔是適宜的藥物和食物。

歲半之前,其政濕,歲半之後,其令寒,初之氣,自戊子年大寒日巳初,至是歲春分日卯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客氣厥陰土,中見土運,木當其位,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搏,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宜調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稻,則風不為邪。

白話文:

孩子出生後一年半以前,此期間氣候潮濕;孩子出生後一年半以後,此期間氣候寒冷。初之氣,從戊子年大寒日早上六點開始,到這一年春分日早上六點結束,總共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主位是少角木,客氣是厥陰土,其中有土運,木在它自己的位置上,地氣變化,寒冷離去,春天氣候變正,風就來了,生發出萬物讓人們的生氣舒暢,風濕相互交激,雨就過後降臨,人們容易得血溢的疾病,經絡攣急,關節不利,身體沉重,筋骨萎軟,應該調和厥陰的客氣,用辛味來補益,用酸味來瀉下,用甘味來緩和。那個年代,穀物宜種植黑色的,間種穀物宜種稻子,這樣風就不會成為邪氣。

二之氣,自春分日卯正,至小滿日醜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徵火,客氣少陰火,中見土運,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盛行,遠近咸若,濕蒸相搏,雨乃時降,宜調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黅,間谷宜豆,則熱不為邪。

白話文:

第二個季節的氣候,從春分日卯時開始,到小滿日醜時結束,總共六十多天,主氣是太徵火,客氣是少陰火,中間夾雜著土運,太陽之火旺盛,萬物生長變化,人民和睦相處,但疾病也容易流行,遠近各地都普遍發生,濕氣和熱氣相互碰撞,雨水就及時降臨。這段時間應該調和少陰火的客氣,用鹹味來補充,用甘味來瀉下,用酸味來收斂。這一季的穀物宜種植黑豆,間種豆類,那麼熱氣就不會成為邪氣。

三之氣,自小滿日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徵火,客氣太陰土,中見土運,氣與運符而行平氣,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滿,宜調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麻,則濕不為邪,是氣也,無犯司氣。

白話文:

約從小滿日寅初,到暑日子初的六十多天中,天氣以太徵火為主,天氣以太陰土為客,中間見土氣運行,天氣與土氣相合,運行平順,政和天下,濕氣下降,地氣升騰,雨水才能按時降下,寒氣也隨之而來。感受寒濕之氣,就會導致人體困重、腿部腫脹、胸腹飽滿,應調和太陰之客氣,以甘味滋補,以苦味瀉下,以甘味舒緩。當年的莊稼應該種植黑豆,間種麻類,這樣濕氣就不會成為邪氣。這種天氣沒有違背掌握氣候的相關官員。

四之氣,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宮土,客氣少陽火,中見土運,歲運得位,相火居之,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熱相搏,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腫,宜調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歲谷宜玄,間谷宜豆,則火不為邪。

白話文:

從大暑的子正開始到秋分的戌正,總共六十多天,主要方位是少宮土,客氣是少陽火,期間會出現土運,年度運勢佔據有利位置,相火居於其中,忌諱火臨,悶熱蒸發,地氣上升,天氣陰寒,晝夜溫差大,蒸熱相互碰撞,草木凝結煙霧,濕氣不流動,於是白露陰氣布滿形成秋季,百姓容易得腠理熱、血暴溢、瘧疾、心腹滿熱、臚脹,嚴重則胕腫,應調和少陽之客,用鹹味滋補,用甘味瀉火,用鹹味發散,這一年的主糧適宜種植黑色穀物,間作適宜種植豆類,這樣火氣就不會成為邪氣。

五之氣,自秋分日亥初,至小雪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氣陽明金,中見土運,土生金,金得位,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宜調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歲谷宜玄,間谷宜黍,則燥不為邪,終之氣,自小雪日酉正,至大寒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羽水,客氣太陽水,中見土運,水當其位,濕氣合德,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濕持於氣交而為疾也。

白話文:

五之氣:從秋分日的亥時初開始,到小雪日的酉時初結束,一共六十多天,以太商金為主要位置,以陽明金為客氣,其中出現土運,土生金,金得位,慘令已行,寒露降下,霜就提早降臨,草木枯黃凋落,寒氣侵襲身體,君子應謹慎小心,百姓容易患上皮膚腠理疾病,宜調和陽明之客,用酸味來補充,用辛味來瀉散,用苦味來泄下,歲谷宜種植玄穀,間谷宜種黍,這樣燥邪就不會致病。

終之氣:從小雪日的酉時正開始,到大寒日的未時正結束,一共六十多天,以少羽水為主要位置,以太陽水為客氣,其中出現土運,水當其位,濕氣合德,寒氣大舉,濕氣大化,霜就積聚,陰氣凝聚,水結成堅冰,陽光無法治理,感受寒氣就會導致人關節禁固,腰背疼痛,寒濕交結而致疾。

宜調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玄,間谷宜稷,則寒不為邪,此六氣之化也。氣交之化,歲有水鬱,當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白話文:

應該調解太陽經的表邪,用苦味藥來補益,用鹹味藥來瀉下,用苦味藥來堅固,用辛味藥來滋潤。在春秋兩季,宜經常食用黑色穀物,在夏季,宜經常食用稷,才能不為寒邪所侵,這是六氣轉化的規律。六氣交替變化,每年都會有水鬱的情況,應該根據勝氣的情況來安撫其屈伏,不問其具體數目,以平緩為目標,這就是治療水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