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4)

1. 溫瘧

論曰溫瘧之狀,內經所謂先傷於風,後傷於寒,其證先熱後寒,病以時作是也,蓋風為陽氣,寒為陰氣,風氣先勝,故先熱而後寒,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腎,內至骨髓。至春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至夏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俱出,故氣從內之外,其法宜先治其陽,後乃治其陰也。

白話文:

《靈樞》中說溫瘧這種病,是先被風邪所傷,然後又被寒邪所傷,其症狀是先發熱後怕冷,病症會按時發作,這是因為風爲陽氣,寒爲陰氣,風邪先勝,所以先發熱而後怕冷,在冬天感染風邪,寒邪藏於腎臟,並進入骨髓。等到春天陽氣大發之時,邪氣不能自行排出,到夏天大暑之時,腦髓被灼,肌肉消瘦,腠理發洩,或者有所用力,邪氣與汗水一同排出,所以邪氣從身體內部向外發散,治療方法應當先治療陽氣,然後再治療陰氣。

治溫瘧初發,身熱頭痛,不可忍,臨醒時即寒慄戰動。麻黃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羌活(去蘆頭),牡丹(去心),獨活(去蘆頭),梔子(去皮),柴胡(去苗),桔梗(銼炒),升麻荊芥穗,大黃(銼炒),半夏(洗去滑焙),木香知母(焙),黃芩(去黑心各半兩)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部和節部,煎煮後掠去上面的泡沫,烘乾後再炒焙)

羌活(去掉蘆頭)

牡丹皮(去掉皮心)

獨活(去掉蘆頭)

梔子(去掉外皮)

柴胡(去掉苗)

桔梗(切碎後炒)

升麻

荊芥穗

大黃(切碎後炒)

半夏(洗去滑液後烘乾)

木香

知母(烘乾之後)

黃芩(去掉黑色心各半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同煎取七分,去滓未發時服。

白話文:

上文中列出的十四味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取三錢重的藥材,加入一水碗的水,放入兩片生薑,一起煎煮,煎至藥液剩下七分之一,去掉藥渣,在病情尚未發作時服用。

治溫瘧初壯熱,後寒戰,骨節痠痛,口乾煩渴。蘆根湯

蘆根(銼一兩),麥門冬(去心焙),升麻,葛根(銼各三分),山梔子(去皮半兩),石膏(一兩)

白話文:

蘆根(切碎一兩),麥門冬(去核、烘烤過),升麻,葛根(切碎,各三分),山梔子(去皮半兩),石膏(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十片,煎取一盞,去滓溫服,未發前連三服。

白話文:

使用六味中藥。將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十片竹葉,煎煮至一杯,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在疾病發作前連續服用三次。

治溫瘧骨節疼痛,時嘔,朝發暮解,暮發朝解。知母湯

知母(焙乾三分),甘草(炙銼一兩),石膏(碎三兩),粳米(一合),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知母(烘烤乾燥至三分之一)、甘草(烘烤並切碎一兩)、石膏(搗碎三兩)、粳米(一合)、桂皮(去除粗糙的皮,取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未發前不拘時候。

治溫瘧壯熱憎寒,不能食。地骨皮湯

地骨皮,知母(銼焙各三分),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黃),常山(銼各半兩),石膏(碎一兩)

白話文:

  • 地骨皮、知母(各三錢,切碎、微炒)

  • 鱉甲(去除裙邊,用醋浸泡,烘烤至黃色)

  • 常山(切碎,半兩)

  • 石膏(研碎,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十片,煎至一盞去滓,未發前溫服。

治溫瘧寒少熱多。冬瓜湯

常山(細銼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用冬瓜汁一盞,煎七分放溫,未發前服。

治溫瘧。常山湯

常山(銼半兩),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黃),甘草(生銼各一兩),車前草(一握切或用子三合)

白話文:

常山(用刀削成小塊,大約半兩),鱉甲(去除裙襴,用醋浸泡後烤至黃色),甘草(取生的,用刀削成小塊,每種各一兩),車前草(取一把,切碎或用車前子三合)。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用漿水一盞,浸藥一宿,當發前一日,以急火煎取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取上述四味藥。將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漿水一碗浸泡藥物過夜。在服用藥物的前一天,用大火煎煮藥物,取七分藥液,去除渣滓,溫熱服用。

治溫瘧熱渴體痛。松蘿湯

松蘿(半兩),烏梅肉(炒),梔子(去皮),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黃各半兩),升麻(三分)

白話文:

  • 松蘿(半兩):松樹上的寄生植物,具有祛風除濕、潤肺止咳的功效。

  • 烏梅肉(炒):將烏梅肉炒至焦黑,具有斂肺止咳、止瀉痢的功效。

  • 梔子(去皮):將梔子的外皮去除,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 鱉甲(去裙襴醋浸炙黃各半兩):將鱉甲除去裙襴,用醋浸泡後烘烤至黃色,具有養陰補血、滋補肝腎的功效。

  • 升麻(三分):升麻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升舉陽氣、疏散風熱的功效。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茶末半錢匕,煎至七分去滓,未發前空服溫服。

治溫瘧。常山丸

常山(銼),烏梅肉(炒),豉(炒),天靈蓋(酥炙黃各三分),丹砂(研),知母(切焙),蜀漆(各半兩)

白話文:

常山(切碎研末),黑烏梅肉(炒到微焦),炒熟的豆豉,人頭蓋骨(焙燒至焦黃,各三錢),將硃砂研成粉,知母(切片焙乾),四川產的天然漆(各半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並未發前服。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搗碎成末,用蜂蜜和成藥丸,如梧桐樹籽般大小。每日空腹時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至三十丸。一天服用三次,須在發病前服用。

治溫瘧壯熱微寒。常山飲

常山(銼半兩),竹葉(銼一握),小麥(一合)

白話文:

常山(半兩,切碎),竹葉(一握,切碎),小麥(一合)

上三味。以水三盞漬藥一宿,明旦煎取二盞去滓,未發前逐旋溫服。

治溫瘧日漸羸瘦,欲成骨蒸。常山湯方

常山(銼),猴骨(炙黃各三分),烏梅肉(炒),甘草(炙銼各半兩),車前葉(一握),天靈蓋(燒作灰一分)

白話文:

  1. 常山(切碎)

  2. 猴骨(烤至金黃,各三份)

  3. 烏梅肉(炒製)

  4. 甘草(烤至金黃,切碎,各半兩)

  5. 車前葉(一把)

  6. 天靈蓋(燒成灰末,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瘧未發前溫服,微吐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