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四 (1)
卷第二十四 (1)
1. 傷寒頭痛
論曰傷寒頭痛者,邪氣循陽脈上攻於頭也,是以傷寒傷風溫病熱病風溫病,皆有頭痛證者,蓋頭痛皆陽證也。故太陽頭痛,必發熱惡寒,陽明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少陽頭痛,脈弦細而發熱,至於三陰脈,從足至胸,皆不至頭,惟厥陰脈挾胃屬肝絡膽。循喉嚨上頏顙。連目出額,故仲景止有厥陰頭痛一證,治以吳茱萸湯者是也。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中記載,傷寒頭痛是由於邪氣沿著陽脈向上侵襲頭部引起的。因此,傷寒、傷風、溫病、熱病、風溫病等疾病都有頭痛的症狀,因為頭痛都是陽證。太陽經頭痛,一定會發熱惡寒;陽明經頭痛,不惡寒反而惡熱;少陽經頭痛,脈搏細而發熱。至於三陰經脈,從足部到胸部,都不到達頭部,只有厥陰經脈夾著胃,屬肝連膽,沿著喉嚨向上經過頏顙,連接眼睛,到達額頭。因此,仲景只記載了厥陰頭痛這一證,治療方法是用吳茱萸湯。
治傷寒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方
桂枝(去粗皮),芍藥(各三兩),甘草(炙二兩)
白話文:
治療傷寒太陽病,出現頭痛、發熱、出汗且怕風的情況。使用桂枝湯方:
桂枝(去掉粗皮),芍藥(各三兩),甘草(炙二兩)。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熱稀粥投之助藥力。
治傷寒後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承氣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均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取五錢匕,加水一盞半同煮,加入拍碎的生薑一小塊,去核的棗子三枚,一起煎煮至八分,濾去藥渣,趁溫熱服用,並以熱稀粥送服,以幫助藥效發揮。
大黃(四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二兩),枳實(去瓤麩炒三個)
白話文:
大黃(四兩),厚朴(去除粗糙皮,用生薑汁烤過,二兩),枳實(去除果肉,炒三個)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材,咀嚼成像麻子或豆子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太陽病所引起的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關節疼痛、怕風、無汗且呼吸急促的情況。這是麻黃的方劑。
麻黃(去根節煮去沫三兩焙),桂(去粗皮二兩),甘草(炙一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雙仁)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和節,煮沸去沫,三兩,烘乾)
桂枝(去掉粗皮,二兩)
甘草(炙烤,一兩)
杏仁(七十個,去皮和尖端,雙仁)
上四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取汗。
治傷寒已發汗或未發汗,頭疼如破。連須蔥白湯方
連須蔥白(寸切三莖),生薑(切二兩)
白話文:
將上面四種藥材,嚼碎成像芝麻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碗半水煎煮,煎到八分滿時,去掉藥渣,溫熱服用,直到出汗。
用於治療傷寒已經發汗或還沒發汗,頭疼得像要裂開一樣的病症。
用帶根的蔥白(切成三寸長的三根),生薑(切成二兩)。
上二味,分作三服,每服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此湯不瘥者,服葛根蔥白湯。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分成三帖服用,每一帖用二杯水煎煮至剩一杯,去渣後用溫水送服。如果喝了這種藥湯,病情還沒有好轉,就改服葛根蔥白湯。
治傷寒頭疼不止。葛根蔥白湯方
葛根(銼),芍藥,知母(各半兩),芎藭(三分)
上四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三寸,生薑一棗大各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
治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也,少陽不可發汗。宜用小柴胡湯方
白話文:
治疗伤寒头痛不止,可以用葛根、葱白汤。将葛根切成细末,芍药、知母各取半两,芎藭取三分,混合在一起研磨成麻豆大小的颗粒。每次服用五钱,用一盏半水,加入三寸长的葱白和一块拍碎的生姜,一起煎煮至一盏,过滤掉药渣后服用。
如果伤寒患者脉象弦细,头痛发热,属于少阳症,不宜发汗。建议服用小柴胡汤。
柴胡(去苗二兩),黃芩(去黑心),人參,甘草(炙各三分),半夏(六錢洗去滑)
白話文:
-
柴胡(去除根部,二兩)
-
黃芩(去除黑色中心,三錢)
-
人參(三錢)
-
甘草(炙烤,三錢)
-
半夏(六錢,洗去滑膜)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棗三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厥陰證,乾嘔吐涎沫頭痛。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三兩洗焙),人參(一兩半)
上二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頭痛痰盛。石膏丸方
白話文:
將吳茱萸和人參研磨成像麻豆大小的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拍碎的生薑一塊和去核的紅棗三枚,一起煎煮至八分,濾去藥渣,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傷寒厥陰證,症狀包括乾嘔、吐涎沫和頭痛。
將石膏研磨成像麻豆大小的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拍碎的生薑一塊和去核的紅棗三枚,一起煎煮至八分,濾去藥渣,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傷寒頭痛痰盛。
石膏(細研水飛過四兩),烏頭(去皮臍生用一兩),硝石(研一兩半),太陰玄精石(研二兩)
白話文:
石膏(細磨後,用水漂浮過濾四兩),烏頭(去掉外皮、臍,生用一兩),硝石(研磨成粉一兩半),太陰玄精石(研磨成粉二兩)。
上四味,搗研為末,和勻如粉,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茶下,甚者不過三服。
治傷寒頭疼壯熱,化痰發汗,聖白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中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均勻攪拌如麵粉般細膩。再用新鮮的生薑汁,煮成麵糊狀,將藥粉與麵糊混合搓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到十五粒,以荊芥茶送服。即使病情嚴重,服用三劑以內即可痊癒。
附子(一枚大者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生),天南星(炮),半夏(洗去滑為末生薑汁和作餅焙乾),麻黃(去根節各半兩),石膏(碎研一兩),麝香(研半錢),白芷(一分)
白話文:
附子(一枚大的,已炮製去皮及肚臍),白附子(生),天南星(炮製),半夏(洗去黏液,研成細末後,用生薑汁和成餅狀焙乾),麻黃(去根及節,各半兩),石膏(研碎,一兩),麝香(研成細末,半錢),白芷(一分)
上八味,搗羅六味為末,入石膏麝香末,同研令勻,每服半錢匕,熱蔥茶調下,甚者連進三服。
治傷寒頭痛。太一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中的六味搗碎並篩成粉末,然後加入石膏和麝香的粉末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匕的量,用熱蔥茶調服。如果病情嚴重,可以連續服用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太一散]方
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臍一兩),甘草(生),石葦(去毛各半兩),石膏(研),滑石(研各二兩)
白話文:
附子(選用大塊的,炮製後裂開去皮,去除臍,用量為一兩),甘草(生甘草,不須炮製),石葦(去除毛,用量各半兩),石膏(研磨成粉),滑石(研磨成粉,用量各二兩)
上五味,搗羅三味為細散,入石膏滑石末同研勻,每服二錢匕,蔥白薄荷茶調下。
治傷寒頭痛。白蘚皮湯方
白話文:
把上述五味藥材搗碎,其中三味藥材要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石膏和滑石的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匙,用蔥白、薄荷和茶一起服用。
白蘚皮,菊花,石膏(研),荊芥穗(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分),甘草(炙半兩),麻黃(去節二兩)
白話文:
-
白蘚皮:1兩
-
菊花:1兩
-
石膏:1兩(研磨成粉)
-
荊芥穗:1兩
-
桂枝:1分(去除粗皮)
-
甘草:半兩(炙烤過的甘草)
-
麻黃:2兩(去除節的部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頭痛不止。茶調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持續頭痛。這是茶調散的配方。
石膏(碎研二兩),羌活(去蘆頭生用),蒼朮(去皮),甘草(半生半炙),芎藭,茵陳蒿,荊芥穗(各一兩),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
石膏(研碎二兩)
-
羌活(去掉蘆頭,生用)
-
蒼朮(去皮)
-
甘草(一半生,一半炙)
-
芎藭(一兩)
-
茵陳蒿(一兩)
-
荊芥穗(一兩)
-
桂枝(去粗皮,半兩)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用臘茶末一錢匕,同蔥白煎湯點熱服。
治傷寒頭痛目眩汗出。麝香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的量,用一錢匕的臘茶末,和蔥白一起煎湯,點熱後服用。
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目眩和出汗。這是麝香丸的配方。
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分),丹砂(一兩半研),雄黃(研),木香,赤箭(各一兩),牛黃(研),白花蛇肉,烏蛇肉(各酒浸炙),乾蠍(炒去土),羚羊角(鎊各半兩),天南星(炮),麻黃(去根節各二兩),白附子(生),天麻(酒浸焙),防風(去叉),零陵香葉,藿香葉,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三分)
白話文:
-
麝香(研磨),腦研(各一分)
-
丹砂(一兩半研磨)
-
雄黃(研磨)
-
木香,赤箭(各一兩)
-
牛黃(研磨)
-
白花蛇肉,烏蛇肉(各以酒浸泡並烘烤)
-
乾蠍(炒熟後去除泥土)
-
羚羊角(研磨成細粉,各半兩)
-
天南星(炮製)
-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各二兩)
-
白附子(生用)
-
天麻(以酒浸泡後烘烤)
-
防風(去除分叉)
-
零陵香葉,藿香葉
-
天雄(炮製後,裂開並去除皮和臍,各三分)
上一十九味,搗羅十四味為末,入麝香等五味,研勻煉蜜。丸如小雞頭實大,每服二丸細嚼,溫酒下,不拘時候。
治傷寒頭痛。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末二兩),石膏(末一兩水飛過)
白話文:
把前述十九種藥,其中十四種磨成粉末狀,加入麝香等五種藥,研磨成均勻的粉狀,用蜂蜜煉製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同小雞頭,每次服兩丸,細嚼後,用溫酒送服下去,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服用。
上二味,填牛膽中,用薄荷包,更用荷葉外包,於風道中掛,以清明節候,入龍腦少許,滴雪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爛嚼,薄荷湯下。
治傷寒頭痛不止。黃芩湯方
白話文:
取以上二味藥,填入牛膽中,再用薄荷包起來,再用荷葉包住,掛在通風處。在清明節前後,加入少許龍腦,滴入雪水,製成雞頭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嚼爛後,用薄荷湯送服。
黃芩(去黑心),石膏(碎),茵陳蒿,柴胡(去苗),桔梗(銼炒),牡丹皮,荊芥穗,梔子仁(各一分),麻黃(去根節半兩)
白話文:
黃芩(除去黑心),石膏(搗碎),茵陳蒿,柴胡(除去苗),桔梗(切斷並炒熟),牡丹皮,荊芥穗,梔子仁(各取一份),麻黃(除去根節,取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頭疼不可忍。石膏湯方
石膏(碎),麻黃(去根節各一兩),何首烏(去黑皮半兩),葛根(銼三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生薑三片,水一盞,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頭痛。石膏煮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九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傷寒導致的劇烈頭痛。
另外,石膏湯方中,將石膏(碎)、麻黃(去根節)、何首烏(去黑皮)、葛根(銼)四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三片,用一盞水共煎至八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傷寒引發的頭痛。
石膏(研水飛過一兩半),旋覆花(一兩),白蒺藜(炒),甘菊花,山梔子仁,茵陳蒿,太陰玄精石(研),芎藭(各半兩)
白話文:
-
石膏(研磨成粉,過篩後取一兩半)
-
旋覆花(一兩)
-
白蒺藜(炒熟)
-
甘菊花
-
山梔子仁
-
茵陳蒿
-
太陰玄精石(研磨成粉)
-
芎藭(各半兩)
上八味,搗羅六味為細末,入石膏等研勻,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荊芥少許,同煎至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上列八味中藥材,搗碎羅過六味為細末,再加入石膏等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三錢匕,加上一杯水,加入少許荊芥,一起煎煮至七分熟,不要過濾渣滓,溫熱服用,沒有時間限制。
治傷寒頭疼不止。芎藭飲方
芎藭(半兩),馬牙硝(研),石膏(研各一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好茶一錢匕,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傷寒頭疼鼻塞。一字散方
芎藭(一兩),草烏頭(炮裂去皮尖一兩半),石膏(研一兩),雄黃(二錢醋浸一宿焙研)
上四味,搗羅三味為散,入雄黃末研勻,每服一字,入臘茶半錢匕,蔥白一寸,煎湯點服。
治傷寒頭疼胸中滿,及發寒熱,脈緊而不大者,是膈上有涎。宜用瓜蒂散方
瓜蒂(一兩)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熟水調下,吐涎愈。
治傷寒頭痛,自汗,壯熱,身體拘急,喘粗骨節痠疼。人參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起的持續頭痛。使用芎藭飲的處方如下:
需要藥材包括芎藭(半兩)、馬牙硝(經過研磨)、石膏(各自一兩,也經過研磨)。
製作方法:首先將這三種藥物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量為二錢匕,使用一盞水,加入生薑三片和一錢匕的好茶,一同煎煮至剩餘六分滿,然後濾掉藥渣,趁溫熱時飲用,不限定服用時間。
治療傷寒導致的頭痛和鼻塞。使用一字散的處方如下:
所需藥材有芎藭(一兩)、草烏頭(先烤裂去皮尖,一兩半)、石膏(研磨後一兩),以及雄黃(二錢,先用醋浸泡一晚後焙乾並研磨)。
製作過程:將前三味藥材搗碎並細緻過篩,再加入雄黃粉拌勻。每次服用量為一字,配合半錢匕的臘茶和一段一寸長的蔥白,用煎好的湯水調服。
治療傷寒頭痛,同時伴有胸部憋悶感,以及交替發冷發熱,脈象緊繃但不洪大的症狀,這是因為膈膜部位有痰涎積聚。適用瓜蒂散的處方:
所需藥材僅有瓜蒂(一兩)。
做法:將瓜蒂搗碎成細散狀。每次服用量為一錢匕,用溫熱的水調勻服下,促使吐出痰涎以達治愈效果。
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自發性出汗、高燒、身體僵硬、呼吸困難、骨節酸痛等症狀。適用人參湯的處方。
人參,甘草(炙各二兩),桂(去粗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五味子,柴胡(去苗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夏(生薑汁浸一復時各半兩)
上一十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人參、甘草(各二兩,均須炙制),桂皮(去除粗糙外皮),陳年橘皮(用沸水浸泡,去除內層白色表皮,烘乾),茯苓(去除黑皮),防風(去除分叉處),五味子,柴胡(去除苗部,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去肚臍),半夏(用生薑汁浸泡一夜後,取出,各半兩)
治風氣不和,頭昏目眩,鼻塞聲重,語聲不出,身體倦,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消風羌活湯方
白話文:
治療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不調和引起的頭暈眼花,鼻子不通氣,聲音嘶啞,四肢無力,身體疲倦,關節疼痛,痰多咳嗽,忽冷忽熱等症狀。
處方:
- 羌活一錢
- 防風一錢
- 荊芥一錢
- 薄荷一錢
- 柴胡一錢
- 黃芩一錢
- 升麻一錢
- 桔梗一錢
- 甘草一錢
- 生薑一錢
- 大棗一錢
- 水煎服
羌活(去蘆頭),甘菊花,麻黃(去根節),芎藭,防風(去叉),石膏(研),前胡(去蘆頭),黃芩(去黑心各三兩),甘草(炙銼),枳殼(麩炒去瓤四兩),白茯苓(去黑皮),蔓荊實(各半斤),細辛(去苗葉半兩)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葦頭),甘菊花,麻黃(去除根節),芎藭,防風(去除叉枝),石膏(研磨成粉),前胡(去除蘆葦頭),黃芩(去除黑心,取三兩),甘草(炙烤切碎),枳殼(用麩皮炒後去除果瓤,取四兩),白茯苓(去除黑皮),蔓荊實(各取半斤),細辛(去除苗葉,取半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傷寒解表止頭痛,兼治破傷風,及一切諸風。麻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限定時間。
用於治療傷寒、解表和止頭痛,同時也適用於破傷風及各種風症。[麻黃丸]處方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烏頭(水浸三日日一易曝乾炮裂去皮臍),天南星(炮搗末),半夏(湯洗去滑七遍),石膏(泥裹火煅通赤研各四兩),白芷(三兩),甘草(炙銼一兩),龍腦(研半兩),麝香(研一分)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用水煮後撇去浮沫,焙乾。
烏頭:用冷水浸泡三天,每天換一次水,然後曬乾,焙炮至裂開,除去皮和臍。
天南星:炮製成粉末。
半夏:用滾水洗去滑膩物七次。
石膏:用泥裹住,火煅至通紅,取出研成細粉,每種各四兩。
白芷:三兩。
甘草:炙後切碎,一兩。
龍腦:研成細粉,半兩。
麝香:研成細粉,一分。
上九味,將八味搗研為末,水煮天南星和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蔥茶或蔥酒嚼下,薄荷茶亦得,連二三服,此本白龍丸,後又加麻黃寒水石,用石膏末為衣,治傷寒至佳,小傷風服之立瘥,解表藥中,此尤神速。
白話文:
上九味中,將八味藥研磨成粉末,把天南星煮熟後搗爛與藥粉和成丸,丸藥大小如小彈丸,每次服一丸,用蔥茶或蔥酒送服,薄荷茶也可以,連服二三丸,此丸藥原本名為白龍丸,後來又加入麻黃和寒水石,並以石膏粉當作藥衣,可用來治療傷寒,效果極佳,治療小傷風服後立即可痊癒,在解表藥中,此藥效特別迅速。
治傷寒頭痛三日以里。可服白雪丸方
烏頭(去皮臍),附子(去皮臍),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麻黃(去根節),甘草(並生用等分)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在發病三天以內,可以服用白雪丸。配方如下:
烏頭(去掉外皮和臍部),附子(去掉外皮和臍部),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麻黃(去掉根部和節部),甘草(全部生用,等量配比)。
上七味,搗羅為末,水浸宿炊餅,和丸如櫻桃大,火煅寒水石粉為衣,每服一丸,熱酒或蔥茶嚼下,良久以熱粥投之。
治初得傷寒,頭痛壯熱。前胡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七種藥材搗成粉末,用冷水浸泡一夜的炊餅(一種麵餅),與藥粉混合搓丸,大小如櫻桃,用火鍛造的寒水石粉末做藥丸外層的塗層。每次服用一丸,用熱酒或蔥茶送服,過一會兒再喝熱粥。
前胡(去蘆頭),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生薑汁炙切焙),玄參(堅者),旋覆花,甘草(炙銼),桂(去粗皮),黃芩(去黑心),桔梗(銼炒),生乾地黃(焙各一兩)
白話文:
前胡(去掉蘆頭)
半夏(用湯洗七遍,去除滑性,再用生薑汁烤炙,然後切片焙乾)
玄參(選擇堅硬的)
旋覆花
甘草(炙烤,然後切碎)
桂枝(去掉粗皮)
黃芩(去掉黑心)
桔梗(切碎,炒熟)
生地黃(焙乾,各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治傷寒頭痛身熱,百節疼痛。四白散方
蒺藜子(炒去角),白芷,白附子(炮),白殭蠶(炒等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茶清或酒調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九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後,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八分,去渣趁熱服用,不限時間。
此方可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發熱以及全身關節疼痛。
另一種藥方名為「四白散」,將蒺藜子(炒去角)、白芷、白附子(炮製)、白殭蠶(炒製,各等份)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或酒送服,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