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八 (1)

1. 霍亂統論

論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因風冷或飲食傷胃,致中焦不和,則正氣不守,而邪得以干,揮霍之間,便致撩亂,故名霍亂。蓋清濁相干於腸胃之間,心痛則吐,腹痛則利,甚者吐利俱發,其不吐不利,俗謂之乾霍亂,亦以冷氣曝爭於中而不得出也。然脈必代者,以氣不足也,脈大能言者為可治,若其脈微氣劣而不欲言者為難治。

白話文:

中醫古文:

論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因風冷或飲食傷胃,致中焦不和,則正氣不守,而邪得以幹,揮霍之間,便致撩亂,故名霍亂。蓋清濁相干於腸胃之間,心痛則吐,腹痛則利,甚者吐利俱發,其不吐不利,俗謂之乾霍亂,亦以冷氣曝爭於中而不得出也。然脈必代者,以氣不足也,脈大能言者為可治,若其脈微氣劣而不欲言者為難治。

三焦是水穀運行的道路,氣的始終,如果因為風寒或飲食傷害腸胃,導致中焦不協調,正氣就不能固守,邪氣就會乘虛而入,在揮霍之間,就會導致霍亂。清濁之氣在腸胃之間相互作用,心痛就會嘔吐,腹痛就會腹瀉,嚴重的嘔吐和腹瀉都會發生,如果不嘔吐和腹瀉,俗稱乾霍亂,也是因為冷氣在體內爭鬥而無法排出。但是脈搏一定會出現間歇,這是因為氣不足。脈搏大,能說話的可以治癒,如果脈搏微弱,氣息微弱,不想說話的就很難治癒。

2. 霍亂吐利

論曰霍亂吐利者,以三焦氣不升降,而清濁相干於腸胃間,若先心痛則吐,先腹痛則利,心腹並痛,則吐利俱發,治此者,當以中焦為本,中焦既和,則清濁自分,而吐利止矣。

白話文:

霍亂吐瀉的人,是因為三焦的氣不升降,清濁之氣在腸胃間混雜。如果先感到心痛,就會嘔吐;先感到腹痛,就會腹瀉。如果心腹同時疼痛,就會同時嘔吐和腹瀉。治療這種病,應該以中焦為根本。中焦調和了,清濁之氣自然分開,嘔吐和腹瀉也就停止了。

治霍亂吐利不止。藿香湯

藿香(去梗半兩),白芷,縮砂(去皮各一兩),丁香(一分)

白話文:

藿香(去掉梗,半兩),白芷,縮砂(去掉皮,各一兩),丁香(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熱呷,不計時候。

治霍亂吐利不止。正胃湯

枇杷葉(拭去毛炙),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薑汁炙),陳橘皮(去白焙各半兩)

白話文:

枇杷葉(拭去毛後炙烤),桂皮(去掉粗糙的表皮),厚朴(去掉粗糙的表皮,用薑汁炙烤),陳年橘皮(去掉白色的外皮,焙烤,各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粗末,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計時候。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一茶匙,加水一杯,放入生薑三片,煎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熱服,不限時間。

治霍亂吐利。白朮湯

白朮(三兩),甘草(炙),附子(炮裂去皮臍),人參(各一兩),桂(去粗皮),當歸(切焙),陳橘皮(去白焙各二兩)

白話文:

白朮(180克),甘草(先炒成炙甘草),附子(炮裂去皮臍),人參(各60克),桂皮(去掉粗糙的樹皮),當歸(切片烘烤),陳橘皮(去白色的外皮,烘烤過)各60克。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煮小麥汁一盞半,入竹葉一握,生薑半分拍碎,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白話文:

把七種藥物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再加入一杯半的小麥汁、一把竹葉和半片的碎生薑。熬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後溫服,每日三次。

治霍亂吐利。陳橘皮湯

陳橘皮(去白焙二兩),甘草(炙一兩),白朮(三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十片,生薑半分,小麥汁半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霍亂。大豆飲

大豆,香薷蘆根枇杷葉(拭去毛炙),竹茹前胡(去蘆頭),陳橘皮(去白焙)

白話文:

  • 大豆:此藥材性涼,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功效。

  • 香薷:此藥材性微溫,味辛,歸脾、肺、肝經。具有芳香化濕、解暑闢穢、行氣止痛之功效。

  • 蘆根:此藥材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止咳化痰、涼血止血之功效。

  • 枇杷葉(拭去毛炙):此藥材性微涼,味苦、辛,歸肺、胃經。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止瀉之功效。

  • 竹茹:此藥材性微寒,味甘,歸心、肺經。具有清熱生津、止渴除煩、涼血止血之功效。

  • 前胡(去蘆頭):此藥材性微溫,味辛、苦,歸肝、膽、肺經。具有疏肝理氣、和中緩急、止痛之功效。

  • 陳橘皮(去白焙):此藥材性微溫,味苦、辛,歸脾、肺、大腸經。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

上七味。等分㕮咀,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切,煎取一盞,去滓溫服。

治霍亂吐利不止。理中湯

人參,白朮(各三兩),甘草(炙),乾薑(炮各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若胸滿腹痛吐下者,加當歸二兩切焙,厚朴二兩,去粗皮薑汁炙透。

白話文:

將上四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取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取出一杯藥液,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如果出現胸悶、腹痛、嘔吐或腹瀉的情況,則加入四到八錢切片並焙過的當歸,以及四到八錢去粗皮並用薑汁炙透的厚朴。

治霍亂吐下,虛冷厥逆,腹痛乾嘔。四逆湯

乾薑(炮),甘草(炙),人參(各二兩),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上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一方,下甚加龍骨二兩,腹痛不止,加當歸二兩,切焙。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成麻子大小,每次服五錢,用一杯半的水煎煮成一杯,去掉藥渣,溫熱後服用。

另一種方劑,如果腹瀉嚴重,可以再加入二兩龍骨。如果腹痛不止,可以再加入二兩當歸,切碎後焙乾。

治霍亂吐瀉不止。蒲飲方

菖蒲(切焙),高良薑,青橘皮(去白焙各一兩),白朮,甘草(炙各半兩)

上五味。搗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十數沸,傾出放溫頓服。

治冷熱不調,霍亂吐瀉。香薷丸

香薷(一兩半),白扁豆(炒),木香(各一兩),丁香皮(二兩),藿香(去梗),零陵香(各半兩),益智仁(一分)

白話文:

香薷(二兩),炒過的扁豆、木香(各二兩),丁香皮(四兩),藿香(去除莖梗)、零陵香(各一兩),益智仁(二分)

上七味。搗羅為末,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紫蘇湯下。

白話文:

將上述的七種藥材搗碎成藥粉,用麵糊和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樹的果實。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前用溫熱的紫蘇湯送服。

治霍亂吐下。人參湯

人參,乾薑(炮),陳橘皮(去白焙),桂(去粗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二盞,入棗三枚劈,煎取一盞,去滓熱服,連進三服。

治霍亂不止。丁香散

丁香,木香,肉豆蔻(去殼各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白粥飲調下,熱服。

治霍亂吐逆腹痛,或便利數多,冷熱不調。訶黎勒丸

訶黎勒皮(微炒),陳橘皮(去白焙各一兩),乾生薑(切三分),甘草(炙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生薑米飲下,不計時候。

治飲食過多,當風履濕,薄衣露坐,或夜臥失復,霍亂吐利。人參丸

人參,高良薑(炮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米飲嚼下,不計時候。

治霍亂吐利不止。正元湯

枇杷葉(拭去毛炙),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薑汁炙),陳橘皮(去白焙各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以時候。

治霍亂吐瀉,四肢厥冷。香薷飲

香薷(去梗二兩半),草烏頭(浸切去皮臍曝乾二兩入鹽三兩同炒烏頭黃褐色去鹽不用),藿香(去梗焙二兩),黃連(去須以吳茱萸二兩同炒黃連去茱萸不用取二兩)

白話文:

香薷(去除梗後取二兩半),草烏頭(浸泡、切片、去除外皮和肚臍,曬乾後加入三兩鹽巴,一起炒至烏頭變成黃褐色,去除鹽巴不用),藿香(去除梗後烘焙二兩),黃連(去除須,加入二兩吳茱萸一起炒黃連,去除吳茱萸不用,取二兩)。

上四味。搗羅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二盞,酒半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用新汲水沉冷頓服,相次四肢暖,吐瀉定,病輕每服一二錢匕。

白話文:

將上列四種藥物搗碎研磨成粗末的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的藥粉,加入兩碗水和半碗酒,一起煎煮至剩下的一碗藥液,去掉藥渣,用剛打上來的冷水送服。連續服用後,四肢慢慢溫暖起來,嘔吐腹瀉的症狀逐漸停止,病情減輕後,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的藥粉。

治霍亂吐逆不定,手足厥冷麵青,諸藥不效。青金散

硫黃(一兩熔作汁),水銀(一兩隨硫黃汁結作沙子)

上二味。研為散,每服二錢匕,冷木瓜湯調下,冷米飲亦得。

治霍亂吐瀉,冷熱不調。和氣煮散

胡椒綠豆(各一兩),人參(一分)

上三味。生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同煎五六沸,去滓熱服。

治食飲過傷,霍亂吐瀉。丁香丸

丁香,白朮,縮砂仁,木香,肉豆蔻(去皮),乾薑(炮),桂(去粗皮各三分),陳橘皮(去白焙一兩),枳殼(去瓤麩炒),紅豆蔻(去皮各半兩)

白話文:

丁香、白朮:能理氣健胃、行氣止痛。

縮砂仁:能溫中止瀉、理氣止痛、和胃止嘔。

木香:能行氣止痛、理氣調中。

肉豆蔻(去皮):能溫中止瀉、行氣止痛。

乾薑(炮):能溫中止瀉、散寒止嘔、回陽救逆。

桂皮(去粗皮各三分):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陳橘皮(去白焙一兩):能理氣健胃、燥濕化痰。

枳殼(去瓤麩炒):能行氣止痛、理氣調中。

紅豆蔻(去皮各半兩):能溫中止瀉、理氣止痛、化濕行氣。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生薑木瓜湯嚼下。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蜜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或木瓜湯送服。

治霍亂吐利,心腹疼痛,氣逆手足冷。乾薑湯

乾薑(炮),甘草(炙),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草豆蔻(去皮),肉豆蔻(去殼麵裹煨),木香,高良薑(炒),乾木瓜(各半兩)

白話文:

  1. 乾薑(炮製): 溫補脾胃,散寒止嘔。

  2. 甘草(炙製): 緩解脾胃虛寒,調和藥性。

  3. 桂皮(去除粗皮): 溫通血脈,散寒止痛。

  4. 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回陽救逆,溫補腎陽。

  5. 草豆蔻(去除皮): 理氣健胃,芳香化濕。

  6. 肉豆蔻(去除外殼,用麵粉包覆後煨製): 溫中補陽,散寒止痛。

  7. 木香: 理氣止痛,溫中止瀉。

  8. 高良薑(炒製): 溫中止瀉,止嘔平喘。

  9. 乾木瓜(各半兩): 消食健胃,滋陰潤肺。

上九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