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6)

1. 傷寒過經不解

論曰傷寒為病,六經受邪,始傳於三陽,病在表者可汗,其滿三日,傳於三陰,病入里者可下,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滿減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故傷寒愈者,皆在十二日,若過此經,病猶不解者,為邪熱結於裡,其狀或譫言妄語,或鬱郁微煩,或腹滿吐下,皆緣治之失宜,邪氣稽留,故病過經不能解也,當隨其證以治,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疾者,當依壞病法療之。

白話文:

古語云:「傷寒病,邪氣侵犯六經,初起時在三陽經。若病在表,可用發汗法治療。若病滿三天,傳入三陰經,病入裏,可用下法治療。若不兩次感受寒邪,不傳經,也沒有夾雜其他邪氣,至第七天,太陽經的病勢減弱,頭痛稍微減輕。第八天,陽明經的病勢減弱,身熱稍微減輕。第九天,少陽經的病勢減弱,耳聾好轉,聽力略有恢復。第十天,太陰經的病勢減弱,腹脹減輕,與平時一樣。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勢減弱,口渴停止,舌頭乾燥,並有打噴嚏的症狀。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勢減弱,大小便通暢,小腹略微下墜,大氣皆去,病人精神清爽,頭腦清醒。因此,傷寒病若痊癒,多在十二天內。若超出十二天,病情仍未好轉者,是邪熱結於裡面的緣故。其表現或為胡言亂語,或為抑鬱煩躁,或為腹脹嘔吐泄瀉。這些都是治療不當,邪氣稽留,導致病情超過十二天而不癒。此時,應根據具體症狀辨證施治。若再感受其他邪氣,轉變成其他疾病,應當按照壞病的治法治療。」

治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超過十三天,並且有譫妄的症狀,這是由於體內有熱造成的,應該用藥湯來治療。如果小便通暢,大便卻很硬,但卻又腹瀉,而脈象平和的人。這是醫生用丸藥來治療,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有腹瀉的症狀,脈象卻微弱而虛弱,現在卻平和了,這是由於體內有實證。

調胃承氣湯的配方:

大黃(四兩去皮酒洗),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入芒硝一錢匕,更煎一兩沸,放溫頓服。

白話文:

把前兩種藥物搗碎至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七分時,將藥渣過濾掉,加入一錢芒硝,再煎煮一兩次,放溫後一次性服用。

治傷寒過經不解,熱結在裡,往來寒熱,煩渴躁悶。犀角湯

犀角屑(一兩),柴胡(去苗),吳藍(各三分),大青升麻(各一兩),烏梅(去核),黃芩(去黑心各三分),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 犀角屑:一兩

  • 柴胡(去除根部):三分

  • 吳藍:三分

  • 大青:一兩

  • 升麻:一兩

  • 烏梅(去除果核):三分

  • 黃芩(去除黑心):三分

  • 甘草(炙烤並切碎):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三十片,煎取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治傷寒過經半月不解。鱉甲湯

白話文:

將八味中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加水一盞半,放入竹葉三十片,煎煮取七分之水量,去掉渣滓,在飯後溫服。用於治療傷寒超過半個月仍未痊癒的情況。

八味中藥材為:鱉甲、知母、黃連、黃芩、梔子、石膏、滑石、甘草。

鱉甲(去裙襴醋炙),柴胡(去苗),升麻(各一兩),烏梅(去核半兩),枳實(去瓤麩炒),犀角屑,黃芩(去黑心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鱉甲(去掉裙邊和醋烤),柴胡(去掉幼苗),升麻(各一兩),烏梅(去掉核,半兩),枳實(去掉果肉和麩皮,炒熟),犀角屑,黃芩(去掉黑心,各一兩),甘草(烤焦並切碎,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下地黃汁二合攪勻,食後分溫二服。

白話文:

將上述的八種藥材粗略地搗碎後過篩,每次取五錢匕的藥材,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藥液剩下七分滿,去除藥渣,加入兩合的地黃汁攪拌均勻,飯後分兩次溫服。

治傷寒十三日,過經不解,臍腹脹滿,小便淋澀,煩悶燥渴。木通湯

木通(銼),葛根(銼),青橘皮(湯浸去白鹽炒),檳榔(銼),滑石瞿麥穗(各一兩)

白話文:

  • 木通(切碎)

  • 葛根(切碎)

  • 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鹽分後,炒乾)

  • 檳榔(切碎)

  • 滑石

  • 瞿麥穗(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白二寸,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藥材粗略的搗碎並篩過,每次取三錢放入碗中,加入一杯水,再加入蔥白二寸,一起煎煮到只剩下六分之一,去掉渣滓後溫服,不限時間。

治傷寒過經,心胸痞滿,煩躁狂言,積熱毒氣,及婦人血風血氣,經候不調,寒熱有積。萬應散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氣過度、胸腹脹悶,煩躁不安、狂言妄語,積熱毒氣,以及婦女血虛血熱、經期不調、寒熱交替的疾病。

萬應散藥方:

  • 桂枝:3錢
  • 白芍:3錢
  • 茯苓:3錢
  • 牡丹皮:3錢
  • 當歸:3錢
  • 川芎:3錢
  • 香附:3錢
  • 白朮:3錢
  • 甘草:3錢
  • 生薑:3片
  • 紅棗:3顆
  • 水:2 碗

用法:將所有藥材加水煎煮,取藥汁分 2 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甘遂(連珠者),威靈仙(去土),五靈脂(各一兩)

白話文:

甘遂(連珠的):一兩

威靈仙(去掉土):一兩

五靈脂: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如傷寒日數多,有積熱者,用雞子清蜜水調下,如婦人前件病證者,綿灰酒調下,尋常熱氣,蜜水調下,冷即用蔥湯調下,陽毒積熱,入膩粉白丁香各半錢,生薑汁蜜水調下。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搗研成散末,每次服一錢匙,如果傷寒持續很多天,有積熱的人,用雞蛋清加蜂蜜水調和服用;如果是婦女患有上述病症,用棉灰酒調和服用;普通發熱,用蜂蜜水調和服用;受寒時用蔥湯調和服用;陽毒積熱的人,加入膩粉白丁香各半錢,用生薑汁加蜂蜜水調和服用。

治傷寒發汗下之後,過經不解,胸脅滿結,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小便不通。柴胡湯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汗下法之後,熱邪未盡散,胸脅部結滿,口渴而不嘔吐,但頭部汗出,反覆發作交替,小便不通。使用柴胡湯。

柴胡(去苗二兩),桂(去粗皮),黃芩(去黑心各一兩),牡蠣(生用),甘草(炙各半兩),栝蔞根(一兩半),木通(銼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苗二兩):將柴胡去除苗後,取二兩。

桂(去粗皮):將桂皮去除粗皮,取適量。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將黃芩去除黑心後,取一兩。

牡蠣(生用):將牡蠣生用,取適量。

甘草(炙各半兩):將甘草炙熟後,取半兩。

栝蔞根(一兩半):將栝蔞根取一兩半。

木通(銼一兩):將木通切碎,取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蔥白五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過經不解,三焦滯悶,身重疼痛。保安散

黃耆(銼),木通(銼),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桑根白皮(銼),白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木香(三分),黑牽牛(一兩炒搗取末半兩)

白話文:

黃耆(切碎),木通(切碎),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部分,再烘焙),桑根白皮(切碎),白朮、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部分,各半兩),木香(三分),黑牽牛(一兩炒熟後搗碎,取半兩)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濃煎棗湯調下。