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7)

1. 傷寒後咽喉閉塞不通

論曰咽喉閉塞不通者,脾肺壅滯,風毒蘊積,內搏經絡,上攻咽喉也,足太陰之脈上膈俠咽,而喉則肺氣之所通,故脾肺壅熱,則咽喉閉塞,凡傷寒後餘毒未盡,上攻咽喉,故亦令閉塞不通也。

白話文:

古書上說,咽喉閉塞不通的人,是因為脾肺氣血壅滯,風毒積聚在體內,攻擊經絡,上犯咽喉引起的。足太陰脾經的脈絡經過膈膜,貫通咽喉,而咽喉是肺氣通過的部位,所以脾肺壅熱,就會導致咽喉閉塞。另外,傷寒後餘毒未清,上犯咽喉,也會導致咽喉閉塞不通。

治傷寒後咽喉閉塞疼痛,六七日,其人大下後,脈沉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痛,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當歸湯方

白話文:

治療外感後咽喉閉塞疼痛六七天,病人大便後脈搏微弱遲緩,手足冰冷逆亂,下肢脈搏微弱,咽喉疼痛,不能吐出膿血,腹瀉不止。當歸湯方:

  • 當歸四兩
  • 人參二兩
  • 熟地四兩
  • 白芍二兩
  • 阿膠一兩
  • 甘草二兩
  • 茯苓三兩
  • 白朮三兩
  • 黃芪五兩
  • 升麻二兩
  • 柴胡三兩
  • 葛根三兩
  • 防風三兩
  • 羌活二兩
  • 細辛一兩
  • 生薑三兩
  • 大棗二十枚

水煎服。

當歸(切炒),升麻,知母,葳蕤,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桂(去粗皮),芍藥,乾薑(炮),石膏,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白朮(各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

白話文:

當歸(切片炒過),升麻,知母,葳蕤,黃芩(去掉黑色的內心),麥門冬(去掉內心,烘焙過,各半兩),桂枝(去掉粗糙的外皮),芍藥,乾薑(炮製過),石膏,白茯苓(去掉黑色的皮),甘草(炙過,切碎),白朮(各一兩),麻黃(去掉根部和節,一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

治熱病喉中閉塞疼痛。木通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四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六分量時去掉渣滓,飯後溫熱服用,每日三次。

用於治療熱病引起的喉嚨堵塞和疼痛。[木通湯]處方

木通(銼),羚羊角(鎊),芍藥,絡石(各一兩),升麻(二兩),射干(一兩半),杏仁(浸去皮尖雙仁半兩)

白話文:

木通(切成小塊),羚羊角(研磨成粉末),芍藥,絡石(各一兩),升麻(二兩),射干(一兩半),杏仁(浸泡去皮和尖端,雙仁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

治傷寒後咽喉瘡痛口瘡,煩躁頭痛,毒氣上攻。黃芩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放入竹葉七片,煎煮至藥液減少至六分,去渣後服用。在餐後溫熱服用,每天三次。

黃芩(去黑心),大青,山梔子仁,甘草(炙銼各半兩),升麻,麥門冬(去心焙三分)

白話文:

黃芩(去除黑色的內芯),大青(大青葉),山梔子仁,甘草(乾烤並切成碎末,各半兩),升麻,麥門冬(去掉內核並烘烤,三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五服。

治傷寒後咽喉疼痛,閉塞不通,毒氣上攻。升麻湯方

白話文:

將這六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碗水和七片竹葉,煎煮到剩下六分的水量時去掉渣滓,飯後溫熱服用。每日可服三次到五次。

用來治療傷寒之後出現的咽喉疼痛、堵塞不通以及毒氣上攻的情況。這是升麻湯的方劑。

升麻,木通(銼各一兩),射干,羚羊角(鎊),芍藥(各半兩),蘆根(一握)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

白話文:

升麻、木通(各 30 克,銼碎),射干、羚羊角(各 15 克,研成粉),芍藥(15 克),蘆根(60 克)。

治傷寒後舌根腫塞,喉痹,此為脾虛心熱,先針舌下兩邊出血。次服地黃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舌根腫脹阻塞、喉嚨痺痛,這是由於脾虛心熱引起的。首先針刺舌頭下方兩側,出血。然後服用地黃湯。

生地黃(二兩切),甘草(炙銼),大黃(各半兩),升麻(三分),車前子(一兩)

白話文:

  • 生地黃(14 公克,切碎)

  • 甘草(炙過的,切成粗粒)

  • 大黃(7 公克)

  • 升麻(2 公克)

  • 車前子(7 公克)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下朴硝末一錢匕,攪勻食後溫服日三。

治傷寒後咽喉疼痛。葛根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粗搗篩過後,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濾去渣滓,再加入一錢匕的朴硝末,攪拌均勻,在飯後溫熱服用,每日三次。

用於治療傷寒後咽喉疼痛。[葛根湯]方

葛根(銼),青竹茹(各一兩),倉粳米(一合)

白話文:

葛根(切片)、青竹茹(各一兩)、粳米(一合)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

白話文:

把上述三種藥材,粗略的搗碎後過篩。每次服三錢的藥量,加入一杯水,再加入一顆拍碎的生薑,煎煮到還剩下六分之三的量時,把渣滓濾掉。在飯後溫熱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治傷寒後喉內生瘡,及喉腫塞,毒熱上衝,升麻丸方

升麻,苦藥子,鉛丹(炒),大黃(生用各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綿裹咽津化盡,再服之。

治傷寒時行咽喉閉塞,及賊風毒氣上攻。丹參煎方

白話文:

傷寒後喉嚨裡長瘡,或喉嚨腫脹阻塞,毒熱往上衝,可以用升麻丸。藥方如下:升麻、苦藥子、鉛丹(炒)、大黃(生用各半兩),將四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子,大小像彈珠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咽下藥丸後等唾液完全化掉,再服用下一丸。

此外,傷寒期間如果出現咽喉阻塞,或受到賊風毒氣侵襲,可以用丹參煎服。

丹參(二兩),蒴藋根(銼),羊躑躅(炒),甘菊花,莽草(各半兩),秦艽(去苗土一兩半),牛膝(去苗酒浸),羌活(去蘆頭),烏頭鹽炒(去皮臍),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連翹,白朮(各一兩)

白話文:

丹參(兩百公克),蒴藋根(切片後使用),羊躑躅(用炒的方式處理),甘菊花,莽草(各五十公克),秦艽(去掉根鬚後,用炒的方式處理,乾重一百五十公克),牛膝(用酒浸泡後,再用炒的方式處理),羌活(去掉蘆根),烏頭(加鹽炒過,並去除皮和臍),蜀椒(去除果實,並用炒的方式處理到出汗),連翹,白朮(各一百公克)

上一十二味,㕮咀,如麻豆大,以苦酒半升,拌勻漬半日,先取油二斤煉香熟,旋旋下藥煎,候白朮赤色,即下煉了豬脂一斤,更煎藥赤黑色,綿濾過,瓷合盛,每服取如半棗大,含化稍咽之。熱毒攻服齒痛,綿裹嚼之咽汁。

白話文:

以上總共十二種藥材,研磨研成麻子般的大小,用苦酒半升,攪拌均勻浸泡半天。首先取二斤油煉製成香油,並慢慢地將藥物煎熬,等到白朮變成赤色時,再加入煉製好的豬脂一斤,繼續煎熬藥物至赤黑色,用棉布過濾,瓷罐盛裝。每次服用如半棗般大小,含在口中慢慢化開再吞嚥。如果牙齒疼痛是因為熱毒引起的,可以將藥包在棉布中嚼碎,然後吞嚥藥汁。

治傷寒後咽喉不能咽食,口中生瘡,積熱上攻,涎出不止。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二合),鉛丹(炒一兩),豬牙皂莢(一挺去皮酥炙為末),白蜜(二兩)

上四味,和勻,以瓶子盛,密封頭,飯上蒸一時久,去滓收之,每取一匙頭,含化咽津。

治傷寒後咽喉痛,舌強,餘熱上攻。貼喉膏方

蜜(半斤),甘草(銼二兩),豬脂(四兩)

上三味,先以豬脂與蜜煉消後,入甘草,煎候甘草赤黑色,以綿濾過,瓷合收盛,每取如半棗大,含化咽津。

治傷寒熱病後,咽喉疼痛,閉塞不通,毒熱上攻,射干煎方

射干(半斤為末),豬脂(一斤)

上二味,先煎豬脂沸,次下射干,候射干黑色,以綿濾過,瓷合盛,綿裹如彈子大,含化咽津。

治傷寒熱病後,咽喉疼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方。

䕡茹上取少許如爪甲尖,內口中,微嚼咽汁。

治傷寒熱病後,咽喉腫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方。

商陸根切

上炒令熱,以布裹熨腫上,冷復易之。

治傷寒熱病後,咽喉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方。

黃明膠

上取手掌大一片,以水煮軟,貼頸外瘥。

治傷寒熱病後,咽喉疼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方。

白礬如杏仁大

上以綿裹含之,細細嚥汁,以通氣度。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出現咽喉無法吞咽食物、口腔潰瘍、積熱上竄導致唾液不斷流出的症狀,可以使用【地黃煎】方:

  • 生地黃汁(四合)
  • 炒過的鉛丹(一兩)
  • 豬牙皂的豆莢(一根,去皮後用酥油炮製成粉末)
  • 白蜜(二兩)

將這四種材料混合均勻,裝入瓶中密封,然後放置在熱飯上蒸一個時辰。去除沉澱物後保存,每次取一匙含於口中,慢慢溶解後吞下其津液。

針對傷寒後咽喉疼痛、舌頭僵硬及殘留熱勢上竄的問題,可使用【貼喉膏】方:

  • 蜂蜜(半斤)
  • 甘草(切碎,二兩)
  • 豬脂(四兩)

首先將豬脂與蜂蜜加熱融化,接著加入甘草,煎至甘草呈現赤黑色,用紗布濾過,存放在瓷器中。每次取約半個棗子大小含在嘴中,漸漸溶化後吞咽其津液。

對於傷寒或熱病康復後,咽喉疼痛、阻塞不通以及毒熱上攻的狀況,可採用【射干煎方】:

  • 射干(半斤,磨成粉末)
  • 豬脂(一斤)

先將豬脂加熱至沸騰,再投入射干粉末,煎至射干變黑,透過紗布濾淨,置於瓷器中保存。每次取如彈丸大小含於口內,緩慢溶解並吞咽津液。

若傷寒或熱病痊癒後,咽喉腫痛、阻塞且毒氣上衝,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 取微量的【䕡茹】,大約指甲尖大小,放入口中輕嚼並吞下其汁液。
  2. 將【商陸】根切片炒熱,用布包裹敷在咽喉腫脹處,冷卻後更換。
  3. 取手掌大小的一片【黃明膠】,用水煮軟後貼在頸部外側直至症狀緩解。
  4. 使用如杏仁大小的【白礬】,用紗布包裹含在口中,細細吞下其分泌的汁液,以助通氣。

以上各法皆能幫助緩解傷寒或熱病康復後的咽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