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三 (5)

1. 傷寒後䘌瘡

論曰傷寒後䘌瘡者,因腹中有熱,其人食少,胃中空虛,三蟲須食或食五臟,或食下部,隱僻有瘡,故名䘌,瘡。其候齒無色,舌上盡白,四肢沉重,忽忽喜眠,甚則唇里有瘡。其瘡在上唇里,如米粟。心內懊憹痛者,此蟲食五藏之證也。若下唇里有瘡,其人喜眠者,此蟲食下部之證也。若肛爛見五臟者死。

白話文:

傷寒病後發生䘌瘡的人,是因為腹中有熱,患者胃口不好,胃中空虛,肚子裡的寄生蟲須要食物,或者吃五臟,或者吃肚子裡面的器官,使人感到疼痛,所以叫䘌瘡。患者的症狀是牙齒沒有光澤,舌苔全白,四肢沉重,恍恍惚惚的喜歡睡覺,嚴重的會在嘴脣裡長瘡。這種瘡長在上脣裡面,像米粒那麼大。心裡感到懊惱疼痛的,這是寄生蟲吃五臟的證據。如果在下脣裡面長瘡,患者喜歡睡覺,這是寄生蟲吃肚子裡面的器官的證據。如果肛門潰爛,可以看到五臟的人會死掉。

治傷寒後䘌瘡。桃仁湯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槐子(微炒),艾葉(炒各一兩),大棗(十五枚去核焙)

白話文:

  • 桃仁:將桃仁在熱水中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然後炒至微黃。

  • 槐子:將槐子在鍋中微炒至微黃。

  • 艾葉:將艾葉在鍋中炒至微黃。

  • 大棗:將大棗去核,烘烤至微黃。

上四味。粗搗篩,以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治傷寒及諸病後,瘡出下部。黃連犀角湯

黃連去須微炒半兩,犀角鎊一兩,木香四錢,烏梅七枚去核焙

白話文:

  • 黃連去除須根,微炒至半兩重。

  • 犀牛角研成粉末,一兩重。

  • 木香四錢重。

  • 烏梅七枚,去除核,焙乾。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濕䘌,蟲食下部,心中煩懊。槐子丸

槐子(微炒),苦參(各一兩),熊膽(研半兩),乾漆(三分炒令煙盡),木香,檳榔(銼各一兩),桃仁湯(去皮尖雙仁炒研二兩)

白話文:

  • 槐子(微炒):半兩

  • 苦參(各一兩):一兩

  • 熊膽(研半兩):半兩

  • 乾漆(三分炒令煙盡):三分

  • 木香:一兩

  • 檳榔(銼各一兩):一兩

  • 桃仁湯(去皮尖雙仁炒研二兩):二兩

上七味。搗研為末,煉蜜和搗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荊芥湯下,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上等的七味藥材。打碎研磨成粉末,加煉過的蜂蜜,並反覆搗數百下,做出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荊芥湯送服,逐漸增加到三十丸。

治傷寒後心中煩躁,唇口生瘡,蟲食下部。羚羊角散

羚羊角(鎊三分),龍膽(半兩),黃耆(銼三分),升麻(半兩),玄參柴胡(去苗各三分)

白話文:

羚羊角(切碎成三分),龍膽(半兩),黃耆(切碎成三分),升麻(半兩),玄參,柴胡(去除根部,各三分)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煎槐子湯調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治傷寒後䘌瘡。麝香散

麝香(研),雄黃(醋煮研),丹砂(研各一分),羚羊角(鎊),犀角(鎊),黃連(去須微炒),青葙子,升麻,貝齒(煅研各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三分)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粉末),雄黃(用醋煮過後,研磨成粉末),丹砂(研磨成粉末,各取一分),羚羊角(削成薄片),犀牛角(削成薄片),黃連(去除須毛,稍微炒過),青葙子,升麻,貝齒(煅燒後研磨成粉末,各取半兩),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取出雙仁後炒過研磨成粉末,取三分)

上一十味。搗研為散,再同研勻,每服二錢匕,食後煎麥仁粥飲調服,又以綿裹藥半棗核大,納下部中,良久去之。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再次混合均勻。每次服兩錢匕,飯後用煎好的麥仁粥調服。另外,用棉布裹藥粉,使之成為半棗核大小,塞入肛門深處,過一段時間後取出。

治傷寒後䘌瘡。雄黃散

雄黃(一分醋煮研),青葙子,黃連(去須),苦參(各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三分)

上五味。搗研為散,再同研勻,每服一錢匕,空心米飲調下,若䘌在下部,更以綿裹藥一錢,內下部中,良久去之。

白話文:

用上等五味子,將其搗碎研磨成粉,然後再與其他藥材均勻研磨混合。每次服用一錢匕,空腹時用米湯調服。如果藥物在腸道下部導致不適,可以將一錢藥物用棉布包裹,塞入腸道下部,過一段時間後取出。

治傷寒後䘌瘡。苦參湯

苦參(一兩),槐白皮(銼二兩),熊膽(半兩研)

上三味。除熊膽外,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熊膽末半錢匕,攪勻空心溫服,下部有瘡者,更灌下部。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除了熊膽之外,將其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匕,加上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左右,去掉藥渣,加入半錢匕的熊膽末,攪拌均勻後,空腹時溫熱服用。如果下部有瘡,還可以將藥液灌入下部。

治傷寒後䘌蟲食下部。桃皮湯

桃皮(銼),槐子,榧實(各一兩),石榴根皮(銼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唇口生瘡,心中懊憹。蟲食下部,時或下利。犀角湯

犀角(鎊),龍骨(各一兩),木香(三分),阿膠(炙令燥一兩),升麻(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一兩)

白話文:

犀牛角(磨成粉),恐龍化石(各 30 克),木香(9 克),阿膠(烤至乾燥,30 克),升麻(15 克),桃仁(用沸水浸泡,去皮和尖端,雙仁,30 克)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晚再服。

治傷寒天行,下部䘌瘡。烏梅肉丸

烏梅(去核搗爛半兩),獨頭蒜(一頭搗爛),屋塵(三合)

上三味。一處入苦酒一升和勻,於銅器中煎,候可丸丸如棗核大,納下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