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4)

1. 傷寒後不得眠

論曰營衛之氣,晝行於陽則寤,夜行於陰則寐。傷寒瘥後,臟腑皆虛,營衛出入,不能循常,緣熱邪未散,與陽氣並,衛氣獨行於陽,不得入於陰,則陽實陰虛,故不得眠。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說人的營衛之氣,白天順著陽氣運行時清醒,夜晚順著陰氣運行時入睡。傷寒病癒後,臟腑都很虛弱,營衛氣血的運行無法按照正常的規律進行,這是因為熱邪還沒有完全消散,和陽氣合在一起,只有衛氣獨立在陽氣中運行,無法進入陰氣中,就導致陽氣太盛,陰氣不足,所以無法入睡。

治傷寒發汗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上二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二服得吐,止後服。

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烏梅湯方

白話文:

傷寒發汗後,如果出現虛煩失眠、心中煩躁不安,症狀嚴重的還會反覆輾轉難眠,可以服用梔子豉湯。取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一起研磨成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取三錢匕,加水一盞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一兩次服下後能引起嘔吐,嘔吐停止後就不用再服用。

另外,傷寒之後出現虛煩失眠、心中煩躁不安,也可以服用梔子烏梅湯。

梔子仁,甘草(炙),黃芩(去黑心各半兩),烏梅(去核炒十四枚),柴胡(去苗一兩)

白話文:

梔子仁、甘草(經烘烤製成)、黃芩(去掉黑色心,各半兩)、烏梅(去核炒製,十四枚)、柴胡(去苗一兩)。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豉五十粒,竹葉二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吐下後,心煩氣乏,晝夜不得眠。酸棗仁湯方

白話文:

上好的五味子,研碎成麻豆般大小的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的藥粉,加一盞半的水、三片生薑、五十粒豆瓣、二十七片竹葉,一起熬煮至藥汁只剩七分之一,去除藥渣,溫熱服用。

酸棗仁(炒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二兩),甘草(炙一兩),知母(切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芎藭,乾薑(炮各三兩)

白話文:

酸棗仁(炒製過的,一兩),麥門冬(去核並烘製過的,二兩),甘草(炙製過的,一兩),知母(切片並烘製過的,半兩),白茯苓(去黑皮的),芎藭,乾薑(炮製過的,各三兩)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治傷寒後勞損,煩躁不得眠。酸棗仁甘草湯方

酸棗仁(微炒四兩),甘草(炙銼),當歸(切焙),桂(去粗皮),人參,白茯苓(去黑皮),石膏(碎),芎藭(各半兩),遠志(去心一分)

甘草(炙銼):炙甘草切碎

當歸(切焙):當歸切片並焙乾

桂(去粗皮):去除肉桂的粗皮

人參:人參切片

白茯苓(去黑皮):去除白茯苓的黑皮

石膏(碎):將石膏研碎

芎藭(各半兩):芎藭取半兩

遠志(去心一分):遠志去除果心,取一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傷寒汗後,虛煩不得眠睡,酸棗仁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磨碎至如同麻豆大小,每次服用四錢匕的量,使用一盞半的水進行煎煮,直至剩下一盞的量,濾去藥渣後趁熱飲用。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之後出現的體力耗損、心情煩躁且無法安眠的症狀。這是酸棗仁甘草湯的配方。

其中,

  • 酸棗仁需輕微炒過,使用四兩;
  • 甘草需經過炙烤並切碎;
  • 當歸需要切片並烘焙乾燥;
  • 桂皮需去掉粗糙的外表;
  • 人參直接切片;
  • 白茯苓需去除表面的黑皮;
  • 石膏要破碎;
  • 芎藭各取半兩;
  • 遠志則需去掉中心部分,取用一分。

總共九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後,每次服用五錢匕,依然使用一盞半的水量煎煮至剩一盞,濾掉殘渣後隨時溫服,適用於治療傷寒發汗後出現的虛弱煩躁、難以入睡的狀況,即酸棗仁湯的應用。

酸棗仁(微炒二兩),人參(一兩),石膏(碎半兩),赤茯苓(去黑皮三分),桂(去粗皮半兩),知母(切焙),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酸棗仁(以微火炒至兩)

人參(約一兩)

石膏(碎成末,約半兩)

茯苓(剝去黑皮,約三分)

桂皮(除去粗糙的皮,約半兩)

知母(切片並烘烤至黑色,約半兩)

甘草(用火烘烤至赤黑色,約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傷寒後餘熱未散。不得眠睡。酸棗仁黃芩湯方

酸棗仁(微炒二兩),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遠志(去心一分),人參(切一兩),桂(去粗皮三分),茯神(去木一兩),甘草(炙半兩),萆薢(一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日再。

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睡,嘔逆。梔子仁湯方

白話文:

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病後餘熱未散,導致失眠。

酸棗仁湯的組成藥材包括:酸棗仁(微炒二兩)、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遠志(去心一分)、人參(切一兩)、桂枝(去粗皮三分)、茯神(去木一兩)、甘草(炙半兩)、萆薢(一分)。

上九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一盞,去渣,飯前溫服,每日服用兩次。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病後虛煩失眠、嘔吐。

梔子仁(一分),芎藭(半兩),酸棗仁(炒一兩),陳橘皮(去白炒),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豉(炒一分)

白話文:

  • 梔子仁:1錢

  • 芎藭:3錢

  • 酸棗仁:6錢(炒過)

  • 陳橘皮:3錢(去白色部分,炒過)

  • 人參:3錢

  • 白茯苓:3錢(去黑色外皮)

  • 豉:0.5錢(炒過)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日再。

治傷寒後虛勞不得眠,煩悶四肢乏力。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用水一大盞加上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水量剩下七分,然後去掉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每天服用兩次。

用來治療傷寒後出現虛弱、勞累、失眠、煩躁不安以及四肢無力的情況。這是人參湯的方子。

人參(一兩),酸棗仁(微炒三兩),當歸(切焙),芎藭(銼),桂(去粗皮),甘草(炙銼),柴胡(去苗),赤茯苓(去黑皮),石膏(碎各一兩)

白話文:

  • 人參:一兩

  • 酸棗仁:三兩,微炒

  • 當歸:切焙

  • 芎藭:銼

  • 桂:去除粗皮

  • 甘草:炙銼

  • 柴胡:去除苗

  • 赤茯苓:去除黑皮

  • 石膏:碎,各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虛勞,煩熱驚悸,不得眠睡。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渣後,在飯前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痊癒後出現的虛弱疲勞、煩躁發熱、心悸不安以及失眠等症狀。這是柴胡湯的配方。

柴胡(去苗半兩),酸棗仁(微炒二兩),遠志(去心一分),當歸(切焙),防風(去叉),甘草(炙銼),茯神(去木),豬苓(去黑皮),桂(去粗皮),黃耆(銼),人參,生乾地黃,芎藭,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鬚,半兩),酸棗仁(微炒,二兩),遠志(去除心,一分),當歸(切片並烘烤),防風(去除叉枝),甘草(炙烤並切碎),茯神(去除木質部分),豬苓(去除黑皮),桂皮(去除粗皮),黃耆(切碎),人參,生乾地黃,芎藭,麥門冬(去除心並烘烤,各半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再。

治傷寒後煩滿,心神恍惚,不得眠臥。麥門冬茯苓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14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時取三錢,加入一大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到剩七分水量後去掉殘渣,空腹時溫熱服用,每天兩次。

用於治療傷寒後出現的煩躁不滿、心神不定以及失眠等症狀。這是麥門冬茯苓飲的方劑。

麥門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知母(焙),芎藭,酸棗仁(微炒),陳橘皮(去白炒),檳榔(銼),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 麥門冬(去心焙):麥門冬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入藥,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去心焙是指將麥門冬的中心去除,並用文火烘烤至表面略有焦黃。

  • 赤茯苓(去黑皮):赤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其表面呈赤褐色,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去黑皮是指將赤茯苓的外皮去除。

  • 知母(焙):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百合的根莖,其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清熱瀉火、養陰潤肺的功效。焙是指將知母用文火烘烤至表面略有焦黃。

  • 芎藭:芎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莖,其性溫,味辛、苦,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

  • 酸棗仁(微炒):酸棗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棗的種子,其性微溫,味酸澀,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瀉的功效。微炒是指將酸棗仁用文火炒至表面略有焦黃。

  • 陳橘皮(去白炒):陳橘皮是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其性溫,味辛、苦,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化痰的功效。去白炒是指將陳橘皮的白色內皮去除,並用文火炒至表面略有焦黃。

  • 檳榔(銼):檳榔是棕櫚科常綠喬木檳榔的種子,其性溫,味辛、苦,具有消積止瀉、驅蟲殺蟲的功效。銼是指將檳榔切成小塊。

  • 甘草(炙各一兩):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其性甘、平,味甜,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炙是指將甘草用文火烘烤至表面略有焦黃。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治傷寒後虛煩客熱,累夜不得眠睡,頭痛眼疼迷悶。地骨皮飲方

地骨皮(洗),麥門冬(去心各二兩),酸棗仁(炒三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服。

治傷寒後膽冷不得睡。梅實丸方

梅實肉,大棗肉,酸棗仁(炒等分)

上三味,同搗成膏,丸如彈丸大,每服一丸,臨臥含化服。

治大病後及虛勞不得眠。酸棗仁湯方

酸棗仁(炒),榆皮(切各三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地骨皮飲方

成分:地骨皮(清洗過)、麥冬(去心)、炒過的酸棗仁各二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三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約15克(五錢匕),加入1.5碗水及5片生薑一同煎煮,煮至剩1碗時,去掉沉澱物,溫熱後於餐後分三次每日飲用。

功效:治療傷寒後出現的虛弱煩躁、莫名發熱,多日無法安睡,伴有頭痛、眼疼及意識模糊等症狀。

梅實丸方

成分:梅實肉、大棗肉、炒過的酸棗仁等分量。

製備與用法:將這三種材料一起搗爛成膏狀,製成如彈丸大小的丸子。睡前每次含服一丸,慢慢溶解後吞服。

功效:治療傷寒後膽寒導致的失眠問題。

酸棗仁湯方

成分:炒過的酸棗仁、切好的榆樹皮各三兩。

使用方法:將這兩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分,每次服用約9克(三錢匕),加入1碗水煎煮至剩餘約7成(約0.7碗),去掉沉澱物後溫服。

功效:適用於大病康復期或因虛弱勞累引起的失眠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