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1)

1. 傷寒後身體虛腫

論曰血氣滋榮,外濡於腠理,則形體充實,傷寒汗下之後,血氣不足,腑臟虛寒。營衛澀滯,津液不通,肌肉無以充榮,故令身體虛腫,若脾與腎臟俱虛,不能約制於水,水氣流溢於皮膚,則變水氣腫滿。

白話文:

原文中的「血氣滋榮,外濡於腠理,則形體充實」是指血氣充盈,滋潤肌膚,使身體強健。

「傷寒汗下之後,血氣不足,腑臟虛寒」是指由於傷寒後出汗過多,導致血氣不足,臟腑虛弱寒冷。

「營衛澀滯,津液不通,肌肉無以充榮」是指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津液流通不暢,肌肉得不到滋養。

「故令身體虛腫」是指肌肉無以充榮,導致身體虛腫。

「若脾與腎臟俱虛,不能約制於水,水氣流溢於皮膚,則變水氣腫滿」是指如果脾臟和腎臟功能虛弱,不能控制水液,水液就會溢出於皮膚,導致水氣腫滿。

治傷寒後身體腫滿,心胸壅悶,喘促氣滿,黃耆湯

黃耆(一兩),枳殼(去瓤麩炒微黃三分),防己(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朮(三分),赤茯苓(去黑皮三分),赤芍藥(三分),當歸(切焙半兩)

白話文:

  • 黃耆:一兩

  • 枳殼:去籽炒至微黃,三分

  • 防己:半兩

  • 桂枝:去粗皮,半兩

  • 細辛:去苗和葉,半兩

  • 白朮:三分

  • 赤茯苓:去黑皮,三分

  • 赤芍藥:三分

  • 當歸:切片烘培,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混合研磨至粗粉狀,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和半塊切碎的生薑,煮沸後熬至剩六分之一,不須特別計時,溫服。

治傷寒後,身體浮腫,喘息促,小便不利,坐臥不安,防己湯

防己(三分),豬苓(去黑皮三分),海蛤(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木香(半兩),白朮(半兩),桑根白皮(銼三分),赤茯苓(去黑皮三分),檳榔(銼一兩),紫蘇莖葉(一兩),木通(銼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病後脾腎不足,水道不利,腰腳浮腫。木通湯

木通(銼一兩),桑根白皮(炙黃色),澤瀉,防己,赤茯苓(去黑皮),石葦(去毛各三分),大腹(微煨銼四枚)

白話文:

  • 木通(切成一兩)

  • 桑根白皮(烤至黃色)

  • 澤瀉

  • 防己

  • 赤茯苓(去除黑色表皮)

  • 石葦(去除毛,每種各三分)

  • 大腹(略微烤過,切成四片)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二。

治病後氣虛,津液不通,皮膚虛滿。防己湯下

防己,黃耆(銼),桂(去粗皮各一兩半),赤茯苓(去黑皮三兩),甘草(炙令赤銼一兩)

白話文:

防己、黃耆(切碎)、桂皮(去除粗皮,各一兩半)、赤茯苓(去除黑皮,三兩)、甘草(烤至赤色,切碎,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七分,去滓溫服,日再服。

治傷寒病後,脾腎氣虛,欲成水病,四肢面目浮腫。小便澀喘急。檳榔湯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後,脾腎氣虛,即將發展成水腫,四肢、臉部浮腫。小便困難、呼吸急促,下面是檳榔湯的藥方:

生檳榔一枚。附子一枚,炮一段。人參、甘草、茯苓、白朮各一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藥材用法:將生檳榔去殼,附子切斷,煎成藥液,服用。

檳榔(並皮銼五枚),桑根白皮(炙令黃色銼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三分),吳茱萸(水浸一宿炒乾一分),防己(一兩),木通(銼碎一兩一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一兩)

白話文:

  • 檳榔(切碎五片)

  • 桑根白皮(烘烤至黃色,切碎一兩)

  • 陳橘皮(以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烘乾三分)

  • 吳茱萸(以水浸泡一夜後炒乾一分)

  • 防己(一兩)

  • 木通(切碎一兩一分)

  • 郁李仁(以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微炒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七分,去滓溫服日二。

治傷寒後身體浮腫,心胸滿悶,不欲飲食,前胡丸

前胡(去蘆頭一兩),旋覆花(半兩),人參(三分),檳榔(銼一兩),木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訶黎勒(皮一兩),赤茯苓(去黑皮三分),桑根白皮(銼三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一兩),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前胡(去蘆頭一兩):去掉蘆頭的前胡,一兩。

旋覆花(半兩):半兩旋覆花。

人參(三分):三分人參。

檳榔(銼一兩):一兩切碎的檳榔。

木香(半兩):半兩木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半兩湯浸去白焙的陳橘皮。

訶黎勒(皮一兩):一兩訶黎勒皮。

赤茯苓(去黑皮三分):三分去黑皮的赤茯苓。

桑根白皮(銼三分):三分切碎的桑根白皮。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一兩):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的郁李仁。

桂(去粗皮半兩):半兩去粗皮的桂枝。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生薑棗湯,下三十丸,日三服。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和搗三百到二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用煎好的生薑大棗湯送服三十丸,一天服用三次。

治傷寒後通體浮腫,腹滿堅脹,喘急不能飲食。郁李仁湯方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柴胡(去苗),桑根白皮(銼),澤瀉,赤芍藥,豬苓(去黑皮),桔梗(炒),麻黃(去根節各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去裙襴醋炙),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

白話文:

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微炒)和大黃(切碎,微炒,各一兩),柴胡(去掉莖),桑根白皮(切碎),澤瀉,赤芍藥,豬苓(去掉黑皮),桔梗(炒過),麻黃(去掉根和節,各三分),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雙仁麩炒至微黃),鱉甲(去掉裙襴,用醋炙),赤茯苓(去掉黑皮,各半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病後,遍身浮腫。木香丸

木香,肉豆蔻(去殼),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檳榔(微炒銼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