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六 (7)
卷第三十六 (7)
1. 足太陽膀胱瘧
論曰足太陽瘧之狀,內經謂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蓋膀胱經下抵腰中,上巔絡腦,故腰痛頭重,寒從背起也。經虛受邪,故先寒後熱也。熱止汗出難已,以真氣不勝邪故也。
治足太陽瘧寒熱。柴胡湯方
白話文:
《素問》中記載,足太陽經的瘧疾症狀是:讓人腰痛頭重,寒氣從背部升起,先冷後熱,身體發熱並出汗。熱氣消退後,汗水仍然難以停止,刺破穴位中出血。這是因為膀胱經下行到腰部,上行到腦部,所以導致腰痛頭重,寒氣從背部升起。經氣虛弱,受到邪氣侵襲,所以先冷後熱。熱氣消退後,汗水仍然難以停止,是因為真氣不勝邪氣的緣故。
柴胡(去苗),常山(銼),鱉甲(去裙襴醋炙令黃色),知母(焙),青蒿(乾者),甘草(炙銼),枳殼(去瓤麩炒),桂(去粗皮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除去花梗葉子),常山(切碎),鱉甲(除去裙邊,用醋炙烤至變黃色),知母(烘焙),青蒿(乾的),甘草(炙烤並切碎),枳殼(除去果肉,用麩皮炒過),桂皮(除去粗皮,各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柳枝心七枚,蔥白二寸細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發前再服。
治足太陽瘧,腰痛頭重,寒熱互作。酒煎飲方
白話文:
將上列八味藥粗略搗碎,過篩後,每次取三錢放入碗中,加水一杯,放入柳枝心七枚,蔥白二寸切成細絲,一起煎至剩七分,去渣,空腹時溫服,發作前再服一次。
常山(一兩),鱉甲(去裙襴醋炙令黃一兩),知母(三分),白頭翁(三分),桂(去粗皮半兩),青蒿(一握),甘草(生三分),桃李枝頭心(各七枚),蔥薤(白各七莖),柴胡(去苗三分)
白話文:
常山(6克),鱉甲(洗淨,用醋炙烤,令黃色,6克),知母(2克),白頭翁(2克),桂枝(去粗皮,3克),青蒿(6克),甘草(生用,2克),桃李枝頭心(各7枚),蔥白、薤白(各7莖),柴胡(去苗,2克)
上一十二味。細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酒一盞半,浸一宿,平旦煎取一盞去滓,空腹頓服,當吐痰出,再煎滓服。
治足太陽瘧,腰痛頭重,寒多熱少。柴胡桂薑湯方
白話文:
上面提到十二種藥物,將它們磨成芝麻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的酒浸泡一整晚,第二天早上煎煮後服用一盞,去除渣滓,空腹時服用,咳出痰液後,再把剩下的渣滓煎煮服用。
柴胡(去苗八兩),桂枝(去粗皮二兩),黃芩(去黑心三兩),栝蔞根(四兩),牡蠣(熬),甘草(炙),乾薑(炮各二兩)
白話文:
柴胡(八兩,去除根鬚),桂枝(二兩,去除粗皮),黃芩(三兩,去除黑心),栝蔞根(四兩),牡蠣(熬製),甘草(炙烤),乾薑(炮製,各取二兩)。
上七味㕮咀,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初服微煩,汗出愈。
治足太陽瘧。牡蠣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盞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每日三次。初次服用可能會有輕微的煩躁感,出汗後病情會好轉。
用於治療足太陽經的瘧疾。[牡蠣湯]方
牡蠣(熬四兩),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四兩),甘草(炙二兩),蜀漆(三兩若無常山代之)
上四味。㕮咀,每用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若吐勿更服。
白話文:
牡蠣(熬四兩)→ 牡蠣四兩,熬製。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四兩)→ 麻黃去根節,煎煮後撇去泡沫,焙炒四兩。
甘草(炙二兩)→ 甘草二兩,炙烤。
蜀漆(三兩若無常山代之)→ 蜀漆三兩,若沒有蜀漆,可以用常山代替。
2. 瘧病發渴
論曰內經謂諸瘧皆得之夏傷於暑,以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治瘧發渴。與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方
白話文:
中醫古籍《內經》說,所有的瘧疾都是夏天暑熱傷人引起的,暑熱之氣盛大,積藏在皮膚之內、腸胃之外,這是營氣所停駐的地方。陽氣盛,外表就發熱,陰氣虛,內部就發熱,內外都發熱,就會喘息和口渴,所以想喝冷飲。
柴胡(去苗一兩三分),黃芩(去黑心),人參,甘草(炙銼各三分),栝蔞根(銼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鬚,一兩三分),黃芩(去除黑心),人參,甘草(以文火烤過、切碎,各三分),栝樓根(切碎,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空腹溫服,日晚再服。
治久瘧憎寒壯熱,渴欲飲水。車前草湯方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上五味)粗略搗碎篩勻,每次服用5錢,加水1.5茶杯,加入生薑一棗大拍碎,3顆棗劈開,一起煎煮至1茶杯,去渣後空腹溫熱服用,早晚各服一次。
車前草,常山(銼),升麻,豉(炒),甘草(生銼各半兩),粳米(半合)
白話文:
車前草、常山(切碎)、升麻、炒過的豆豉、生乾草各半兩,粳米半合。
上六味。粗搗篩,每以五錢匕,水一盞半浸藥,露於星月下,橫一小刀子在藥上,候五更,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一服,未發前再服,良久吐,吐定即食漿水粥。
白話文:
將六味中藥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取五錢藥粉,加一碗半的水浸泡,在星月下把一小刀橫放在藥上,等到黎明,煎煮至一碗藥水,去掉渣滓後分成兩份,溫熱服用,空腹時服用一份,病發前再服用另一份。吐出藥水後,過一段時間再吃漿水粥。
治瘧病發渴,飲水不止。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石膏(八兩),白秫米(二合)
白話文:
治療瘧疾病人發燒口渴,不停喝水的方劑是常山湯。
配方如下:
常山 90克, 石膏 240克, 白秫米 40克。
上三味。㕮咀,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竹葉十片,煎取八分,去滓溫服,平旦一服,欲發再服,正發時,又一服。
治瘧經數年不瘥,發渴者。梔子湯方
白話文:
上述藥方包含了三味藥物。每次服用五錢匕,加水一盞半,加入十片竹葉,煎煮至只剩八分之量,去除藥渣後溫服。早上服用一次,如果症狀要發作,再服用一次。症狀發作時,再服用一次。
梔子仁(一分),常山(銼三分),車前葉(焙一兩),白粳米(半合)
白話文:
-
梔子仁(1錢)
-
常山(切碎3錢)
-
車前草 (炒焙1兩)
-
白粳米 (半合)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未發前一服,臨發一服。
治瘧發熱骨節痛,口乾煩渴。蘆根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四味藥材粗搗後篩選,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量,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在疾病發作前服一次,接近發作時再服一次。
用來治療瘧疾引起的發熱、骨節疼痛、口乾以及煩躁口渴。這是蘆根湯的方劑。
生蘆根(銼三兩),麥門冬(去心焙),升麻,葛根(銼各一兩半),山梔子(去皮一兩),石膏(二兩碎)䈽竹葉(一握切)
白話文:
生蘆根(研磨成粉,三兩),麥門冬(去除中心,烘焙),升麻,葛根(研磨各一兩半),山梔子(去皮一兩),石膏(研磨成粉,二兩)竹葉(一把,切碎)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
治瘧病苦渴。烏梅飲方
烏梅(二十枚劈破)
上一味。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烏梅,和蜜一匙,分二服,細細啜之。
治瘧止渴。生薑飲方
白話文:
上七味粗搗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煎煮,煮至八分時濾去藥渣,分兩次溫服,飯前服用。
這方劑用於治療瘧疾伴隨的口渴症。
烏梅飲方:
烏梅二十枚劈開,用三盞水煎煮,取一盞半,去掉烏梅,加入一匙蜂蜜,分兩次慢慢喝下。
生薑飲方:
這方劑用於治療瘧疾並止渴。
生薑,大棗,甘草(微炙),草豆蔻(去皮),木通(各一分)
白話文:
生薑、大棗、甘草(略微烤一下)、草豆蔻(去除外皮)、木通(各一份)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溫飲之。
治瘧疾發渴引飲煩躁。妙應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咀嚼成如麻豆大小,加入三盞水煎煮至剩下一盞半,濾去藥渣後分成三次服用,溫熱時飲用。
用於治療瘧疾發作時口渴想喝水及煩躁不安。[妙應丸]方
綠豆(四十粒杵末),黑豆(三十粒杵末),砒霜(半錢研),丹砂(黑豆大二粒研),鉛丹(一錢七研)
白話文:
綠豆(四十粒研磨成粉末)
黑豆(三十粒研磨成粉末)
砒霜(半錢研磨)
丹砂(和黑豆一般大小,研磨成粉末)
鉛丹(一錢七研磨)
上五味。同研極勻,滴水和丸,作二十粒,每服一丸,以東南桃心七枚,取井華水研,向日吞服之,醋水下亦得,服後病稍重者只微寒,若小可便絕,有孕婦人,不可服。
治瘧病發渴,及寒熱攻作。常山湯方
白話文:
將五種中藥材研磨得很均勻,加入一點水和丸,做成二十粒藥丸,每次服用一粒,用七顆東南桃的果核,研磨成粉,加入井水研磨,在太陽升起時服用,也可以用醋水送服。服藥後,病情稍重的患者只會感到輕微的寒冷,如果病情輕微的就會痊癒。懷孕的婦女不可服用。
常山,蜀漆(燒煙盡),甘草(炙銼各二兩),竹葉(切一升),大黃(生銼三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常山: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蜀漆:是一種有毒的植物,將其燒成煙後,可以起到殺蟲止癢的作用。
甘草:是一種中草藥,具有補氣健脾、清熱解毒的功效。
竹葉:是一種植物的葉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大黃:是一種中草藥,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