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1)

1. 中暍統論

論曰盛夏炎熱,人多冒涉路途,熱毒易傷,微者客於陽經,令人嘔逆頭眩,心神懊悶,汗出惡寒,身熱發渴,即時不治,乃至熱氣伏留經絡,歲久不除,遇熱即發,俗號暑氣。甚者熱毒入內,與五臟相併,客邪熾盛,郁瘀不宣,致陰氣猝絕,陽氣曝隔,經絡不通,故奄然悶絕,謂之中暍。

白話文:

在盛夏炎熱的天氣,很多人冒著酷暑趕路,很容易遭受熱毒的侵襲。輕微的熱毒會客居在陽經,讓人嘔吐、頭暈、心神煩悶、汗出惡寒、身熱口渴,如果不及時治療,熱毒就會潛伏在經絡中,多年不除,遇熱即發,俗稱暑氣。嚴重的情況是熱毒侵入體內,與五臟相結合,邪氣旺盛,鬱積不通,導致陰氣突然絕滅,陽氣暴露孤立,經絡不通暢,因此突然悶絕昏倒,稱爲中暑。

此乃外邪所擊,真臟未壞,若遇救療,氣通則蘇,但治熱暍,不可以冷物,得冷則不救,蓋外以冷觸,其熱蘊積於內,不得宣發故也。

白話文:

這是由於外邪侵襲,臟腑未受嚴重傷害,如果治療及時,氣脈通暢,就能蘇醒。但是治療發熱昏迷,不能使用寒涼藥物,遇寒則難以救治,這是因為外在以寒涼接觸,內在的熱邪閉鬱於內,無法宣發散解的緣故。

2. 中熱暍

論曰熱暍之病,由冒犯暑熱邪氣也。其脈弦細芤遲,其狀汗出惡寒,身熱而渴,體重疼痛,小便已則洒洒然毛聳,四肢厥冷,微勞動即熱,口開齒燥,經所謂脈虛身熱,是為傷暑,此不可汗下。汗之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宜以去熱邪之藥治之。

治中熱暍,頭痛汗出,惡寒發熱而渴。白虎湯方

白話文:

古書上說:中暑熱病,是因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而得的。它的脈象是弦細、芤遲;症狀是惡寒、體重、倦怠、疼痛、舌苔白膩、口滑;小便清長,想喝水,而且汗出惡寒,畏寒,肢體冷得像冰塊,稍微勞動就感到發熱,口乾舌燥、身體發熱。這叫做傷暑,不宜用發汗、瀉下的方法治療。用發散治療,就會加重惡寒的症狀;如果用溫針治療,則會加重發熱;若多次瀉下,則會加重淋漓不止的症狀,應服用清熱、解暑的藥物治療。

知母(六兩),石膏(碎一斤),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白話文:

知母(240克),石膏(研碎成500克),甘草(80克),粳米(360克)

上四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米熟,湯成去滓,溫服日三。一方,加人參三兩。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物 (川芎、白芷、防風、葛根) 搗碎成像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米飯煮熟為止,待湯汁煮好後,將藥渣去除,趁溫熱時服用,一天服用三次。另一種藥方中,除了上述四種藥物之外,再加入三兩的人參。

治伏暑吐逆。小香薷湯方

香薷(二兩),人參(一兩),白扁豆(半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傷暑中暍。解毒丸方

白話文:

治療伏暑吐逆可以用小香薷湯,方劑包含香薷二兩、人參一兩、白扁豆半兩,將藥材粗搗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水一盞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服用。治療傷暑中暑則可以用解毒丸。

半夏(醋浸一宿漉出曝乾),甘草(炙銼各一斤),赤茯苓(去黑皮二兩)

白話文:

半夏(用醋浸泡一晚,撈出晾乾),甘草(烘焙過後,切成細末,各一斤),赤茯苓(去除黑皮,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丸加至八丸,新汲水下,如昏悶不省者,生薑自然汁下。

治傷暑煩渴不止。竹茹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三種中藥研磨成細末,加入生薑自然流出的汁液和丸,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丸,逐漸增加到八丸,用剛打上來的水送服,如果昏迷不醒,則用生薑自然流出的汁液送服。

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銼),烏梅(兩枚椎破)

白話文:

竹茹(一合,用竹長一尺的新竹者),甘草(一分,切成細碎),烏梅(兩枚,敲碎)。

上三味。用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溫,時時細呷。

治伏暑頭痛,心胸煩悶,旋運噁心,不思飲食。小抱龍丸方

半夏(醋浸一宿銀石器中煮醋盡焙),甘草(炙銼各等分)

上二味。搗羅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稀麵糊,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十丸,新汲水下,食後臨臥服。

治中暑煩躁。香薷散方

香薷(二兩)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中暑煩躁,多困乏力。消暑散方

人參(搗末),白麵(等分)

上二味。和勻,每服二錢匕,新水調下,不拘時候。

治暑氣。每到夏月即發,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檳榔餅方

白話文:

上三味藥材,用水一碗半煎煮,取八分藥汁,去渣放溫,隨時慢慢喝。

這個方子治伏暑頭痛、心胸煩悶、頭昏噁心、不想吃飯。

半夏用醋浸泡一夜,放在銀器中煮至醋干,再焙干。甘草炙烤切碎,兩者等量。

將這兩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生薑汁煮稀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陰乾。每次服十丸,用新鮮井水送服,飯後和睡前服用。

這個方子治中暑煩躁。

香薷兩錢。

將香薷搗碎過篩,每次服兩錢,用水一碗煎煮,取七分藥汁,不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這個方子治中暑煩躁、體虛乏力。

人參搗成粉末,白麵等量。

將人參粉和白麵拌勻,每次服兩錢,用新鮮水調服,不限時間。

這個方子治暑氣。每到夏天就發作,四肢無力,不想吃飯。

檳榔(銼),瞿麥穗,蘹香子(炒),荊芥穗,麥藍子,大黃(煨銼各一分)

白話文:

檳榔(切碎)、瞿麥穗、蘹香子(炒過)、荊芥穗、麥藍子、大黃(烘烤後切碎,每種各一份)

上六味。搗羅為末,用面三錢,和作六餅,慢火燒熟,每日空心爛嚼一餅,溫酒下。

治暑氣。甘露散方

黃連(去須銼一兩),吳茱萸(半兩)

白話文:

取上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再用麵粉三錢和藥粉一起做成六個餅,用小火慢慢烤熟。每天空腹時嚼食一個餅,用溫酒送服。此方可治暑氣。方劑名為甘露散,由黃連(去須,銼成一兩)和吳茱萸(半兩)組成。

上二味。同炒,以茱萸黑色為度,放地上出火毒,不用茱萸,將黃連搗羅為細散,每服半錢匕,食後茶清或新水調下。

治一切伏熱,煩躁困悶。菝葜散方

白話文:

將茱萸和黃連這兩種藥材炒在一起,直到茱萸變成黑色為止。取炒好的藥材,把它放在地上,讓它散發出火毒。如果沒有茱萸,就將黃連搗碎成細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的藥粉,飯後用茶水或乾淨的水送服。

菝葜,貫眾(摘碎刮去毛各一兩),人參,甘草(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菝葜、貫眾(摘碎颳去毛,各一兩)、人參、甘草(炙烤切碎,各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如熱渴即冷作飲。

治傷暑胸膈躁悶,昏運倒僕欲死。解毒散方

商陸根(切開如血色者陰乾)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新汲水調下,牛馬驢騾喘急熱發倒僕,調三錢灌之立止。

治暑毒及心經積熱。大黃丸方

大黃(銼炒),甘草(炙銼),黃連(去須),惡實(微炒),荊芥穗(等分)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食後服,若為散水調亦得。

治暑毒躁悶。甘露丸方

白話文:

將四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溫熱後服用。如果感到熱渴,可以冷卻後當飲料飲用。這個方劑用於治療因中暑引起的胸膈煩躁、昏迷倒地、瀕臨死亡的症狀。

將商陸根切開,露出紅色部分後陰乾,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新汲取的清水調服。這個方劑用於治療牛、馬、驢、騾因中暑引起喘急發熱、倒地昏迷的症狀,可以調製三錢灌服,立即止住症狀。

將大黃、甘草、黃連、惡實、荊芥穗等五味藥材等量搗碎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溫水送服,飯後服用。也可以將藥粉用清水調服。這個方劑用於治療暑毒引起的煩躁悶熱。

寒水石(火煅候冷夾絹袋盛井底浸七日取出令乾研四兩),天竺黃(半兩),馬牙(硝研二兩),甘草(銼一兩),龍腦(半錢)

白話文:

寒水石(用火煅燒之後,冷卻後夾在絲絹袋中,浸在井水底七天取出,讓它乾了之後研磨成粉,四兩)、天竺黃(半兩)、馬牙硝(研磨成粉,二兩)、甘草(切碎,一兩)、龍腦(半錢)。

上五味。為末,糯米粥丸雞頭大,每服一丸,生薑蜜水磨下。

治暑毒。抱龍丸方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研成細末,並用糯米粥做成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生薑蜜水送服。

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黃藥子,生乾地黃(焙),藍根,甘草(炙銼各一兩),雄黃(研半兩),龍腦(研),麝香(研各一錢)

白話文:

  • 黃芩(去除黑色的果實核)

  • 大黃(切碎並炒過)

  • 黃藥子

  • 生乾地黃(烘乾)

  • 藍根

  • 甘草(炮製並切碎,各一兩)

  • 雄黃(研磨,半兩)

  • 龍腦(研磨) *麝香(研磨,各一錢)

上九味。為細末,牛膽汁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冷鹽湯嚼下。

治暑毒煩渴狂躁。嘔吐頭疼,困倦。不灰木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牛膽汁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冷鹽水咀嚼吞服。

用來治療因暑熱引起的中毒、煩躁口渴、狂躁不安、嘔吐、頭痛以及疲倦無力。這是不灰木散的配方。

不灰木(二兩),滑石,寒水石,甘草(銼各一兩),蓼藍根(一兩半)

白話文:

不灰木(9公克),滑石(9公克),寒水石(9公克),甘草(9公克,切碎),蓼藍根(15公克)

上五味。並生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用生粟米泔,入沙糖一棗大,同化服,不拘時候,合時避日色火氣。

治暑毒。救生散方

脂麻(新者三兩)

白話文:

將上面的五種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匕(一錢匕約3公克),用生粟米的泔水送服,並加入一顆棗子大小的砂糖。不拘時間服用,但服用時要避開陽光和火氣。

上一味。炒令黑色,取出盤內攤冷,碾為細末,新汲水調下三錢匕,或丸如彈子大,新水化下一丸,凡暑熱外不得以冷物逼之,得冷即斃。

治中暍,解暑毒煩躁。冰壺散方

白話文:

最後一種方法。將藥炒至變黑色,取出放在盤子中攤冷,碾成細末。用剛取的水服用三錢一湯匙,或者作成如彈子大小的藥丸,用新水化下一丸服用。當暑熱之時,不能用冷的東西逼它出來,一旦遇冷就會致死。

不灰木(燒),玄精石(生研),金星石,銀星石,馬牙硝(生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兩),硝石(一分)

白話文:

  • 不灰木(燒):將不灰木燒成灰。

  • 玄精石(生研):將玄精石研磨成粉。

  • 金星石、銀星石(各半兩):將金星石和銀星石各取半兩。

  • 馬牙硝(生各半兩):將馬牙硝取半兩。

  • 甘草(炙銼一兩):將甘草炙烤後切碎,取一兩。

  • 硝石(一分):取一分硝石。

上七味。各搗研為散,先將甘草鋪在銚內,次入諸藥,炒良久移放地上,以銚冷為度,重研過,每服一錢匕,新汲水調下,或生薑汁水調下。

治中熱暍方

上用生面一匙,沸湯調及半碗,紙蓋碗口,少時微熱呷之,大效。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各研磨成粉末,先將甘草鋪在瓷器中,再加入其他藥材,炒很久後取出放置於地面,以瓷器冷卻為度,再研磨一次,每次服用一湯匙,用新汲取的水或生薑汁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