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三十一 (3)
卷第三十一 (3)
1. 傷寒後骨節煩疼
論曰傷寒後骨節煩疼者,由津液不足,血脈皆虛,餘毒客於經絡,營衛澀滯於骨節之間,故令骨節煩疼也,診三部脈細而遲澀者,乃其候也。
治傷寒後毒氣未解,四肢少力,骨節煩疼,心腹脹滿。葛根湯方
白話文:
傷寒之後,骨節痠痛,是由於津液不足,血脈虛弱,餘毒侵犯經絡,營衛在骨節間運行不暢,所以導致骨節痠痛。診脈時,三部脈搏細而遲緩澀滯,這是其症候。
葛根(銼),生乾地黃(焙),羌活(去蘆頭),桂(去粗皮),芍藥,芎藭,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木香(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葛根(銼碎),生曬過的熟地黃(烘焙),羌活(去除蘆頭),桂皮(去除粗皮),芍藥,芎藭,麻黃(去除根莖,用湯煮後撈去泡沫),陳年橘皮在湯中浸泡(去除白色外皮,烘乾),木香(各半兩),甘草(炙烤後磨成粉末,一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服。
白話文:
把上述十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放入拍碎的生薑半錢,三枚劈開的紅棗,一起煎煮至七分熟,去渣後趁熱空腹服用,晚上飯前再服一次。
治傷寒後百節疼痛,壯熱頭疼。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芍藥,知母(焙),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木香,山梔子仁,升麻,大青,白芷,黃芩(去黑心各半兩),細辛(去苗葉),甘草(炙銼各一分),石膏(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
白話文:
治療傷寒之後全身關節疼痛、高燒和頭痛的症狀,可以使用柴胡湯方。該方組成為:
- 柴胡(去除莖葉)
- 芍藥
- 知母(烘烤過)
- 桃仁(先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及雙仁,再炒至微黃)
- 木香
- 山梔子仁
- 升麻
- 大青
- 白芷
- 黃芩(去除中心較黑部分)
- 細辛(去除莖葉)
- 甘草(炙烤後切細,份量為其它藥物的一半)
- 石膏(用量為其他藥物的兩倍)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粗略捣碎後過篩。每次服用約五錢(古代劑量單位),加入一碗半的水,再放入剁碎的生薑半分一同煎煮,直至剩下七分水量。然後濾去藥渣,建議在餐後溫熱狀態下每日服用三次。
治傷寒後骨節疼痛,咳嗽不能食,口舌乾燥,乍寒乍熱,唇口生瘡。柴胡飲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出現骨節疼痛、咳嗽不能食、口舌乾燥、忽冷忽熱、脣口生瘡的症狀。
使用柴胡飲,其配方如下:
柴胡一兩、羌活五錢、防風五錢、乾薑三錢、附子一枚、細辛三錢、甘草二錢、大棗十枚、生薑三片,水煎服。
柴胡(去苗),升麻,茯神(去木),芍藥,犀角(鎊),百合,地骨皮,麥門冬(去心焙),黃芩(去黑心),人參(各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石膏(各一兩),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
柴胡:去除根部,使用乾燥的枝葉。
-
升麻:使用完整的中藥,不須去除根部。
-
茯神:去除木質的內核,使用乾燥的菌核。
-
芍藥:使用乾燥的根部,不須去除根部。
-
犀角:研磨成粉末。
-
百合:使用乾燥的百合花瓣。
-
地骨皮:去除黑心,使用乾燥的根部。
-
麥門冬:去除乾燥的外殼和內心的胚芽,使用核仁。
-
黃芩:去除黑心,使用乾燥的根部。
-
人參:使用乾燥的根部,分開成半兩的份量。
-
鱉甲:去除裙襴並用醋炙過,使用乾燥的鱉甲。
-
石膏:使用乾燥的石膏,分開成一兩的份量。
-
甘草:炙過並切碎,使用一分(約 3 公克)的份量。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竹葉三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再。
治傷寒後壯熱,骨肉疼痛,頭重嘔噦。芍藥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重的藥粉,加入一杯半的水,以及半片拍碎的生薑和三七片竹葉,一起煎煮至藥液只剩七分之一,去掉藥渣,在飯後溫熱服用,每天服用兩次。
芍藥,柴胡(去苗),赤茯苓(去黑皮),人參,麥門冬(去心焙),藿香葉,白芷(各半兩),生蘆根(一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芍藥、柴胡(去苗)、赤茯苓(去黑皮)、人參、麥門冬(去心焙)、藿香葉、白芷(各 30 克)、生蘆根(60 克)、甘草(炙一分)
上九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服。
治傷寒後四肢煩熱,骨節疼痛。百合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切碎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和半分拍碎的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渣後空腹溫服,晚餐前再服用一次。
用於治療傷寒後出現的四肢煩熱及骨節疼痛。這是百合湯的配方。
百合,知母(焙),鱉甲(去裙襴醋炙),柴胡(去苗),葛根(銼),桑根白皮(銼各一兩)
白話文:
百合、知母(炒過)、鱉甲(去除裙襴醋烤過)、柴胡(去除根部)、葛根(切碎)、桑根白皮(切碎,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勻食後溫服、日再。
治傷寒後骨節煩疼,乍起眼暗,氣衝胸背,上氣滿急。茯苓湯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匙,加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滿,去除藥渣,加入一合生地黃汁,攪拌均勻,飯後溫熱服用,每天兩次。
白茯苓(去黑皮),柴胡(去苗),桔梗(炒),細辛(去苗葉),芍藥,大腹皮(各半兩),枳殼(去瓤麩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白茯苓(去掉黑皮),柴胡(去掉花穗),桔梗(炒熟),細辛(去掉花穗和葉子),芍藥,大腹皮(各半兩),枳殼(去掉瓤和麩皮,炒熟),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外皮,烤乾各一兩),杏仁(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炒熟,三分),甘草(炙烤過的一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日再。
治傷寒後骨節煩疼,不欲食,食即氣脹、汗出。補氣黃耆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和半分拍碎的生薑一同煎煮至八分量,去掉渣滓,在飯後溫熱服用,每日兩次。
用來治療傷寒後出現的骨節疼痛、不願進食、進食後腹部脹氣及出汗等症狀。這是補氣黃耆湯的配方。
黃耆(銼),芍藥,桂(去粗皮),麥門冬(去心焙),五味子,前胡(去蘆頭),白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焙),人參(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
黃耆:切成碎末。
-
芍藥:使用。
-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
-
麥門冬:去除中心並烘烤。
-
五味子:使用。
-
前胡:去除蘆頭。
-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當歸:切片並烘烤。
-
人參:每種各半兩。
-
甘草:烘烤至焦黃,用量為一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傷寒後遍身骨節疼痛,腳膝無力。防風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粗搗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半分拍碎的生薑和三枚劈開的大棗,一同煎煮至剩七分水量,濾去渣滓後溫熱服用,每日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痊癒後全身骨節疼痛、腳膝無力的情況。[防風湯]方
防風(去叉),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白蘚皮,黃耆,桂(去粗皮),薏苡仁(各一兩)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盞,去滓溫服,日三。
白話文:
防風(去掉枝叉),白朮,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肚臍),白蘚皮,黃耆,桂枝(去掉粗糙的皮),薏苡仁(每種各一兩)
治傷寒後下焦風虛,骨髓痠痛,腰腳頑痹,不能久立,日漸消瘦。羌活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下腹虛弱,骨髓疼痛,腰腿頑固麻痹,不能長時間站立,日漸消瘦。羌活湯的組合如下:
羌活10克,防風10克,獨活10克,蒼朮12克,白芷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當歸12克,地黃10克,熟地黃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生薑3片,大棗10枚。先將生薑、大棗在水中煎煮20分鐘,去渣留汁。然後,加入其餘藥材,再煎煮30分鐘,去渣即可服用。
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五加皮(銼),牛膝(去苗酒浸切焙),酸棗仁(微炒),丹參,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芍藥,當歸(切焙),獨活(去蘆頭),檳榔(銼),玄參(堅者),木通(銼各半兩),桂(去粗皮),黃耆(銼各三分)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白話文:
-
羌活(去掉蘆頭)
-
防風(去掉叉子)
-
五加皮(切碎)
-
牛膝(浸泡在酒中,切片,烘烤)
-
酸棗仁(略微炒過)
-
丹參
-
麻黃(去掉根部,用水煮,撇去浮沫,烘烤)
-
芍藥
-
當歸(切片,烘烤)
-
獨活(去掉蘆頭)
-
檳榔(切碎)
-
玄參(堅固的根部)
-
木通(切碎,各半兩)
-
桂花(去掉粗皮)
-
黃耆(切碎,各三分)
治傷寒熱毒氣攻腎,腰背疼痛,脊膂強急,頭不痛,左手尺脈浮微數,續斷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熱毒之氣侵襲腎臟,導致腰背疼痛、脊椎僵硬、不頭痛的疾病。左手尺脈浮現微弱而快速。使用續斷湯來治療。
續斷湯配方:
- 續斷:15克
- 牛膝:10克
- 五加皮:10克
- 桑寄生:10克
- 木瓜:10克
- 雞血藤:10克
- 海風藤:10克
- 伸筋草:10克
- 豨薟草:10克
- 川芎:5克
- 赤芍:5克
- 丹參:5克
- 桃仁:5克
- 紅花:5克
- 當歸:5克
- 熟地:10克
- 山茱萸:10克
- 茯苓:10克
- 白朮:10克
- 澤瀉:10克
- 山藥:10克
- 金銀花:10克
- 連翹:10克
使用方法:將上述中藥材加水煎煮,每日服用1劑,分2次服用。
續斷,杜仲(去粗皮炙銼),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蘆頭),芎藭(各一兩),牽牛(一分熟炒)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一二沸,去滓空心服。
白話文:
續斷,杜仲(去除粗皮,烤炙並切碎),麻黃(去除根和節,煮湯去除泡沫,烘烤),羌活(去除蘆頭),芎藭(各一兩),牽牛(炒至一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