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1)

1. 間日瘧

論曰間日瘧者,邪氣著於陰,不得與陽氣俱出也,衛氣晝行於陽,邪氣不得出,故必再會而後發,是以間日乃作也。

白話文:

古書上說,間歇性的瘧疾是病邪藏匿在人體陰分,無法跟隨陽氣一起排出。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陽分,病邪無法排出,所以必須兩天後才能再次聚集發作,因此間隔一日才發作。

治間日瘧先寒戰後壯熱。常山湯

常山甘草(炙各三兩),鱉甲(去裙襴醋炙一兩),竹葉(切三升洗)

白話文:

常山(三兩)、炙甘草(三兩)、醋炙鱉甲(一兩,去除裙襴)、洗淨切碎的竹葉(三升)

上四味。㕮咀,以酒三升漬之,上覆頭,安露地,明旦以水七升,重湯內煮,水過半為度,其酒分五服,未發飲之當吐,吐已不必盡劑。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經過研磨之後,使用三升的酒來浸泡藥材,並且以器皿將藥材覆蓋住,將器皿安置在露天的地面上,等到隔天早上,再加入七升的水,並使用大火煮沸,等到水的量減少一半左右即可,將煮好的藥酒分為五次服用,在服用藥酒之前如果嘔吐就應該將藥物吐出來,嘔吐之後就無須繼續服藥。

治間日瘧。醇醨湯

大黃(銼炒三分),甘草(炙),常山(各一分半)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去滓,更以水一盞煎滓,取七分,未發先服醨藥,是後煎者,相次服醇藥,是前煎者,瘥。

白話文:

把上三味藥研成細末,用三碗水煎取一碗,去掉渣滓,再用一碗水煎渣滓,取七分,沒有發作症狀之前先服去渣的藥,發作症狀之後,再服用有渣的藥,就可以痊癒。

治間日瘧。常山酒

常山(一兩),蒜(獨頭者一顆去根莖橫切),糯米黑豆(各一百粒)

白話文:

常山(三十公克),

蒜(單頭蒜一顆,去根莖橫切),

糯米,

黑豆(各一百粒)

上四味。㕮咀,以清酒一升,病未發前一日,以酒浸藥於碗中,以白紙復之,碗上橫一刀,欲發時分三分,先飲一分,如未吐,更服一分,得吐則瘥。

白話文:

這四味藥材,共研為末,用清酒一升,在發病之前一天,將藥浸泡在碗中,用白紙蓋上,在碗上橫切一刀,發作時分為三等分,先喝三分之一,如果沒有嘔吐,再服三分之一,嘔吐了就痊癒了。

治間日瘧。備急一元散方

上燒黑牛尾作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間日瘧發寒熱。常山湯方

常山,竹葉(細銼各三分),秫米(五十粒糯米亦得),石膏(碎二兩)

白話文:

常山、竹葉(各取三錢,切碎),糯米(或五十粒糯米亦可),石膏(研碎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浸藥一宿,明旦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未發前一服,臨發再服,當日勿洗漱,勿飲食,並用余藥汁。塗五心及胸前頭面,藥滓置枕邊。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材,粗略地搗碎後篩去雜質。每次服用五錢匙的藥量,用一杯半的水浸泡藥物過夜。第二天早上煎煮至剩下一杯,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在發作前先服用一劑,發作時再服用一劑。服用藥物當天,不要洗漱和飲食。另外,用剩下的藥汁塗抹五心(手心、腳心)、胸前、頭面等部位。把藥渣放在枕頭旁邊。

治間日瘧。糯米煮散

糯米(四十粒),常山(銼),烏梅肉(炒),竹葉(銼),甘草(炙各半兩),石膏(一兩半碎)

白話文:

糯米(四十粒)、常山(銼碎)、烏梅肉(炒熟)、竹葉(銼碎)、甘草(炙各半兩)、石膏(一兩半碎)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未發前溫服。

治瘧間日發。大黃湯

大黃(生半兩),甘草(炙銼),常山(銼),桂(去粗皮各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未發前溫服。

治間日瘧。神聖丸

黑豆(小者二十一粒水浸去皮),砒霜(研一錢),大棗(一枚煮去皮核)

白話文:

黑豆(小的二十一粒,浸泡去皮)

砒霜(研磨成粉末,一錢)

大棗(一個, 煮熟後去皮去核)

上三味。須於重午七夕日修合,同研,丸如豌豆大,以丹砂為衣,合時忌婦人雞犬見,於發日早晨,將藥一丸,面北香上度過,用冷茶清下,忌熱物一復時。

白話文:

這三味藥。必須在端午節和七夕節這兩天進行配製,研磨均勻,製成像豌豆般大小的藥丸,用丹砂作為外衣。在配製時,應避免婦女、雞和狗看到。在農曆每月初一早晨,將一丸藥面向北方,點燃香後服用,並用冷茶送服。服用後一整天內,應忌食熱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