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2)

1. 中暍悶絕

論曰中暍之病,令人悶絕者,熱毒傷臟也。蓋心臟神而惡熱,若冒觸暑毒,蘊蓄於五臟,則陰陽不能升降,經絡不得宣通,故奄然悶絕,然真臟未壞,救療有方,得氣宣通即蘇,亦不可待其自蘇,又不可犯冷,若外犯冷,則與熱氣相拒,氣愈不通而斃矣。

白話文:

論述說中暑的疾病,令人悶絕的,是熱毒傷害了臟腑。因為心臟藏有神志且憎惡炎熱,若冒犯了暑毒,蘊蓄在五臟,則陰陽不能升降,經絡不得宣通,所以突然悶絕,但臟腑並無壞損,救治有方法,氣血宣通就可以蘇醒,但不可等待其自然蘇醒,又不可犯冷,若外犯冷氣,則與熱氣互相抵觸,氣血更加不通而死亡。

治熱暍欲死悶亂方

生地黃(洗搗取汁一盞)

上一味。旋旋灌之。

治中暑毒熱暍不省方

白麵不拘多少

上一味。用熱湯調二錢匕灌之。

治中熱暍不省方

大蒜(不拘多少去皮搗爛)

上一味。用新水調勻灌之。

治中熱暍不省方

上以泥周繞暍人臍,使三四人溺其中,亦可屈革帶,或扣漆碗底,或脫車釭,安著臍上,令溺不使流去。然此謂路途無湯可用,乃令人溺取溫,若有湯不必溺也。仲景云泥及車釭,蓋此物必冷。暍人忌冷,若得熱湯和泥,及火燒車釭,方可用也。

白話文:

用泥巴包住昏迷之人的肚臍,讓三、四個人在泥土中撒尿,也可以用牛皮帶,或者將漆碗的底部扣在肚臍上,或者脫下車輪的鐵環,放在肚臍上,讓尿液不流失。但這種方法僅在旅途中沒有熱水可取用時,才讓人尿液取暖,若有熱水就不必用尿了。張仲景說要用泥土和車輪的鐵環,蓋這些東西一定較冷。中暑的人忌諱冷的東西,如果用熱水和泥土,或者用火燒車輪的鐵環,才能使用。

又方

上取生菖蒲,不拘多少,搗絞取汁,微溫一盞灌之。

又方

上先掘地作坑,取蜜半盞傾坑中,以新汲水兩盞投之,攪勻澄取漿一盞灌之。

又方

上以物斡開口,暖湯徐徐灌之,仍少舉其頭,令湯入腹即蘇。

又方

上取生蓼不拘多少,用水濃煮,絞汁一二盞灌之。

治中熱暍死方

上取路上熱塵土,以壅其心,冷復易,候氣通乃止。

治熱暍欲死悶亂方

上以口噓其心上,便搗地黃汁一盞灌之,仍灸兩乳頭各七壯。

治中熱暍垂死。陳橘皮湯

橘皮(湯浸去白焙),乾薑(炮),甘草(炙)

白話文:

  • 陳橘皮(浸泡湯汁,去白膜,烤乾)

*乾薑(炮製)

  • 甘草(炙烤)

上三味各等分,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五七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頓與之,以蘇為度。

治中暍垂死。備急救生丸

乾薑(炮),甘草(炙),黃藥子板藍根(各四兩),犀角(鎊一兩)

白話文:

乾薑(炮製過的),甘草(炙烤過的),黃藥子,板藍根(各四兩),犀牛角(研磨成一兩粉末)

上五味。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熱湯化服、立效。

治中熱則精神冒悶。黃連散

黃連(雞爪者不拘多少去須)

上一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濃煎燈心湯調下,得溲則愈。蓋心惡熱,苦入心,熱傳小腸,則氣下通,故得溲則愈,燈心通利小便故也。

白話文:

上一味藥,是細碎的,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濃煎的燈心草湯送服,拉肚子就能痊癒。心臟討厭燥熱,苦味的藥能進入心臟,熱傳到小腸,氣就會向下通暢,所以拉肚子能痊癒,燈心草能通利小便也是這個道理。

治中暑暍毒,悶亂昏沉。凝水石丸

凝水石(瓶子內燒過如粉),乾薑(燒灰各一兩),甘草(炙三錢),甜硝(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生薑湯化下。

治中暑毒,悶亂不省人事。萬金散方

硫黃(研),蛤粉(各一兩)

上二散。研為細末,每服一錢匕,新汲水調下。

治中暍冒悶吐逆頭痛,出冷汗。玉珠散

硫黃(舶上者),滑石(色白者),凝水石(燒各一兩)

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艾湯調下。

2. 諸瘧統論

論曰夏傷於暑,秋成痎瘧。該於時而作也。方夏之時,陰居於內,暑雖入之,勢未能動,候得秋氣,陽為之變動,汗出遇風,乃成此疾,故曰痎瘧。皆生於風,蓄作有時,其氣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

白話文:

《內經》說夏季感受暑氣,秋季就會發作間歇熱、惡寒。這是因為夏季時,體內的陰氣集聚於內部,暑邪雖然進入體內,但力量還不足以引起變化。等到秋季到來,天氣轉涼,陽氣開始變化,汗水又遇風,就會形成這種疾病,所以稱為間歇熱、惡寒。

間歇熱、惡寒都是由風引起的,而風邪在體內積蓄,到了某個時間就會發作。其寒熱交爭,虛實交替,是因為陰陽互相影響、轉變的緣故。陽氣與陰氣交合,就會出現陰盛陽虛的現象,陽明虛就有寒慄、鼓頷(頷顎骨下頜骨鼓起);巨陽虛就有腰背、頭項疼痛的症狀。

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令人汗孔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於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

白話文:

如果三陽皆虛弱,那麼陰氣就會旺盛。陰氣盛旺,就會導致骨頭寒冷並且疼痛。寒氣從體內產生,所以體內體外都會寒冷。如果陽氣旺盛,那麼體外就會燥熱,如果陰氣虛弱,那麼體內就會燥熱,體內體外都燥熱,就會喘氣與口渴。所以會想要進行冷飲,這些都是因為夏天受暑,熱氣大量積存在皮膚的內部。腸胃的外部,是營氣儲藏的地方。造成人的汗孔疏鬆,皮膚組織鬆散。因此受了秋天的寒氣,汗液遇風,或者在沐浴中受到水氣,使水氣儲藏在皮膚內部,與衛氣一起相處。

衛氣者,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其間日作者,其氣之所舍深也。其作之早晏者,隨風府日下一節也。是以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但熱無寒,又或本於痰,或本於瘴,或本於鬼神,或本於邪氣,大概外傳經絡,內入五臟,證既不同,治法亦異。治瘧者不辨陰陽虛實,概以吐藥投之,有非痰實而真氣受弊者固多矣。

白話文:

衛氣,白天在陽部運行,夜間在陰部運行。這股氣遇到陽氣就往外走,遇到陰氣就往裡壓迫。內外相互壓迫,於是白天就會感到疲勞。其中白天就會疲勞的,是這股氣的歸宿深入的地方。白天疲勞早晚出現,是隨著風府穴太陽的那一段而定的。所以,有人先怕冷後發熱,有人先發熱後怕冷,有人只有發熱沒有怕冷。又或者根本是痰,或者根本是瘴氣,或者根本是鬼神,或者根本是邪氣。大體上是從經絡向外傳,向內則進入五臟。由於病證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治療瘧疾的人不分陰陽虛實,一律用吐藥去治療,有不屬於痰實而正氣遭到損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內經論五臟諸經之瘧,本以刺法補瀉,其寒熱先後,與夫發止早晏,又皆不同,明邪氣所傳,不可一概論。今備載諸證,參以治法之輕重,要在隨證而治,庶乎無一曲之蔽也。

白話文:

內經中探討五臟諸經的瘧疾,本來使用針灸方法來補瀉,瘧疾的寒熱先後出現,以及發作和停止的早晚,都各有不同,這說明邪氣傳遞的方式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全面記載各種證狀,並依照治療方法的輕重程度加以參考,重要的是要根據證狀來治療,這樣才能避免片面性的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