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四 (4)
卷第二十四 (4)
1. 傷寒咳嗽
論曰傷寒咳嗽者,寒氣留客於肺也,肺虛受寒,微則為咳嗽,然又有邪熱客於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水氣乘肺而咳嗽者,當熟察之。
治傷寒咳嗽,日夜不止。麻黃方
白話文:
論述說傷寒咳嗽的人,是寒氣停住在肺臟造成的,肺臟虛弱受寒,輕微的就會咳嗽,但也有一些是邪熱停留在上焦,這種人一定會口渴想喝水,水停留在心臟以下,水氣影響到肺臟而咳嗽,這就需要仔細觀察來區分。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桑根白皮(銼),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紫蘇莖葉,葛根,五味子(炒),甘草(炙銼),紫菀(去苗土各半兩),石膏(一兩半),葶藶(微炒一分),桂(去粗皮一兩)
白話文:
-
麻黃(去掉根、節,用湯煮過、去掉浮沫,再烘焙)
-
桑根白皮(切碎)
-
赤茯苓(去掉黑皮,各取一兩)
-
紫蘇莖葉
-
葛根
-
五味子(炒過)
-
甘草(炙烤過,切碎)
-
紫菀(去掉根莖、泥土,各取半兩)
-
石膏(一兩半)
-
葶藶(微炒過,一分)
-
桂枝(去掉粗皮,一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或渴或利或噎。小青龍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十一種藥物,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的藥量,加入一杯半的水,放入半塊拍碎的生薑、三顆劈破的紅棗,一起煎煮到八分之滿後,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一兩),半夏(湯洗去滑),芍藥,細辛(去苗葉),乾薑(炮),甘草(炙),桂(去粗皮各三分),五味子(炒半兩)
白話文:
-
麻黃(去除根和節,用湯煮過,撇去浮沫,取一兩)。
-
半夏(用湯洗淨,去除粘滑)。
-
芍藥。
-
細辛(去除苗和葉)。
-
乾薑(經過炮製)。
-
甘草(經過炙製)。
-
桂皮(去除粗皮,取各三分)。
-
五味子(炒過,取半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咳嗽。五味子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切碎成如同芝麻和豆子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量,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咳嗽。這是五味子飲的方劑。
五味子(炒),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阿膠(炙燥),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甘草(炙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半兩)
白話文:
五味子(炒熟),麻黃(去除根部和節,用湯煮,去除浮沫,然後烘烤),阿膠(烘烤至乾燥),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烘烤,各取一兩),甘草(烘烤,然後切碎),杏仁(用湯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分成雙仁,炒熟,各取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或微熱咳嗽。加減小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六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下六分量,去渣後溫熱服用,不限定服藥時間。
用於治療傷寒病發作五六天後出現的寒熱交替症狀,或是有輕微發熱和咳嗽的情況。這是加減小柴胡湯的配方。
柴胡(去苗二兩),黃芩(去黑心),半夏(湯洗去滑),甘草(炙各三分),五味子(炒一合),乾薑(炮半兩)
白話文:
柴胡(去除兩兩的根莖),黃芩(去除中心的黑色部分),半夏(用熱水洗淨表面的滑膩物質),甘草(炙烤至三分熟),五味子(炒熟一合),乾薑(炮製至半兩)。
上六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咳嗽。紫蘇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切碎至如同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四片生薑,煎煮到剩下八分的水量,去掉渣滓後溫熱飲用。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咳嗽。[紫蘇湯]方
紫蘇葉(一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一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二兩),甘草(炙銼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
紫蘇葉:1 兩。
-
麻黃:1.5 兩,去除根部和節,用沸水煮過,撈去浮沫,焙乾。
-
杏仁:2 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炒熟。
-
甘草:0.5 兩,炙烤後切碎。
治傷寒少陰證,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嘔或咳。加減真武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少陰證,病程超過二、三日而至四、五日,出現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利清稀便的症狀,這種情況是因體內有水氣引起,可能伴有嘔吐或咳嗽。此時可加減真武湯方治療。
白茯苓(去黑皮),芍藥,白朮,五味子(炒各三分),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乾薑(炮各一分)
白話文:
-
白茯苓(去掉黑皮)。
-
芍藥。
-
白朮。
-
五味子(炒製,各取三分)。
-
附子(一個,砲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
-
細辛(去除苗葉)。
-
乾薑(砲製,各取一兩)。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咳嗽痰唾,胸膈不利,頭目昏眩。前胡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切碎至如同芝麻和豆子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四片生薑。煎煮到水量剩下八成時,去掉藥渣,待溫熱後飲用。
此方可用於治療因感受寒邪引起的咳嗽、多痰、胸部不適以及頭暈眼花的症狀。這是前胡湯的配方。
前胡(去蘆頭),大腹,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甘草(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前胡(去掉蘆頭),大腹皮,半夏(用湯清洗七遍,去掉黏液後烘炒),甘草(炙烤後切碎),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掉白色的部分,烘炒各一兩)
治傷寒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少陰病四逆症,病人可能有咳嗽或心悸、小便不利、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
四逆散方:
- 細辛四兩
- 乾薑四兩
- 桂枝四兩
- 附子四兩
- 人參二兩
- 甘草二兩
- 炙甘草二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每日服用三次,用溫開水送服。
甘草(炙銼),枳實(麩炒去瓤),柴胡(去苗),芍藥(各一兩),五味子(半兩),乾薑(炮半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日三服。
白話文:
甘草(烤焦並切碎),枳實(用麵粉炒熟,去除果瓤),柴胡(去掉細枝末節),芍藥(各一兩),五味子(半兩),乾薑(炮製後半兩)
治傷寒熱病發咳,坐臥喘急不安,診其脈右手寸關洪大浮數。馬兜鈴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熱引起的咳嗽、坐臥不安、喘急的疾病。
診脈時,右手寸關脈洪大浮數。
馬兜鈴湯方劑:
- 馬兜鈴:30克
- 杏仁:15克
- 甘草:10克
- 生薑:10克
- 大棗:10枚
將藥物加水煎煮,分兩次服用。
馬兜鈴,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柴胡(去苗),貝母(炒去心),桔梗(銼炒),紫菀(去苗土),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麥門冬(去心焙),大腹皮(各一分),大黃(三銖),羌活(半兩)
白話文:
馬兜鈴、杏仁(去皮並將尖端雙仁炒至微黃)、柴胡(去除根莖)、貝母(用米湯炒後除去中心)、桔梗(切片後炒至微黃)、紫菀(去除根莖和泥土)、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用湯水煮後撈去浮沫烘乾)、麥門冬(去心後烘乾)、大腹皮(各一錢)、大黃(三銖)、羌活(半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一兩沸,去滓溫服。
治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四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沸騰一兩次,濾去藥渣後溫熱飲用。
此方可用於治療少陰病症狀,如下利持續六七日,伴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不安及失眠等症狀。這是豬苓湯的配方。
豬苓(去黑皮),赤茯苓(去黑皮),阿膠(炙令燥),澤瀉,滑石(各半兩)
白話文:
豬苓(去掉黑皮)、赤茯苓(去掉黑皮)、阿膠(炙烤使它乾燥)、澤瀉、滑石(各半兩)
上五味,除阿膠外,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納阿膠一錢,消盡溫服。
治傷寒肺壅,咳嗽上氣,喉咽氣逆,或惡寒,鼻中清水出者。杏仁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除了阿膠以外,切成像芝麻和豆子大小的碎片。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水量,過濾掉藥渣後再加入一錢阿膠,待阿膠完全溶解後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因傷寒引起的肺部堵塞、咳嗽、呼吸困難、咽喉氣逆,或是畏寒、鼻流清水等症狀。[杏仁湯]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紫菀(去苗土),黃芩(去黑心),當歸(切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木香(一分),大黃(炒一兩半),甘草(炙銼),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桂(去粗皮各半兩)
白話文:
-
杏仁:(湯煮後,去除表皮及尖端,雙仁炒過)
-
紫菀:(去除根部及泥土)
-
黃芩:(去除黑色心部)
-
當歸:(切片後焙乾)
-
陳橘皮:(湯煮後,去除白色部分,再焙乾,各半兩)
-
木香:(一分)
-
大黃:(炒過,一兩半)
-
甘草:(炙烤後切碎)
-
麻黃:(去除根部及節,湯煮後撈起除沫)
-
桂枝:(去除外層粗糙樹皮,各半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壯熱,頭及身痛,胸膈不利,咳嗽多痰。杏仁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七分量,去渣後溫熱飲用。
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高燒、頭痛及身體疼痛、胸膈不適、咳嗽且多痰。這是杏仁湯的配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貝母(去心),射干,紫蘇葉,柴胡(去苗),紫菀(去苗土),桔梗(炒各一分),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一分)
白話文: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炒熟),麻黃(去根節,用湯煮過,撇去浮沫,再炒烤),貝母(去心),射干,紫蘇葉,柴胡(去苗),紫菀(去苗土),桔梗(各炒熟,每樣一份),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一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兩片,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臨臥熱服。
治傷寒肺熱咳嗽頭痛。石膏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搗篩後,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兩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八分滿,去掉藥渣,在飯後臨睡前趁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肺熱咳嗽及頭痛。[石膏湯]方
石膏(二兩),人參,貝母(炮去心各半兩),麥門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白話文:
石膏(四五克),人參,貝母(去心各一五克),麥門冬(去心烘焙),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克)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三七片,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毒氣攻肺,咳嗽喉中生瘡。生地黃飲方
白話文:
將五種中藥材粗略搗碎、以濾網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匙的藥粉,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三到七片竹葉,一起煎煮到剩八分滿,過濾掉渣滓,在飯後溫熱服用。
生乾地黃(焙二兩),大黃(生銼),升麻,貝母(去心炒黃),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話文:
-
生乾地黃(焙二兩):將乾燥的地黃根,以焙炒的方式處理,重量為二兩。
-
大黃(生銼):將新鮮的大黃根,以生銼的方式處理。
-
升麻:使用升麻的根部,不需特殊處理。
-
貝母(去心炒黃):將貝母的根部挖去中心,然後以炒黃的方式處理。
-
麥門冬(去心焙):將麥門冬的根部挖去中心,然後以焙炒的方式處理。
-
甘草(炙銼各一兩):將甘草的根部以炙烤的方式處理,然後以銼碎的方式處理,重量為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蜜一小匙頭,同煎三兩沸,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傷寒邪熱攻肺,喘咳心悶唾膿。款氣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種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一小匙蜂蜜,一起煎煮至沸騰兩三次,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邪熱侵犯肺部,症狀包括喘息、咳嗽、胸悶及咳出膿痰。這是款氣湯的方劑。
赤茯苓(去黑皮),前胡(去蘆頭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甘草(炙銼三分),款冬花(三分麻黃去根節一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
白話文:
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前胡(去除蘆頭,各一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雙仁炒熟,一兩半),甘草(烤過並切碎,三分),款冬花(三分,麻黃去除根和節,一兩),天門冬(去除心,烘烤至半乾,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咳嗽頭痛。半夏湯方
半夏(湯洗去滑炒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款冬花,麻黃(去根節各一兩),乾薑(炮一分)
上五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春冬傷寒,秋夏中冷,咳嗽喉鳴,聲嘎乾噦,喉中不利。射干湯方
白話文:
上列七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加入拍碎的生薑半片,一起煎煮至八分,去渣後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傷寒引發的咳嗽和頭痛。
半夏湯的組成藥材包括:半夏(以湯洗去滑面,炒至一兩),附子(炮製至裂開,去除皮臍,半兩),款冬花,麻黃(去除根節,各一兩),乾薑(炮製一分)。
上述五味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匕,用一盞水,加入拍碎的生薑半片,一起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春冬季節的傷寒,以及秋夏季節的內寒,症狀包括咳嗽、喉嚨鳴叫、聲音嘶啞、乾嘔、喉嚨不適。這是射干湯的藥方。
射干,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半夏(湯洗去滑炒),甘草(炙銼),桔梗(炒各三分),桑根白皮,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紫菀(去苗土各半兩)
白話文:
射干、杏仁(在熱水中浸泡,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熟,各1兩),半夏(在熱水中洗淨,去除滑膩感,炒熟),甘草(烤焦並切碎),桔梗(炒熟,各3分),桑根白皮、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在熱水中煮沸,撇去浮沫,焙乾,各1兩),陳橘皮(在熱水中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焙乾),紫菀(去除莖葉和泥土,各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後氣嗽不解。鍾乳散方
鍾乳(鵝管者研如粉一分),款冬花,桂(去粗皮),白礬(煅各半兩)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加入一小片拍碎的生薑和三枚劈開的紅棗,一起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傷寒後引起的咳嗽,久久不癒。
方劑名為鍾乳散,主要成分包括鍾乳(鵝管狀的鍾乳石研磨成粉末,取一分)、款冬花、桂枝(去除粗皮)、白礬(煅燒後的白礬,各取半兩)。
上四味,除鍾乳外,搗羅為散,與鍾乳粉同研勻,每用一字,安掌內,以舌舐咽之。
治傷寒後肺氣壅,咳嗽聲不出。陳橘皮湯方
白話文:
除了鍾乳之外,將其他四味藥材搗成粉末,再與鍾乳粉均勻研磨。每次使用時,取一勺藥粉,放在手掌內,用舌頭舔著藥粉,並嚥下去。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紫菀(去苗土),人參,赤茯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甘草(炙銼),桔梗(炒各半兩)
白話文:
陳皮(用沸水浸泡後除去白色內皮,曬乾烘烤至微黃)
紫菀(除去根部和泥土)
人參
赤茯苓(除去黑色外皮)
桑根白皮(切成細絲)
杏仁(用沸水浸泡後除去皮和尖端,炒至微黃,各一兩)
甘草(烘烤後切成細絲)
桔梗(炒至微黃,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後咳嗽短氣,涕唾稠黏,及風虛煩躁,發作無時。紫菀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半分拍碎的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下八分,濾去藥渣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之後出現的咳嗽、呼吸短促、鼻涕和唾液稠黏,以及因風邪引起的虛弱煩躁,這些症狀可能隨時發作。這是紫菀湯的配方。
紫菀(去苗土),紫蘇葉,白前,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分半),葶藶(微炒一分)
白話文:
-
紫菀:除去根和泥土,洗淨。
-
紫蘇葉:洗淨。
-
白前:洗淨。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和尖端,雙仁炒熟。
-
麻黃:除去根和節,用熱水煮,撈出泡沫,取一半。
-
甘草:烤焦,切碎,取一分半。
-
葶藶:稍微炒一下,取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後咳嗽。桔梗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半分拍碎的生薑和三枚剖開的大棗,一同煎煮到水量剩下八分,去掉渣滓,在飯後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傷寒後出現的咳嗽。這是桔梗湯的方劑。
桔梗(炒一兩),紫菀(去苗土一兩半),桑根白皮(銼),赤茯苓(去黑皮),貝母(去心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人參(各一兩),甘草(炙銼三分)
白話文:
桔梗(炒一兩):將桔梗曬乾後,再用小火炒至微黃。
紫菀(去苗土一兩半):將紫菀的根莖清洗乾淨,除去根部的泥土,晾乾後切成薄片,取一兩半的量。
桑根白皮(銼):將桑樹的根皮剝下,颳去上面的粗糙外皮,切成薄片。
赤茯苓(去黑皮):將赤茯苓清洗乾淨,除去表面的黑皮。
貝母(去心焙):將貝母的根莖洗淨,除去中心的芯,切成薄片,再用小火烘烤至微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將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然後將杏仁切成兩半,用小火炒至微黃。
人參(各一兩):取一兩的人參,切成薄片。
甘草(炙銼三分):將甘草切成薄片,用小火烘烤至微黃,然後切成小段,取三分的量。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治傷寒後,咳嗽經旬未愈。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柴胡、黃芩、枳實、甘草、當歸、芍藥、荊芥、防風這八味藥粗略搗碎篩選,每次取五錢的藥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三枚棗子劈開,一起煎煮至只剩下八分之一的藥量,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後,咳嗽經旬未愈的病症。
柴胡(去苗),桑根白皮,羌活(去蘆頭),百合,當歸(切焙各一兩半),石膏(碎),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天雄(炮裂去皮臍二兩),黃連(去須),貝母(煨去心),五味子,桂(去粗皮),枳殼(去瓤麩炒),白石脂,款冬花(各一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杏仁(十枚去皮尖雙仁炒)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部細毛),桑樹根的白色樹皮,羌活(去除蘆頭),百合,當歸(切片,烘焙,各一兩半),石膏(打碎),麻黃(去除根和莖節,先煎煮,撇去浮沫,烘焙),天雄(炮裂,去除皮和臍,二兩),黃連(去除須根),貝母(煨製,去除芯),五味子,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枳殼(去除瓤,炒製),白石脂,款冬花(各一兩),黃芩(去除黑色的心,半兩),杏仁(十枚,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製)
上一十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咳嗽,肢體疼痛煩熱。柴胡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十七味,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一大塊切好的生薑,煎煮至水量剩八分,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咳嗽、肢體疼痛以及煩躁發熱。這是柴胡湯的配方。
柴胡(去苗),桑根白皮,天雄(炮裂去皮臍),芎藭,赤石脂,五味子(各一兩半),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黃連(去須),百合,地榆(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掉莖葉),桑樹的白色樹皮,天雄(炮裂後去掉皮和肚臍),川芎,赤石脂,五味子(每種各 1 兩半),桂皮(去掉粗皮),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炙烤),黃連(去掉鬚),百合,地榆(每種各 1 兩)。
上一十一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肺臟感寒,咳嗽不止,兼頭痛不可忍。前胡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共十一味,切碎成如芝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五片生薑,煎煮到剩八分,去掉渣滓後溫熱飲用。
用來治療因肺部受寒引起的持續咳嗽,以及難以忍受的頭痛。這是前胡湯的配方。
前胡(去蘆頭),桂(去粗皮),玄參,射干,款冬花,馬兜鈴,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貝母(去心),甘草(炙銼各一兩),麻黃(去根節),旋覆花(各一兩半)
白話文:
前胡(剔除蘆頭),桂皮(剔除粗糙的樹皮),玄參,射干,款冬花,馬兜鈴,杏仁(去除外皮,切開尖端,雙仁炒熟研磨),貝母(去除心臟),甘草(炙烤切碎,各一兩),麻黃(去除根節),旋覆花(各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食後頓服。
治肺臟感寒,痰嗽不止,心膈煩滿,飲食不得,常多嘔逆。前胡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搗後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去掉渣滓,在飯後一次性服用。
用來治療肺部受寒引起的持續咳嗽、痰多,以及胸膈間煩悶飽脹,無法正常進食,且經常嘔吐的情況。這是前胡飲的配方。
前胡(去蘆頭),桔梗(炒銼),旋覆花(炒),玄參,人參,桂(去粗皮),生乾地黃(焙),甘草(炙銼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一兩半),半夏(湯洗去滑焙二兩)
白話文:
前胡(去除根部的蘆頭),桔梗(炒過後切碎),旋覆花(炒過),玄參,人參,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生乾地黃(焙過),甘草(炙過切碎,各一兩),厚朴(去除粗糙的外皮,用生薑汁炙過,一兩半),半夏(用熱水洗去黏液,焙過,二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分切,同煎取八分,去滓食後頓服。
治傷寒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百部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一分切好的生薑一起煎煮,直到剩下八分的量,過濾掉殘渣,在飯後一次性服下。
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咳嗽、多痰涕以及食慾不振。這是百部湯的方子。
百部(一兩),款冬花,紫菀(去苗土),五味子,人參,半夏(湯洗七遍炒),前胡(去蘆頭),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桂(去粗皮各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
白話文:
-
百部(一兩):重量單位,約31克。
-
款冬花:中藥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紫菀(去苗土):中藥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
五味子:中藥材,具有滋陰補腎、益氣生津的功效。
-
人參:中藥材,具有補氣養陰、益智安神的功效。
-
半夏(湯洗七遍炒):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
-
前胡(去蘆頭):中藥材,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
-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中藥材,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
桂(去粗皮各半兩):中藥材,具有溫中散寒、活血通脈的功效。
-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中藥材,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客邪在肺,咳嗽聲重,身體微熱。潤肺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一分拍碎的生薑和三枚劈開的大棗,一同煎煮至水量剩下八分,去除藥渣,在飯後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因外邪侵襲肺部所引起的傷寒,症狀包括咳嗽聲音沈重、身體微微發熱。這是潤肺湯的配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甘草(炙銼各一兩),乾薑(炮),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知母(焙)款冬花桑根白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
白話文:
杏仁(以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然後炒到兩仁焦黃,取出待用)
甘草(炙過後切碎,用量一兩即可)
乾薑(先炮製後再用)
麻黃(去除根和節,用熱水煮過後撇去浮沫,然後焙乾備用)
知母(焙乾後使用)
款冬花、桑根白皮、陳橘皮(將陳橘皮放入熱水中浸泡,去除白皮後焙乾,用量各半兩即可)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呷,食後臨臥服。
治傷寒後咳嗽,脈沉滯寒熱。華蓋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滿,去掉藥渣後趁熱喝下。飯後臨睡前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後的咳嗽,症狀包括脈象沈滯以及寒熱交替。這是華蓋湯的方劑。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甘草(炙銼),鹿角膠(炙燥),半夏(各一兩將半夏湯洗十遍入生薑一兩爛杵焙乾)
白話文:
麻黃:將麻黃的根和節去除,用湯煮過後撈去浮沫,再烘乾。
杏仁:將杏仁用湯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然後與雙仁一起炒。
甘草:將甘草炙烤後切碎。
鹿角膠:將鹿角膠炙烤至乾燥。
半夏:將半夏用湯洗滌十遍,加入一兩生薑,搗碎後烘乾。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晚臨臥,並三兩服,汗出即差。
治傷寒聲不出,咳嗽頭疼。葛根湯方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放入生薑兩片,一起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一,去渣取汁溫熱服下,早晚臨睡前各服兩三次,出汗後症狀即可緩解。
葛根(銼焙),麻黃(去根節各二兩),桔梗(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甘草(炙銼),葶藶(紙上炒),石膏(研各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白話文:
葛根(切片並烘焙),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各二兩),桔梗(炒熟),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再炒至金黃),甘草(炙烤並切碎),葶藶(在紙上炒熟),石膏(研磨成粉,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