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5)

1. 足少陽膽瘧

論曰足少陽瘧之狀,內經謂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是也,蓋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今瘧邪外中,其氣不守,故常心惕惕然,邪盛故熱多,有風故汗出。

治足少陽瘧,身體解㑊,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升麻湯方

白話文:

醫書上說足少陽經導致的瘧疾的症狀是,令人身體鬆散,怕冷又不覺得很冷,怕熱又不覺得很熱,討厭見人,見到人就覺得很害怕。熱的時候,出汗很多。應當針灸足少陽經。肝膽是人體中正的器官,決斷由它而來。現在瘧疾邪氣從體外侵入,人體正氣不守,所以總是心裡很害怕。邪氣很盛,所以體溫很高,有風所以出很多汗。

常山(一兩半),升麻,鱉甲(醋炙去裙襴),竹葉(各一兩),犀角屑,麥門冬(去心焙),知母(切各三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 常山:1.5兩

  • 升麻:1兩

  • 鱉甲:1兩,以醋炙,去除裙襴

  • 竹葉:1兩

  • 犀角屑:3兩

  • 麥門冬:3兩,去心、焙乾

  • 知母:3兩,切片

  • 甘草:0.5兩,炙乾

上八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日午溫服。

治足少陽瘧。清膽黃連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研碎成像芝麻豆子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用一盞半的水煎煮到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在空腹時於中午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足少陽經引起的瘧疾。[清膽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一兩),甘草(炙銼半兩),龍膽(去苗),鉛霜(研),定粉(研),人中白(各三分),馬牙硝(研一兩)

白話文:

黃連(去除鬚根,一兩),甘草(炙烤後切碎,半兩),龍膽(去除嫩枝),鉛霜(研磨),定粉(研磨),人中白(各三分),馬牙硝(研磨,一兩)

上七味,搗研為細末,用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枇杷葉拭去毛煎湯下,日三。

白話文:

把上述七種藥材搗成細末,用豬膽汁和成丸子,每個丸子的大小和梧桐子差不多,每次服用二十粒,用枇杷葉擦去絨毛,煎成湯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治足少陽瘧,身體解㑊,或寒或熱,心惕惕然汗出。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分),常山(一兩),蜀漆葉(半兩),豉(炒一合)

上四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未發前米飲下。

治足少陽瘧,熱多汗出。蘆根湯方

白話文:

治療足少陽瘧疾,患者身體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心神不安,伴有出汗的症狀。可使用犀角丸,由犀角屑、常山、蜀漆葉、炒豉四味藥材製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在瘧疾發作前用米湯送服。

若患者發熱多汗,則可使用蘆根湯。

生蘆(根銼三兩),麥門冬(去心焙),升麻,葛根(各一兩半),梔子仁(一兩),石膏(碎研二兩)

白話文:

新鮮蘆根(切碎,三兩),麥門冬(去心後烘烤),升麻,葛根(各一兩半),梔子仁(一兩),石膏(研碎,二兩)

上六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早晚食前。

治足少陽瘧解㑊,熱多汗出。犀角湯方

白話文:

上六味。藥丸如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水一盞半,加入淡竹葉二到七片,煎到剩下大約一盞,去除渣滓,溫熱服用,在早晚用餐前服用。

犀角(鎊),甘草(炙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升麻,知母,鱉甲(醋炙去裙襴各一兩半),石膏(碎研二兩)

白話文:

犀角(磨成粉末),甘草(烤焦各一兩),麥門冬(去中心烘烤),升麻,知母,鱉甲(用醋烤過,去掉裙子和襴各一兩半),石膏(研成細末二兩)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未發前溫服。

治足少陽瘧,熱多汗出。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切碎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在病發前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足少陽經引起的瘧疾,症狀為發熱且多汗。[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秦艽(去苗土),麥門冬(去心焙),蘆根,淡竹葉(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部和鬚根),秦艽(去除根部和泥土),麥門冬(去除根部和心部,炒熟),蘆根,淡竹葉(各一兩)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青蒿自然汁半合,再煎沸,未發前,五更初溫服。

白話文:

用上五味,切碎成麻豆大小,每次取五錢匙,加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掉渣滓,加入青蒿自然汁半合,再次煎至沸騰,在疾病發作之前,於凌晨五更時分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