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

1. 瘧病發熱身黃小便不利

論曰寒熱凌瘧於人,名為瘧,病瘧而發熱,小便不利者,身必發黃,此蓋熱氣下迫,入於小腸,水道既澀,故小便不利也。

治瘧病手足苦煩,發熱渴燥,通身悉黃,小便不利。常山飲方

白話文:

論語上說,寒氣和熱氣互相侵襲,讓人得病,這種病叫做瘧疾。患了瘧疾發熱,小便不順暢的人,身上一定會發黃,這是因為熱氣下行,進入小腸,水道阻塞,所以小便不順暢。

常山,柴胡(去苗),甘草(炙微赤銼),梔子仁(各一兩),赤茯苓(去黑皮),石膏,蜀漆,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各二兩)

白話文:

  • 常山:一兩

  • 柴胡(去苗):一兩

  • 甘草(炙微赤銼):一兩

  • 梔子仁:一兩

  • 赤茯苓(去黑皮):二兩

  • 石膏:二兩

  • 蜀漆:二兩

  •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二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二七片,鼓五十粒,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瘧病發熱煩渴,咽乾口燥,身黃怠惰,小水澀滯。知母湯方

白話文:

將上八味藥材粗略搗碎,再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半的水。在水中加入 21 片竹葉和 50 粒大麥,煎煮至藥液減少八分,去掉藥渣,不計算時間,溫熱服用。

知母,地骨皮,升麻,犀角屑,人參,麥門冬(去心焙),柴胡(去苗各一兩),石膏,鱉甲(醋炙令黃去裙襴各二兩),甘草(生銼半兩),赤茯苓(去黑皮三兩)

白話文:

  • 知母:具有清熱養陰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治療熱病煩渴、血熱妄行等症狀。

  • 升麻:具有宣肺通竅的功效,可治療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

  • 犀角屑: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熱病煩渴、神昏譫語等症狀。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的功效,可治療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 麥門冬(去心焙):具有清肺潤肺的功效,可治療肺燥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 柴胡(去苗各一兩):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治療肝鬱氣滯、胸脅疼痛等症狀。

  • 石膏: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高熱不退等症狀。

  • 鱉甲(醋炙令黃去裙襴各二兩):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治療血虛證候、月經不調等症狀。

  • 甘草(生銼半兩):具有益氣補脾的功效,可治療脾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 赤茯苓(去黑皮三兩):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香豉五十粒,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治瘧病大渴,煩躁引飲不止,身體皆黃,小便不利。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五十粒香豉,煎煮到剩下八分的量,去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瘧疾病人感到非常口渴,煩躁不安且不斷想喝水,身體泛黃,小便不暢的情況。這是柴胡湯的配方。

柴胡(去苗二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知母,人參,麥門冬(去心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掉二兩的苗),甘草(炙烤至微紅後切碎半兩),知母,人參,麥門冬(去中心烘烤),杏仁(用湯浸泡,去皮尖,切成雙仁,麩炒至微黃,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瘧病發熱煩躁。體黃小便不利。麥門冬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四錢匕的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瘧疾病引起的發熱煩躁、身體發黃以及小便不通暢。這是麥門冬湯的方劑。

麥門冬(去心焙),犀角屑,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常山(銼),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糯米(八十一粒)

白話文:

  • 麥門冬(去除心芯,炒熟)

  • 犀角粉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切半,炒至微黃)

  • 常山(切碎)

  • 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各半兩

  • 糯米(八十一粒)

上六味。粗搗篩,以水五盞,煎至三盞,去滓分為五服,於發時前溫服。

治瘧病發熱,身體皆黃,小便不利。升麻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加入五杯水煎煮至剩下三杯,去除渣滓後分成五次服用,在發病前溫熱飲用。

用於治療瘧疾病引起的發熱、全身泛黃以及小便不暢。這是升麻湯的配方。

升麻,柴胡(去苗各四兩),桂(去粗皮),人參,常山,甘草(炙各二兩),大黃(炮半兩)

白話文:

升麻、柴胡(去除根部,各四兩),桂皮(去除粗糙的皮),人參、常山、甘草(炙烤過,各二兩),大黃(炮製過,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溫服。

治瘧病但熱不寒,遍身發黃,小便澀滯。茯苓散方

赤茯苓(去黑皮三兩),桂(去粗皮),麻黃(去節),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新汲水調服,不拘時。

治瘧發熱身黃,小便不利。蜀漆湯方

蜀漆,常山,人參,赤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各一兩),大黃(炮半兩)

白話文:

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水煎煮至八分,去渣後溫服。

這方子用於治療瘧疾,患者發熱而不寒,全身發黃,小便澀滯。

赤茯苓(去黑皮三兩)、桂枝(去粗皮)、麻黃(去節)、甘草(炙烤後切碎各一兩)

將上述四味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新鮮井水調服,不拘時間服用。

這方子用於治療瘧疾,患者發熱、全身發黃、小便不利。

蜀漆、常山、人參、赤茯苓(去黑皮)、桂枝(去粗皮各一兩)、大黃(炮製後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五片,棗三枚劈,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瘧病發熱煩躁,身面皆黃,小便不利。茯苓湯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茶杯,放入五片生薑和三枚劈開的棗子,一起煎煮至八分熟,除去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赤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升麻,常山,蜀漆,甘草(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赤茯苓(去掉黑皮)、桂皮(去掉粗皮)、黃芩(去掉黑心),各一兩;升麻、常山、蜀漆、甘草(烤乾並切碎),各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瘧病頭痛發熱,身面黃色,小便不利。常山散方

常山,梔子仁,桂(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

上五味。等分,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水調下,不拘時。

治瘧病身黃髮熱,小便不利。常山散方

常山,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升麻,赤茯苓(去黑皮),梔子仁,人參(各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水調服,不拘時。

治溫瘧發熱身黃,咽乾苦渴,小便不利。鱉甲湯方

白話文:

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以一杯水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此方可用於治療瘧疾引發的頭痛發熱、面部發黃、小便不利等症狀。

另一種治療瘧疾的常山散方,使用常山、梔子仁、桂枝(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烤切片)等五味藥材,等量混合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水調服,不限時間。

此方可用於治療瘧疾引發的身體發黃、發熱、小便不利等症狀。

還有一種治療溫瘧的鱉甲湯方,使用常山、鱉甲(塗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升麻、赤茯苓(去黑皮)、梔子仁、人參(各一兩)等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水調服,不限時間。

此方可用於治療溫瘧引發的發熱、身體發黃、咽喉乾燥苦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甘草(生用各一兩),冬瓜汁(四合),車前葉(一握無葉取子二合),常山(半兩)

白話文:

鱉甲(塗醋烘烤令黃色,去除邊緣部分),甘草(生的,各一兩),冬瓜汁(四小杯),車前葉(一把,沒有葉子的部分,取種子兩小杯),常山(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四味,漿水二盞,並冬瓜汁隔宿浸,欲發日五更初,以急火煎取一盞半,去滓分為二服,五更一服取快吐三五度,至發時又服,亦取吐三五度,過時便得吃漿水粥補之。

白話文:

將前面五味草藥的其中四種粗略搗碎過篩,加入兩碗漿水,以及隔夜浸泡過的冬瓜汁,在黎明時分用大火煮沸,取一碗半的藥汁,去除藥渣,分為兩次服用。黎明時服用第一次,取快吐出三到五次,將藥汁服用完,會開始發汗;在發汗時再服用第二次,也要取吐出三到五次。過了時間就可以喝漿水粥來補益身體。

治溫瘧發熱,身面皆黃,小便不利。常山丸方

常山,赤茯苓(去黑皮各二兩),香豉(炒乾二合)

白話文:

治療溫熱型瘧疾引起的發熱,全身和臉部泛黃,小便不暢。常山丸的配方包括:

常山、赤茯苓(去掉黑色外皮,各二兩),香豉(炒乾,二合)。

上四味。搗羅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不拘時。

治瘧病身黃髮熱,小便不利。升麻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成末,用小米飯和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酒送服,不拘時間。

升麻(一兩),常山,檳榔(各三分),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知母,生地黃(各一兩半)

白話文:

升麻(60克),常山(18克),檳榔(18克),鱉甲(塗醋烘焙至黃色,去除裙側),知母(90克),生地黃(90克)

上六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三寸,豉三十粒,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瘧病發熱身黃,小便不利。茯苓湯方

白話文:

以上六種藥材全都要搗碎研磨,直到如同麻子般大小。每次服藥使用五錢的劑量,然後加入一杯半的水,放入三寸長的蔥白、三十粒豉,一起熬煮,直到剩八分滿。過濾渣滓後,趁溫熱服下。服用時間不拘。

赤茯苓(去黑皮),白芍藥,瞿麥穗(各一兩),白朮(三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五寸,生薑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赤茯苓(削去黑色皮),白芍藥,瞿麥穗(各一兩),白朮(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