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5)

1. 寒熱往來瘧

論曰陰陽相勝而寒熱互作者,以邪氣相併也。故氣並於陰,則為寒,氣並於陽,則為熱,寒則振慄鼓頷,以陰實陽虛故也,熱則渴而飲冷,以陰衰陽勝故也。

白話文:

中醫古文提到,陰陽相爭互相影響,寒熱交替是邪氣相互併合的結果。如果邪氣併合在陰,就會導致寒冷,如果邪氣併合在陽,就會導致發熱。當寒冷時,會感到顫慄、面目安靜,這是由於陰實而陽虛所致。當發熱時,會感到口渴想喝冷飲,這是由於陰衰而陽勝所致。

治瘧發寒熱。柴胡桂枝湯

柴胡(去苗四兩),桂(去粗皮),黃芩(去黑心),芍藥,人參(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兩),半夏(湯洗七遍焙一兩一分)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鬚,四兩),桂枝(去除粗皮,一兩),黃芩(去除黑心,一兩),芍藥,人參(各一兩半),甘草(炙甘草,一兩),半夏(用沸水洗七次後,再烘焙至乾燥,一兩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六錢匕,水二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二枚劈破,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六錢,加上兩茶杯水,加入一顆大棗大小的生薑拍碎,兩枚劈開的棗子,煎煮至一茶杯水,去除渣滓,溫熱服用。

治瘧壯熱憎寒,大便秘澀。鱉甲湯

鱉甲(醋炙去裙襴),赤芍藥,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研),當歸(切焙),大青,天靈蓋(酥炙別搗末),知母(焙各三分),牽牛子(三分炒令半生半熟),乾薑(焙半兩)

白話文:

  • 鱉甲(用醋炙過,去掉裙襴):1份

  • 赤芍藥:1份

  •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熟研磨):1份

  • 當歸(切片,烘焙過):1份

  • 大青:1份

  • 天靈蓋(用酥炙過,另外搗成粉末):1份

  • 知母(烘焙過,各取三分):2份

  • 牽牛子(炒到半生半熟,取三分):1份

  • 乾薑(烘焙過,半兩):2份

上九味。除天靈蓋外,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調天靈蓋末一錢匕,未發前溫服,仍留其滓重煎,若先自利,去牽牛子。

白話文:

上九味藥。除了天靈蓋,將剩下的藥粗略搗碎,篩勻,每次服三錢一匙,加水一碗,煎煮到剩七分,去渣滓,調入天靈蓋末一錢一匙,在未發作前溫服,留下渣滓重煮,如果先瀉了,去掉牽牛子。

治諸瘧疾先熱後寒,頭痛四肢煩倦。麻黃

麻黃(去根節),烏梅肉(炒),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甘草(炙),麥門冬(去心焙),犀角(鎊各三分),青蒿子(一兩半),常山(一兩)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烏梅肉(炒過)、秦艽(去除根和泥土)、柴胡(去除根)、甘草(炙過)、麥門冬(去除中心,焙乾)、犀角(研磨成三分大小的顆粒)、青蒿子(一兩半)、常山(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用五錢匕,水一盞半,入桃柳枝心各七枚,細銼,豉五十粒,煎至一盞,入朴硝少許,更煎一二沸,去滓,分二服,早晨及臥時,溫服之。

白話文:

將以上九種藥材搗碎、過篩,每次使用五錢,加上一杯半的水,加入七片桃柳枝的樹心,切碎,再加入五十粒豆鼓,煎煮至剩下一杯,加入少許朴硝,再煎煮一兩沸,濾去藥渣,分二次服用,早上和睡前,溫服。

治瘧先寒後熱,四肢黃瘦頭痛。常山飲

常山(一兩),豉(一合),葛根(銼),柴胡(去苗),升麻牡蠣(熬),大黃(銼炒),前胡(去蘆頭),知母(焙),山梔子仁,枳殼(去瓤麩炒各三分),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炒),麥門冬(去心焙),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甘草(炙),犀角(鎊各半兩)

白話文:

常山(一兩)——一種中藥,具有清熱、利尿、止咳的功效。

豉(一合)——發酵的豆類食品,具有健脾、益氣、消食的功效。

葛根(銼)——葛藤的根,具有清熱、解毒、生津的功效。

柴胡(去苗)——柴胡的根和葉,具有疏肝、清熱、退燒的功效。

升麻——一種中藥,具有升舉陽氣、疏散風熱的功效。

牡蠣(熬)——牡蠣的殼,具有鎮靜、安神、清熱的功效。

大黃(銼炒)——大黃的根,具有清熱、瀉火、通便的功效。

前胡(去蘆頭)——前胡的根,具有疏肝、理氣、止咳的功效。

知母(焙)——知母的根,具有清熱、滋陰、生津的功效。

山梔子仁——山梔子的種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枳殼(去瓤麩炒各三分)——枳殼的果皮,具有理氣、消積、導滯的功效。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炒)——半夏的塊莖,具有燥濕、化痰、止咳的功效。

麥門冬(去心焙)——麥門冬的根,具有清熱、生津、潤肺的功效。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桃仁的種子,具有活血、化瘀、通便的功效。

甘草(炙)——甘草的根,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犀角(鎊各半兩)——犀牛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上一十六味。㕮咀如麻豆大,每用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薤白各三寸切碎,煎取一盞,去滓分二服,發前及發時熱服之。

白話文:

上文一共十六味藥。把青果切成麻子大小,每次用五錢的量,加入一杯半的水,再放入切碎的蔥和薤,煎煮至一杯的量,過濾掉渣滓,分兩次服用。在頭痛發作前或發作時服用,效果最佳。

治瘧寒熱作時,面色黃。人參湯

人參,常山(各半兩),甘草(生三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茶末半錢匕,燈心五莖,煎至七分,去滓入酒半盞,和勻候溫,未發前頓服取吐,如未吐再服,以痰出盡為度。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取五錢匕的藥粉,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半錢匕的茶末和五根燈心,一起煎煮至七分熟,去除藥渣,加入半盞酒,攪拌均勻,等藥液溫熱後,在還沒發作之前一口喝下,以催吐的方式將痰液排出。如果第一次沒有吐出來,可以再服用一次,直到痰液完全排出為止。

治瘧經吐下後,寒熱頭痛煩渴。犀角湯

犀角(鎊),甘草(炙各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升麻,知母(焙),鱉甲(醋炙去裙襴各三分),石膏(碎一兩二錢)

白話文:

犀牛角(研成粉末)、甘草(烤過的各半兩)、麥門冬(去除芯並烘烤)、升麻、知母(烘烤過的)、鱉甲(用醋烤過並去除裙襴各三分)、石膏(搗碎一兩二錢)。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未發前再服。

治瘧疾寒熱。丹砂丸

丹砂,雄黃(各一兩),砒霜(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二十一枚),麝香阿魏(各一錢),安息香(一分)

白話文:

  • 丹砂:一兩

  • 雄黃:一兩

  • 砒霜:半兩

  • 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二十一枚

  • 麝香:一錢

  • 阿魏:一錢

  • 安息香:一分

上七味。各研極細,再合研勻,用糯米粥和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細嚼,新汲水下,取吐即愈。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材,研磨至極細粉狀。之後將這些粉末混合均勻,再用糯米粥和丸,使藥丸的大小如雞頭般。每次服半顆藥丸,細細咀嚼後,用新汲的水送服。服用後,直到嘔吐,即可痊癒。

治諸瘧發歇,寒熱不定。二豆丸

綠豆黑豆(去皮),丹砂(研各一分),砒霜(研半兩)

白話文:

綠豆、黑豆(去皮)、丹砂(研磨成細粉,各取一份量)、砒霜(研磨成細粉,取半兩)

上四味。先研二豆如面,入砒拌勻,滴水丸梧桐子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發前取桃心七個爛嚼,冷水吞下,如無桃心,取桃枝煎湯放冷下。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研磨成粉末。首先研磨兩種豆子直到如麵粉般細,將砒霜與豆粉混合均勻,再滴水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並將丹砂作為衣物。每次服用一丸藥,在服用藥物之前,先取七個桃心,將其嚼爛後與冷水一同吞服。如果沒有桃心,可以將桃枝煎成湯水,等到湯水冷卻後,再將其服用。

治諸瘧寒熱往來,止而復發。常山散

常山(末一兩),砒霜(研一分),丹砂(研一錢)

上三味。研勻,入白麵糊和作餅子,油內煮焦黑為度,再研極細,每服半錢匕,夜半冷茶清調下。

治瘧疾作發寒熱。三聖丸

凝水石(二兩),砒霜(一兩),膩粉(一分)

上三味。研細,用陳粟米飯和作挺子,以濕紙十重裹,慢火內燒令焦黑,再研為末,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夜半桃心水下。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磨成細粉,用陳年的小米飯和在一起做成藥丸,再用十層濕紙包起來,用小火慢慢燒烤至焦黑,然後再研磨成粉末,用小米飯和成藥丸,像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粒,在半夜以桃心水送服。

治諸瘧寒熱不已,日漸萎黃。常山飲方

常山(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七枚),甘草(生用一兩),蒜(一顆八瓣者),糯米(炒一合),豉(炒一合),甑帶(三寸)

白話文:

  • 常山(半兩):用量為半兩,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性微寒、味苦,具有散風寒、清肺熱、消腫止痛的作用。

  • 烏頭(炮裂去皮臍七枚):用量為七枚,炮製方法是將烏頭炮裂後去除皮和臍,是一種有毒的中藥材,性大熱、味辛,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消腫止痛的作用,但使用時需注意其毒性,以免發生中毒。

  • 甘草(生用一兩):用量為一兩,生用是指不經過炮製直接使用的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

  • 蒜(一顆八瓣者):用量為一顆八瓣的蒜,性溫、味辛,具有殺菌消炎、化痰止咳、溫中止瀉的作用。

  • 糯米(炒一合):用量為一合,炒糯米是指將糯米炒至焦黃,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

  • 豉(炒一合):用量為一合,炒豉是指將豉炒至焦黃,性溫、味鹹,具有醒脾開胃、消積化滯的作用。

  • 甑帶(三寸):用量為三寸,是一種中藥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的作用。

上七味。粗搗篩,以酒一升二合、浸,月下露一夜,橫刀一口,置藥上,俟天明煎取五合,去滓空心頓服,良久吐出惡痰即愈,如吐不已,煮漿水粥止之。

白話文:

用上列七味藥,搗碎篩過,用一升二合的酒浸泡,放在月光下露一個晚上,橫放一把刀在藥材上,等到天亮時熬煮取五合藥汁,去除渣滓,空腹時一次服用,服用後不久就會吐出惡痰而痊癒,如果吐痰不止,可以煮漿水粥來止吐。

治寒熱往來,瘧久不瘥。鱉甲大黃丸

鱉甲(去裙襴醋炙),大黃(生銼),常山,人參,蜀漆,甘草(炙銼),附子(炮裂去皮臍),白薇(各三分)

白話文:

鱉甲(去除外殼,用醋炙烤),大黃(生切),常山,人參,蜀漆,甘草(炙烤並切碎),附子(炮製破裂,去除皮和臍),白薇(以上藥材各取三分)。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淡竹葉湯下,平旦一服,食後良久再服。

白話文:

將上列八味藥搗碎成粉末,並用蜂蜜將藥粉煉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以淡竹葉湯送服。每天早上服用一次,飯後過一段時間再服用一次。

治諸瘧寒熱往來。附子丸

附子(炮裂去皮臍),大黃(銼炒各三分),常山,蜀漆(各一兩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米飲下,未發一服,臨發再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