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1)

1. 傷寒陰毒

論曰陰氣獨盛,陽氣暴衰,陽為陰所勝,內外皆陰,故成陰毒,傷寒有初得病便成陰毒者,有服湯藥經五六日以上不瘥,變成陰毒者,以病本屬陰,因服寒藥過多,或腑臟內外受寒。陰氣轉盛,陽氣不復所致,其候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擊,嘔吐下利,其脈沉細而疾者是也。

白話文:

古文:論曰陰氣獨盛,陽氣暴衰,陽為陰所勝,內外皆陰,故成陰毒,傷寒有初得病便成陰毒者,有服湯藥經五六日以上不瘥,變成陰毒者,以病本屬陰,因服寒藥過多,或腑臟內外受寒。陰氣轉盛,陽氣不復所致,其候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擊,嘔吐下利,其脈沉細而疾者是也。

古語說:陰氣獨盛,陽氣突然衰敗,陽氣被陰氣所戰勝,內外皆為陰,所以形成陰毒。傷寒病中,有的剛發病就成為陰毒的,有的服用湯藥經過五、六天以上還不痊癒,變成陰毒的,這是由於病的根本屬於陰,由於服用了過多的寒涼藥物,或臟腑內外受寒。陰氣過盛,陽氣不能恢復,其症狀是四肢逆冷,臍腹疼痛,身體好像被人擊打,嘔吐腹瀉,脈象沉細而急速。

治傷寒初得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經旬以上,變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短氣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身如被擊。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宜陰毒甘草湯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初得病一兩天,就形成陰毒的症狀。或者服了藥經過十天左右,變成陰毒的症狀,症狀包括身體沉重,背部僵硬,肚子絞痛,喉嚨吞嚥困難,毒氣攻心,心下堅硬,呼吸急促且無法休息,嘔吐,嘴脣青紫,臉色發黑,四肢冰冷,脈搏沉細,身體就像被擊打過。在五、六天內可以治療,到第七天就無法治療了。應使用陰毒甘草湯方。

甘草(炙),升麻當歸(炙各半兩),雄黃(研),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各一分),鱉甲(一兩半醋炙去裙襴),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甘草(烤過),升麻,當歸(烤過各半兩),雄黃(研磨成粉末),花椒(去蒂,炒至出汗,各一分),鱉甲(一兩半,用醋烤,去掉裙甲),桂皮(去粗皮,半兩)

上七味,除研外,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陰毒傷寒,上氣喘促。正陽湯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桂(去粗皮三分),乾薑(炮半兩)

白話文:

附子(炮製過的烏頭,去除外皮和臍部,一兩),桂皮(去除粗皮,三分),乾薑(炮製過的生薑,半兩)。

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食前溫服。

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四肢厥冷。白朮飲

白朮烏頭(炮裂去皮臍),桔梗(銼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各一兩),乾薑(半兩炮)

白話文:

  • 白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烏頭:是一種有毒的中藥材,需炮裂去皮臍後使用,具有溫中散寒、通陽止痛的功效。

  • 桔梗: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

  • 附子:是一種有毒的中藥材,需炮裂去皮臍後使用,具有溫中補火、散寒止痛的功效。

  • 細辛: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散寒、祛風通竅的功效。

  • 乾薑: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

上六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去滓熱服。

治陰毒傷寒。回陽發表湯

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人參澤瀉(各半兩),半夏(湯洗七遍炒令乾),乾薑(炮),天南星(炮),甘草(炙各一分)

白話文:

附子(經過炮製、裂開、去皮、去臍),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人參,澤瀉(各半兩),半夏(用湯洗七遍,炒至乾燥),乾薑(經過炮製),天南星(經過炮製),甘草(經過炙製,各一分)

上八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中藥材,搗碎成如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法用三錢匕的劑量,加入一盞水的量,再加入一半拍碎的生薑和兩枚破開的紅棗,一起煎煮至七分,然後將藥渣去除,在飯前溫熱服用。

治陰毒傷寒,唇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附子湯

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桂(去粗皮),當歸(切焙),白朮(各半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乾薑(炮各一分)

白話文:

附子(用火烤裂,去皮和肚臍,取三分之一),桂枝(去粗皮),當歸(切片,烘焙),白朮(各半兩),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膩),乾薑(炮製,各取一錢)。

上六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

治陰毒傷寒,唇青面黑,四肢逆冷,脈沉細,體生斑點,身背強重,及心下短氣嘔逆。當歸湯

白話文:

治陰毒傷寒,脣青面黑,四肢逆冷,脈沉細,體生斑點,身背強重,及心下短氣嘔逆。當歸湯方:

  • 當歸三錢
  • 熟地黃二錢
  • 芍藥二錢
  • 川芎一錢
  • 桂枝一錢
  • 白芍一錢
  • 生薑一錢
  • 大棗一枚
  • 甘草五分

**用法:**將所有藥材加水煎煮,服用。

**功效:**補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安神。

**適用於:**陰毒傷寒,脣青面黑,四肢逆冷,脈沉細,體生斑點,身背強重,及心下短氣嘔逆。

當歸(切焙半兩),椒(去目及合口者炒令微汗一兩),鱉甲(醋浸炙去裙襴一兩一分),甘草(炙半兩),升麻(三分)

白話文:

當歸(切碎並烘烤半兩),花椒(去除蒂和合口的炒至微微出汗狀態一兩),鱉甲(用醋浸泡後烘烤,去除裙襴一兩一分),甘草(烘烤半兩),升麻(三分)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食前溫服。

治陰毒傷寒,目赤唇焦,頭疼煩渴,面色赫赤,身惡寒。定命湯

附子(炮裂去臍皮二兩),高良薑,白朮,乾薑(炮各一兩)

上四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用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未服藥前,先飲酒使醺醺,後服藥,如思食,即與酒粥吃,不得妄食他物,若小便出血,是陰毒去矣。

白話文:

將上面的四味藥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藥三錢匙,加上一杯水,煎煮至藥汁剩五分之三,不限時間,溫熱後服用。服藥前先飲酒至微醺狀態,之後服用藥物,如果感到飢餓,就喝點酒粥,不要隨意吃其他東西。如果小便出血,表示陰毒已經排出去了。

治陰毒傷寒,手足厥冷,或生斑點。氣壅喘悶方

附子(二枚炭火燒令黑色便取出盞子蓋就地出火毒)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沉香摩水,煮米飲,調下二錢匕,不拘時。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出氣,心下硬,身不熱,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逆冷。正陽飲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皂莢(一梃去皮子塗酥炙令黃),乾薑(炮銼),甘草(炙銼各一分),麝香(一錢細研)

白話文:

附子(炮製後,除去皮和臍的部分,取一兩),皁莢(一挺,除去皮和子,塗上酥油,烤至黃色),乾薑(炮製後,切碎),甘草(炙製後,切碎,各取一分),麝香(一錢,研磨成細末)。

上五味,除麝香外,銼如麻豆大,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熱服,不拘時。

治陰毒傷寒。桂附湯

桂(去粗皮一分),附子(去皮臍生用半兩),丁香吳茱萸(湯淘三遍焙乾炒各半分)

白話文:

桂皮(去除外皮並減至一分),附子(去除皮臍,生用半兩),丁香,吳茱萸(湯洗三遍並烘焙乾燥炒成各半分)。

上四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回陽丹

硫黃(研),木香(研),蓽澄茄,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蠍(去土炒),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各半兩),乾薑(一分炮)

白話文:

  • 硫磺(磨成粉末)

  • 木香(磨成粉末)

  • 蓽澄茄

  • 附子(用火炮裂後去除皮和肚臍)

  • 乾蠍子(去除泥土後炒熟)

  • 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然後略微炒熟,各半兩)

  • 乾薑(一部分用火炮製)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並三服,以熱酒一盞投之、取汗。

白話文:

把上述七種藥物研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成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再以丹砂作為丸衣。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拘時間,連續服用三次,每次服藥後用熱酒一盞送服,以發汗。

治陰毒傷寒。回陽散

硫黃(一兩),寒水石(三分),硝石(半兩)

上三味,入砂瓶子內盛,以瓦蓋瓶口,黃泥固濟陰乾,用炭火五斤,煅令火盡,研如粉,每服一錢匕,溫水調下。

白話文:

將以上三味藥材放入砂瓶內,用瓦片蓋住瓶口,再用黃泥密封瓶口,放在陰涼處晾乾。然後用五斤炭火煆燒,直到火完全燃盡,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溫水調服。

治陰毒傷寒。黑神散

附子(三兩去臍皮燒令煙盡),麻黃(去節一兩),桂(去粗皮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蜜湯調下。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冷,身如被擊。來蘇丹

太陰玄精石,硫黃,硝石,白礬水銀各一分

白話文:

太陰玄精石、硫黃、硝石、白礬、水銀各一份。

上五味,同研,令水銀不見星,入瓷合子內,燒通赤,粟米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溫水下。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物一起研磨,直到水銀完全消失,放入瓷器容器內,燒至通紅,用粟米飯和丸,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丸,用溫水送服。

治陰毒傷寒,手足厥冷,脈息沉細,面目多青。正陽丹

硫黃,硝石(各二兩),太陰玄精石(一兩)

上三味,細研,入瓷瓶子內,鹽泥固濟陰乾,炭火煅赤,放冷細研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不計時候。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放入瓷瓶中,用鹽泥將瓶口封好,讓其陰乾。然後,用炭火將瓶子燒紅,冷卻後,將藥末研磨成細粉。再將麵粉和酒煮成糊狀,與藥末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20粒,用溫酒送服,不受時間限制。

治陰毒傷寒,手足厥,身冷,脈細。四逆散

太陰玄精石(三分末),硫黃(一兩),不灰木,盆硝(各一分)

上四味,研為細末,在銚子內,以盞子蓋,周迴用濕紙閉縫,安火上,紙干為度,取出細研,入龍腦半錢乾薑末半兩拌勻,每服半錢匕,冷艾湯調下,肌體暖是驗,一方去不灰木,加附子。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放入茶壺內,並以茶杯蓋子蓋上,用浸濕的紙包住茶壺的縫隙,並放在火上烘烤,等到紙乾了即可取出,然後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再加入半錢龍腦和半兩乾薑末拌勻。每次服用半錢匕,用冷艾湯送服,等到肌膚感到溫暖就是藥效發揮的證明。另一種配方中不使用灰木,而是加入附子。

治陰毒傷寒,手足厥,面多青,腹中㽲痛。退陰湯方

烏頭(炮裂去皮臍),乾薑(炮各半兩)

上二味,粗搗篩,炒令轉色,放冷,每服二錢匕,水一盞,鹽一捻,煎至半盞,去滓溫服。

治傷寒陰毒,四肢厥冷,時有汗。還陽湯

不灰木(一兩),延胡索(半兩),太陰玄精石(一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蔥白一寸,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溫服。

白話文:

這三種藥材,粗略搗碎後篩勻,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茶杯,放入一寸蔥白,一起煎煮到六分之一,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傷寒伏陰氣,手足厥冷,肌膚不熱。退陰丸

硫黃(半斤生),太陰玄精石(煅三兩)

上二味,用柳椎細研為末,水浸炊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熱艾湯下,日三。

治傷寒陰毒,四肢逆冷,面青胸膈不利,嘔噦虛煩。夜光丹

硫黃(研),太陰玄精石(研),硝石(研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者一兩生去皮者半兩)

上四味,先將玄精硝石二味,於鐵銚子中,慢火熬,候勻熱,以匙於中心,隱作坑子,納硫黃,候熔攪勻,放冷研細,別搗羅生熟附子為細末,入研者藥,合研勻,以軟爛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冷艾湯下。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先將玄精硝石這兩種藥材,放在鐵製容器中,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藥材均勻受熱,用湯匙在容器中央挖一個小坑,放入硫磺,攪拌均勻後,放涼研磨成細末。另外將生附子和熟附子搗碎成細末,與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然後用煮得軟爛的粳米飯和丸,丸子的體積要和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五丸,用冷艾草湯送服。

治陰毒傷寒,面青四逆,及臍腹㽲痛,身體如冰,並療一切卒暴冷氣。附子回陽散

白話文:

用於治療陰毒傷寒,面色青紫,四肢冰冷,臍腹疼痛,身體如同冰塊一般,以及所有突發的寒氣。

藥方:附子回陽散

成分:

  • 附子:25克
  • 乾薑:10克
  • 人參:15克
  • 白朮:15克
  • 茯苓:15克
  • 甘草:10克
  • 當歸:10克
  • 川芎:10克
  • 肉桂:10克
  • 細辛:10克

作法:

  1. 將附子、乾薑、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肉桂、細辛等藥材混合在一起。

  2. 將混合後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狀。

  3. 將粉末狀的藥材用沸水沖泡,即可服用。

服用方法:

  1. 每天服用2次,每次服用10克。

  2. 連續服用10天。

注意事項:

  • 孕婦、產婦、哺乳婦女、兒童、老人以及體質虛弱者應慎用。
  •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疾病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附子(二枚炮裂去皮臍)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取生薑自然汁半盞,冷酒攪勻,共一盞調服,更以冷清酒一盞送下,相次更進一服,良久臍下如火,遍身和暖為度。

白話文:

上一味藥,搗碎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新鮮生薑汁,加上冷酒攪拌均勻,共一杯服下,再用一杯冷清酒送服,接著再服用一份藥物,過一陣子臍下就會像著火一般,全身溫暖為止。

治傷寒陰毒,四肢厥逆,脈息微細。太陽丸

硫黃(研),附子(炮裂去臍皮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煎艾鹽湯下,不計時候。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冷,脈候微細,心胸痞悶。回陽煮散

天南星(二兩酒浸七日取出銼炒令黃),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酒一盞半,慢火同煎至六分,溫服不計時候。

治陰毒傷寒。定命丸

硫黃(研),吳茱萸(湯浸焙乾炒搗為末),硝石(研各一分),巴豆(去皮心膜半分)

白話文:

硫磺(研磨成粉)、吳茱萸(用沸水浸泡後,烘乾,炒熟,搗碎成粉末)、硝石(研磨成粉,各取一份)、巴豆(去除外皮和種皮,取一半)

上四味,一處研令勻,軟飯和丸,如彈子大,每服先以椒煎湯浸手良久,男左女右執一丸,汗出即瘥。

治傷寒陰毒。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洗炒乾一兩),白附子,天南星,柴胡(去苗),鱉甲(去裙襴醋炙),前胡(去蘆頭),細辛(去苗葉),羌活(去蘆頭),黃耆銼,乾薑(炮),枳殼(去瓤麩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赤芍藥,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白檀五味子,桔梗(各半兩),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皮),莎草根,當歸(切焙),芎藭,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各一兩),甘草(炙一兩半)

白話文:

吳茱萸(用湯清洗並炒乾,一兩)

白附子

天南星

柴胡(去掉根部)

鱉甲(去掉裙襴,用醋烤製)

前胡(去掉蘆頭)

細辛(去掉根莖葉)

羌活(去掉蘆頭)

黃耆(切碎)

乾薑(炮製)

枳殼(去掉果肉,用麩皮炒製)

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烘焙)

赤芍藥

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烤製)

白檀

五味子

桔梗(各半兩)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去除外皮)

莎草根

當歸(切片並烘焙)

芎藭

麻黃(去掉根節,用水煮後撈去泡沫,各一兩)

甘草(烤製,一兩半)

上二十三味,銼碎,入淨鍋內,慢火炒令黃,再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以上二十三種藥物,切碎放入乾淨的鍋子,用小火炒到變黃,再粗略的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匙的藥粉,加一杯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煮到只剩下七分之一的量,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拘任何時間。

治陰陽二毒,不省人事。歸魂散

石膏(八兩),寒水石(四兩),陽起石(三兩以上三味搗細研為末和入新罐內火煨一復時取出紙鋪地上出火毒入後藥),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兩),乾薑(炮),麻黃(去節各一兩),杏仁(二七枚去皮尖雙仁炒研)

白話文:

石膏(八兩)、寒水石(四兩)、陽起石(三兩以上三味搗碎研成粉末,混合後放入新罐子裡,用火烤一會兒,取出紙鋪在地上,把藥粉倒出來,去除火毒,再把藥粉放回罐子裡)、附子(烤裂後去除皮和肚臍,三兩)、乾薑(烤過)、麻黃(去除節,各一兩)、杏仁(27枚,去除皮和尖端,炒熟後研成粉末)

上七味,搗研令勻,瓷合盛,冷水調下二錢匕。

治傷寒陰盛,裡寒脈細,手足厥冷。順元煮散方

烏頭(炮裂去皮臍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天南星(炮裂去皮臍各一兩),木香(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此散能溫里,脈遲細沉伏,手足冷,毛髮恂慄,皆傷寒里證之類,大啜三兩杯,當手足溫,或汗出乃愈。今世名醫,多用此散,和一切氣,通利血絡,人病脾瘧,用紫金丸逐下,仍服此散,紫金丸用硫黃末針沙各三錢匕,鐵粉五錢匕,膩粉十五錢匕,粟飯丸,如皂莢子大,每服一丸,乳香湯下,氣實服一丸半至二丸。

白話文:

將那四種藥一起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湯匙,加一碗水,煎煮至六分熟,溫熱服下。這種藥粉能夠溫暖內臟,脈搏遲緩、細微、低沉、隱伏,手腳冰冷,汗毛孔發抖,這些都是傷寒內邪的癥狀,大量服用三到四杯,手腳就會溫暖起來,或者出汗後就會痊癒。現在的名醫,大多使用這種藥粉,和各種氣體,疏通血脈,人患脾瘧,用紫金丸攻下,再服用這種藥粉,紫金丸用硫磺末、針沙各三湯匙,鐵粉五湯匙,膩粉十五湯匙,用粟米飯丸,像皁莢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用乳香湯送服,氣虛的服用一丸半到兩丸。

治陰毒傷寒出汗。蔥薤湯

蔥白,薤白荊芥穗,竹茹(各一握),豉(去皮半升),生薑(一分),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四十九粒)

白話文:

  • 蔥白、薤白、荊芥穗、竹茹(各一大把)

  • 豉 (去除豆皮,半升)

  • 生薑 (一分)

  • 蜀椒 (去除籽並閉合開口,炒到出汗,49 粒)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酒二盞,煎十數沸去滓,又別取此藥二十錢匕,以沸湯一升沃之,候通手淋背上了,即服前藥酒,蓋覆取汗,仍煮蔥薤粥投之,汗出即瘥。治陰毒傷寒,頭痛眼疼,心中悶亂,身體沉重,四肢俱冷,精神恍惚,脈候沉細,欲得冷水,飲之必危。宜服附子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材,搗碎成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兩杯酒,煎煮十幾滾後去渣,另外取此藥二十錢匕,以沸水一升沖泡,等藥液溫度稍涼後淋在背上,然後服用之前煎好的藥酒,蓋上被子發汗,再烹煮蔥薤粥服用,發汗即痊癒。此藥方適用於治療陰毒傷寒,頭痛、眼痛,心中悶亂,身體沉重,四肢冰冷,精神恍惚,脈搏沉細,想喝冷水,但喝了會很危險。宜服用附子湯方。

附子(炮裂去臍皮二枚),桂(去粗皮半兩),當歸(切焙半兩),乾薑(炮裂一分),麻黃(去節先煎掠去沫焙乾半兩)

白話文:

附子(炮裂後去除臍部皮,二枚),肉桂(去除粗皮,半兩),當歸(切片並焙乾,半兩),乾薑(炮裂後,一分),麻黃(去除節後先煎煮,撇去泡沫,再焙乾,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頓服,以衣覆,如人行五里,再一服,少頃以生薑煮熱稀粥投之,身體四肢自然汗出,須臾頭輕目明,婦人病加赤芍藥半兩神效。

白話文:

將上述五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種五錢一勺,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一的量,去除藥渣,空腹時一次服下,然後蓋上衣服,像走五里路那樣運動,過一會兒再服用一劑,間隔不久後,用生薑煮熱稀粥,倒入藥液中服下,身體四肢自然會出汗,不久後頭腦輕盈,眼睛明亮,若是婦科疾病,加入半兩赤芍藥則效果神效。

治傷寒頭痛壯熱,不問陰陽二毒,並宜服之。附子丸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五味子(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研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清下,良久吐或汗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